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16 October 2016

马克·吐温何以在中国家喻户晓?

吐温的作品为他在中国赢得了文学声誉。尽管《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一部很受欢迎的作品,在中国有90多种译本,但吐温在中国的知名度,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另一个更默默无闻的作品,题为《竞选州长》(Running for Governor)的短篇小说。
《竞选州长》这篇短文以幽默的口吻讲述了吐温参加1870年纽约州长选举的虚构经历,与毛泽东的文章,以及中国其他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作品,一同收入了中国各地的中学语文课本。在40多年的时间里,人数庞大的几代中国人都读到了这篇文章,于是马克·吐温成了中国最为人熟知的外国作家之一,《竞选州长》也成了他最著名的作品。
‌‌“在中国,几乎每个接受过中学教育的人,都知道马克·吐温和《竞选州长》,‌‌”福州大学研究比较文学的苏文菁教授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所有人都会记得故事里反映的具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批评,这一点可以肯定。‌‌”
在1870年纽约州长选举之后不久,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了文学杂志《银河》(Galaxy)上。《竞选州长》是一篇讽刺故事,嘲弄的目标是吐温所看到的美国竞选过程的虚伪性,以及政党政治‌‌“狗咬狗‌‌”的本质。在这篇言简意赅而又富有想象力的短文中,吐温发现自己被提名为候选人,以独立参选人的身份参加纽约州长选举,结果却被若干个匿名攻击者捏造的一连串人身攻击打得措手不及。
他遭受的一连串扑面而来的攻击中,有一则声称他在‌‌“交趾支那的瓦卡瓦克‌‌”从一名贫穷的寡妇及她的家人手中,夺取了一小块种植地,另一则说他诽谤了现任州长已经过世的祖父。在小说的结尾,吐温以他惯有的力道写道:
‌‌“我拿不定主意了——真的拿不定主意了。最后,党派斗争的积怨对我的无耻迫害达到了自然而然的高潮:有人教唆九个刚刚在学走路的包括各种不同肤色、穿着各种各样的破烂衣服的小孩,冲到一次民众大会的讲台上来,紧紧抱住我的双腿,叫我做爸爸!
‌‌”我放弃了竞选。我降下旗帜投降。我不够竞选纽约州州长运动所要求的条件,所以,我呈递上退出候选人的声明,并怀着痛苦的心情签上我的名字:
‌‌“你忠实的朋友,过去是正派人,现在却成了伪证犯、小偷、拐尸犯、酒疯子、贿赂犯和讹诈犯的马克·吐温。‌‌”吐温在无情嘲讽美国竞选程序的同时,也讥讽了媒体扮演的角色。在这段虚构的竞选过程中,媒体给他取了各种各样的绰号,吐温在文末的落款中一一提到了这些字眼:无耻的伪证犯、蒙大拿州的小偷、拐尸犯、酒疯子、肮脏的贿赂犯和可憎的讹诈犯。
(粗略地查阅一下《纽约时报》的存档,当时的文章并不能表明吐温笔下耸动的媒体报道言过其实。在当年真实的纽约州长竞选中,《纽约时报》于1870年10月1日刊出声明,支持共和党挑战者,文中描绘道,一旦在任的民主党在选举中获胜,纽约就会天塌地陷——‌‌“流氓和杀人犯横行街头,第四区和第六区的贱民和暴徒就会霸占中央公园抢夺行凶!‌‌”实际上,民主党当年的确获胜了。)
像吐温这样很受尊重的美国人撰文批评美国,正是中国人喜欢它的原因。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篇文章就被选为全国中学生的必读文章,同样入选的还有其他被认为可以推进反西方、反资本主义议程,强化社会主义教育的短篇小说。
香港大学美国研究项目讲师黎雪莲(Selina Lai)正在撰写一部题为《马克·吐温在中国》(Mark Twain in China)的书。她说,‌‌“在美国《竞选州长》一文之所以很少教授,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它讽刺了吐温在当时见到的,美国政治群体中让人难堪的腐败状况。并不意外,这一点让它在中国的课堂里成了极受欢迎的一篇文章。‌‌”
教学参考书也会指导老师们,在对这篇文章的风格或形式做任何探讨之前,首先要强调文中的反资本主义观点。一则阐述如何教授《竞选州长》的流行教学指导说道,‌‌“这篇小说的思想意义远远超出了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今天,它依然是我们认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和欺骗性的好教材。‌‌”
30多年来,我的大伯王立峰一直在陕西省农村的一所学校,按照这些指导性解释讲解《竞选州长》。教室的条件很糟糕,在上世纪70年代市场化的经济改革实施前,条件更加糟糕,穿堂风会从土坯墙的教室里吹过,教师和学生几乎都没有任何资源。
王立峰已经退休,不再任教,他现在种植小麦和玉米。尽管如此,他还是会饶有兴味地回忆起教授《竞选州长》,以及其他被认为对社会的不公提出了恰当批评的小说时的情景,比如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我的叔叔于勒》(My Uncle Jules)和安东·契诃夫(Anton Chekhov)的《变色龙》(A Chameleon)。但在王立峰看来,《竞选州长》是他最喜欢的一篇,并不只是因为行文幽默,也不是因为它据称能论证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是因为吐温本人自学成才、独自奋斗,了解‌‌“社会底层的生活‌‌”是怎样的。
王立峰从他在石槽村的家中打电话说,‌‌“吐温理解人民的幸福和不幸,理解他们的痛苦和艰辛。他生活在那种环境里,他也处在那个阶层。‌‌”石槽村距离西安市有一小时车程。
远在《竞选州长》一文在中国广为人知之前,吐温作为社会批评家的声誉就已经广为人知。尽管他口语化的幽默表达在翻译成中文后有时会无法传达,但他的讽刺很质朴,而且一贯乐于针砭时弊,抨击他在自己的国家里观察到的比比皆是的不平和不公。因而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许多著名作家和思想家都很喜爱马克·吐温。作为一个热情的反帝国主义者,吐温还曾著名地宣称自己是‌‌“义和团‌‌”(Boxer),以此声援1900年在中国发生的抗击外国势力的民族主义武装起义。
在1960年马克·吐温去世50周年之际,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发表讲话,称赞吐温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名活跃的社会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