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Friday 12 January 2018

楼市持续分化,地方政府已经坐不住了



一般人的印象中,南京地处华东富庶地带,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然而,其对于传统的土地开发和房地产的依赖程度居然也是这么高,全国其他城市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实际上,全国对于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超过100%的城市还有很多,南京、杭州、苏州、济南、合肥、武汉、佛山等等都在前年都超过100%以上,其余大部分二线城市均高于50%。去年的完整数据虽然尚未公布,但据估计也不会低到哪里去。在“有地便是娘”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打压,是无法消除中国各地对土地开发和房地产的高度依赖。
对比之下,一线城市北上深的土地财政依赖度都远远低于50%,因此,全国限购打压楼市,一线城市扛得住,因为这些城市已不再依赖土地财政并且也不差钱。其余差钱的城市就够呛,因为土地开发仍然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这种“二元化”的楼市格局,倒逼各地方开始想办法稳住房价、稳住地价,其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当一线城市往外赶人的时候,很多二三线城市却张开双臂接纳新的劳动力,尽量给予购房、工作、落户等等一系列优惠条件和支持。
在这种完全相反的人才策略的背后,不仅仅是反映出楼市的分化,更是体现出中国区域经济的分化乃至割裂。
一线核心城市为什么对于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的依附程度较低?这和各地的经济结构有直接关系。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经济转型,一方面是从以工业为主的经济转型为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同时,在第三产业内部,低端服务业也需要转型为高附加值产业。这两个转型路径同时存在,同时进行。
通过宏观数据能够很直观的看到中国经济这些年的变化。我们抓近八年的数据,在2010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42%,到去年,第三产业占比已经高达51.6%。据估计,从2010年到2020年十年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将从34.5%上升到46.4%。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最快的时期。
但与此同时,中国的老龄化也已全面来临,适龄劳动力人口呈现衰减趋势。这就造成了第三产业人才需求量大,但是劳动者长期供应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但长期来看却是影响地区经济走向的因素。
这也就是各大城市各地区抢人才、强年轻劳动的原因: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储备筹码。
从这个角度看,现在一些城市松绑楼市,表面上看是救楼市,本质上却是“抢人大战”的配套措施。留住了年轻劳动力,意味着留住了未来的就业人口、消费力量、税源。兹事体大,各地都对此不敢怠慢。
这次有限度松绑的合肥、兰州、南京,都是所谓省会城市。但是,在经济规律面前,省会也不好使。
兰州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常年无法留住人才。合肥虽地处中国中间地带,但安徽省却是全国人口流出最大的省份,唯一能依靠各种办法让部分人才回流的,只有合肥一地。至于南京,虽然也是所谓省会,但在长三角地区的人才吸引力方面比不过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地。
这三个城市,眼看自己留住劳动力的能力被周围的地区比下去,内心肯定焦虑着急。于是转了一圈又想到了老办法——楼市。对购房进行松绑的题中之意也是在此。
那么,“一城多策”的办法会不会在全国普遍得到推广呢?笔者认为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省会城市以及一线以外的重点城市集中搞一搞,却是很有可能的。
坦白讲,地方靠这种政策来应急,不失为一种办法。这个搞法其实就是过去地方政府对楼市“救市政策”的新版本,只是现在换了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但是,中国楼市基调已定的情况下,要想以此改变全国楼市的走势,可能性微乎其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