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26 November 2017

怎样避免“中国式辩论”

 中国人之间几乎没有辩论,只有争论或者卖弄。这是因为“中国式辩论”忽略了辩论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事实和逻辑,而专注于姿态与气势。中国式辩论的目的和结果不是“改变对方的观点”而是“否定对方的为人”。
中国式辩论不仅仅发生在市井小民身上,照样出现在名人(比如方舟子与崔永元关于转基因的辩论)、圣人(比如孔子与学生的辩论)以及专业的辩论赛(比如大学生辩论赛)中。我们甚至把他们在辩论中使用的“阴招”当成典范来崇拜。但这样的辩论无一不是以“伤害感情”为结局。
中国没有辩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我们的文化特色是“情大于理”。也就意味着,讲理就会伤情。第二,虽然我们讲“情”,但普遍情商偏低。也即我们的“情”非常脆弱,特别容易受到伤。
为了消除中国式辩论给我们自己以及他人造成的伤害,我总结了中国式辩论中的常见“恶习”,供大家包括我自己进行反思与对照。
  1. 明确论点:在开始辩论前,先要和对方在论点的定义、范围上达成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要开始辩论。
  2. 不离开论点:包括不要扩大论点和增加新的概念。如果不断扩大论点,那么辩论就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
  3. 保持合适的音量和语速:辩论是“比理”而非“比力”,所以不要指望在音量和气势上压倒对方。如果你音量高、语速快,对方会感觉到你“理”亏了,只好用“力”来弥补。
  4. 不使用感叹号:在网络聊天辩论时,要尽量不用感叹号。因为它表达的是强烈的情绪。它与提高说话的音量一样,只能给对方以恶性的情绪刺激而让辩论变成争吵。
  5. 面带微笑: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你的面部表情直接影响对方的情绪,最后又反过来影响你的情绪。
  6. 仔细倾听:不打断对方说话。如果对方实在太啰嗦,可以善意提醒,比如说:“我已经懂了,你不必重复了”、 “能尽量简洁一些吗?”、“能回到我提出的论点吗?”
  7. 不指责对方的人品:比如说 “你做过的坏事还少吗?”、“你就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
  8. 不指责对方的能力:比如说“你就是脑残”、“你根本不懂” 。此言一出,辩论就已经变成争吵了。因为,如果你认为对方没有辩论能力,那么,你开始就不应该与对方辩论。
  9. 不指责对方的身份:比如说: “你一个文科大专生有什么资格和我这个理科博士谈科学?”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是:“我们不是在讲理,而是比身份”。
  10. 不指责对方的动机:比如说:“你说转基因对人无害,一定是在为利益集团说话。”如果是这样,双方辩论的论点已经改变了,即从“转基因是否对人有害”变成“你是不是利益集团的人”。
  11. 不给对方下永久性的、抽象的负面结论。“比如说:“你真狂妄自大”、“你太自以为是了”、“你这是鼠目寸光。”这些都离题太远了,并且对方不可能接受。
  12. 不要用无关专业的名人的观点来支撑你的论点:比如,辩论宗教问题时,用著名歌星的观点;辩论“中医是否是科学”时,用文学家的观点。
  13. 不要试图用他人或未来推测来支持你:比如说“他们都认为我是对的”、“他也认为你错了”、“让大家来评理吧”、“历史会证明你错了”。这些都无助于辩论,因为你已经将双方现在的辩论扩大到多方和未来了。
  14. 语言要简洁:尽量不要在时间上占据优势而迫使对方没有说话的机会。一次发言最好只讲一件事,不要超过一分钟。这样可以让对方有时间消化、理解和反驳。
  15. 敢于肯定对方的内容:比如说“你提出的三点中,我同意其中的第一点。但不同意后面两点”、“这次你提出了有意义的事实” 。
  16. 敢于认错:如果辩论中发现自己提出的事实或者逻辑出现了错漏,要敢于承认而不要抵赖,更不能指责对方也有错。比如可以说:“我刚才提出的事实不全面,根据你提供的补充内容,我现在要修改一下结论。”而不能说:“你难道就没有错?”
  17. 避免使用嘲笑、反问的语句:比如说:“你的观点真可笑”、“你不觉得自己太无知吗?”、“难道你连这个常识都没有吗?”、“难道你认为自己是上帝?”反问是辩论的“激动剂”,一旦出现,双方的情绪温度马上就会沸腾。
  18. 尽量不用比喻:比喻是中国式教育的特色之一。一旦使用比喻,论点就会漂移到比喻中提出的内容。例如:“中国不可能搞民主,就如同狗不可能爬树”、“官员没有一个好的,因为天下乌鸦一般黑”。对方肯定不会同意你的比喻而会用另一个比喻。这样下去,辩论就离题了。
  19. 不要试图博取旁观者喝彩:我们在辩论中倾向于博取旁观者为自己喝彩,目的是让辩论的对方处于独立无援、被众人讥笑的窘境。这样羞辱对方只能激起对方的激烈情绪反应,让双方离“理”越来越远。
  20. 尽量不要加重反对的语气:例如“你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你的观点错得离谱”、“你真是大错特错了”等。这些容易激发对方自我保护机制,从而让对方奋起反击。如果把这些话改成“我理解你的观点,但是……”“我知道你为什么这样讲,但你可能忽略了另一个事实”、“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供你参考”等表达方式就会让辩论缓和很多。只有心平气和、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辩论才能产生客观有效的结果。
  21. 不要以牙还牙:如果对方出现上述“恶习”,其语句中有强烈的情绪并且对你造成了诬蔑、伤害,那么,你要么停止辩论,要么只针对其中的事实与逻辑部分进行辩论。千万不要被对方激怒而以牙还牙。也就是说,如果你发现对方很激动,那么,你需要等待对方“降温”。如果你也跟着“升温”,辩论就会变成争吵。
  22. 姿态决定成败对中国人而言,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首先要使对方接受你的姿态。因为中国人偏向于“只有当我认可了你的情,才会接你讲的理”。你的姿态放得越低,对方越能接受你的话。否则,你即使全是理,对方还是会拒绝你说的一切
  23. 及时终止辩论:在下列4种情况下你应该立即终止辩论:
    1. 对方逻辑混乱,或者过于激动。
    2. 对方的观点是基于个人利益,比如教育部官员反对撤销教育部。
    3. 对方纯粹是为面子而战,比如领导在下级面前、家长在孩子面前。
    4. 对方的能力、知识面都不足以给你们的辩论带来价值
      终止辩论最好的办法是用幽默来岔开话题以恢复轻松和谐的气氛。如果对方是对你的前程有重大利益影响的人,你甚至可以用“善意的谎言”来“表示理解”。
  24. 最后的检验:如果辩论结束时,双方还能保持心平气和;重要生理指标如血压、心率、呼吸没有波动;内心没有愤怒、憎恨、厌恶、悲伤、失望等负面情绪,那说明这个辩论是有益的,至少是无害的。
你能做到吗?我承认我现在还做不到。但这将是我今后的目标。当然,也许我会发现,如果做到上面各点,99%的辩论其实都是没有必要的。
此文还将不断修改,希望它成为一个完整的“辩论自律守则”。

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51e4a0102w5w6.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