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2 February 2015

杨恒均:菊与刀–我在倾听沉默的声音

这里的“菊与刀”不是指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描写的日本人矛盾性格与日本文化的双重性,而是——算了,还是你自己随便打开一篇我的博文,看看下 面的留言吧。你一般都会看到:啊,杨先生,你的文字像锋利的刺刀,直刺贪污腐败与专制的心窝;啊,尊敬的杨老师,你像刀锋战士一样勇敢,你的文字是对社会 最好的解剖刀……别激动,接着看下去吧,下面随时又会蹦出这样的留言:艾玛,你老小子又添菊了?与专制共舞?艾玛,这菊舔的……
诸位,写了十年博客,我就是在这样的留言声里——在“菊与刀”中过日子的,想一下至今还没有崩溃与精神分裂,我容易吗?
风风雨雨走过半个世纪,我有自己的坚持,也学会了包容与妥协。然而,在一个信息大爆炸、急剧变革与社会分裂极其严重的时代,我的坚持与我的特立独 行,在一些人眼中是持刀的勇士,在另外一些人眼中,却成了舔菊的大五毛。甚至在同一个不成熟读者的眼中,我一手提着刀,一手拎着舔菊的润滑油……
我很忧虑。但别误会,我其实一点也不为自己担心,作为一名写作者,文字就是我的一切,留给后人与历史评判吧。我忧虑的是从读者对我文字的反应折射出 的社会极端分化:上下猜忌,体制内外的对立,左和右的对抗,极端思潮与势力充斥我们的世界……互联网的存在加剧了这种情况,几位极端的左派引发了近半的话 题,而所有不那么右的言论几乎都被更右的标准划为“舔菊”。社会上真正的大多数,也都被这些极端声音盖过甚至挟持,最终只好沉默了。
而这些年,我一直试图倾听沉默的声音。“走遍中国”足迹已经达到25个省市(因经费不够而暂停了),每次走进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时,我都能感觉到他们 的迷茫与希望:他们离互联网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离新闻联播就更遥远了。他们希望社会朝好的方面变化,但他们也渴望稳定与发展,内心深处害怕再次沦为某些政 治人物的“试验品”。
我试图在文字里折射他们的想法,但结果却是把自己弄成了“没有立场”、“左右逢源”,里外不是人。被极端思潮裹挟的社会里,中国要就是完美无缺,即将征服地球,要就是一无是处,必须打倒重来。眼里不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的普通人的想法被忽略不计……
按说,在一个成熟、健康的公民社会里,极端声音出现在理论界、媒体与互联网上是不足为虑的,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靠大多数手里握有选票的普通民众 来决定。选票和公正的民调随时可以让任何持极端声音者立马变成孤家寡人。可中国的公民社会并没有形成,在诸多方面也很不成熟,这就使得官媒与网上的极端声 音仿佛控制了整个中国,人们发现他们不得不在“五毛”和“带路党”、舔菊者和汉奸中选边站——温和理性的声音不得不靠边站。
应该说政府对造成这种现象负有主要责任,毕竟,批评不自由,赞美无意义,这使得相当一批感觉言论受到限制的人士趋向于越来越激烈的批评,并对任何赞美与鼓励持怀疑甚至厌恶的态度。于是又陷入恶性循环,因为对于中国的当政者来说,没有赞美,批评还有意义吗?
当局显然也看出极端对立的互联网使得任何改革都杂音不断甚至举步维艰,所以加大了对网络的治理力度,但这显然不是良方。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们不应 落后于千年前的古人吧?可是,在当今的体制与文化氛围下,如何不使用权力和武力压制,而能从包容、和解到和谐,实在不那么容易。从这些年我在刀尖上和菊花 里翻滚得遍体鳞伤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我想首先,双方都要从自身做起。当局尤其要深刻反思,要知道,没有极左就没有极右;没有体制内的特权对民众的漠不关心,就没有体制外的极端对立情 绪;没有报喜不报忧的新闻联播和官媒,就没有报忧不报喜的互联网;没有压迫,哪来的反抗?当局如果能够放下身段,主动协调、和解,改革会事半功倍,肯定会 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其次,沉默的大多数必须发出声音。温和理性的声音虽然无法哗众取宠,但却是国家之福。没有选票是造成极端声音充斥社会的主要原因,当局可以弥补的就是提供让广大民众发声的平台和机会。让沉默的声音能够被听到,才不会让极端思潮控制舆论。
最后我要强调,中国这样一个尾大不掉的庞然大物,无论是改革、转型还是变革,都少不了上下齐力、内外互动与左右共识。极端分裂与对立的社会,只有集 权专制才能驾驭,或者被刀与血的革命改变,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出路。当一些人“手里有枪”而绝不让步,当另外一些人自以为真理在握而决不妥协,当沉默的 大多数不得不被迫选边站时,国家很可能正被逼上绝路……
杨恒均 2015年1月29日
------------------------------
“当一些人“手里有枪”而绝不让步,当另外一些人自以为真理在握而决不妥协”-这里前者是指共匪,后者是指反共匪者,后者占了中国人90%以上,“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是名言了,所以别看共匪现在嚣张,其实只是暂时的,尽管这个“暂时”可能达10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