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Sunday 31 January 2016

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在国内生活和工作过的同学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潜规则盛行的社会。什么潜规则?谷歌说,潜规则是指看不见的,没有明文规定的,约定俗成的,却是广泛认同和实际起作用的,人人必须遵循的规则。哈哈,光是这个定义,就颇具玩味。没有明文规定的东西,却是实际起作用的,换言之,明文规定的东西,其实只是做摆设的喽?
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在这一点上得到突出体现。近几年很多外企纷纷撤出中国市场,常常用水土不服来形容他们的处境。看看这些已经或正在撤出的公司吧,Best Buy,Home Depot,Marks &Spencer,Google,Citizen,eBay等等,都是在国外做得很好的公司,为什么在中国就活不下去了呢?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大环境衰退,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普遍问题,吃不透搞不来中国的潜规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我有朋友在Best Buy工作,常常能听到一些内部消息,因而也比较关注这家公司。看看Best Buy从2006年进入中国的信心满满到2014年撤离的寂寥无奈,十分感慨。大的方面我评论不了,就说很小的一点吧。估计Best Buy在中国折腾了8年,始终也没明白中国大卖场里的进场费是怎么玩的。是啊,进场费是国内百货业的潜规则,这个概念如此具有中国特色,玩起来花样那么多,实在难为死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农村的美国人了。所以,在中国生活,上至涉政经商,下至夜店泡妞,懂得中国社会的潜规则非常重要。今天就先来说说第一条。
身边前后发生的几件事,慢慢在重塑我对国内钱的认知。我在北京的一个客户,属于某部委的下属公司,向上面打了个报告,说要打造一个数字化产业基地,为整个部委的下属企业服务,没多久,财政部就批了1.5个亿的资金。去年整整一年,他们又是圈地,又是造办公楼,又是进口设备,忙了一年。我特意去看了他们位于北京南五环黄奕路边上的数字化基地,簇新的园区厂房造得很漂亮,几台崭新的设备在调试。基地的老总在这个行业跌打滚爬多年了,很精明。吃饭的时候,老总告诉忍不住炫耀了一番他们去年的成绩,基本上是该造的都造了,该买的都买了,一共花了6千多万,基本达到规划的产能。我问他,你们不是从财政部拿了1.5亿的资金嘛,剩下那么多钱干什么呢?老总说,还在做明年的规划。说实话,我听了一阵羡慕啊。批的钱比项目实际需要的钱多了一倍多,项目全建完了,还有一大堆钱要想办法用,什么时候咱们外企也能过上那样的好日子啊?发生在另一个朋友身上的故事更有戏剧性,这种跟中六合彩一样低概率的事件,有时候会让人的价值感错位。朋友是一家银行的普通经理,月薪不到1万。被一家说不清楚来历的财务公司挖去,月薪涨了十几倍。去年的年底分红,差点没把朋友惊得背过气去。为了避嫌,这里就不再说更多的细节了。这家公司是某部委的财务顾问公司。
看了很多这样的事,我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今天中国的经济肌体里流通着两种钱。一种是劳动阶层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报酬,这里边包含所有的工薪阶层外企员工和普通企业主,无论你挣多高或多低,钱挣来都不容易。在挣钱的过程中,你为社会制造了别人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为社会创造了相应的价值;一种是体制内印出来的钱,这种钱不需要用什么劳动去换,也不需要为社会创造什么价值,只需要你认对人走对关系,是体制的一部分,你就能拿到大堆刚从印钞厂里出来的,尚带着油墨香的钞票。奇妙的是,这两种钱长的一模一样,都是人民币。于是,对于第一类人来说,这是一场残酷的掠夺。对于第二类人来说,是一场欢喜的盛宴。中国社会现在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差距和阶层对立,大抵来源于此。
阶层对立其实多年前就有,只是今天更甚之,原因在于老的问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叠加了上去。老的问题是分配双轨制,新的问题是无节制的印钞。1990年底,中国的GDP是18.7万亿,广义货币供给M2是15.3万亿,M2/GPP=0.82;2014年底,中国的GDP是63.6万亿,M2是122.8万亿,M2/GDP=1.93;这14年间,中国的GDP增加了3.4倍,M2竟然增加了8倍,这种印钞速度真是举世罕见。这些数据怎么去理解呢?1990年的时候,中国每发行一元钱的货币,大致有0.82元的经济活动去与它对应,换言之,钱还没怎么注水。那时候的特权阶层的主要本领,是能通过批条子等行政方式,拿到老百姓买不到的东西,比如钢材,进口汽车等,倒卖去赚钱。由于货币没有注水,那时的贫富不均是还不怎么影响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食品价格依然很低,房子也没贵得离谱。今天的情况不同了,特权阶层依然可以通过行政来干预市场,同时他们又可以轻易地拿到印钞厂里多印GDP一倍多的钱,把老百姓手里的保命钱稀释成金圆券,这下问题就大了。房价涨到了天上,成为几代人的心病。
中国的房价会跌吗?这个问题你去看一看,众说纷纭,谢国忠是坚定的空军一号,任志强从来就说房价不会跌,到底谁对呢?我请教了很多人,直到那天碰到我一个在某区的房管中心做官的亲戚,一番话彻底说服了我。亲戚说,ZF是不会让楼市跌的,因为里面汇聚了太多的资金和利益,房价一跌,对经济影响巨大,谁也担当不起那个责任。我问,那怎么办呢?他说,房价再大涨也不太可能了,ZF最希望的局面就是稳在那里,然后把物价工资慢慢调上来,等到某一天,房价不显得那么贵了,这个泡沫就慢慢吸收了。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是啊,这才是兼顾利益面最好的选择,谁也不得罪,社会不会太波动。中国有13亿人,每人头上搜刮100元就是1300亿,再大的窟窿,过些年也就补了。说句不好听的,明天把你空降到发改委去管这件事,你会怎么办?估计你也会采取这个办法,屁股决定脑袋啊!
这些年央行印的钱都去哪里了,这个问题估计不用我来讲。看到一个长江商学院的分析,过去24年里,中国城市的房价涨幅和M2涨幅的相关性高达71%。相当一部分钱进了房地产。此外,机场,铁路,钢铁,煤矿等等。国务院去年8月颁布的一个指导意见说:‌‌“钢管、电解铝、船舶等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仍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呈加剧之势,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产能过剩了还要建,宁可建了再拆,也不给工薪阶层降低低个税来促进他们消费,这是我们这个体制的惯性思维。
不断放水的结果是国内的生产要素价格抬得那么高,大部分民营企业难以生存,外企也越来越步履维艰。杭州娃哈哈的董事长宗庆后写的东西很能说明问题。他总结说我们国家一般实体企业的税负要达到40-50%以上,企业的社保费用比较高,造成人力成本也越来越高,而向企业收取的各类费用也是过多过高。初步统计,娃哈哈此类费用林林总总有四、五百项,等等。我对宗庆后一向是很敬重的,觉得这个人说话很实在。宗董能写出这番话,看得出很多企业真的是喘不过气来了。
在国内混过的朋友,可能会认同我的话。对于国内很多人说起社保,估计用‌‌“两眼都是泪‌‌”来形容不为过分。新浪财经曾经做过报道,一个税前月薪一万元的职工,算上企业需缴存的五险一金,企业的实际支出为14410元,而扣除个人缴存部分和个税,职工只能拿到7454元。换言之,企业实际支付的人力成本,职工实际只拿到52%剩下的48%都被国家拿去了。好恐怖的比例!那员工退休以后,多久才能通过社保收入把他缴的钱拿回来呢?这个也有人算过账了,是这样写的:‌‌“假设小白领王三在北京工作且长期定居,月薪是一万元,连续交满了30年养老金,很幸运,他只需要花27年就能够拿回本金,此时他已经是87了‌‌”,而中国现在社会平均预期寿命是74岁。我身边好多人都说只要他们有选择,他们都不想再交社保了。你看了这些数字,就能理解为什么。
有意思的是,国家可不这么想,国家要把越来越多的人纳入社保的征收范围。人保部2013年发了个文,要求所用使用派遣工的用人单位,必须逐步把派遣工转为正式工。你知道派遣工和正式工的区别吗?其实没啥别的区别,就是缴不缴社保。这个文一发,多少企业赖以生存的仅剩的一条低成本人力通道被堵上了,欲哭无泪啊!我所在的公司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们下属一家企业用了400多名派遣工,艰苦经营了好几年,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去年略有盈利。今年,律师告诉我们劳动保障部的那个文件缓冲期将满,该执行了。公司老总愁眉苦脸地找我们去商量怎么办,可我们又能怎么办呢?不执行吧,人家告你违法,一告一个准,外企是枚软柿子,我们的执法机构喜欢捏。执行吧,今年的运营计划就不用做了,做了也通不过啊!上星期,那个下属企业的老总又来了,我看他愁眉不展的样子,说请他出去和咖啡吧。果不其然,还没聊几句,他就告诉我,大老板已经决定了,要把他的那片业务出售或关门。400多人的公司啊,被最后一根稻草压死了,这根稻草就是社保。
前几天跟管人事的美眉一起吃饭说起社保,美眉说了我们下面一家工厂的事,差点没把我逗乐了。工厂里在年底开会讨论涨薪的事,有一些工人居然联名找到主管人事,让公司不要给他们缴社保了,公司现在生存艰难,他们愿意给公司省点钱。我听了瞪大眼睛问人家美眉,哎呦喂,咱们厂里的工人啥时候觉悟这么高了?美眉笑吟吟地说,你知道啥呀,这些都是些外地的工人,人家的意思是说,他们反正也没打算以后在北京做到退休,这社保交了也是白交,他们宁可帮公司省这个钱,让公司给他们薪水多加点,还是这个来得实在。呵呵,你看看,现在的工人们都知道企业的痛点在哪。
我不知道我们国家的央行印钞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反正肯定不是黄金本位的,也不是以经济总量为标准。如果是后者,中国的经济体只有美国的一半,没理由M2发得比美国和欧盟的总和还多,也没理由经济增长跌到个位数了,M2还要以两位数增长。不过,很显然央行印钞印出了甜头,只要不断地印钱,所有的ZF决策失误,投资失误,呆账坏账,都可以迅速稀释。只要不断地印钱,医保社保之类的负担,慢慢就越变越小。只要不断地印钱,就可以借新债还就债,那通过各种管道挪到个人腰包的国有资产也不需要清算,我们国家那张千疮百孔,苍白无力的资产负债表,就永远都不会爆掉。很显然,在中国今天的经济形势下,对于一个没有独立性的央行来说,印钱是最省力的选择,就跟国家会不停地基建和加税一样,如出一辙。你没看到发改委最近又批了多少铁路了吗?你没看到人社部又要延迟退休了吗?有时候想明白了,就会发现在精英阶层的眼里,管理一个国家一个公司的原理和抽水马桶其实是一样的,给水槽里的水加一把压力,水就会沿着阻力最小的那条通路去走,抽水马桶就是这样设计的。估计在周小川和楼继伟的眼里,中国的事情,就是那个抽水马桶。
这两天开两会,财政部长楼继伟的讲话比较有意思,归纳一下,楼部长坐在台上,苦着脸说了这么几句话。第一,国际油价下跌时,中国两次调高燃油税并不任性,而是跟大家商量过的;第二,人大1985年给财政部的授权依然有效,换言之,财政部任何时候想增税都是合法的;第三,提高个税的征税起点并不公平;第四,三公经费3000亿是胡扯;第五,将加大扩张性财政政策力度。你们从楼部长的话里读到了什么?楼部长的话其实很简单,为增税辩护,为继续印钱辩护。且不论他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估计谁坐在他的位子上,都会说这番话。为什么呢?因为财政收入现在只有个位数增长,钱还是不够花啊。
根据两会报告的数字,2015年,M2计划投放增长12%,预计GDP增速为7%左右。考虑到我们国家现在的M2是GDP的两倍,房地产大约吸收20%的广义货币,用M2=GDP+CPI+3这个公式一算,我估计今年的消费者物价通胀率在9%左右,日子不好过啊。
拉拉扯扯说了这么多,可以归纳我的观点了。请同学们记住我总结的中国社会的第一条潜规则:通货膨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它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贯穿于我们国家所有的经济决策中。是的,计划生育也是基本国策,不过,那个人家会告诉你。而通货膨胀这条基本国策,人家不说给你听。
--------------
通货膨胀就是对国民财富的公然抢劫。

是的,共匪不抢劫作为屁民的你,还抢劫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