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26 November 2018

没有比较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 - 海外的'知道分子'

这些在海外的“业余写点东西的普通大学教师”、“业余写点东西的普通商人”、“业余写点东西的普通IT工程师”们,在写作上却呈现出一点都不业余的能量。

         《南方周末》将该报“2008年度专栏作家”的头衔授给刘瑜,理由是:“距离不仅产生‘美’,距离同样产生‘思想’。身处剑桥的刘瑜,对更为广阔的参照系的体验与更为丰富的视角的运用,使得观察中国更为冷静和切中要害。她的敏锐,每每能发现真问题、解释真问题,进而颠覆中国人认知中的‘伪常识’(比如‘罗斯福新政神话’)。她注重从细节、从权力的实际运行出发去谈论‘民主’等话题,而非从意识形态出发去作判断、论是非、发感慨。”

         在海外用中文写作,通过网络和媒体持续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这些见解因为参照系、视角的不同,泼辣、大胆、有趣兼而有之,因而在国内有不少粉丝——有这样一群海外知道分子如今相当活跃。1991年赴美的丁宏福、李晓玲夫妇共用一个笔名“林达”,所撰写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在国内颇有口碑。这之后,90年代中后期相继出国的恺蒂写“英伦文事”、娜斯写“纽约明信片”、薛涌写美国政治笔记,也都各有固定读者。以往海外知道分子主要以文化交流使者的身份出现,随着国内媒体包括网络的发展,媒体和大众的口味出现了变化,对于来自海外的别样视角更包容,于是,像林达这样的老牌海外知道分子,除了拿手的学术性观察,也开始介入对国内时政的观察。由此,在国内一些媒体的时事评论员、特约撰稿人名单中,我们看到了来自海外的沈睿(现在美国海军学院任教)、陶短房(现在加拿大温哥华经商)、刘瑜、萨苏(现在日本长野任职通用电气网络工程师)等等这些名字。而他们和前辈的不同在于,他们往往是在网络上获得一定影响力之后,得到了国内媒体的青睐。

         如果要追溯海外知道分子的源流,鲁迅、胡适等“五四”启蒙思想者可以说是最早的海外知道分子。他们都有留学国外的经历,这使得他们获得了审视传统文化的新视角。比如胡适曾观察到,麻将在海外风行,中国留学生可以靠教麻将挣钱吃饭,但终究不会出现人们沉迷麻将的现象,可见中西文化区别。如今的海外知道分子则长居海外,各自安居乐业,同时与国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更由于传媒的发达,把他们塑造成意见领袖。

         无一例外地,写作并不是他们的正职,像萨苏自称“业余写点东西的普通IT工程师”,但这些“业余写点东西的普通大学教师”、“业余写点东西的普通商人”们,在写作上却呈现出不业余的能量。曾经在非洲工作多年的陶短房是《纵横周刊》这个网上的传媒人社区数一数二的非洲问题研究员,甚至早在索马里海盗现象还没有被报道之前,他就已经预见到非洲会出现海盗。最多的时候,陶短房每天要给八九家媒体写时评,写得最赶的一次,是给《新民晚报》的哥儿们救场,晚上7点20分还在和编辑讨论选题,7点40分就交了稿。虽然对他来说那也是唯一的一次,但就算在专业媒体人里,这样的快手实在不多。

          因为网络和通讯的便利,他们了解国内的情况也比过去容易。像刘瑜所说:“现在上网,我对了解信息比对‘看法’更感兴趣,比如我对这个季度小麦的收购价格比对连岳最近说什么了更感兴趣。当然不是我对连岳有什么意见,而是我已经不大需要别人告诉我怎么看一个问题了,我更关心的是问题本身。”当然也会有不便,像学者沈睿2006年年底刚刚到美国海军学院任教的时候上不了中国的网站,因为办公室的电脑把所有中国的网站一律看成是可能有毒的网站,任何来自中国的信息都被过滤掉了。她每天只能通过国外的报道知道中国在发生什么,感觉就像眼睛瞎了一只。她写信给校方要求解除对中国的信息戒严,石沉大海,没有回应。不过这个学院每个教师的办公室都有一台电视,24小时都能收看CCTV。

         因为是用业余时间写作,他们都要面临工作和写作不能协调的问题。萨苏是《环球时报》的特约撰稿人,有时候编辑跟他约稿,要求半个小时内交稿,他还在班上,只好推掉。他总觉得时间不够,DVD、MSN在他看来都是奢侈品,有时间的人才能玩。他说自己加班的劲头让日本人看了都害怕,其实他是在写博客。要写的题材实在太多,都没有时间写。刘瑜也说因为工作和写作时间上有冲突,最近已经几乎停止网络写作,小说就更没有时间写了。

         陶短房分析为什么像自己这样的海外知道分子的文章受欢迎,他认为不在于文风、风格,那只是个载体,像他自己从十几岁开始可能就是这种风格;而在于文字这个载体里装了些什么——自己在海外的经历,以及由经历带来的视野的变化。而且,这是一个多样化的时代,媒体和大众都有变化,需要不同的视角。读者不需要你告诉他这件事是对是错,而在于你是怎么看的。在刘瑜看来,海外生活带来的是一种比较的视野,这很重要。“比如以前在国内,如果我关心所得税率,那就去查一下中国的所得税率。但现在,我会尽量一并把美国的、英国的、印度的……所得税率给查出来,比较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比较的知识是几乎没有意义的。”

         陶短房和萨苏都是笔名,他们的本名分别是陶勇、弓云。刘瑜是本名,不过她在网上更出名的ID是“醉钢琴”(Drunk Piano),往往有人只知醉钢琴而不知刘瑜。本名和笔名,代表着他们人生的不同状态,在陶短房看来,那就是“两个不同的生命”,“不分裂啊,一点都不分裂”。

刘瑜: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是刘瑜一篇文章的题目,是说如何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的。在这篇文章中,她描述了自己的海外生活,和国内的人们想象的并没有多大出入:“10点,起床,收拾收拾,把一本看了一大半的明史的书看完;1点,出门,找个Coffee Shop,从里面随便买点东西当午饭,然后坐那改一篇论文。(期间凝视窗外的纷飞大雪,创作梨花体诗歌一首); 7点,回家,动手做了点饭吃,看了一个来小时的电视,回e-mail若干;10点,看了一张DVD,韩国电影《春夏秋冬春》;12点,读关于冷战的书两章;2点,跟蚊米通电话,上网溜达,准备睡觉。”

         但她的不同在于,就像她自己在文章中所写的:“在这样缺乏沟通、交流、刺激、辩论、玩笑、聊天、绯闻、传闻、小道消息、八卦、MSN……的生活里,没有任何‘圈子’,多年来仅仅凭着自己跟自己对话,我竟然保持了创造力和战斗力,竟然写小说政论论文博客而且写得如此饱满热情,我刘瑜又是何等顽强的一株向日葵。”

        她就是那种传说中的网络才女,靠自己的文字就迷倒了一大片。2007年性学博士裴谕新在《男人装》的专栏中写到她,是这么说的:“假如央视《百家讲坛》请到刘瑜,我相信她会比于丹更火,而且火的不在同一级别。哈佛博士后,讲政治讲到你想上床,讲上床却能讲到让某些男人立马失去战斗力。”政治学是她的本行,她在人大国政系读完本科、研究生,于2000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博,读的也是政治学。她写政论很早,2000年左右就开始写,“但是不系统,基本是各大时政论坛打游击,灌水,打群架”。后来她写小说,2003年开始在网上连载的《孤独得像一颗星球》让她在北美论坛扬名。《孤独得像一颗星球》和刘瑜再后来写的《那么,爱呢》都在国内出版,影响不能说很大,那时候的刘瑜,给人的感觉还是个女“文青”。2004年,刘瑜开始给国内媒体写政论,由此,人们看到了“愤青”刘瑜,也开始为她倾倒。

         刘瑜的网名为“醉钢琴”,她的粉丝们便自称“罪犯”,在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已有270余位成员。一位资深“罪犯”(或者更夸张的说法,“极刑犯”)这样赞美刘瑜:“我深信,醉钢琴便是上帝派来启蒙浑浑噩噩的中国人民的……她就像个走私贩似的,巧妙地突破权力、习俗、偏见等等严防死守的壁垒,将真理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抛售给中国人民,让那些专卖思想假货的垄断商们彻底破产。”不过,刘瑜本人对粉丝的看法则是“在一个芙蓉迭起的时代,有粉丝的人是可耻的”。

         如何驾驭俏皮、刻薄的“文青”刘瑜和写起政论来一点都看不出是个女作者的“愤青”刘瑜这两种反差巨大的角色?刘瑜的回答是:“挺容易的,就跟车换档一样。比如你在讨论时政问题的时候,你知道你是在跟别人对话,目的是说服别人,所以逻辑的严密就很重要。但如果你在写小说随笔什么的,你是在传达感受,对于传达感受,逻辑未必有效,语言本身的魔术更重要。”

陶短房:非洲问题专家

         陶短房在维基百科的词条,只有寥寥几十个字,而且干巴巴的:“本名陶勇,在非洲多年,现为《纵横周刊》非洲问题研究员。”他原来是学什么出身的,经历怎样,现在在干什么,统统欠奉。

         陶短房自己认为个人的经历不重要,让他对维基百科的词条加以补充,他也只是简略加了一些:9岁开始学法语,北外读法语专业毕业,公派出国到了非洲,然后回国、结婚,又回到非洲,再之后太太逼着移民,现在在温哥华和朋友合伙办学校。“陶短房”这个笔名是1999年回国结婚的时候张罗买房,老念叨着“住房短缺”,“短房”就这么来的。这个ID本来是他用来写历史论文用的,后来用来写时评,就一直用着了。

         陶短房写时评不算早,大概2006年才开始写。不过他的优势也很明显,就像他自己说的,研究非洲问题的人不少,不过像他这样有多年在非洲多国的经历,语言上没有障碍(非洲有33个国家讲法语),本身涉猎又广,对非洲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都熟的人,就不太多了。他最得意的是自己对海盗问题的预见性,“到现在为止,为媒体写的关于海盗的文章已经不下20篇了”。

         他现在已经不像高峰期那样每天写八九篇时评了,不过每天还是要写三四篇,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写作上。好在有自己的生意,还不至于误事。有时候三四个媒体同时跟他约同一个题材的时评,他推不掉,就只能尽量找出不同的侧重点,而且还都要是自己的观点,这种时候会比较痛苦。在他看来,写时评,要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把这些理解写出来就是时评了,剩下来的问题就不过是打成字,打字速度快慢不同而已。

         除了写时评,其实陶短房还有另一个身份,他精通古文字、诗词,而且六七岁就在罗尔冈先生的引导下开始对太平天国史感兴趣。“在文化圈里,他们都很怕我,因为我直言不讳”,不过他不肯透露他在文化圈行走的ID。他评论文怀沙“大师”的五律《听雨》,说“明眼人都不难看出其硬剥《红豆》的痕迹”,“人家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名句,您要是写成‘四个黄鹂鸣翠柳,两行白鹭上青天’,那谁也看得出来不高明啊”。

萨苏:草根萨大

         萨苏在网上昵称“萨大”,他说是在西西河网站一起混的网友给他起的外号。2000年他因为妻子“小魔女”的缘故去日本定居,上中文网站就成了在国外孤单生活的一种慰藉。最早他在文学城网站混,发一些写三国的小文章,比如他经过求证得出诸葛亮命丧五丈原,得的是胃癌;蜀国将领多数早逝的原因,是摄入井盐过量引起的动脉硬化所造成的。后来文学城老掐架,他就去了一个留美博士创办的西西河。当时这位留美博士给他写信,说海外第二代接触不到中文,希望他们这些人用中文写点东西给后代留点什么,当时他还很激动了一把,后来发现他给每个人都是那么写的。

         萨苏2003年左右开始写作,他说自己最想写三块东西:一是奶奶那边的故事,那是河北农村,所谓燕赵之地,豪杰之士辈出,不过也有“保定府出狗腿子”的一面;一是母亲那边的故事,他母亲出身于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孙家,属于民族资产阶级;再就是父亲那边,中科院的故事,他父亲是中科院第一代研究计算机的。他已经出版的《嫁给太监》一书,就是从追寻母亲那边的家族史开始得到的一个线索;而他的“科人往事”在网上也很有口碑,被收入了《读库》。

         他爱听人讲故事,而且往往能记住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他听过邻居佟大爷的故事,佟大爷是药店的账房,一次流氓到店里捣乱,手把在门框上就是不走,佟大爷上去一捏,就捏断了流氓的骨头。人都以为佟大爷有武功,其实不是,佟大爷账房有块垫板是紫檀木的,他没事老去捏紫檀垫板的角儿,渐渐地手劲就练得很大。捏紫檀垫板这个细节,就他记住了。他说把这些故事写下来就很好看,他写东西,都是从身边的人开始写的。在日本,他还组织了一个“牡丹会”,他教社区的一些老人中文,交换条件就是他们给他讲各种故事。

         萨苏是笔名,是从日语“事情做得不错”中取了两个音得来的。他自己的理解是,两个字都是草字头,也符合自己草根的身份。他的时评写得不太多,在博客中他曾发表过一篇分析日本历代首相家族谱系图的文章,很受欢迎。他说既然自己是老百姓,写时评就不能从宏观的角度着手,而是从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入手。他还写过关注中国研修生在日本的处境的文章,于是有网友建议说,萨大怎么不把贵州瓮安发生的事情也写一写?“可是我写不了哇。”

from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627041611/http://neweekly.com.cn/newsview.php?id=22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