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一场武装暴动击碎200余年清王朝的统治机器,终结了中国沿袭2000余年的君主专制政治。武昌首义纪念日,开启了民主共和新时代。中华民国把这一天定为“国庆日”。就在今天,海峡对岸的台湾举行了庆祝活动,由民选产生的总统蔡英文做了讲话,大陆这边微信群里很多朋友在转发这个讲话内容。与此同时,很多专业的和业余的历史作者们纷纷撰文,追溯国共两党合作或决裂的历史真相,其中有两篇标题分别为《宋教仁到底是谁杀的》和《“四一二”国共分裂真相》的文章我大致看了一下,并对后一篇文章做了评论转发,在二十分钟之后这篇文章即被删除,理由是“该网页包含违法或违规内容,被多人投诉,为维护绿色上网环境,已停止访问。”
我对《“四一二”国共分裂真相》的评论是这样的: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两次机会可能让中国人摆脱历史上政治灾难循环往复的悲催宿命,既在大一统和中央集权政治模式下的生死挣扎。第一次机会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之初的“庚子国变”即义和团动乱之后八国联军进北京之时,倘若西方列强真的在当时把大清朝的天下给瓜分了,让中国人民接受先进文明的殖民统治一百年,如今的中国可能不会比欧洲差。第二个机会就是满清统治被推翻之后,在中华民国共和政府的旗帜下,由各地主持军政维持社会秩序的前清的督抚们引导,实行美国式的“联邦”民主或由陈炯明先生主张的“邦联”政治模式,此后中国人民的一系列悲剧都应该可以避免,最起码不会像现在一样积重难返举步维艰,成为民主自由天地之外的亚细亚孤儿。
满清的统治者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孙中山野心未能得逞,他没当上大总统革命就不能算成功,于是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到他认贼作父投向苏联的怀抱。本来宋教仁被刺身死可以在法律的框架下追查幕后元凶,可是孙中山趁机发动二次革命,开中国现代史上武力解决政治争端之先河,让中国从此陷入动荡之中。他之所以投进苏联怀抱,因为西方列国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支持他,一个动荡不堪的中国并不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那些政治家们认定了孙中山是一个祸害中国的人物。
孙中山勾结苏联的时候,共产国际的嫡生子中共已经建立组织,受莫斯科指令,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孙中山联俄容共,这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合作的目的是在苏联资金和军事的支持下,发动北伐战争,以武力颠覆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六次北伐战争的后果非常严重,让北洋政府的外交成果毁于一旦,外蒙古实际失去控制,满洲国在期间催生建立,中日矛盾迅速激化,此后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都在朝着中日战争的方向发展,而这一切都最大的符合苏联斯大林和中共的战略意图,可以说,从孙中山勾结苏联那一刻起,中日两国的悲剧就命中注定地开始上演了。
随着北伐军的向北推进,国共两党合作的国民革命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蒋介石继续率领军队北伐。与此同时,共产党按照自己政治纲领开始了共产主义运动,他们联合国民党中的左派,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发动“打土豪,分田地”的农民革命运动,一时间,中华大地上一片血雨腥风。中共以及国民党左派的疯狂恐怖的革命举动引起了国民党中有识之士的警觉,血腥的杀戮也引发了相当一部分北伐军中将士们的仇恨,国民党开始清党与随后的镇压共产党员在所难免。
满清政府和平退出中国历史舞台,这是中华民众千古未有之幸事,假如给中华民国以时间,在和平中崛起于东方未必是个梦想,谁曾料到天上掉下来个孙中山,而他身后的蒋、毛也是同样货色,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一路上向灾难的深渊迈进。在以上的评论文字最后我加了最后一句:“曾经做过一个网络游戏,假如能够穿越时空回到民国,我的身份是一个民国大侠,其实我想做一个大刺客,目标是孙中山。”
我的评论文字被朋友们转发到一些微信群里,引发不少人的激烈反弹,有人直接私信我说:“双十节”的欢庆就这么被你给毁了!更有国民党的粉丝们,他们崇拜孙中山和蒋介石,他们发出了愤怒的吼声,甚至把转发我文字的朋友踢出微信群。对此种种情景状况,我是一笑了之沉默不语。因为在我的朋友当中,就有很多“国粉”、“孙粉”和“蒋粉”,在我们之间发生过激烈争论,站在各自的立场和观点上,我不想再在这个话题上互相纠缠不休,那样毫无益处。有些事情不需要论证,需要的是时间的检验。
在我与国民党的粉丝们交流的过程中,大致了解他们的观点和思路。对于孙中山引狼入室的“联俄容共”的政治败笔他们百般辩护,并祭出一张所谓的孙中山的“政治路线图”来,他们认为孙中山的“联俄容共”不过是一个政治家的权宜之计,是借助他人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认为蒋介石是孙中山留下来的一只“后手”,在北伐战争获得成功之后,屠杀清除共产党员在孙蒋的政治计划当中,然后蒋介石发动抗日战争,并让中共在这场战争中崛起,再然后在国共两党的内战中让中共获胜,蒋介石则溃逃到台湾去,在他身死之后若干年,有他的儿子蒋经国开放党禁实现民主政治。如果这就是国民党的粉丝们臆想出来的孙蒋“政治路线图”的话,对不起,这张图纸太贵,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一亿多人的生命。
大概在半年之前,有一个朋友邀请我在他的微信群里讲一讲有关孙中山的话题,我犹豫了一下最后答应了。但是讲座还没有进行这个群就被解散了,具体原因不详。当时我的考虑是之所以要讲一讲孙中山这个人,不是故意跟他的崇拜者们过不去,成心揭露这个人的卑劣的政治品质,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们的粉丝们所认为的“国父”不过一“国贼”而已。存心让别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我没有这个爱好,更没有这个时间。
那么,孙中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治人物呢?今天既然开篇了,我就多絮叨几句我自己对这个人的认识。宋教仁之死是不是孙中山是幕后黑手自有公论,我就不再赘言,但是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孙中山这个人有暗杀革命同志的爱好和品质。再次我说几句发生在1924年广州商团针对孙中山的武装反抗,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绝无仅有的一次商人团队为了捍卫利益捍卫自由之战。这次反抗被国共两党联合镇压下去,中国商人为孙中山的联苏容共政策付出了血的代价。
在武力镇压广州商团的过程中,孙中山的部下洗劫、烧毁了广州西关商业区,烧毁490座房子,死伤平民约两千人。未被烧的商家每家缴纳保护费,如查明曾参加商团的,再罚500块,如果不交,任兵焚劫,孙中山的广州革命政府不负责任。这才是革命者的真实面目,孙中山的真实嘴脸。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去世,广州总商会、广东自治会联名反对国葬孙中山。
这场叛乱被国共两党联合镇压之后,陈炯明先生也成了两党史书上的罪人。其实,真正的罪人是孙中山是海峡两岸书写历史教材的人。广州商团反叛之后,中国的历史走向已成定局,国共两党,不管谁上台,党天下和独裁专制,成为发展趋势。广东这个地方,在近现代史上出了很多热衷于革命的人渣和恶棍,唯独这次对孙中山政权的反叛抗争,为广东人得了分,正了名。这个历史片段一定会被重新书写,荣光于史册。
廖仲恺作为当时孙中山的得力助手,积极支持孙勾结苏联的联俄容共政策,作为国民党左派,在这次镇压商团的反叛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是双手沾满广东人民鲜血的凶手之一。他的老婆和儿子从此成了中共的好朋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电影《廖仲恺》公映,扮演廖仲恺的那位演员在这部电影之后,自杀。
孙中山投靠苏联,一是因他从来没有得到过西方国家的政治支持,二是苏联的政治模式才是他的野心所在。孙中山不是一个民主革命的领导人,他根本就不理解民主,从来没想过要把民主的权力交给民众,更没有想过要把公权力关进笼子里去,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忽悠民众,任何主义都可为己所用,以逞个人野心。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邪恶的人之一。
利用民族主义情绪欺骗和忽悠大众是一切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的伎俩和把戏,孙中山深谙其道,他向大众宣传中国的落后、黑暗和“反革命”势力猖獗等种种罪恶,统统归因于西方帝国主义。他断言:中国“反革命之恶势所以存在,实由帝国主义卵翼之使然”;“由来中国迭起纷乱,统一不能实现之根本原因不在内政问题,而在外交问题”。其实,中国之迭起纷乱,始作俑者,正是他孙中山本人。而他所谓的“外交问题”不过是他要结交苏联,与西方国家决裂的借口。
孙中山进行反帝宣传时说:“直到农村最后一个农民和最后一名人力车工人都能懂得:洋人是敌人,我们应当摆脱他们”。以此来“把我们的力量联合起来,结成统一战线”,“把所有帝国主义者从我国赶出去”,“废除帝国主义加诸中国人头上的种种不平等条约”。这些口号极具诱惑力,即使在今天让中国人听来也有动听之处,他最大程度低忽悠了当时的中国人民。难以想象,一个要把“所有的帝国主义者赶出中国”的人,他将如何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这是丧心病狂!
大多数中国人一提英美等国,马上和“帝国主义亡我之心”这句警惕的话语发生联想,我们就不想想,假如没有英美等帝国主义的文化入侵,我们不会知道在大海另一边,还有另一个世界,那里的人民活得更精彩、更幸福、更有尊严。
蒋经国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可能意识到了,武力反攻大陆已不可能,不放弃一党专政,台湾就是大陆人的一盘菜,并处于共党的威胁之下。只有民主的政治才会给台湾人民带来真正的繁荣和安全。果不其然,今天的中共,既不讲武力统一,也不讲和平统一。蒋经国放弃国民党专政,不过是最大程度的羞辱了他的敌人。
孙中山是一个已经作古的历史人物,但是在今天他还有某些意义,有人把他当成社会革命的旗帜,但是我以为一个社会真要有革命爆发的时候,是谁也无法阻拦的,心存政治改良之念的人们在革命的洪流中都是浮云。我之所以要说道孙中山这个人,意图是在将来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之上。如果不能认清孙中山政治主张对于中国危害性,即使所谓革命成功也不过是灾难的泥潭里打了一个滚,悲催的命运再次重新上演。
---------
百年反思 孙中山是个烂货 [转]
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近代中国(大清国)经历的主要大事,计有: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立宪运动,革命风潮等。
三方角逐,革命派胜出
太平天国以失败告终,却大伤清廷元气;洋务运动,技术上效法西方,文明上却抵制西方。这种“体制内的改革开放”,终以1894年的清日海战、清军大败为警示,而证明“此路不通”。慈禧太后死守既得利益,以宫廷政变扼杀戊戌变法,不意为社会革命奠基。狂热排外的义和团,以杀害外国传教士和攻打外国使馆的反文明行径,遭来八国联军的入侵,清廷再次被打掉国威。
此后,清廷、立宪派、革命派成为角逐中国未来的三大势力,三足鼎立。在国内外压力下,清廷被迫改革,曾派群臣出国考察宪政(群臣归国后,几乎众口一词地支持立宪);曾宣布“预备立宪”,预备期先定九年,后缩短为五年;曾设立资政院(中央)和咨议局(地方),议员经由选举产生(从士大夫阶层),可谓破天荒。
客观而言,清末朝廷的政治改革,做了很多(远多于今日中共),但与当时形势相比,仍做得不够,且动作太慢。尤其立宪,能拖就拖,一再错过佳期。拖至1911年5月8日才出笼的责任内阁,却是“皇族内阁”,令立宪派大失所望。这为日后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合流,埋下伏笔。一拖再拖的结果,就是拖出了一个辛亥革命。
反观当时的革命派和改良派(即立宪派),为各自的目标,都十分尽心尽力,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非常有事业心,各自全力以赴,马不停蹄,颇有声势。立宪派办报、上书、公示立宪步骤,交通于体制内外,奔走于国内国际,更积极参加咨议局选举。革命派则不断制造起义、暴动、甚至暗杀;渗透满清“新军”,无孔不入,广泛传播革命思想。
立宪派与革命派,方向并无不同,都是要建立宪政中国。立宪派若要成功,需要清廷的配合,但清廷的拖延,使立宪派功亏一篑;革命派若要成功,只要社会土壤具备,只要民众大体支持。三方角力,革命派胜出。革命爆发,革命成功,或者说,阶段性成功。这便是辛亥革命。
温和革命,可贵的和解精神
这一史实,对今日中国,依然具有参考价值。对比清廷,今天的中共,毫无政改意愿,精神上的闭关锁国,更甚于清廷。中南海自恃一党独大,傲视天下,残民以惩;又自恃“崛起”,叫板文明世界,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按理,今日中国,比历史上的任何中国,都更具有革命的需要。只是,改良派不成气候,革命派也不成气候,各自力量薄弱,且一盘散沙,痛使中国变局难产,而僵局持久。
辛亥革命,最值得称道的一点,它是一场温和革命。立宪派与革命派捐弃前嫌,迅速携手,合力打造地方新政权;南北议和,避免了大规模内战;清廷以体面形式退位,国家实现和平转型。南北方达成的《清室优待条件》,第一条曰:“大清皇帝尊号不废,民国政府待之以外国君主之礼。”足见承国礼数。也同时印证,满清是外来政权,辛亥革命,使亡国长达二百六十七年的中国,终得复国。
温和的辛亥革命,与日后血腥的共产革命形成对照。苏共建政后,列宁亲自下令,残忍杀害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并及全家老幼。中共上台后,大规模屠杀地主和资本家,随后,又大规模屠杀先前已经归顺的国民政府军政人员,以数百万计,包括众多抗日将领、辛亥革命元勋。共产革命的腥风血雨,把辛亥革命的和解精神冲刷殆尽。
孙革命有功,但不该拆台南北议和
作为革命元老的孙中山,早年积极鼓吹革命,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同盟会等,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对辛亥革命的早期奠基,功不可没。辛亥革命,由民变而兵变,即由四川保路运动而至武昌新军起义,孙完全不知情,正落魄于美国夏威夷。武昌首义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也并非孙的同盟会,而是另外两个革命团体,共进会与文学社。
辛亥革命爆发两个半月后,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才由法国马赛回到中国上海。那时,革命已经成功,十五省已经独立(于清廷),南北议和进展顺利,南方各省达成共识:只要袁世凯(时任内阁总理大臣)促成清室退位,就由袁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也是立宪派,曾于1905年,在直隶总督任上,上书清廷,“奏请实行立宪政体”。
而早在12月11日,十七省代表汇集南京,筹组临时政府,计划在袁世凯正式接任大总统前,推举一位临时大总统。当时,黄兴与黎元洪各受拥戴,呼声最高,黄兴派略占上风。但以黄兴为正、黎元洪为副的推举结果,不为黎所接受(因在武昌时,黎为正,黄为副),已经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的黄兴,则谦让不受。各省代表于是决定虚位以待袁。但到了12月下旬,孙中山返国后,情势丕变。孙积极活动,各省代表又重新酝酿推举临时大总统,在黄、黎两派相持不下和黄的一再谦让之下,孙得以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孙就任后,即对南北和谈从中作梗,提出“五条要约”,包括“北京不得更设临时政府”。孙电邀南北方和谈代表伍廷芳和唐绍仪“入宁面商”,但遭拒绝。在南边,伍廷芳因不满孙反复修改要约,背离原先和谈宗旨,愤而辞职。在北边,袁世凯认为孙所提条件与已经达成的和谈协议不符,拒绝接受,并召回北方和谈代表唐绍仪。此在1912年1月间。
同月16日,北京东华门发生刺袁事件。同盟会京津分会放置炸弹,当场炸死袁的卫队长等十人,但袁世凯本人幸免于难。此事是否为孙中山所指使,历史存疑。
同期,即1912年1、2月间,孙频繁联络日本政、商两界,请求提供一千五百万元,以维持革命军,不至解散,并“即可与袁中止和议”。孙承诺,事成后,租借满洲于日本(孙卖国嫌疑,由此而来;类例还有更多,本文不赘述)。得此承诺,日方汉治萍公司提供孙五百万元;日方更为孙提供大批武器,包括:步枪一万二千枝,机关枪六挺,子弹二千万发,山炮六门,于1月7日由日本轮船秘密运抵南京。
孙竭力拆台南北和谈,但却改变不了当时的大势所趋,南北主流力量,都一致坚持,只要清室退位,就由袁出任大总统。清室于2月12日正式退位后,孙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袁于3月10日,接任临时大总统;翌年10月10日,经国会(国民党占多数)选举,正式出任大总统。
孙是谋刺宋教仁嫌疑,意在搅乱天下
清室退位,民国诞生,举国上下,气象一新,各国纷纷承认中华民国。应该说,辛亥革命,大功告成。唯独孙中山,心下不服,随时准备滋事。1913年2月,多党制下,首届国会选举正常展开。由同盟会、共进会、统一共和党等联合组成的国民党,赢得国会大选,将由声望极高的国民党党魁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然而,赴任前夕,宋却于3月20日在上海北站遇刺身亡。
历史上,袁世凯被指为刺宋主使(国共两党党史);但实际上,孙中山更可能是刺宋嫌疑。当时,从中央政府方面,孙获职中国铁路总公司总裁,属于“靠边站”的角色;从国民党方面,孙获职理事长,但被党内主流派架空。宋若出任总理,对袁并无威胁,孙却被边缘化(如果孙中山能为“中国华盛顿”,则何须计较?)。在此之前,孙、宋已决裂;面对如日中天的宋,孙深怀嫉恨。宋临死,留遗嘱给袁,对孙则无片言只语,更绝无所托。
其实,孙一生精于暗杀谋划,曾组“支那暗杀团”;暗杀对象,包括各类政敌,而不论敌方、己方(如杨衢云、邓铿、陶成章等)。孙借口宋案,发檄讨袁,于同年7月,发动“二次革命”,被袁击败后,逃亡日本。实际上,从1911年底归国起,孙就一心倒袁自立,不达目的誓不休,而罔顾国家大局大势。孙想当大总统,依当时条件,大可循宪政之路、选举之路,惟须等待数年而已,何不为?原来,孙深知自己在党内已失人望、在国内已失人心,难以赢得选票,故铤而走险,假借“二次革命”旗号,搅乱天下,图谋趁乱东山再起。“天下为公”乎?天下为私矣!
经宋遇刺、孙作乱,民国乱象初现。到1915年,在杨度、袁克定等复辟派的鼓捣下,袁世凯称帝(此为袁最大败笔),以为帝制“符合中国国情”,可以稳定中国
。但,所谓“君主立宪制”,已经过时。蔡锷等地方都督,起兵讨袁,是为护国战争。在全国的反对声浪中,袁取消帝制,恢复共和。次年6月,袁气病身亡。强人一倒,天下大乱;军阀割据,军阀混战。当初南北议和的大好局面,又变成南北对峙的刀枪并举。
胜利者书写的历史,面临质疑
此后,孙中山再到广州起事,病急乱投医,最终把目光投向苏联,推行“联俄容共”政策。孙获得苏联援助,引进苏联顾问,不仅以“列宁式”政党模式,重建国民党,更将共产党引进国民党内,埋下中国巨祸。
辛亥革命是必须的,况且,辛亥革命是清廷拒绝或拖延政改的必然结果,孙中山长年推动革命,值得肯定。然而,过于强烈的权力欲和个人野心,往往导致某些革命者异化,沉迷于夺权手段,而扭曲了革命目的;或曰,目的与手段相颠倒,革命成了手段,夺权倒成了目的。一个革命的促进者,蜕化为革命的绊脚石,这便是孙中山的道路。
之前多年,笔者曾对孙中山赞誉有加,但在深入挖掘、研读和对比更多史料之后,霍然发现,孙中山是问题人物。引用宋教仁的评说:“像孙逸仙那样的野心家做领导人,中国革命要达目的,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孙逸仙已是落后于时代的人物,不足以指导革命运动。”
功成身退,本应是从政者的美德。中国没有华盛顿,袁世凯不是,孙中山也不是。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剧。这一悲剧和教训,至今值得国人记取。
孙中山被国民党奉为“国父”,被共产党奉为“先行者”,概在于,国民党重起于广州,要推翻“北洋政府”,必奉孙中山(而非袁世凯)为中华民国的正宗;共产党感恩于孙的引纳,又要与国民党争夺“大革命”的正统,故而要打孙中山的旗帜,以对抗蒋介石。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作为国共两党“继父”的孙中山(国民党党父本为宋教仁,共产党党父本为陈独秀),就这样被国共两党抬上神坛,百年供奉。然而,那种先立论、再选择性收罗历史事实的“写史”手法,需要质疑。一元化的历史观,必让位于多元化的历史观。围绕孙中山的争议,可在相当程度上,正本清源,让后人以史为鉴.
-------------
孙中山不是“国父” [转]
国共两党争斗半个多世纪,现在为了反台独,剥夺台湾人民的选择权,而开始找共识,什麽九二共识,三八共识,多是自欺欺人。只有一件事上,他们是真共识,就是都推崇孙中山。国民党一直称孙中山是“国父”,现在中共官方电视也开始称他是“国父”了,统战气氛十足。
怎样看待孙中山,不仅涉及历史人物的评价,更事关国共两党的历史和定性。一个引人注目的史实是,即使毛、蒋势不两立的时代,孙中山也被两岸一致赞颂。毛称誉他为“革命先行者”;蒋则对这位前国民党总理推崇到立为国父。
为什麽国共两党都推崇孙中山?因为这两个列宁式政党,是孙中山“养”出来的双胞胎。在国共历史上,有两个国民党阵营的人,最让共产党感激,一个是孙中山,一个是张学良。孙中山的“联苏、容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使当时弱小的共产党得以存在、发展;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使濒临灭亡的红军得以喘息幸存,最后在中国坐大。他们当然是共产党的“恩人”。
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韦慕庭(C. Martin Wilbur)在《孙中山传》中说,中共之所以能获得发展的机会,进而征服中国,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孙中山的联俄、容共政策。因为这等于是联合纵容共产党。
法国的中国问题专家百合吉尔(M-C Bergere)则在她的《孙传》中指出,“孙中山在四十岁以前根本是个边缘人,毫无重要性可言”,直到共产党诞生那年他跟共产国际搭上关系,把国民党改组为布尔什维克式的革命党之后。据这位女学者考证,连国民党的党纲,都是当时共产国际的代表鲍罗廷按苏共党纲起草的,由廖仲恺译成中文。
所以毛泽东们感激孙中山。在中共纪念建政的“国庆”时,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会竖起孙中山的巨幅画像,跟马、恩、列、斯、毛并列。所以有研究者说,孙中山是“中国赤化的始作甬者”。
蒋介石推崇孙中山,用意更清楚,一是用“孙总理”给自己背书,强调他权力来源的正统性。另外,孙中山确立的“一个领袖,一个政党,一个主义”的党国体制,更有利于蒋家王朝的专制统治。
毛、蒋、孙,不仅都信奉独裁政治,在人格特点上,也是美国华裔历史学家余英时所说的“边缘人”∶不讲规矩,不按牌理出牌,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台海两岸很多人都知道毛、蒋的“流氓治国”,但其实从孙中山开始,国民党就已成帮会式的组织∶孙要求入党者必须按指印、立誓约,服从他。《国民党总章》曾规定,所有中央委员会的决议,孙都有权否决,完全是一人独裁。
当时革命元勋陶成章对这种“一人党”做法非常反感,严词批孙,结果却因此丧命。几年前在美国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开的蒋介石日记证实,是蒋本人亲自去上海医院病房暗杀了陶成章。蒋在日记中坦承此事是他干的,因此获得孙中山的信任和器重。今天国民党的马英九们仍在顶礼膜拜的“伟大领袖”,当年却是搞政治暗杀出身,甚至敢到医院这种地方,把躺在病床的人杀死。孙中山所以喜欢蒋介石,因为“心有流气一点通”,都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敢使用流氓地痞手段。
孙中山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还体现在用出让本国领土,换取外国的支持。史料证实,孙竟游说日本,说如获资金等支援,“满蒙可任日本取之”。“日本如能援助中国革命,将以满蒙让渡与日本。”甚至在日本强迫中国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孙中山还私下对日方承诺,一旦主政,将给予日本前所未有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特权;条件是日方出钱出力帮他推翻袁世凯。孙中山为了他的革命目的,竟然不择手段到如此地步。
至于被国民党奉为纲领的三民主义,更是左倾的产物。民族、民生,都是强调大政府。而民权,孙认为建立民国就是实现了民权,所以在袁世凯当选总统时,就宣布三民主义已完成两项(民族、民权),只需抓民生。三民主义的核心,是群体主义,强调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他在美国根本没有学到任何《独立宣言》所强调的那种个人权利和自由的精神。这就是为什麽今天国共两党能在孙中山的问题上“统一思想”,因为他们的意识形态建立在相同的根基之上∶那就是国家、民族、群体,高于个人权利。
这样的孙中山,怎麽能是“国父”?对台湾来说,国父一说更是荒唐,因孙直到去世,台湾都还属于日本。孙当时建立的中华民国,下辖三十五省,并不包括台湾。
蒋介石的中华民国后来败退到台湾,就把“国父”尊号带到台湾,要求文武百官,任职都要向这个“国父”遗像鞠躬行礼和宣誓,把它变成国家仪式。但现在遍查中华民国宪法和所有法律文件,统统找不到“孙中山是国父”这种句式规定,等于这个“国父说”根本没有法统来源。
最后有学者查到,只是1940年(孙中山去世15年后)国民党有个中常会决议案,决定确立孙中山为“国父”。在当年党国时代,以党代国,这样做不奇怪,也不许质疑。但今天,台湾已政党轮替,国民党将是在野党,那麽一个党的决议案,是不是可以仍然代表宪法和国家?是不是还要以党代国?这本身就成为逻辑问题,更是宪政问题。
所以孙中山的国父地位,可以想见,随著台湾民主的深化和转型正义,将会越来越摇摇欲坠,因为经不去法律和常识的检验。而国民党在台湾建的“孙中山国父纪念馆”等,最后会形同政治滑稽剧。
而在中国,将来民主了,认同民主价值的中国人,也不会把这样一个独裁心态的权力者,视为“国父”。
国民党今天还在歌颂孙国父,要求官员向孙遗像鞠躬行礼,只能说明,今天国民党人的心态,仍停留在党国独裁时代。难怪与共产党一脉相承,再次证明是一对连体婴.
-----------
孙勾结苏联引狼入室,是共产党的恩人,所以共产党一直在感谢他!孙死时专门给列宁和苏联留下遗嘱,把苏联盛赞为平等待我之民族,坚决要求继承者汪蒋等人走苏联道路去北伐推翻合法的北洋政府!孙怂恿蒋介石暗杀辛亥革命元勋,到处杀人,双手沾满了人血,最后得癌死在北洋政府的首都,这是报应,是他生前做坏事的报应。这样一个坏家伙,国共两党的党国和党棍们都把他当成什么“国父”、“革命先行者”来盛赞,一点不奇怪,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使然!
早都有太多太多史家揭过孙贼的历史和本来面目,可是两岸种花傻逼太多,都是受宣传影响,对史实视而不见或根本就是不学无术,不愿去读、去思、去正视这些历史真料背后指向的事实。
早都有太多太多史家揭过孙贼的历史和本来面目,可是两岸种花傻逼太多,都是受宣传影响,对史实视而不见或根本就是不学无术,不愿去读、去思、去正视这些历史真料背后指向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