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lah Paparan Halaman

Khamis, 2 Oktober 2025

馬斯克帶兒子離開美國卻被警方攔下,接下來發生的事震驚了所有人

-所谓民主国家一样的搞“暗箱操作”,只是比共匪国文雅一点。

大中国

 

女人也是英豪

 

这是一个女性组成的特殊群体,由军统招募的年轻女性组成,经严格训练之后,个个身怀绝技,精通暗杀、爆破和情报搜集等技能,部分成员还擅长伪装和格斗。对于她们在抗战中立下的功勋,我们无法完全记录,只能择其一二,叙述于后。

一、军统七枝花

1940年9月,在日军的不断进攻下,滇越铁路全线中断,滇缅公路成为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保卫缅甸对于中英双方来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将矛头指向了缅甸。为了保卫缅甸,中英双方在1941年初就开始酝酿成立军事同盟。

然而,英国军队自视甚高,一向轻视中国军队,不愿中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迫使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

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1月日本对缅甸展开进攻,英军发现自己不是对手,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求中国军队入缅参战。

然而已经失去作战良机。英军被日军打得一退再退,致使中国远征军刚一进入缅甸作战,就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战斗。

当时,英军步兵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中缅印战区美国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命令孙立人率领的新38师前往救援,孙立人调派第113装甲兵团(团长刘放吾)星夜赶赴前线,自己也亲临战场指挥。经过两昼夜激战,歼灭日军主力一千余人,解救出被围困的7000余名英军;同时还解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美国传教士及新闻记者500多人。孙立人以一千多人的兵力,击败数倍于己的敌人,取得仁安羌大捷,一时间轰动中外。

在国外作战,情报工作尤为重要。戴笠领导下的军统也派出人员随同远征军入缅作战,一批青浦特训班的女学员,被派到远征军中担任译电员,其中新38师就有7名女译电员。

仁安羌大捷后,尝到日军厉害的英军决定弃守缅甸,撤往印度,新38师掩护英军撤退。4月下旬,英军撤到曼德勒后继续向西逃往印度。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副司令官杜聿明因对英国人感到不满,拒绝时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要他撤往印度的指示,而按蒋介石命令撤回云南。结果杜聿明率领的第5军在日军的阻击和追击下,选择穿越野人山回国,半数人马葬送在野人山中。

擅长审时度势的孙立人则认为野人山太过危险,决定向西撤往印度。在新38师师部的七名军统女译电员也随同部队撤退。当他们来到印缅边境时,护送电台的小分队突遭日军伏击。

经过一番激战,小分队的士兵全部战死,七名军统女译电员被敌人追到了一个山坡上。面对如潮水般扑上来的日军,七名军统女特工宁死不降,砸毁电台,一起高呼“中华民国万岁!”的口号,纵身跳下山崖。

七人中唯一的幸存者周玉梅坠崖后四肢骨折,无力移动。四天后被亲中国的克钦族游击队发现,最终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她在留下的最后遗言中写道:“告诉戴局长,电波永不灭。”

在国内的军统总部获知七名女译电员殉国后,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由军统唯一的女少将姜毅英亲致祭词,并在重庆漕丝厂她的办公室窗外,种下了七枝连根的美人蕉,军统人员称之为“七姐妹花”。

二、爆破女王吴舜华

在军统特务中,爆破技术最精的当数吴舜华,人称爆破女王。

1938年10月25日,吴舜华组织的武汉“反资敌大爆破”,使日军在占领汉口、武昌一周内,无处居住,无法正常生活,为国军撤退赢得了宝贵时间。为此蒋介石特命戴笠嘉奖有功人员,吴舜华被授予甲种一等奖章,晋升上尉。

三、千面女郎吴亿梅

军统女间谍吴亿梅号称千面女郎,淞沪会战后,她与安占江一起潜伏于上海,秘密监视日军的一举一动。为避免暴露自己,她特别擅长化妆。

她曾几次凭借自己高超的易容术,在日军追查时化险为夷,成功脱险。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正相貌。吴亿梅是上海人,讲得一口地道的上海话,对上海的风俗习惯也非常熟悉。在和安占江一起合作时,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任务完成后,吴亿梅继续留在上海,打探日军的动态。在执行任务期间,她深入敌人内部,先后击杀了3名日军大佐级别的军官,和5名汪伪政府的高级官员。

日军为此悬赏30万元通缉她,但始终没能发现她的踪迹。抗战胜利后,吴亿梅去了美国,隐姓埋名,低调做人。有人说她嫁给了一个华裔商人,过起了安稳平淡的生活。

四、铁血杀手武奎元

武奎元,听名字就很男性,却其实是个妙曼美女。她身材火辣,长相艳丽,凭借如此利器,使众多汉奸命丧黄泉。

据说她从小练过武功,能飞檐走壁。

上海沦陷期间,有些汉奸投敌后,对潜伏在上海的军统特工威胁很大。为消除隐患,武奎元接到了暗杀汉奸的任务。

武奎元利用出入夜总会的时机,不动声色地打听到汉奸的相关信息。然后趁其不备,果断出手,将其击毙,几天功夫就暗杀了7名汉奸。

有一次,武奎元在执行任务时,被汪伪特工发现,紧追不舍,将她逼入了一条死胡同。面对汪伪特工,武奎元掏出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追捕她的特工以为她要自杀,都愣在了原地。武奎元趁其发呆的瞬间,纵身跳到了旁边的屋顶上,在一众特工惊讶的目光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抗战结束后,戴笠派武奎元到美国深造,从此了无音讯。

五、少将女特工

军统特工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情报,其中破译敌方电报密码,是军统获得敌方情报的主要来源。

抗战期间,军统一直致力于日军电报的破译工作,曾取得令美军刮目相看的成功。这一成果的取得,姜毅英功不可没。

姜毅英和戴笠都是浙江江山县人,姜毅英考取警校时,第一期甲科特训班总共13人,每个人都由戴笠亲自考核面谈。戴笠从档案中了解到姜毅英也是江山人,好不欢喜,立即将她叫到办公室。经过一番问话后,戴笠觉得姜毅英兼具男人、女人的双重性格,作为特工培养,可以派上多种用场。

1941年12月初,姜毅英破译了日本军部的无线电密码,获得了日军将于同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的绝密情报。她不敢怠慢,立即将情报呈送戴笠,戴笠极为兴奋,立刻将电报转呈老蒋。老蒋如获至宝,当即批示:“尽速通知美国政府。”

戴笠当即致电军统局美国站站长肖勃,命令他立即转告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武官郭权。郭不敢怠慢,迅速转告五角大楼美国海军司令部。美国军方一向轻视中国,对中方提供的情报付之一笑。一位海军官员还说:“哪有这种事情?明显是中国故意挑拨美日关系的伎俩!”由于美国并未采取任何防御措施,结果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和海军航空兵于美国时间1941年12月7日凌晨,突然袭击珍珠港,导致美军太平洋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

美国这才大吃一惊,对中方的情报能力深感佩服,从此对军统刮目相看。美国海军司令部甚至主动找到戴笠,协商成立“中美情报合作所”,由戴笠任主任,美国海军准将梅乐斯担任副手。从这以后,大批美国特工人员及特种装备,源源进入中国,开启了中美合作的大门。

蒋介石对军统的工作高度赞赏,非常满意。戴笠也对姜毅英慰勉有加,将她由中校破格提升为少将。

1949年,姜毅英去了台湾。后来离开情报部门,出任台北雨农小学的校长。戴笠,字雨农,雨农小学即以此命名。姜毅英担任雨农小学校长期间,兢兢业业,深得师生好评,她也以此回报戴笠的知遇之恩。

吉人天相,姜毅英享年98岁。

Ahad, 28 September 2025

文革中身亡的多位大师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对于文学艺术界而言,最沉痛的,莫过于在那十年里,有175名文学、书画等艺术大师被迫害致死或自杀身亡。


人艺群星璀璨,但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太过短暂。建院初期绽放光芒后,随着“反右”和“文革”的风暴来袭,人艺不可避免地卷入政治运动的汹涌洪流。优秀的艺术家们,被裹挟着向前,身不由己。


147名被迫害致死的文学艺术大师


书画艺术家


潘天寿、丰子恺、王式廓、董希文、陈半丁、秦仲文、陈烟桥、马达、倪贻德、肖传玖、吴耘、张正宇、吴镜汀、叶恭绰、刘子久、乌叔养、符罗飞、贺天健、彭沛民、郑野夫、李斛、沃渣、王颂咸、李又罘、张肇铭、李芝卿



潘天寿


1966年文革爆发,潘天寿成了浙江美院第一批被揪斗的对象。他被关牛棚的时间最长,吃的苦头也最多。他在杭州的家被抄得底朝天,“革命干将”们拉走的珍贵书画文稿达六、七车之多,连笔墨纸砚也抄了去,作品被列入墨画名单。1971年5月,被定案为“反动学术权威、为敌我矛盾”。

潘天寿当晚大量尿血,昏迷不醒。病中被造反派押回宁海老家,交给当地群众作为“活靶子”批斗,百般凌辱……9月5日凌晨,突然气喘得厉害,双腿剧烈地抖动,汗如雨下。黎明前,一代国画大师潘天寿带着“士可杀不可辱”的傲骨,带着“自古有沉冤”的无声呐喊溘然长逝!



丰子恺


1966年6月,上海中国画院出现了第一张批判丰子恺的大字报。大字报是针对丰子恺发表在《上海文学》1962年八月号上的随笔《阿咪》的这猫名叫“猫伯伯”。在丰子恺故乡,伯伯不一定是尊称,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故“猫”也不妨称之为“猫伯伯”。大字报居然说,“猫伯伯”是影射毛主席,因为江浙一带口语,“猫”即“毛”之谐音。这之后,丰子恺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反革命黑画家”“反共老手”等等,甚而成为上海市十大重点批斗对象之一。“牛棚”,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文革中的一个字眼,丰子恺一样没逃过“牛棚”一劫。


十年浩劫期间,丰子恺被林彪、“四人帮”加上莫须有罪名,遭到残酷迫害,身心备受摧残。1970年初他患重病,卧病半年。病愈后,他不顾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仍坚持作画,并从事翻译。但由于长期受折磨,患了肺癌。1975年9月15日,丰子恺在阴霾蔽日的情况下含恨长逝。



董希文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一夜之间,刘少奇的标准像便从中国的公众和家庭中消失。中国革命博物馆通知董希文在画面中去掉刘少奇。此时,新生的共和国已经历了1957年的反右斗争和1959年反对彭德怀“反党集团”的斗争,政治空气十分紧张。董希文本人也经历了被打成“右派”,留党察看两年,下放干校劳动改造的磨难。“文革”中,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在北京钢厂接受劳动改造,因过度疲劳,胃溃疡穿孔,经首都医院抢救八小时才苏醒过来。在做了胃切除四分之三的大手术后不到半年,又回到了劳改农场,数月后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因此,从画面上拿掉刘少奇,他本人已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这次修改更难了,与删除高岗不同,由于刘少奇位于中间,去掉后的空缺一定要有“人”来填补,而且还要牵动旁边的人。董希文抱病奉命到博物馆亲自进行修改,在刘少奇的位置上改画了董必武。


作家、诗人


田汉、阿英、赵树理、柳青、周立波、何其芳、郑伯奇、郭小川、芦芒、蒋牧良、刘澍德、孟超、陈翔鹤、纳赛音朝克图、马健翎、魏金枝、司马文森、海默、韩北屏、黄谷柳、远千里、方之、萧也牧、李六如、穆木天、彭慧、姚以壮、邓均吾、张慧剑、袁勃、徐嘉瑞、李亚群、林莺、沈尹默、胡明树


田汉


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有媒体披露,田汉1968年在禁闭室死的时候,名单上写的是假名,跟刘少奇死的时候一样悲惨。有糖尿病的田汉被逼趴在地上把自己的小便喝掉吃掉,活活被逼死。1968年12月10日在狱中去世,终年70岁。1971年冬,田汉母亲易克勒穿着陈旧的棉衣,整天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房门口,她心里牵挂着儿子的安危,却不知他身在何处。直至去世的那一天,她也没有见到儿子的面。在他的骨灰盒中只有他的眼镜、钢笔,和生前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关汉卿》。


何其芳


文革开始后,何其芳受到拳打脚踢式的批斗,被罚跪、扫厕所,历经磨难。1969年后,何其芳被打倒,下放到河南干校劳动改造,在那里喂猪。“文革”中,造反派认为中国科学院文学所所长何其芳不能用这个好听的名字,于是给他改名“何其臭”。以后每逢开批斗会,都让他自报家门。开始他不适应,仍报何其芳,立即受到斥责:“你能叫何其芳吗!你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三反分子,你‘芳’在哪里!”他马上改口:“何其臭,何其臭!”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他拼命地想夺回文革耽误的那十年时间,没日没夜地工作、写作。但他终于倒下了,被查出是晚期的癌症。1977年7月24日,何其芳永远离开了人世。


文艺评论家


冯雪峰、邵荃麟、王任叔、刘芝明、何家槐、侯金镜、徐懋庸


邵荃麟


邵荃麟(1906年-1971年),浙江慈溪人。出生于四川重庆。原名邵骏远,曾用名邵逸民、邵亦民,笔名荃、力夫、契若。中国文艺理论家、现代文学评论家、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文革”发动以前,1964年底,邵荃麟因所谓“中间人物论”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他从1925年起直到“文革”被剥夺各项权利止的40年间,经历了现代史上几个时期社会政治的动荡、分化、改组,他从中共革命的青年参与者,进入中高级领导层,几度沧桑,最终沦为阶下囚而丧生。


王任叔


1959年康生点名批评王任叔,指出他和蒋介石是同乡,且王任叔曾在国民党任职,从而导致他作为文学界的代表人物,与史学界的尚钺,经济学界孙冶方开始共同受严重批判,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被剥夺文学创作权利后,他转向史学研究。1960年,在“反右倾”运动中受批判,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翌年起,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东南亚研究所编译室主任。1966年初完成160万字史学专着《印度尼西亚历史》的初稿。“文化大革命”中遭批斗、隔离审查。1966年被抄家,受尽折磨。1968年开始有大字报宣传王任叔是郁达夫被害事件中向日本人告密的叛徒,使得他遭到更严重的迫害。1970年3月被遣返家乡,安置在村西头的两间旧茅屋里,严重的摧残使得他精神崩溃。1972年7月25日病逝。1979年6月平反,恢复政治名誉。


翻译家


董秋斯、满涛、丽尼


电影艺术家


蔡楚生、郑君里、袁牧之、田方、崔嵬、应云卫、孟君谋、徐韬、魏鹤龄、杨小仲、刘国权、罗静予、孙师毅、夏云瑚、冯喆、吕班、王莹、赵慧深、瞿白音


京剧表演艺术家


周信芳、盖叫天、荀慧生、马连良、尚小云、李少春、叶盛兰、叶盛章、高百岁、裘盛戎


马连良


1966年6月4日,马连良正准备演出《年年有余》时,听到广播里已把周信芳打成“反革命”,联想到自己主演的《海瑞罢官》天天在受批判,急火攻心,一向甜润嘹亮的嗓子突然嘶哑起来——马连良预感到自己大祸临头了。果然,第二天,北京京剧二团团部就有人贴出了马连良的大字报。从此,这位中国京剧艺术的顶级大师被赶出了摸爬滚打一辈子的京剧舞台,随后一病不起,住进了医院。一个月后,他被造反派从医院里拖上大批判的舞台,开始了自己的屈辱表演。马连良在京剧舞台上的地位高,住牛棚的“地位”也高,造反派给他单独设置了一个牛棚。10月1日,马连良被释放回家。 马连良竟然没死,不过此时他已气若游丝,全身浮肿。这时的他已是心脏病晚期,造反派却不允许他去治病。1966年12月13日中午,马连良步履蹒跚地排队买了碗面条,还未等转身,就先扔掉拐杖,再扔了装着面条的碗,仰天一跤,如一片枯叶缓缓倒下。


尚小云


1966年5月,尚小云正在为编演革命现代京戏《秦岭长虹》和改进戏校教育奔走。想不到6月1日那篇大动乱宣言书《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出台,戏校就和全国一样像炸开了锅。大字报铺天盖地,“打砸抢”随处可见,尚小云被扣上了“资产阶级反动艺术权威”的帽子关押批斗。他的家多次被抄,门被煳上了封条。夫人和儿子都受牵连同他一起关进“牛棚”,每人每月只给极少的生活费。1973年,尚小云获得了“解放”,回到了自己的家。但八年的折磨,他坚持每日练功的雄健身体被摧残了,先是全身伤痛,继之左眼失明。1976年春日的一天,尚小云在家中突感身体不适,家人送他往医院抢救,因系心脏病猝发,终于4月19日逝世。一代艺术大师就这样悄悄地殒落了。


话剧艺术家


章泯、焦菊隐、孙维世、舒绣文、兰马、高重实、万籁天、白辛、伊兵


焦菊隐


焦菊隐 (1905年- 1975年) 是知名戏剧大家和翻译家。焦菊隐先生以戏剧导演大师立于世。他是中国将莎翁名着《哈姆雷特》搬上舞台的第一人,也是把《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为京剧(《铸情记》)的第一人。《茶馆》是他的导演代表作,首演于1958年。1966年文革初期,焦菊隐先生一夜之间被打倒,被扣上反动权威的大帽子,被无休止的批斗,家被多次查抄,多年保存的书籍文物大量流失,而批斗也不断升级。被囚禁在人艺北四楼排演场大牛棚。文革的政治运动终止了焦菊隐的学术进程,摧毁了他的一切梦想,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被剥夺了创造和言说的权利,曹禺回忆那时的焦菊隐是“沉默的、几乎不会说话的上了年纪的人”,两人都在“牛棚”,“铺挨着铺”。1975年2月28日凌晨,焦菊隐离开人世。


戏曲艺术家


张德成、李再雯、竺水招、苏育民、顾月珍、筱爱琴、韩俊卿、丁果仙、阎逢春、徐绍清、蔡尤本、刘成基、白云生、韩世昌


曲艺家


王尊三、王少堂、张寿臣、俞笑飞、江枫、连阔如、肖亦吾、固桐晟


音乐家


郑律成、马可、黎国荃、向隅、蔡绍序、陆洪恩、费克、舍拉西、查阜西、李淦、张斌、王建中、沈知白、李翠贞、阿泡、杨宝忠


28名被迫害自杀身亡的文学艺术大师


邓拓


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表文章公开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的一封信》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一个以死抗争的人。


老舍


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日战争期间曾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陈笑雨


1917年生,江苏靖江县人。著名文艺评论家。1949年后历任《文艺报》副主编、《新观察》主编、《人民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文革初期即遭批斗,因不甘屈辱,于1966年8月24日投永定河自尽。



陈梦家


1911年生,浙江上虞县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6岁开始写诗,师从徐志摩、闻一多,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为新月派重要成员之一。1949年后先后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任考古所学术委员、《考古通讯》副总编,在考古及古文字研究方面着述甚丰,颇多创见。1966年9月3日自缢身亡。


言慧珠


1919年生,北京人,蒙族。著名京、昆剧表演艺术家。言菊朋之女,梅兰芳之徒,俞振飞之妻。1949年后曾任上海市戏曲学校副校长,擅演《玉堂春》、《游园惊梦》等。文革中遭批斗、殴打,肉体和精神均受到巨大伤害。1966年9月11日晚,接连写下三封绝命书后自杀身亡。


叶以群


1911年生,安徽歙县人。著名文艺理论家。1932年加入中共,同时加入“左联”并任组织部长。1949年后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等职。1966年跳楼自杀。


刘盼遂


1896年生,河内淮滨县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语言学家。1925年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问教于王国维、黄侃、梁启超门下;1946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古典文学教授。1966年自杀身亡。


赵慧深


1911年生,四川宜宾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以在《雷雨》中成功饰演繁漪闻名。文革中,因电影剧本《不怕鬼的故事》及家庭成分不好而被打成“三反分子”,屡遭批斗;又因曾在《马路天使》中饰演过妓女小芸而受到造反派的嘲弄和侮辱,于1967年12月4日含恨自杀。


罗广斌


1924年生,四川成都人,毕业于西南联大,1949年前参加反抗国民党的地下斗争,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1949年后曾任共青团重庆市统战部长。与杨益言合作的长篇小说《红岩》影响巨大。文革中受到迫害,于1967年跳楼自杀。


严凤英


1931年生,安徽桐城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以主演黄梅戏《天仙配》闻名。文革中被指为“文艺黑线人物”、“宣传封资修的美女蛇”,并被诬蔑为国民党潜伏特务,屡遭批斗。1968年4月7日夜自杀身亡。死后曾被剖尸检查,因怀疑她腹中藏着特务密电和微型收发报机。


杨朔


1913年生,山东蓬莱人。著名作家。1949年后曾任中国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党组常委。文革开始后,杨朔被中国作协的造反派列为重点批斗对象,1968年8月3日吞服安眠药自杀。


储安平


1909年生,江苏宜兴人。清华大学毕业后曾留学英国三年,攻读政治学。50年代初先后加入九三学社和中国民盟,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委员。1957年大鸣大放中出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因所谓“党天下”言论被定为“右派”。文革中再次成为造反派折磨的对象,任意打骂,人身侮辱,无所不为。1968年8月的一天投河自尽。


傅雷


1908年生,上海南汇县人。著名翻译家。傅雷学贯中西,文学、美术、音乐、外语“四位一体”,着作等身。1958年4月被划为“右派”。1968年8月30日,造反派抄家四天三夜;9月2日,傅雷夫妇被揪到大门口站在长凳上戴上高帽子批斗,惨遭人格凌辱。9月3日傅雷夫妇双双自缢身亡。



翦伯赞


1898年生,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著名历史学家。有《中国史纲》等18部着作行世。1937年加入中共,1949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等职。文革中,因对前途绝望,于1968年12月18日偕妻戴淑宛双双自杀。


上官云珠


1920年生,江苏苏州人。著名电影演员,曾在《乌鸦与麻雀》、《早春二月》等片中饰演角色。1949年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1968年跳楼自杀。


容国团


1937年生,广东中山县人。著名乒乓球运动员。自幼居香港,1957年回大陆,曾多次获世界冠军称号。“文革”中被诬为“修正主义苗子”。1968年6月20日目睹了贺龙、荣高棠批判大会后,在龙潭湖附近的一个鸭房中自缢身亡。



周瘦鹃


1895年生,江苏吴县人。现代著名作家。曾主编《申报》、《礼拜六》等,有长篇言情小说《新秋海棠》等,系“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1968年跳井自杀。


李广田


1906年生,山东邹平人。著名作家。1935年毕业于北大外语系。1948年加入中共。1949年后历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教务长、云南大学校长、昆明作协副主席。文革中因遭残酷迫害,于1968年跳池自杀。


吴晗


1909年生,浙江义乌县人。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史学系毕业,28岁时被云南大学聘为教授。1949年后,先后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后又任北京市副市长。1959年起先后写了《论海瑞》、《海瑞骂皇帝》和京剧《海瑞罢官》等,后遭批判。文革中受到残酷迫害,于1969年10月11 日在狱中自杀身亡,死前头发被拔光。


顾而已


1915年生,江苏南通人。著名电影艺术家。执导过《小二黑结婚》、《天仙配》等影片。文革中,因30年代与江青有过交往(了解蓝苹历史)而备受迫害。1970年6月18日,在五七干校自缢身亡。


闻捷


1923年生,江苏丹徒人。著名作家、诗人。1949年后曾任新华社新疆分社副社长、中国作协兰州分会副主席。文革一开始即遭批斗,1969年下半年获得“解放”后,又因人际交往问题遭诬陷,被张春桥说成是“阶级斗争新动向”。1971年1月13日,张春桥、姚文元正式任上海市委第一、第二书记,闻捷于当晚写好遗书后开煤气自杀。十余年后,作家戴厚英据此写成长篇小说《诗人之死》。


刘绶松


1912年生,湖北洪湖县人。著名文学史家。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9年后历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协武汉分会副主席,《长江文艺》副主编等职。着有《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等。“文革”中遭受迫害,1969年3月16日与妻子一起自缢身亡。


范长江


1909年生,四川内江县人,著名新闻记者、新闻学家。1949年前曾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人民日报》(华北版)总编辑等职。1949年后历任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等职。1970年10月23日跳井自杀。


王重民


1903年生,河北高阳县人。版本目录学家,敦煌学家,曾留学法国。1948年任北平图书馆代理馆长;1952年起专任北大图书馆学系主任,一生对图书馆学和敦煌学的研究影响巨大。1975年4月15日自缢身亡。


陈琏


1919年生,浙江慈溪县人,系蒋介石高级幕僚有"文胆"之称的陈布雷之女。1939年加入中共,1949年后曾任林业部教育司副司长、全国妇联执行委员。"文革"开始后。造反派诬蔑她是叛徒、特务。1967年11月19日,48岁的陈琏从十一层楼上跳楼自杀。


李平心


1907年生,江西南昌市人。历史学家。1946年与马叙伦、许广平等筹组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后任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并当选为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除历史学外,对生产力性质问题的研究也甚有影响。文革前夕即遭围攻和迫害,1966年6月20日自杀。


熊十力

熊十力:国学大师,1968年5月24日绝食身亡。


顾圣婴


著名女钢琴家,1969年1月31日与母亲弟弟开煤气全家自杀。

-----------------

都是罪恶滔天的共匪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