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9 November 2015

習馬會只是「看上去很美」

66年的分離,81秒的握手,在新加坡的這場備受矚目的「習馬會」,雖然比當年毛澤東和蔣介石的「重慶會談」還短,但已經被中國的大陸媒體、官方專家在一整天的時間裏,喧囂定義為了「改變歷史的一天」。
在兩岸關係中所 有的核心因素都沒有絲毫改變。
一、 台灣人民不希望統一的意志沒有改變。在當下的台灣,關於是否「不獨」確有紛爭,但是關於是否「不統」幾乎沒有爭議。由於半個多世紀以獨立執政體的方式和地位存在的台灣,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政體制度,在統一路徑上有太多繁瑣複雜的問題需要解決,而中共在香港問題上一國兩制政策引起的巨大反抗,已經讓台灣人看到 回歸或者統一之後糟糕的前景,因此台灣人民不會對統一投「贊成票」。而「反服貿」運動中,更可以看到台灣社會民眾對於大陸可能的「經濟統一」的手法是大加提防的。
二、 國民黨在未來十年的島內的政治前景沒有改變。在記者會上,就有記者提問馬英九,為什麼在離任還有70天的時候舉行「習馬會」,馬英九的回答有點繼往開來的味道,但實際上對於一個即將下台的執政黨和領導人來說,這樣的會面如果說可以留有政治成果,如何保留和延續下去都是問題。
三、 中共對台灣的基本政策和姿態沒有變。在「習馬會」當天,中國互聯網上「最嗆聲」的話題,就是作為政黨電視台的央視為何掐播了馬英九的講話。甚至大量網民嘲 諷官方,是因為習近平和馬英九講稿的水平天差地別,所以不得不出此下策。事實上,面對如此重大的外事報道,央視自身根本沒有權力決定報道內容和尺度,國台辦和中宣部才是背後的始作俑者,而通過直播中的掐播以及大陸政治風向標《新聞聯播》當晚的排序——習馬會竟然並非頭條,可以看出,台灣方面一直希望的不要被矮化甚至能夠平等對話,除了在公開場合的禮儀上,至少還沒有得到中共官方體制內保守力量的真正接受。
四、 台灣與美國的關係沒有發生改變。無論台灣與大陸的政經關係如何升溫,改變不了台灣與美國的盟友關係,就不可能真正在統一議題上進行協商。而在大陸一方,即使習近平所說「導彈並非針對台灣」是真,那麼弦外之音也讓山姆大叔難以悅色。
五、 中國的政黨專政的制度沒有改變。這是筆者一直堅信的,兩岸能夠和平統一的絕對條件。雖然台灣的民主化水平還不高,存在諸多問題,但是已經進入民主制度的社會不可能願意倒退回落後的社會形態中。中國大陸沒有真正實現國家民主化,台灣人民就不可能願意兩岸和平統一。這是兩岸最終能否和平統一的根本問題。不解決這一問題,兩岸的統一問題就沒有提上議事日程開啟的可能。
所以,2015年的這場所謂舉世矚目的「習馬會」,的確是一件極具象徵意義的歷史事件,但它很有可能也僅僅是象徵意義而已,這並非局中的歷史人物不希望有所作為,而是他們並不具備改變歷史的現實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