Total Pageviews

Wednesday 3 October 2012

2000-2010 国内十大最具技术影响力产品/2000-2010 国外最具技术影响力产品

产品名称:QQ
公司名称:腾讯
入选理由:互联网帝国的中枢,微创新的典范
毋 庸讳言,QQ最初是模仿以色列ICQ开发出来的,甚至连早期的名字都叫OICQ。但是,QQ能在世界上大大小小众多即时消息产品中脱颖而出,不仅按用户数 是毫无争议的老大,而且腾讯还依靠增值服务建立起了庞大而且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帝国,则绝非模仿能够简单解释了。QQ在产品研发的细节方面肯下工夫,在业界 是公认的。在发展过程中,QQ群、传文件、视频聊天和截屏等功能以及Web版QQ等相关项目都颇具创新性。而在商业模式上,摩根士丹利和 《Fast Company》等因为腾讯的虚拟物品而将其列入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之列,这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恐怕尚属首例。
当然,QQ也有很多自己的问题。作为腾讯的中枢,QQ这个产品负担太重,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它很可能成为腾讯未来发展的包袱和阿基里斯之踵。同时,QQ在安全、隐私、信息过滤、多平台支持等方面一直没有解决得很好。
产品名称:大话西游
公司名称:网易
入选理由:最成功的国内自主研发游戏
无 论从研发制作水平还是赢利情况来看,《大话西游》系列都是中国国产游戏的佼佼者。有意思的是,《大话西游》最初却是一个失败产品。2001年,中国游戏市 场“韩”风劲吹。网易收购图形MUD《天下》团队,从模仿《石器时代》着手开发第一款自己的游戏产品。但是却由于研发流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导致bug太多而 走了麦城。所幸研发团队及时吸取了教训,充分沿用了第一版的资源,并加强了规划和测试,做到了更好的平衡,最终力挽狂澜。2003年12月网易又推出《梦 幻西游》,成为后来众多Q版网游模仿的对象。2010年,这款高龄游戏还创造了在线人数的记录。
在3D游戏渐成主流的今天,《大话西游》系列能否在这一蓝海延续成功,是业界关注焦点。
产品名称:百度贴吧
公司名称:百度
入选理由: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创意,很好地发挥并巩固了搜索引擎的优势
当 今中国比较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大多都出自复制和模仿,号称全球最大中文网络社区的百度贴吧是少数的例外之一。产品创意的提出者有几种说法,包括李彦宏、俞军 等等。早期的中文搜索引擎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搜不全,而是缺乏足够的可以搜索的信息。贴吧很好地从搜索关键词出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低门槛的参与和交流 的场所,将按兴趣组织的社区与用户内容生成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从产品角度来看,百度贴吧结合了论坛和社区的优点,而且页面简洁、管理简单。技术上,百度贴吧网页速度很快,这是任何一个网站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比较可惜的是,贴吧近年来的发展有些走形,在赢利压力下,想干的事情越来越多,界面渐趋混乱,产品越来越臃肿复杂,特色也渐渐失去。面对更多新型产品的冲击,挑战很大。
产品名称:UC浏览器
公司名称:优视科技
入选理由:用户最多的手机浏览器,拥有核心技术
UC 浏览器最初只是梁捷和何小鹏移动邮件系统创业项目中的副产品。当发现用户更钟情于浏览器之后,两位创始人迅速转向。UC浏览器通过采用C/S架构,在服务 器端编码、压缩,解决了早期手机上网的主要痛点——网页体积太大,而移动互联网带宽有限,流量费用更是惊人,从而迅速赢得了市场。2010年UC浏览器使 用量(月PV)已经突破500亿。 iv>
UC浏览器以功能完整著称,而且支持几乎所有手机平台。在商业模式上,UC浏览器从单纯的工具及时转型为信息管道,不仅有了赢利方式,还增加了功能。但定制过多,对用户体验仍然产生了一定影响。
随着移动网络基础设施越来越好,智能手机渐成主流,UC浏览器将面临其他主流浏览器以及百度、腾讯等巨头的挑战,如何应对值得关注。
产品名称:豆瓣网
公司名称:豆瓣
入选理由:有独特文化的社区网站,坚持产品和技术创新
豆 瓣可能是最独特的中国互联网站之一,它的独特性首先在于,你在国外找不到出处。除了与Qzone的合作使其用户暴增之外,多年来它几乎完全是自然成长起来 的。虽然用户以文艺青年和小资白领居多,网站本身艺术气息浓厚,但豆瓣公司其实骨子里是最Geek的互联网企业,风格朴实、简单。无论是Python、R 语言的运用,BeansDB这样的开源项目,还是与时俱进的网站架构,开放和乐于分享的企业文化,豆瓣在同行中间有口皆碑。
在豆瓣,你能看到算法工程师这样不太常见的职位。的确,他们的产品,无论是社区里信息的推荐还是豆瓣音乐都非常依赖算法,但其用户体验也并不逊色。
围绕豆瓣最大的疑问,恐怕是它的赢利模式。此外,如何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满足苛刻用户的需求也是挑战。从目前招聘广告来看,豆瓣目前的发展势头不错。希望能尽早听到他们的好消息。
产品名称:迅雷
公司名称:迅雷
入选理由:依靠核心技术在成熟市场脱颖而出
迅 雷在当今的下载领域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它不仅在早年击败了曾经所向无敌的FlashGet,也抵挡住了同城巨头腾讯QQ旋风的冲击。它致胜的法宝,是拥 有专利的多媒体索引加速下载技术带来的速度优势。迅雷最新的客户端也颇具特色,大量逻辑代码使用Lua编写,不仅缩短了启动时间,而且提升了界面灵活性和 稳定性。而取消弹出广告,将大通条广告改为触发式广告条,也显示了迅雷公司对切实提高用户体验的决心。
由于拥有海量用户,迅雷的潜力显而易见。但是未来的方向却困扰着迅雷,由于与生俱来的版权和信任短板,从下载工具转型为多媒体发行航母难度不小。
产品名称:搜狗拼音输入法
公司名称:搜狐
入选理由:在看似不可能的领域实现突破性创新
搜 狗拼音输入法的诞生颇具传奇色彩。2005年,在一般业内人士看来,输入法已经是一个鸡肋领域,竞争尘埃落定。然而,机械设计专业、没有计算机背景的马占 凯产生了将输入法与搜索引擎结合的妙想。次年他来到北京,投书百度碰壁后,转而加入搜狐。不久,搜狗输入法诞生,并很快取得成功。2007年谷歌输入法被 指出产品抄袭了搜狗,引起轩然大波。被全球最受推崇的技术公司模仿,这恐怕可以算是中国研发人员的一种最高荣誉吧。
近年来搜狗拼音输入法除了云计算(服务器端处理)的引入之外,在手机等平台上的布局也处于领先。用户体验细节也保持了较高水准。
各大互联网公司近来纷纷开始重视客户端,输入法又成了竞争热点,搜狗将面临更大挑战。此外,怎样在不大幅影响体验的前提下,发挥输入法的用户潜力,也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
产品名称:开心农场
公司名称:五分钟
入选理由:社会化平台应用的代表作,中国原创产品走向世界的典范
2009年开心农场里的“偷菜”成为社会热门,也标志着SNS和Social Game真正进入主流。有意思的是,这个产品是五分钟公司的第四款SNS应用,前三次尝试都没有取得太大成功。
五 分钟最终总结了三条铁律:主题一定要大众化;要充分发挥社会化平台互动的威力;游戏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利用碎片时间和用户黏性。开心农场于2008年11 月正式上线,迅速取得成功,也是世界上最早的SNS农场类应用之一。要知道,国际上现在大红大紫的Zynga Farmville的模仿对象 Farm Town在2009年初才开发出来。
国内的社会化平台产业链尚不完善,而国外的平台竞争非常激烈,强敌如林,而且模仿成风,像五分钟公司这样坚持原创的公司,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挑战依然不小大,期待他们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产品名称:新浪微博
公司名称:新浪
入选理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借鉴基础上形成特色,开放平台蕴含巨大潜力
新 浪微博这个产品的迅速崛起,使沉寂良久的中国老牌门户网站焕发了青春。尽管也是类Twitter网站,但新浪微博针对中国用户需求的特点,进行了很多微创 新。在多媒体、讨论等功能的设计上反而领先Twitter。新浪在运营上也有颇多亮点,充分发挥媒体优势,成功运用名人战略,利用大众事件和热点话题,在 竞争中迅速甩开了对手。在产品研发和运维方面,新浪的团队反应相当迅速,同时也保证了较高的稳定性,在这一点上也已经超越Twitter。
更为重要的是,新浪微博及时而且高调在开放平台上布局,并展示出相当的诚意,在相对封闭的国内业界产生了较大反响。再加上新浪与MSN的合作,战略上呈现出满盘皆活的态势。
展望未来,新浪微博是否能成功创建产业链,能否真正产生足够的成果,新浪能否抓住这一时机完成转型,新浪与腾讯之间的竞争鹿死谁手,都是看点.
-----------------------------------------------------
 产品名称:Facebook
Facebook真正解释了“社交”,接入网络,登入Facebook,你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有你的好友,你的圈子,你感兴趣的事件……这一切是虚幻的,但又都有现实依据——从Facebook诞生开始就强调“真实”,所以它上线的最初4小时就收获了22000次照片浏览,也确实很少有人在Facebook上匿名。
Facebook还是力推Open API的典范,它很早就提供了相对完备的API,并且依据形势需要不断修改,目前已经吸引了大量第三方开发者,涌现了大量有趣的应用,并促生了Aynga这样可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公司,这种模式也为许多后来者所效仿。另外要提的是,Facebook中的一切都是Google的“黑洞”,这其中蕴藏着颠覆性的潜力。

产品名称:Eclipse
Eclipse原本是IBM加拿大的一个项目,最初只是希望做成Java的IDE(它也确实做到了),但是今天,依赖开源和插件两大利器,Eclipse已经远远超出了Java IDE的范畴,演化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平台。虽然过多插件也容易造成问题,众多插件“拱卫”下的Eclipse已现臃肿,但是瑕不掩瑜,借助Eclipse,你可以跨平台进行各种开发:PHP、Python、JavaScript和C++程序,虽然或许没有开发Java那么方便,但Eclipse确实“够用”了,而且,它是免费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把Eclipse捐献出来,也符合IBM从软件厂商向服务厂商的转型,围绕一个平台营造出大生态系统,让大家共同受益的做法,值得国内厂商学习。
要澄清的是,按照Lee Nackman的说法,Eclipse的取名,并没有与Sun针锋相对的意思,而是希望与微软的Visual Studio对垒(Eclipse的前身是基于Smalltalk的VisualAge)。不管这说法是不是真的,总之到如今,太阳已然西去,日蚀却远未消褪。

产品名称:Twitter
2006年才诞生的Twitter虽然历史不长,但已无需太多介绍。Twitter向人们证明,只要足够精练,足够快,“碎碎念”的信息也有价值,所以Twitter也顺理成章地把关注从“你在做什么”改成了“现在发生了什么”,如今,每逢发生各种重大事件,Twitter几乎都成了最及时的新闻源。
Twitter也提供了相对完备的API,虽然它的API与Facebook不同,更专注于让用户更方便地发言,让信息更迅速地流转和展现;也正依靠这些API,有人感叹说Twitter是“打不死切不断的”,或许唯一的例外在于Twitter相对频繁的宕机。
Twitter的另一点重大意义是降低了发言的门槛,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看法,从泡论坛,到开博客,到发Twitter,发言的门槛不断地降低,平时默默无闻的人也有可能说出一两句“金句”,名人们也乐得在Twitter上与观众和粉丝互动——要知道,你说的任何话,几乎总可能通过Twitter的“人肉路由”,传到感兴趣的耳朵里。

产品名称:Gmail
2004年4月1日,Google宣布推出容量“高达”1G的免费邮箱:Gmail。当时许多人认为这是个玩笑,但Gmail是真的,而且,它开创了电子邮箱的新局面。在Hotmail只有2MB空间、Yahoo mail也只有不到100MB空间的时代,Gmail提供了近乎无穷的空间让用户释放想象力,如今流行的“网盘”就脱胎自容量超大的邮箱。而且,Gmail从一开始就提供了全新的用户体验,通过Web收发邮件不再是痛苦的差事,甚至比不少客户端软件都要顺畅,有时你甚至可以用它与人聊天。
Gmail算是Google相当成功的产品了,虽然它并非用户最多的邮件系统,但正是依靠它,用户才开始,也才有理由在Google注册,基于此,Google近年来提供了一系列针对个人的服务,个性化搜索也才成为可能。

产品名称:.NET
.NET是一个很难介绍的东西,因为从它创始以来,几乎每年所代表的含义都有变化。微软最开始开发这个系统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规划好未来,或者说,微软规划的未来和今天的实际差距很远。而从另外一方面看,这也说明了,.NET确实一直在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几乎所有流行和有效的技术都能在其中找到。
.NET成功改变了Windows系统下的开发生态,让开发变得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