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17 October 2015

“浙江经济怎么了”系列写于2012年

陈宇,以网民江南愤青著称金融届,以系列文章浙江经济怎么了名声鹊起。德弘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仁和智本资产管理集团合伙人。“浙江经济怎么了”系列写于2012年,回头看看还是值得大家去思考、去反思的。更多文章请阅读《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
author:江南愤青
最近被好几个媒体记者追问浙江怎么了?我自己也纳闷,浙江到底怎么了?回头想想,浙江好像也没有怎么,只是在还债而已,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浙江只不过在还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帐罢了。
浙江的经济虽然在总量上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状态,但是我到是认为其实浙江在过去的十年里基本上是属于倒退阶段,经济层面没有任何的进步,我们回头仔 细看看,十年前我们谈论浙江企业的时候,谈谁?万向。现在我们谈谁?还是万向。十年前娃哈哈就已经全国闻名,十年后还是娃哈哈,这十年来涌现出多少家大 型,超大型的企业了么?可以说这十年,浙江经济领域几无作为。反倒在一些负面新闻里大家听到了很多浙江大型企业,从08年的华联三鑫,到12年的中江控 股。从08年的浙玻,到12年的高盛科技到虎牌控股。尤其到现在的所谓600家企业联名上书。需要反思的并不只是政府本身。
如果按区域来看,浙江在08年到12年,除了经济不发达的衢州地区和丽水地区外,基本上每个地级市都已经洗牌过一次了。我们鲜听说有企业能在这四年来安稳的走过来。为什么?这个命题很值得思考。
我前几天接到香港一家媒体的电话,问我怎么看浙江的这次危机,政府能解决么?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自己总结下来,主要是这么几个问题吧。
过于发达的金融体系害了浙江。
很多人都不赞同这个观点,但是我觉得我是对的,可能问题出在怎么理解发达两个字吧。浙江的金融其实很发达,我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家银行,其实很 少有地方像浙江这个区域体现出两个特征:(1)金融机构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2)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风险容忍程度远超过金融更为发达的上海、北京。
这两个特征很有意思,浙江的经济总量其实在全国列在广东、山东、江苏之后,位列第四, 大概2011年的数字是31000万亿左右,但是我们仔细来看,浙江的金融机构家数可能是位列全国之首。基本上所有能开设分支机构的金融机构都在浙江开设 了分支机构,如果不能开设分支机构的也以办事处等名义开设,同时更奇怪的是基本上在2002年到2009年前,基本没有听说过亏钱的金融机构,谁来都赚 钱,而且盆满钵满。
还有几个数字,大概在2010年之前,工农中建,除了中行在系统内排名不靠前外,其他三家都是系统内排名前三,农行长期在系统内排名第一,工行基本 差不多,建行有连续两年在系统内排名第一。在同一时间段内,三家金融机构同时在系统内排名前三,就本身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另外,更何况中信银行、民生银行 等等一些股份制银行也在各自系统内都占比极大份额,高者甚至占到四分之一,那是个什么惊人的数字?
浙江就因为超强的盈利能力使得各家金融机构都挤尽脑汁想来浙江开设分支机构,许多本不被允许开设异地机构的城商行,也开始陆续进驻浙江,到现在为止,杭州街头的银行,堪比公共厕所,只多不少,所以我总是跟人调侃,在杭州,你可能找不到公共厕所,但是你肯定找得到银行。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放贷的容易程度,浙江绝对全国第一。我记得06年在银行当信贷科长的时候,我曾经去北京汇报工作,要求总行增加对浙江贸易流通 类企业的扶持力度,当时总行要求对贸易流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以内,但是浙江事实上的贸易流通型企业没有低于85%的,按照这个标准,如果总行 不进行改变的话,浙江基本上就处于无业务可做的范畴。后来总行给予了权限,允许到85%左右。当时总行说了一句话,全国就浙江一家,别无分号。这段话让我 回到浙江以后想了很久,我所提的要求,到底这么做是对还是不对?
08 年工作关系到上海去,当时也在上海看了几家企业的情况,然后看到一家企业资产抵押全额抵押打7折,申请1500万贷款,居然被驳回了好几次, 我当时很纳闷问银行,你们难道这样的企业也不批,那你们还做什么业务?银行同事回问我一句,难道你们有抵押就放贷款么?我想想,好像的确是啊,有抵押就放 贷款了啊。别说抵押,在浙江,基本上的企业有个担保基本上就做了。如果一家担保不行,那么在拖一家,差不多总就可以了。到是让上海的同事很诧异。
浙江的现实状况就是这样。可能是因为金融机构太多,竞争极为惨烈,企业总是在各家银行之间游走,不断的挤压银行的底线,所以很多企业的贷款条件会不 断的下降。尤其这里有个很大的前提是99年到08年的这将近十年里,浙江经济极为快速的发展的同时,贷款质量一直非常高,几无坏账,我记得当时去总行汇 报,总是带着优越感的抨击总行的政策说,你看我们一直就这么做的,从来没有出过问题,你们总行屁也也不懂,就少干预点吧。在这种盲目乐观的前提下,各家银 行的确也给了浙江的各家金融机构的分行极大的权限审批业务。
在众多的金融机构不断下降放贷标准的两重原因叠加下,使得浙江经济出现了一些很重要的变化,最主要的一点,我认为是实业空心化现象的蔓延。很多人奇 怪,为什么浙江金融发达反倒会导致实业空心化,照理说金融发达应该是促进实业发展才是。但是很可惜,浙江并不是这么一条道路而来。
从2002年开始,经济不断上行,大量的实体经济的确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就出现了。很多实体经济发展到后来, 实体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润远远赶不上固定资产所带来的利润增长。举例来说,很简单就是很多人辛辛苦苦开厂做实业一年才赚一千来万,但是他当时买的土地盖厂 房的土地可能反倒能赚几个亿。
但是很多人会问,这个跟金融过于发达有什么关系么?有关系,关系而且很大,因为一旦目标发生了改变之后,经营模式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因为大量固定 资产的升值要高于实体经济利润的创造,使得很多企业就会不断的去得到资金,然后扩大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而且得到的资金远远大于实体经济自身所需要的资金, 这里面金融的过于发达就会助推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多金融机构变相的给予企业远超过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就是帮助企业去扩大和增加对资产的投入。帮助企业 圈地,买房,甚至去做房地产。
过去的十年来,这种情况不断得到恶化,就产生了一个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什么意思呢?就是大量真正他是干实业的人没有好结果,而大量没有专心干实业,不断通过实业套钱用来做投机的企业却一个个暴富。使得很多企业自然而然都依样画葫芦走上了投机生涯。
我有个朋友,主业是做建筑工程的,06年才东拼西凑买了套房子,花了三百多万,一年后这套房子涨到了800多万,一年不到的时间,让他春心萌动,于 是就是利用他的建筑工程公司的平台,房子抵押贷了600多万,这个钱到手后,他又去买了套房子,花了700多万,评估1200万,抵押贷了800多万,又 去买房子,大概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他买了四套房子,都是利用他的建筑公司的平台贷的款,到了09年下半年的时候,他的资产就过亿了,然后有一次吃饭跟我 说,早知道赚钱这么容易,他做什么建筑啊,做了二十多年建筑,一身病根不算,而且也没有赚到什么钱。他就利用建筑企业的平台,不到三年,就赚了五六千万。
在浙江,这样的故事不断上演,02年以来依靠固定资产升值成为暴富的人比实业暴富的要多的多,所以在浙江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到一种怪圈中去,创业, 然后请人管理,不求赚钱,只要维系一定的生产量就可以了,然后就开始贷款,贷款来的钱去买地,或者去做别的投资。反倒没有花钱在实业上,为什么呢?因为过 去的实践都证明了,在当前的趋势下,土地的升值或者投资的利润要远高于实业的经营。实业日益沦落为企业向银行贷款的一个依据而已。而银行也都知道,但是受 限制于经营压力也变相的给予了这种支撑。
浙江从而演变成了全民投资或者全民投机的盛宴狂欢之中去,在经济不发生太大变化或者下行的情况下,这种盛宴有可能维系,但是经济形势一旦发生变化,噩梦就不期而至。
浙江的金融到底发达不发达,我再举几个例子。在浙江的银行中为了将贷款放出去,无所不用其极。不知道别的省份有没有。在浙江基本上只要有抵押物,不 管什么公司,都有渠道能拿到贷款。在浙江会有很多的贷款品种出来,一般的抵押物基本上都打六折左右,所以通用的操作方法是高评估,然后在打折的方式,但是 在浙江抵押物不但可以不打折还可以上浮120%,也就是1000万的房子,可以贷到1200万。你没有企业平台,银行会给你找企业平台,你缺乏贷款条件, 银行会给你造贷款条件,你没有流量,银行会给你造流量。如果这个银行不干,那行,我换个银行。
在浙江在抵押不行的情况下,也还产生了所谓联保联贷,就是几家企业共同互相担保的方式贷款,政府还大力推荐企业这种贷款模式,但是这种模式是帮助企业还是害了企业呢?
我以前做银行的时候,有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如果一个企业确实需要钱,那么钱要给到位,给少了也是风险。第二个观点就是给一个企业超过它自身所需要的钱,那不是帮企业,那是害企业。
浙江一直在喊中小企业融资难,我觉得这个提法有问题,我没有做过统计,我只是自己瞎琢磨的,我可以说浙江的企业所用到的贷款90%是被挪用到生产经营以外的,换句话说,浙江的企业其实不缺钱。那不缺钱为什么要贷款?因为浙江的老板有天然的敏感性和赌性。
所谓敏感性就是能赚钱的事情,浙江老板能先天下人知道,所谓赌性就是只要有1%赚大钱的机会,就会愿意去博,结果先不管,干了再说。这两种性格是浙江人能闯天下的根本,也是浙江老板总出事情的根本。
浙江中小企业到底多缺钱,有时候是个伪命题,对于贷不到款的人去扩大资产投入的人,铁定说自己是缺钱的,因为眼红人家,也希望能贷到款去做投机,所 以会不断提融资难的情况,从而形成了看上去都缺钱的样子,但是静下心来看看,他们应该是缺钱去投资,而不是缺钱做生意。我在干信贷调查的时候,总是发现要 帮助客户去想钱借来干什么用这个事情,对于有些客户还要劝他们去贷款,有些心平点的老板,会说,给我钱干什么,又没有什么用,还要付利息。小日子过的挺 好,懒得折腾。你也没有办法,但是大多数浙江老板,却会很直接的跟你说,他缺钱,因为他要买房子,他要拿地,他要干一票等等。
有段时间我在义乌小商品城里想开发一个贷款叫商户贷,其实很多银行现在都在做了,但是真的很好玩,走访下来,其实商户们,如果只是做生意的话,压根 不缺钱,因为他们本身的现金流都很好。除了可能临时性的进货的时候,会用到一些钱的话,基本上平时都是账上一堆存款,他们缺的反倒是理财通道,而不是贷款 渠道。所以我对市面上很多银行打的商户贷款,很不看好,弄到最后又是一个变相害人的方式。
那么在去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浙江企业明明不缺钱,为什么还会这么多银行拼命给他们贷款呢?还帮助他们去造假以获得贷款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年轻时候也问过很多次我的领导,我领导说,归功于浙江人民神奇的赚钱能力吧。浙江人民过去几十年里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率 先创富成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同时浙江人民也还是很讲究信誉,一般来说刻意违约的情况是很少的。所以08年以前浙江的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坏账指标一直 是全国第一。前面也论述过这个问题,使得越来越多的银行明明知道浙江的企业可能并不是实质需要用钱,但是也是乐意给浙江企业家钱,一方面是相信浙江企业家 有赚钱的能力,所以能还得起钱,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是因为的确全国范围内来看,可以给贷款的地区并不多。
我接触过很多地区,因为当地根本贷款贷不出去只能变相跑到浙江来收银行承兑汇票来解决放贷问题的地方。相对任何一个地区而言,浙江的风险度还是低的。所以这就能理解为什么个别股份制银行会将全国的信贷规模的一半投放到浙江市场上来的原因了。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浙江真的吃得下这么多贷款规模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大规模的风险事件就爆发了。
当一个区域内都只是个别性的投机的事件的话,影响其实总归是有限的,但是一旦区域内的群体性的投机的时候,问题就大了。再加上中国的金融机构本身就存在极大的制度缺陷的时候,两者叠加的情况一旦出现,那么山雨欲来风满楼就很自然了。
我这里谈谈自己的几点对风险的理解,我是09年离开银行的,当时我就写过一篇文章抨击银行贷款跟企业需求不匹配的现象,导致企业一直在做短贷长用的事情,所以,我认为当贷款的期限与企业的实际用途期限不匹配的情况下,其实企业的风险是巨大的而不确定的。
浙江的企业,赌性很重,胆子很大,敢用短期的资金去做中长期的事情,于是不可测的事件就会非常多,再加上浙江的金融普遍接受担保贷款,那么就自然衍 生很多外围事件。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在有个工厂,年产值4个亿,利润大概3000万左右。厂因为建的比较早,所以土地价值前几年升的很快大概值2个亿左 右。维持厂的扩大在生产,大概也就需要五六千万贷款就足够了,甚至都不用。但是突然有一天,他来跟我说,他在东北某个省会城市拿了块地,准备造大型商用物 业,他自己测算利润可以有10来个亿。
于是他自己土地抵押贷款1.5亿,担保贷款1亿。都是用公司的平台贷款的,给银行的用途是扩大在生产,其实银行都知道他是准备投资去搞房地产,但是 都睁只眼闭只眼给批了。贷款期限都是一年期的。因为用途是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测算怎么来的,就是销售收入要增加,所以导致采购增加,库存增加等等,理论 上是销售完毕之后,就可以用现金流归还的,所以自然期限都不会长,而且在我国的银行体系内,大家都知道批中长期贷款很难。许多银行为了省事,都是以短期贷 款来替代中长期贷款的,在贷款之前都信誓旦旦的会说,没事,第二年会继续给你贷款的。
我这朋友就拿了这2.5亿到了东北,买了地,造了房子,到最后造造停停,造了七年。他说他这七年生不如死,每年为了继续贷款,不断的找担保单位也就 算了,靠着圈子里的人脉,每年还都能找到人给他担保,担保找到后,他每年都要先还后贷,让他疲于奔命,耗费很多心血而且成本极高,在浙江转贷一天的成本是 千分之三。一般转贷过程都在五天左右。那么就是百分之一点五的成本。一个亿的转贷就是要150万。还不算利息成本。等他把房子造好弄好,等销售的时候,其 实他所设想的利润没有赚到还是亏的。钱都给银行和高利贷给赚走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他还算是幸运的,悲惨的人在那里呢?悲惨的人是那些被抽贷的企业,企业都在控诉银行如何不负责任,随意的抽走资金。但是我们要问的问题是,企业自己准备好足够的流动性来应付银行随时发生的抽贷了么?
抽贷的问题很难准确描述,但是我想说的是合理使用资金做实业的企业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因为企业不会借入超过自己现金流的资金的,当然排除一些大型 固定资产投入或者重大并购等资金使用,但是这些资金的使用,负责任的企业也都是必须保证长期资金的借入,也不会去做短期的拆解,因为一旦项目启动上马,而 资金如果无法持续,那么随时面临流动性问题。我自己也走过很多企业,企业总是说,不这么干,企业得不到发展。其实我想说的,很多时候往往想赶在人家前面, 但是事情的最后往往是你走到了最后。
而事实也恰恰证明,对资金有所要有所不要的企业,往往发展的最好,对资金来者不拒的企业,到最后都是死路一条。这个论断,我不需要去调研都知道。我看过太多的企业家,暴富是因为资金来的容易,死掉也是因为资金来的太容易。
实业空心化的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前面说的资产增值过快让企业无心实业是一个原因,那么第二个原因,就是金融机构的责任了。
在浙江金融机构众多,理论上照理说应该使得浙江的中小企业都应该获得比较低廉的贷款资金的,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浙江,金融机构可以在信贷审批条件上不断的放宽条件,但是两点是出奇的攻守同盟。第一是要求足够的存款,第二是贷款利率。
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要求企业配套存款,第二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利率都要上浮较高的利率。
据说温总理去温州调研的时候很纳闷一个事情,就是银行的配套存款,他说,企业贷款一千万,为什么还要存款一千万,有能力存款了,那还贷什么款?
是啊,总理说的很对,我能在银行存款一千万了,我干什么还要贷款?吃饱了撑着么。但是事实上浙江的银行这个惯例已经很多年了。所谓1:1配套已经还好了,很多银行都要求1:2配套,贷一千万要存二千万。当然现在普遍的是贷一千万,存五百万。
这样的操作手法,变相的推高了企业的贷款成本,在浙江,如果说高利贷横行的话,某个意义讲,银行是最大的高利贷,因为按照我前面说的哪怕1:1配套,基本上贷款利率这算下来都要到12%以上了。还不算别的各项费用。
这个情况直接带来的后果有两个,实体更加空心化,因为实体经济一年的利润毛利也就在10%左右,去那里来的利润支付利息?所以企业贷款之后更多的都 投入到比实体经济更赚钱的行业中去——房地产或者别的投机性领域。如果自己实在没有能力的怎么办?借出去。借给谁?借给愿意出更高利率的人。也就是说 12%银行借来,然后20%或者30%借给别人。这个过程无形中又极大的加大了风险的叠加。
所以,在浙江,我可以说90%的贷款其实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留到了两个领域中去,一个是房地产,另外一个就是投机性行业,这个投机性行业,在某个意义上也更把实业推到了一个很难维系生存的地步中去。
浙江的游资很出名,炒房团我们就不去说了,在许多生产资料方面,浙江游资其实也干了很多事情,主要在流通领域,浙江的游资喜欢囤积各种东西,然后推 高价格,白菜、大米、猪肉、大蒜、钢材、铜、铁、盐等等,反正你想的出来的东西,浙江的游资都曾经囤过,推高了价格之后,使得这些东西的下游产业,根本没 有空间可以继续生存下去。在这些领域里做实业的企业家很可怜,弄到最后也被逼的不得不去做投机性事情。
前些日子有人说,武汉钢铁养猪的事情,我反过来说,其实那真不算什么,在浙江大型国企因为背靠政府信用,长期都在从事影子银行的事情,他们从银行以 极低的价格拿到贷款,然后到市场上较高的价格出去,已经十多年了。这种资金最后的趋向在那里呢?还是我刚说的要么房地产,要么投机性的机会中去。因为能支 撑如此高利息的行业实在不多。
随着经济形式的恶化,大量投机性行业的萎缩,房地产行情的持续萎靡,那些利用短期银行资金从事投机的企业,面临当下的现状,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里面刚才说的几个问题都集中性爆发,山雨欲来片刻之间的事情。
总的来说,贷款条件的过于宽松,使得银行一旦开始严格条件之后,企业的资金势必被抽走。而事实上按照当前浙江的企业的状况是没有一家企业经得起银行 抽走一分钱的贷款的,因为浙江的企业的杠杆用的很高,同时,都不在实体经济中流转,大量资金都挪用到了别的项目投资中去,流动性很差,所以一抽贷款,必然 出事情。这个是当前最直接的导火线。
这次所谓六百家联名上书的表面原因是因为庞大的担保链使得企业被抽贷了,但是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企业的资金都被挪用到别的地方去了,流动性不够。
其实,我一直想表达的是担保是个恶制度,担保制度是连坐制度的衍生,担保无助于风险的控制的同时,反倒极大的加剧了风险的产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 为,企业是否出风险,其实跟有否追加担保本身没有必然的关系。担保是一种事后风险追偿的机制,但是并不是风险的防范措施。为什么说加剧了风险是,因为担保 链条,你不知道会牵扯到多少人,而且极大的加剧了整体性的风险,你给我担保,我给他担保,他在给他担保,不断衍生下去,其中链条上任何一家担保出问题,整 个链条跟着完蛋。我见过很多不少好的企业,都因为给人担保,留下无尽遗憾。
经济形势的急剧恶化,是导致浙江今年大事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我不想说是根本原因,因为别的省市其实都没有浙江厉害,其实我们回头看,每次经济 形势的恶化,浙江都会出大事,为什么呢?还是我前面说的,浙江的企业太喜欢用杠杆了,喜欢把自己绷的特别紧,尤其在资金挪用到投机性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等 这些资金密集型行业上的时候,出事情成了定律。今年浙江的很多企业,普遍碰到了被套牢的情况,加上,经济形势的不好,使得银行发放贷款更为谨慎,浙江企业 今年的出事也就是必然可以预料到的事情了。我在银行的时候,挺极端,我一直想说的一个问题是,银行是周期性行业,大势判断很重要,其实大势看好的时候,你 放开手脚做,怎么做都是对的,有没有担保,有没有抵押,都不关键,因为周期向上,出事概率不高,这个时候要多赚钱。在周期下行的情况下,就要严格贷款条 件,尽量少做,甚至不做,只有赚钱的时候拼命赚钱,才能在亏钱的时候少亏钱。
前面说了金融加剧了实体的空心化,但是其实,实体空心化反过来也导致了金融无法进一步发展,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润滑剂,但是替代不了实体经济,实体经 济空心化,某个意义上讲又将浙江金融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浙江这两个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空心化的实体经济,让浙江金融其实真有心去做实体贷款,也没得做。浙 江省内,遍看全省居然找不出一个大型和超大型的企业,而反观江苏、山东、广州,浙江是应该低头反思的。
其实,我不是很认同当前金融改革的策略,因为前面我说了,金融是过于发达,而当前的金融改革却是在推动金融的进一步民营化以及新设金融机构制度上下 文章,我到觉得路走反了。对于过于发达的金融,我们要压制要收缩才是,怎么可以还不断放开呢?我们的金融体制要在鼓励金融差异化发展上下道路,同时也鼓励 创新金融产品发展上下文章。
现在小额贷款公司很火热,但是新设小额贷款公司或新设村镇银行,能解决我前面说的这些问题么?中国的银行以及类银行,数量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美国虽然几千家银行,但是大量都是规模很小的社区银行,是不能跨区域经营的,但是我们的银行呢?
在反过来看,小额贷款公司和新设村镇银行走到最后,我可以说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势必走到比银行还黑的高利贷之路上去,逐利性是所有企业的本能。现在 小额贷款公司的平均放贷利率在18%左右,他们的贷款客户会是谁?用脑子想想就知道会是谁了。能解决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问题么?只会加剧。
中国的金融机构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到最后都会形成同质化竞争,典当、小贷、村镇银行、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甚至租赁公司,走到最后居然都是放贷款,或者都放高利贷。你新设再多的金融机构,也是到这条路上来,有意义么?我觉得毫无意义。
浙江的这次事情出的不是坏事情,让浙江的企业回归到合理的发展道路上去,不然下一次危机会更大,总的来说,我觉得利用巨大杠杆进行扩大投资固定资 产,在未来十多年里这条路已经很难在走下去了。未来的十年,中国的GDP会逐步的从8%降到4-5%之间,这个曲线下滑基本成趋势,换句话说,利用资产的 大幅度升值来获得收益的可能性逐步在降低。
这次事件最后的解决,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企业家自己表现最大的诚意,当然也许要银行的配合,结果怎样,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这种情况迟早要来。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翻出我去年给投资人写的一封信,看到我去年说的这段话:
“有时候,夜深人静看金融史,很多时候也在想,中国的经济2012年最坏的趋势是什么?大萧条的时代会到来么?悲观一点的看,的确也有类似的可能, 政府一直在试图引导和调控经济,在适当的保障民生的前提下,加大了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这个程度上也意味着明年的考验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货紧缩,如果一旦 政府无法有效控制通货紧缩的边际,外需不振,内需未起的情况下,引起一定程度上的萧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现金可能比任何理财产品都要 更值得投资。明年合适的配置个人反倒认为在上半年持有较高比例的现金,应该是首选策略。 ”
如果今年二季度我还跟人提这个观点,或许很多人会笑我,但是到了三季度来看,我担心的趋势在逐步显现,大面积的通货紧缩,经济衰退迹象已经很明显 了。而政府手里可打的牌在日渐减少,今年三月份,我写过一个微博说,今年是凯恩斯主义破产的一年,我不是坚定的原市场教旨主义者,我还是很迷信政府的干预 措施的,但是我对今年政府的干预手段表示很没有信心,不是不相信政府,而是因为在很多时候,政府作为市场的一个主体,他能做的也相当有限。未来的几个月很 考验执政能力。
我悲观的想,经济大面积下滑的情况下,动荡和社会不稳定会成为常态,大家要习惯接受一个不安分的2012或者2013,当然,如果还有明年的话。
第一篇文章是周六晚上十二点开始写的,写了四个小时,基本上什么都没有改,想到那里写到那里,所以,思路比较混乱,而且我自己的写东西就是喜欢把事情来回的翻转,所以很多人都说又臭又长,也确实能理解。只是希望大家能海涵。
很多人私信给我,表明一些他们不认同的地方,谢谢各位朋友的探讨,我整理了下,主要还是集中在金融发达的理解上,我其实文章的最后说了,所谓发达, 只是大家理解的角度不同,我说的发达,是数量上的发达,不单是指金融机构的数量过多,而且还特别指出了,本来该在不同金融领域进行业务操作的金融机构,在 浙江集体演变成了同质化的低效率的放贷竞争。这种原始的野蛮的纯粹规模数量上的发达,导致了我文章里论述的一系列乱象。
第二个纠结点,很多人不认同金融过于发到是导致浙江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性原因,对于这点,我自己的理解是,在金融领域其实没有谁是谁的根本原因,很 多事件是互为因果的,所以如果单纯说金融机构的过多是导致了浙江经济的空心化,肯定是不对的,只能说不断加剧和恶化了这个空心化的过程。
而事实上,在经济空心化过程中,大量企业的投机模式和涉足房产所带来的表面暴利,很大程度上也导致金融机构的不断加入浙江这个市场,所以,经济空心 化也很大程度上带来了金融机构数量的日益增加。在利润面前,所有的风控制度其实都很惨白,这个到不一定是我国银行所特有的,巴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乃至 摩根大通等等国际知名银行,也没见得少犯这种错误。
第三点,就是很多人不认同我觉得那段金融改革的描述,怎么说呢?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确很难说谁对谁错,在金融改革方面,我只能瞎讲,因为高度不够,肯定讲的东西很虚,大家凑合着听听看。不对的地方多指教。
我前面这么长的文章,其实核心思想只有一点,浙江的金融所从事金融业态过于简单和低级,其实还是挺符合浙江的精神,就是什么事情都能草根化。野蛮生 长是浙江的天性,浙江政府的无为模式,其实大大的促进了浙江的发展,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无为模式却又大大的限制了浙江的发展,使得浙江在大型重型 企业的建设上一直落后于广东江苏,总的来说,浙江在过去的十年,应该说度过了最好的前五年,同时错过了最可惜的后五年,前面五年浙江的经济其实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如果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政府将金融工作重点放在,引导金融资本聚焦在产业转型升级上,那现在的浙江将是另外一番情景。
所以浙江经济怎么了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资本未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进行升级,而不断的将注意力放在了原始放贷上,但是责任在谁?从理性人的角度 考虑,如果放贷能获得很好的收益,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费时费力,那么资金流向这个领域其实不能责怪金融资本本身,所以政府成为了一个很大的可被指责方,这 个角度上,政府负有很大的责任。
浙江的金融在过去的十年里,因为政府的刻意放任自流,只知道不断引入金融机构,却并没有在金融监管层面做太多的功夫,导致进入浙江的所有的金融机构 在浙江这个市场所从事的竞争过于原始,除了放贷款,真没有干别的事情,如果说要有区别,就是资金规模以及贷款利率的区别。所以,在浙江,金融基本上可以等 同于放贷款,不管什么形式的发放,到最后就一笔贷款。
很多人指责,政府垄断了金融,民营资本不得进入?其实,我从来没有这么觉得过,我甚至可以说,浙江其实从来就没有金融管制过。按照在浙江的理解,说 句不负责任的话,浙江前十名的国有企业,没有不放贷的。浙江所有的上市公司也没有不参与放贷的。一样的道理,浙江也没有不放贷的担保公司,也没有不放贷的 各种投资公司。更别说充斥在浙江市场上的大量民间抬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放贷机构。所谓管制,只是法律上的约束罢了。现实生活中,未有管制一说。
那么金融机构在吸储方面有否严格的管制呢?我一样认为也不存在垄断问题,浙江所有的能放贷的公司的放贷其资金成本个别的都甚至都低于银行,但是所赚 的利差却都要远高于银行,上市公司的放贷是没有成本的,大不了不分红呗,在浙江不少上市公司都成立了各种各样的放贷机构,将超募资金用于放贷,至于什么形 式,什么方式,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而浙江大量国有企业的吸储则来自于银行的贷款,凭借其政府信用,每年从银行获取的贷款基本上都可以达到基准利率,但是其所赚取的利差,远高于银行。 相对可怜的是那些担保公司、投资公司,以及大量的民间放贷人,他们的成本会高很多,但是至少也是能吸储的,只要不出事情就行。因为中国的非法集资罪向来是 结果论的,不出事情,怎么干都行,出了事情,怎么干都不行。这就是浙江的金融现状。所以,谁说浙江金融是垄断的呢?
浙江就是在这个低层次的,原始的状态下,金融自娱自乐的玩了很多年,从没有政府真正思考过金融的下一步何去何从,该如何更好的服务浙江的企业?
前文如果说了浙江企业是由于内在的赌性促使浙江企业家投向房地产和放贷领域的话,那么浙江金融的不作为,无疑又是进一步逼迫浙江企业家上梁山的又一 道门槛,前面我是从资金成本的角度去提出这种提法,但是在深入想下去,银行作为独立法人,快速盈利自然是第一位,那自然利率更高,放贷更方便,风控更严格 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那么促成金融机构如此放贷,未能有效配合地方经济的发展的罪魁祸首,归纳到政府手里,其实也是未尝不可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某个意义上讲,企业转型升级是一项赌博,浙江的实体经济的构成大量是简单的在加工以及大量的初加工的出口所构成的,浙江的经济特点 本身就是中小作坊较多,浙江人都自己有做老板的习惯,所以大量的企业家都是从一家企业里分化出来的,做到一定阶段,都会不断的分家,所以整体规模都做不 大,而浙江也一直有藏富于民的说法,大家手头有点钱,日子都挺好过,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存在的情况下,反倒应该日子过的挺好,但是金融机构的 加入,使得大量的企业家反倒会去借钱做一些事情。做什么事情就开始成为关键了。
我们一般脑子里都认为应该是做转型升级,从中小作坊开始扩产,机器升级,或者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上去。走日本的产业革新道路。但是这个情况上, 问题出来了,中国的金融机构,未能给予这个条件,不能匹配浙江的产业升级之路,浙江的占90%以上的资金,没有投入到产业升级之路上去,都被投入到了房地 产上了。
为什么呢?金融机构为什么更乐意投同样的是中长期期限房地产项目,而不愿意投资企业的中长期项目建设贷款呢?
我自己的几个想法是这样的:
过去十年的房地产的开发,太过简单易懂,只要好的地段,好的价格拿下,傻瓜团队都能开发,所以考虑发放房地产贷款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的少。便于审 查。很多人不认同我的观点,但是我可以这么说,虽然所有的银行要求一大堆的材料让你去做房地产项目的测算,但是不夸张的说,我可以用一个晚上就编写一个非 常完善,严谨,财务数据不出任何问题的房地产项目建设的尽职调查报告给你。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尤其在过去十年,未来的房地产开发可能会越来越注重品牌, 越来越注重差异化竞争,但是过去十年就是拼地价,拼资金的游戏。
我前段时间跟一个国税局长在酒桌上喝酒,提到房地产调控的问题,我自己的观点就是不进行分税制度的改革,房地产调控就是一句空话,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哪怕回落也只是为了更好的上涨做准备。
棺材哥上台后所进行的分税制,在当时的历史因素下,对于巩固中央集权,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具备极大的好处,但是当经济连续高速发展了十多年后的今天, 分税制的弊端,其实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体现,为什么地方政府热衷卖地,不断推高地价,不就是因为地方财政收入被中央死死的掐住了脖子,不得不从土地入手 么?
从分配比例来看,地方政府获得的税收收入过小,使得地方政府的日子一直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无论你中央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紧缩的财政政策,其实地方从来只有积极,没有紧缩一说,为什么?创造税收来源是根源。
所以我说,什么狗屁减税方案,那都是扯淡,不可能实现的了。中央地方的政策如果违背了地方政府的利益,阳奉阴违的事情势必出现。事实上的确如此,今 年浙江的税务稽核面提高到了30%以上,比过去几年提高了不少。税务稽查的另外一面就是要求企业补交税款,浙江已经不少企业被补交了不少税款了。
这让我想到了当年的万历新政中的张居正,人家上台第一件事情就是考成法的实施,内容就是要丈量田亩,然后收税,一年时间收上了过去七八年的税收总 额。感觉就是相当于藏税于民,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贴补财政。所以分税制不进行改革,基本上,房地产调控也好,还是减税也好,都是浮云。房地产 是第二财政的情况下,银行从事房地产业务,自认为风险得到极大的保障。
反过来看所谓的转型升级,四个字,说说是容易,做起来天难了,我当年做过一个企业的项目贷款,一个项目做完,我也成了半个专家了,不静下心来研究个 大半年,还真拿不出什么尽职调查报告来。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具备极大不确定性的,完全存在升级失败后,不进反退的情况下,当企业抽调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 砸下去的时候,很多企业如果没有很完善的后续措施,资金应对,基本都属于血路一条。而金融机构却恰恰在这些时候会退而却步,没有多少金融机构愿意静下心来 去做这些项目,也不会匹配更多的资金,政府在这个时候该出手的时候,却也一样毫无作为。那么既然如此,我企业也就算了,反正现在有房地产这样赚钱快,风险 小的项目,转型升级走到最后也就荒芜一片了。
为任一方,造福一地,政府还是要配备较为长远的眼光,来考虑地方的长远建设发展的,日本、德国、乃至美国都可以看出,政府在产业创新领域其实提供了 强有力的财政保障的,美国我觉得可以放在一边,另外考虑,因为其市场化信用机制非常发达,政府不出手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而日本、德国基本上都是复制倾国 家之力扶持产业资本的模式。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建立其了在产业上具备龙头地位的企业,浙江的企业大多自生自灭,又生活在一个浮躁的世界,所谓的产业升级, 到最后真的只能成为一场浮云。
其实,我们的政府总是在该出手的时候没有出手,却在某些不该出手的时候,总是会出手,政府是市场的参与主体,但是政府却总是没有边际,承担了超越市 场主体以外的权限和责任,这次六百家企业联名上书政府的事情,我是持反对意见的,我对浙江的企业家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草根形态表示很不屑。
政府有没有权利压制银行,要求继续放贷?有没有权利,通过别的一些非市场化的方式帮助企业?这个命题姑且放在一边,政府过于全能,到最后的结果就是 出什么事情,都会到政府头上,政府承担了太多不该政府承担的事情,政府没有哪个能力去解决这么多的事情,我前面说的关于产业转型过程中,政府要出台一系列 的金融政策,这个是制度权限范围内的事情,政府反倒没有参与,大量的精力却用在里处理一些紧急的非政府权限范围内的事情,导致了政府边际也无限扩张,负面 效果就是无论什么事情,都是政府兜底,一旦政府兜底不住,那么大家一起玩完,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扮演什么角色?需要思考。
浙江的企业家,很有意思,我做银行的时候,其实挺鄙视的,很多企业家,是真的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每次跟企业家吃饭的时候,都会听见其对政府 的满腹怨言,觉得政府阻碍了其发展,不讲市场规则,赚了钱都是自己能力好,亏了钱是因为政府不好。到现在企业出事情了,一个个都不顾所谓市场规则,拼命要 求政府出来干涉,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所以,面对当前的危机,政府处于了两难的境地,也是很显然的,浙江经济的乱象,我自己认为要从三个角度着手。
第一个角度是规范金融机构的边际,如果金融就是放贷的话,什么银行,典当、小贷、信托、租赁都取消算了,弄那么麻烦干什么呢?直接全整编成银行算 了。反正就是放贷款么,银行最方便。但是事实上,不同的金融业态之间是有边际的,浙江的乱象就是边际混乱,无论,有牌照还是没有牌照都挤到一起去了。所以 规范边际很重要,不要越了边际,让各自的金融机构在各自的边际内拓展深度,而不是考虑如何逾越边际。我在这里着重谈我自己对小贷的看法,因为当初我对小贷 的反对意见很大,现在依然如此。前几天汇报的时候,我也是反对小贷转型升级银行的提议的。
小额贷款公司很有意思,温总理来了温州后,给温州特批了一百家小贷公司,然后温州好像采用招标的形式,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金改引发的所有入股小贷公司的上市企业股价狂飙,我当时冷眼旁观了很长一段时间,骨子里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我对拍脑袋想出来的东西,向来不看好。
所以当很多问题想不通看不明白的时候,就干脆边上看看吧,我很欣赏@仁和智本高政他公司的口号是金融智慧,大道相通。金融并不是什么高深的行业,如 果有人不能用浅白的言语跟你描述他想做的事情,你就别给他钱。金融之道,大道至简。如果不能简单的表述内在的逻辑,那么这个东西本身就是有瑕疵的。
所以很多问题,如果看不明白,想不明白,不如回到事情的最本质去看,或者站的高度更高点,时间跨度放的更长点,或许脉络会静静清晰起来。
顾名思义,小贷的设立的初衷肯定是为了解决小额贷款难的问题,但是小贷公司在小额贷款上的优势在那里呢?对于一切以放贷为主营业务的机构,我考虑的问题在三个点,第一资金来源的成本是多少?第二贷款给谁,风控如何把握?第三贷款成本是多少?
别的市场上,我不知道,在浙江,我一直在想,从资金来源上来看,为什么我要参与小贷,我自己本身就能参与放贷,还能通过各种形式避税,通过小贷的优 势不明显,还要受到不断的监管,小贷又不能参与市场吸储,资本金用完了就用完了,跟我自己放贷或者借助别的通道放贷,没有本质区别。实质都是放贷款,并不 能说有牌照放贷款的风险就一定低于我没有牌照放贷款吧,也不能说有牌照房贷款就一定放的贷款利率就高于我没有牌照吧?其实恰恰相反的结果是没有牌照的放的 利率可能更高。那么小贷的优势是什么呢?
其实,仔细想想,小贷在当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很难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小额贷款领域的整体坏账率确切的数字没有历史数据,导致大量的银行等金融机 构其实都不敢过多的介入,小贷公司作为新成立的金融机构,试水将是长期的一个过程,短期内不太有明显的优势。所以,仔细看下来,现在江浙很多的小贷公司真 正潜心做小额的,肯定少之又少,即使做的小额贷款,也都是属于别的银行客户的一个配套存在,也就是说,贷款客户本身并不是小额贷款用户。简单举例就是某个 人在工行贷了三千万,然后跑到小贷公司那里顺手又贷了一百万。但是这个人,是不是一定是小贷边界内的客户呢?我也不知道!
我一直认为,小贷公司是否能在经营期间有效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经营风险的理念和风控的制度,是小贷公司能否走到最后的关键,而这个却恰恰是需要长期 的业务实践才能产生的,换句话说,一百家进入小贷的公司,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相信能存活下来的并不会多,关键还在于如何稳健经营。
这个意义上讲,小贷由于缺乏流动性,生存的难度是极大的,跟正规金融机构比较,资金来源成本远高于他们,而跟民间借贷比,又没有明显的优势,小贷的 未来除了放开吸储外,唯一的一条生路,那就是约束民间资本只能通过牌照进行放贷,以不形成跟小贷的竞争的状态。否则我可以想像的到,小贷最终必然还是介入 到高利贷市场,进行违规揽储,非法集资是必然的事情。设立和不设立小贷基本成了伪命题。
而放开吸储,也就是意味着小贷转型升级村镇银行,我个人却表示了极大的反对,某个意义上讲,虽然小贷我认为没有意义,但是如果真的能被约束在小额贷 款领域,踏踏实实的做业务,或许也真有可能在中国产生个尤努斯出来。但是如果一旦所谓的升级放开,估计也就没有多少小贷公司愿意在这个领域玩票了。所以, 可以料想到当初加入小贷申请的大量上市公司和民间资本本身的动机就不单纯。
不过这也只是我自己的猜测,我不看好实际可能发展的很好。用不了多久或许数字会给出答案。但是我坚持我的看法就是经济形势不断恶化下,首当其冲是担保公司,其次就是小额贷款公司。
在谈担保公司,我自己在担保公司呆过,也看过很多国家的担保业态,其实担保最大的问题在于盈利模式不合符商业逻辑,我自己对担保的定性就是担保在中 国会处于一个逐渐消失的状态。担保公司在很多国家都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出现的,但是事实却证明担保公司基本上在各个国家走到最后,都依赖财 政补贴存活,什么东西需要财政补贴?不赚钱的业务才要财政补贴。
所以,担保必然是一个商业模式不成立的业态,但是市场又需要他。而国内的担保公司很多的都是民营的担保公司,扣除大量的担保公司不从事担保业务,实质从事放贷业务外,实际从事担保业务的担保公司其实并不多了,也间接说明就担保而言,的确是走不通的。
事实上,哪怕是有财政补贴的欧洲,在七十年代,大量信贷担保的机构就纷纷倒闭,特别是1992年瑞典信用保险公司破产后,欧洲金融界基本上全面停止了贷款信用担保。而恰恰我国的担保机构主要从事的就是贷款信用担保,所以我自己对担保向来是持保留意见。
具体到分析上来看,担保三个致命缺陷无法破解,第一是风险收益不对称,按照目前担保公司的收费在3%左右,扣除一个点费用外,大概在2%左右的收 入,我一直跟很多人分析一个逻辑是,中农工建,成立几十年的金融机构的坏账率在多少水平?我想如果扣除银行贷款里面大量不会坏账或者说可以用流动性来弥补 和掩盖的的贷款,我想这个数字不会低于2%,银行的风控制度和担保公司的风控制度相比,银行的工作人员的能力与担保公司的人员能力相比,我认为即使不敢说 超越担保公司,但是总不会差了太多吧。
第二就是流动性风险,银行有很强的流动性,理论上银行只要不挤兑的流动性风险,坏账再高也没有关系。而担保公司不同,担保公司的流动性就是代偿,一 旦无法代偿,就造成了信用挤兑。这种信用挤兑很可怕,当年的中科智,只是一家银行发出代偿声明,就会导致连锁反映,一旦一家银行停止合作,担保公司就会被 其他银行停止,连锁式的反映的后果就是担保公司的信用被挤兑。
第三点很关键的是担保公司的客户群的风险度要远高于银行,按照我对浙江的理解,浙江的银行的风险容忍度已经很高了,其实现实情况也是如此,很多担保 公司都做不了的客户,一些银行反倒直接能做,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银行做不了的客户,担保公司如果去操作的话,风险度其实是大大抬高的。客户群体的不同很 大程度的决定了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加大。
所以担保作为一种金融业态,在浙江很多时候,其实是高利贷的另外一个代名词,浙江几百家担保协会,真正从事担保的不会超过三十家,其中,我到是一直觉得浙江省担保里面可能也就中新力合是为数不多真正在中小企业担保上做出成绩并且可能一直维持下去的为数不多的优秀企业了。
说的有点多了,不过之所以提这两个业态,是因为在浙江,中小企业占比过大,而能贴合中小企业的,除了小贷就是担保,而恰恰这两个在浙江却一直未能有 效得到金融监管呵护,这两个业态,尤其是后者,基本都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反倒,最近省金融办成立了小贷监管处,或许对小贷寻找出路可能是一个利好消息。

我这里核心的观点与其不断新设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状态,反倒不如静下心来,先规范各个金融机构的边际,让小贷做小贷,担保做担保,典当 做典当,信托做信托等等。规范好边界,收缩好金融布局在反过来大力发展或许会更好,尤其现在一团乱麻的情况下。不要去火上加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