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17 June 2017

冯学荣:东亚近代史无法忽略俄国角色

问:谈东亚近代史,如果不谈及俄国这个角色,则看历史很难做到客观、全面和准确。
答:是的,俄国在二十世纪的亚洲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删去俄国这个角色、孤立地谈东亚的历史,很容易会失之片面。正如你看到一个正方形,你说那是一个正方形,看起来似乎没错,但是你只要将观察的角度稍微向旁边移动一点,你就会发现:原来那是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之前我所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面——这是一个正方体,不是一个正方形。我这是打个显浅的比方。我们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一叶障目”,我们有的历史爱好者看历史,就往往会犯“一叶障目”的错误——观察者常常只看到眼前的这一片叶子,而看不到叶子背后的那个五光十色的世界。
问:俄国好像在中国近代史一出场,就攫取了大清国的大片领土?
答:是的。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俄国攫取了大清国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然,这件事在俄国一方则说法不一样。俄国认为是“解决了多年的悬案”。俄国人有一个心结,他们认为1689年“雅克萨之战”打输之后所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对俄国是不公道的、是一份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所以,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算是让俄国人解决了多年的心病。
问:俄国这个国家在历史上,似乎一直是一个扩张成性的国家,你认为它是为什么呢?
答:这是一个好问题。俄国在历史上,的确长期是一个扩张成性的国家。历代沙皇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国土越大越安全。
问:为什么沙皇会认为“国土越大越安全”?
答:这里面的逻辑外人不太容易理解,但是内行人都知道:沙皇之所以形成“国土越大越安全”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并非毫无原因——俄国这个国家的地理与很多国家不同,俄国的国土大部分是平原,一望无际的平原,平坦的很,无险可守,很容易遭受外力攻击,容易亡国,这个事情在13世纪被验证过一次:当年蒙古铁骑曾经横扫俄罗斯全境,杀人如麻,连莫斯科都沦陷在蒙古人的铁蹄之下。俄罗斯民族被蒙古民族征服过。这一段历史,对于俄罗斯民族而言,是刻骨铭心的。
问:也就是说,曾经亡国的历史,使俄国人特别关注国防安全?
答:正是如此。俄国一望无际的平原、极易受到攻击的地理因素,以及亡国在蒙古铁蹄之下的惨痛历史,使俄国人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既然国土无险可守,那么国土就是越大越好,国土越大,防御的空间就越大,国家中枢(首都)受到致命攻击的机会就越小。
问:所以说,俄国人之所以扩张成性,其实并不是俄罗斯民族的人格问题,而是历史、地理、国防资源等各个条件所逐渐形成的?
答:是的。我们有一些青年分析历史问题,往往从什么“民族性”入手,其实我认为那是隔靴搔痒,事实上,历史、地理、气候、国防资源,甚至是生产方式,都会对一个民族的思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问:所以沙俄在1900年侵占了大清国的东北,就是这种扩张思想的表现?
答:对。当年沙俄的领土扩张是相当可怕的,狮子大开口,库页岛、北方四岛、朝鲜、中国东北、新疆、蒙古……像一只八爪鱼一样,到处乱抓,形势相当可怕。
问:日本在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是出于什么动机?
答:1904年那个时候的日本认为:如果象这样下去、听任俄国在亚洲疯狂扩张,一旦东亚大陆、尤其是朝鲜半岛被俄国收入囊中,那么日本也就不再安全。这是日本在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的首要动机,这个不是历史人所能主观臆测的,在日本方面保留下来的关于日俄战争的内阁会议纪要、国会演讲记录、战史资料、乃至政治人物的回忆录里面,都有一致的、清晰的、毫不含糊的记载。
问:可是日本发动日俄战争,应该也有殖民中国东北的想法吧?
答:有。但那是次要动机,不是主要动机。或者说,那是顺带性的动机、是一种战利品性质的动机。这很好理解:国防第一,扩张第二。1905年日本人将俄国人从中国东北打跑之后,依据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日本开始在旅顺、大连和满铁附属地移民,或者说“殖民”。
问:那么,一个是“防俄”,一个是“殖民”,到底哪一个是日本真实的动机?
答:互为因果。当年的日本人认为:整个亚洲,除了日本以外,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抵御俄国的扩张,只有日本有这个本事。所以,日本要防俄,就必须殖民东北(满洲);而要殖民东北,必须要抵御俄国的南侵。也就是说,日本人认为,防俄是为了殖民,殖民也是为了防俄,日本当年把这两件事,是当作一件事来做的。
问:你说“殖民为了防俄”,这个好理解。但是你说“防俄为了殖民”,可否详细说说?
答:是这样的。日本尽管从明治维新之后,走上了强国之路,但是当时的日本仍然是个农耕民族、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民族,土地情结严重。日本不考虑计划生育,所以维新之后,日本的人口暴增,每年多出一百万的农业人口,没有土地耕种,所以它急需对外移民。而当时又面临着沙俄在东亚的扩张,所以当年的日本人认为: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应该移民东北、并控制那片地方,一来可以解决日本的人口问题,二来可以抵御俄国,这是一个一举两得、一石二鸟的国策。
问:所以1905年之后,沙俄的确在东北暂停了扩张的步伐,这是因为日本势力进入东北的缘故?
答:尽管答案不悦耳,但实事求是地说:是。1905年日本势力进入旅顺、大连、满铁附属地、并在此生根发芽之后,在东北地区,日本势力对俄国势力形成了一种制衡,而这种制衡,在客观效果上,的确是暂时遏制了沙俄向南扩张的步伐。张作霖就是在这种均衡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并且逐步成长为“东北王”的。
问:所以,大清国也是“日俄战争”的受益者?
答:是的。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将其所收复的南满土地,还给了大清国。因此,大清国也是日俄战争的受益者。事实如此。
问:后来的赤俄,也继承了沙皇俄国的扩张思想?
答:是。但是赤俄的扩张,比沙俄的扩张更为可怕:赤俄的扩张不但是国土的扩张,而且同时还是意识形态的扩张——赤俄要推翻全世界的私有制、建立一个公有制的新世界,即所谓“输出革命”。这件事在当时被广泛称为“赤潮”,当然也有称为“赤祸”的,既然是谈历史,出于中立性考虑,我慎用“赤祸”这个词,因而我用“赤潮”这个词,感情色彩会淡一些、显得更为中性一些。
问:据说日本赤党(JCP)就是在赤俄影响下的产物?
答:日本赤党(JCP)成立于1922年,是接受赤俄革命输出的直接产物,是赤潮渗入日本的重要标志。日本赤党(JCP)在日本成立之后,立马就被日本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并从此转入地下活动。
问:日本在早年抵御赤潮,似乎是相当的积极?
答:赤俄成立之后,赤色国际派遣顾问、到东亚各国,四处张罗、组织赤色支部,1920年代初,赤潮在亚洲迅速蔓延,日本也不能幸免。所以当赤潮在亚洲蔓延的时候,抵御赤俄,成为了当时东亚各国的主旋律之一。在民国发生的典型事件,有如1927年的“四一二政变”,它标志着“抵御赤俄”也成为了中华民国的主旋律之一。
问:所以日本在1920年代在东北(满洲)突然加快了铁路网的建设,与赤俄的兴起有关?
答:赤俄成立之后,其对外扩张,从单纯的领土扩张,变成了“领土+意识形态”的扩张,这种扩张是一种“武力加洗脑”的扩张,无疑比沙俄年代的扩张更富有攻击力和破坏性。所以赤俄对外输出革命之后,日本加快了在中国东北的铁路网建设,所以我们可以在史料里看到,日本人总是拿着一个又一个的铁路合同,找张作霖签字、签字、签字,其动机很直接,就是要尽快加强对满洲(东北)的全面控制。
问:东北是中国的土地,日本要加强对中国东北的控制,难道不知道不妥吗?
答:当年日本人的三观确实有其霸道之处,他们认为:满洲在明朝的时候并不是中国的领土,它成为中华民国的领土是依据1912年的清帝《退位诏书》,但满洲是在1905年日本从沙俄的手上打回来的,1905年“日俄战争”的时间顺序在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之前,所以日本人主观地认为:日本控制满洲的合法性,并不少于国民政府控制满洲的合法性。更关键的是日本认为:国民政府根本没有能力抵御赤俄南侵,保卫东亚,只有日本才有这个本事,所以满洲应当归日本控制。
问:据说日本在1920年代后期进一步加强对东北的控制,也和赤俄的五年计划有关?
答:是的。1928年,赤俄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一个增强赤俄国力的计划,日本认为,这个时候要抓紧时间,和赤俄赛跑,赤俄搞五年计划,日本也应当在满洲(东北)加强抵御赤俄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继续保持对赤俄的势力均衡。所以张作霖死后,日本人也是一如既往地拿着些个铁路合同、逼迫张学良签字。
问:但是张学良不愿意配合日本人。
答:是。不但不愿意,而且张学良受国民政府的影响,还实施了排日。例如禁止东北百姓租地給日本侨民、建设与南满铁路平行的铁路、在中俄边境诛杀调查地势的日本间谍等。不但如此,国民政府搞革命外交,宣称我们一定要收回被日本控制的大连、旅顺、南满铁路。
问:所以日本军阀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答:日本军阀认为:不能再等了。为了与赤俄的“五年计划”赛跑,日本与国民政府决裂的时间到了,所以日本关东军悍然攻占了东北三省。日本军阀认为:满洲是抵御赤潮的“防波堤”,如果不及时抵御赤潮,则将来的亚洲,包括日本,都会将成为赤旗飘飘的世界。
问: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日本所称的“抵御赤潮”,只是一个借口,而其真正的目的,是先吞并东北、再吞并全中国。而其所谓“抵御赤潮”云云,仅仅是一个漂亮的借口罢了。
答:日本在东北扩张的事情,是集“防俄”和“殖民”两个动机为一体,是一个“一体两面”的事情,它防俄是为了殖民,殖民也是为了防俄,二者互为因果,不存在哪个是借口的问题。而事实上,美国将日本打败之后,东北的势力均衡被打破了,结果,赤俄果然在亚洲开始迅速扩张,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多米诺骨牌一个接一个倒下。这个时候,美国人才猛然发现:要扶持日本,要共同对抗赤俄。
问:所以,今天我们从大历史的角度回头一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1930年代的国民党,站在一个很奇怪的历史分岔路口,要么要东北,要么要政权,二者只能选一,而二者不可兼得?
答:如果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我们是可以这么说。历史以一种很讽刺的方式向我们证明:日本人说对了,国民党的确是无力单独抵御赤潮的,所以国民党将日本势力从东北排挤出去之后,东北果然立马成为了赤俄的天下,国民党以非常快的速度失去了政权。但是如果国民党当年承认和接受“满洲国”,它是否就能保住自己的政权?依我看,也未必。因为一旦承认和接受了“满洲国”,国民党的政权就失去了合法性,也许也会因内乱而倒台。因此我认为,国民党当年应该是处在了一个“横也是死、竖也是死”的困境,这是它的宿命,很无奈,生不逢时,这就是它的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