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21 December 2014

不再“大陆化”,才有中国化

挥之不去的“大陆化”梦魇
2008年之后,“中国崛起”、“中国模式”越来越成为中国官方话语的热词。到习近平时代,更发展为所谓“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 自信”。而无论所谓“中国”还是所谓“自信”,都有一个参照系,即参照所谓“西方”国家而言。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所谓“西方”国家一直没能走出衰退阴影, 并由经济衰退引爆政治社会危机,始有“占领华尔街”等抗议运动之风起云涌。中国经济则持续增长,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砝码越来越重。用毛泽东的一句诗来 概括,似乎“风景一片独好”。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本来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苏东剧变以来,中国官方意识型态越来越趋于破产,以致官方自己都对其“弱者”心态不加掩饰,公开承 认国际舆论“西强东弱”的格局,不得不在话语体系上“内外有别”:对内尽可能固守其传统意识型态的统治地位,对外则尽可能柔性,迎合国际社会的主流话语, 避免对抗。这也是贯穿整个邓小平时代、江泽民时代“韬光养晦”战略的一部分。但2008年之后,可能中国官方自己都未曾料到,国际经济格局几乎一夜逆转。 本来忍辱负重的中国官方,突然发现天窗大开,心态随之逆转。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决定性的分水岭。奥运会之前,中国官方多少还有一些谦抑,而有如此广告词:“世界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给世界一个惊喜。”怎 样的惊喜?中国官方自己的解读,以及全世界的解读,都是官方承诺奥运会之后将更开放、更开明、更融入国际主流。但奥运会之后,这样的话语和心态消失得乾乾 净净,取而代之的,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得意,是比谁的拳头大的傲慢,以及随之而来的沙文主义民族主义的急剧抬头。
这种抬头,一方面表现为对外,即军人政治越来越绑架国家政治尤其外交,军人对邓小平“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的挑战越来越露骨,一度不惜四面出击。另 一方面表现为对内,即对普世价值、对公民社会、对宪政民主等所谓“西方话语”的绞杀。传播这些所谓“西方话语”的“公知”群体,则被斥为所谓“带路党”, 遭到定点清除。甚至警方抓人和央视示众一条龙,以媒体审判这一极端形式,把污名化“公知”推向高潮。
以沙文主义民族主义为核心元素的所谓中国崛起、中国模式,不止对内对外,对处于东西方过渡地带的台港澳,也不可避免地形成挤压。澳门的政治体量太 小,毫无抵抗可能,除了赌场照开,党的组织体系仍在幕后执政。其他方面,尤其在大学和媒体等意识型态关键领域,早已经充分大陆化了。其所谓一国两制徒有其 表,不复有实际意义。
值得玩味的是,虽然没有公开论述,但澳门模式可能恰恰是官方最满意的,是官方眼里所谓政治回归的标准版,亦即所谓一国两制的标准版。既有“两制”的 面子给国际社会一个交代,又有“一国”即充分“大陆化”的里子让党放心,真是两全其美。如果港台都能套用澳门模式,对北京而言岂非善莫大焉?把澳门模式复 制到港台,其强大诱惑是北京可以抵挡的吗?
于是,对外不再“韬光养晦”而不惜四面出击的同时,按照澳门模式改造香港、影响台湾,就成了北京心照不宣的奋斗目标。但毕竟港台的政治体量跟澳门不 可同日而语,目标虽同,手段、路径、方法却不可直接套用,而只能温水煮青蛙。所谓“一国两制”的内涵,至此有了根本转折。如果说邓时代乃至江时代初期,对 港“一国两制”重心在“两制”即尊重港陆差异,那么2008年之后尤其最近两年,“一国两制”显然重心仅在一国。在一些重大场合,甚至避而不提“两制”和 “港人治港”。所谓“一国”也越来越实体化,越来越从主权层面延伸到具体的治权。一旦延伸到具体的治权,则必然导致“一国”压倒乃至淹没“两制”,必然如 澳门一样充分“大陆化”。于是,中国愈崛起,中国模式愈强势,中国官方愈自信,对港台的挤压就愈强烈,港台就愈难挣脱“大陆化”的梦魇。
台湾:与价值黑洞为邻
温水煮青蛙的战略,应该说非常成功。
就台湾而言,温水煮青蛙首先是煮出了一个盘根错节的“跨海峡政商集团”,甚至民进党中高层、台湾地方派系、台湾知识界精英,都不乏甘愿被其网罗者。 这是有形的渗透。至于无形渗透更惊心动魄。经典样本是去年轰动中外的“大埔强拆”。“强拆”按说跟宪政体制不相容,不可能发生在早已宪政转型的台湾,但它 偏偏就在台湾发生了,社会运动也不能阻止它。社会运动不能阻止大埔强拆,同样也不能阻止“都更”名义下范围更广泛的强拆。这似乎隐喻,推土机、挖掘机的恐 怖抓手所代表的“强拆”模式、强权文化,轰隆隆地从大陆空降台湾。
台湾最近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乏善可陈,不仅赶不上大陆的发展势头,也赶不上原来并驾齐驱的韩国。不仅没多少发展,而且越来越失去自主性,对大陆经济的 依赖越来越强。两岸经济上的同化程度,越来越高。台湾很多高官特别羡慕大陆政府的强势,认为这是大陆经济高速增长的秘诀,认为台湾经济之所以停滞,根本原 因是政府太弱势。因而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大陆。这是“都市更新”名义下“强拆”模式横行台湾的一个原因,也标志着台湾发展方式乃至政府思维及行为模式, 越来越“大陆化”。
这才是对台湾最大的挑战。台湾面临着两难境地,地缘政治及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注定台湾不可能离得开中国,两岸经济一体化是不可抗拒的趋势。但另一 方面,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社会政治成本过于高昂:不仅会把大陆的金权社会结构复制到台湾,改变台湾以平权为显着特色的既有社会生态,而且尤其在文化上对台湾 构成挑战。弥漫于大陆的彻底的物质主义,无止境的原始欲望,疯狂的金权勾结,不择手段的互害文化,无不“随风潜入夜”,对台湾人引为自豪的台湾价值构成致 命威胁,对台湾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构成致命威胁。两岸经济一体化必然以台湾本土文化的逐步消解为代价,并导致两岸文化冲突,这不是什么逻辑推演,而是已经发 生而且还在持续的事实。
大陆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以掏空价值观为代价,结果是把大陆变成了一个价值黑洞。你要跟它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要跟它在经济上绑到一起,就得接受它对 价值的破坏,就得接受一切的腐败、权谋,接受一切的不公不义,接受不公不义导致的两极分化,接受两极分化导致的无休止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总而言之,你可以 有经济增长,但你必须支付基本社会伦理沉沦的成本,就彷佛是跟魔鬼做交易。
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殖民的过程,而且是低度文明对优势文明的逆向殖民。两岸经济一体化愈加深,逆向殖民的威 胁就愈大,台湾人也就愈是狐疑、愈是焦虑。正当此时,两岸服贸协议如一盆开水劈头泼下,烫醒了一池惊恐的青蛙,而引爆“318学运”。这场学运固然有诸多 诉求,但毋庸讳言,其最强烈的诉求就是抵制两岸经济一体化。不止反对两岸服贸协议,而且反对后续的两岸货贸协议,及一切两岸经济合作协定,要求把后续的两 岸经济一体化全程,都置于最严格的公民监督之下。明知不可能拒绝两岸经济一体化,仍要尽可能收缩,尽可能纳入可控半径。
这也不止是对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反弹,更是一场文化保卫战,同时必然延烧到台湾的宪政体制。台湾新的一个动荡时代,即新社会运动的时代,到来了。
香港的痛苦与挣扎
相比香港而言,其实台湾已经足够幸运。有台湾海峡起到屏障作用;更有实际上的独立政治实体,给它的公民提供了就地反抗的合法空间。大陆化在台湾固然可以“随风潜入夜”,但毕竟不可能大张旗鼓。
香港不然,区区一桥之隔的罗湖海关,根本抵挡不了“一国”即“大陆化”的千军万马。所以香港更悲剧,其大陆化至少在以下三个层面大获成功:
其一是完整复制了大陆的金权联盟的社会政治结构。香港属于典型的财阀社会,而所有财阀无一不听命于中联办,所以香港实际上是中联办跟财阀的联合统治。
其二是北京不仅通过中联办跟财阀的联合统治控制了香港的上层建筑,更通过每年多达数万的内地移民,以及这些内地移民主导的同乡会等形形色色民间组织,而在基层社会拥有强大的动员能力。
其三是香港自回归之日起,即已沦为中国权贵资本进军国际市场的桥头堡,沦为国际资本跟中国权贵资本交媾的大本营。除了北京上海,中国权贵力量最集中最强大的地方就是香港。
十多年“大陆化”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铺天盖地的陆客自由行更是对香港本土文化、香港人传统生活方式的最后一击。至此,香港除了免税,除了经济自由 程度更高,除了街头更多洋人面孔,其他方面跟普通内地城市已经相差无几,连社会问题都相差无几:一样的地产霸权,一样的两极分化,一样无望的整个年轻一代 和一样无望的整个底层。连媒体的自我审查、自我恐惧,也都完全一样。
绝望,压抑,越来越弥漫香港。不是没有反抗,反“23条”、反高铁、反国教等社会运动,本质上都是反“大陆化”。但无论个案上怎么赢,从长远看,都 像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无奈之下,有能力有办法的香港人,纷纷选择用脚投票,用移民来逃避“大陆化”。媒体报导:2013年上半年港人移民数字按年 急升8.3%。这一记录最近更创新高:9月10日至17日,香港中文大学对1006名香港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1%的受访者考虑移民。
但这仍不是最危险的信号。最危险的信号的是,港大2013年6月的民调显示,香港市民对“中国人”的认同感,创下自1999年调查以来的新低。即大 陆化进程愈加深,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香港市民就愈多,香港市民的国家认同就愈是被削弱。这趋势跟台湾也是一致的。今年7月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的一项民 调显示,单一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仅占3.5%,创下历年调查的新低。单一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达到60.4%,创下历年调查的新高。
在“大陆化”进程开启之前,港台民众实际上并不了解具象的中国,基于血浓于水的朴素情感,他们对中国大陆还抱有一份美好的想像,对大陆人民还抱有一 份真诚的同情与关怀。这无疑是国家认同的一种基础。但“大陆化”进程开启之后,他们看到的却是想像之外的中国大陆,意料之外的大陆人民。中国经济上愈崛 起,港台“大陆化”就愈加深;而港台“大陆化”愈加深,港台民众的日常生活方式、核心价值就愈受威胁,港台民众就愈恐惧,对中国的认同就愈削弱。“大陆 化”的本意是尽可能控制和同化港台,却反而强化了港台民众的离心趋势,反而为分离主义火上浇油。
笔者之所以把同化态势称做“大陆化”,刻意将其与“中国化”有所区隔,是因为抱负家国情怀的笔者,还对“中国”两字有所疼惜。但港台民众尤其港台年 轻一代不然,而往往把笔者所称的“大陆化”干脆称作“中国化”,把“大陆化”的一切负资产,统统记到“中国”账上。反“中国化”、去“中国化”,在他们看 来也就无可厚非。“中国”两字,在港台社会越来越神憎鬼厌。连港英时代都闻所未闻的“港独”主张,近年居然渐成气候。这显然是“大陆化”刺激的结果,可见 “一国两制”的实践何等失败。
这种背景下爆发香港“和平占中”,是迟早要来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最后的警告,也是最后的机会。那些不愿绝望、不愿移民而是选择抗争、渴望改变的香港学生和市民,目前拒绝的还仅仅是“大陆化”,他们还没有走到真正反中的地步,但迟早会走到反中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