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31 July 2020

美国教育的问题从K-12开始


共产主义运动与塔利班、ISIS有一个共同特点:利用儿童与青少年从事政治活动。青少年普遍心智未成熟,不善于思考,容易偏听偏信。卡尔·波普之所以能够写出《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这本被誉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历史学说作出的最彻底,最难对付的批评”,原因之一是他曾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徒。波普在学生时期曾参加过学生运动,因此对左派利用青年达到政治目的深恶痛绝,提出非常尖锐的批评。在香港反送中运动中,我也曾毫不客气地批评过反对者对无知幼童的利用。
美国民主党特别善于利用青年,甚至将胜选的希望寄托在青年首投族增加上。在这次BLM运动中,不少高中教师就鼓励学生参加抗议。加州现在甚至试图通过一个法案,让17岁的青年参加大选投票。
但是,青年一代的普遍左倾让美国的有识之士发出警告。退役海军上将威廉•麦克瑞文(William McRaven)是前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Navy SEAL)指挥官、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U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司令,曾经担任德克萨斯大学的校监。2020年6月29日,他在阿斯彭思想理念节(Aspen Ideas Festival)上说:“当我是校监的时候,我会召开很多大会,与会期间,总会有人问这个问题:‘你们的头号国家安全问题是什么?’”他的回答是:美国现在面临的最大国家安全问题是K-12年级教育体系的问题。在此,我先解释一下所谓K12或K-12的涵义,它是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的简写,是指从幼稚园(Kindergarten,通常5-6岁)到十二年级(grade 12,通常17-18岁)的整体教育架构,这两个年龄是美国、澳大利亚及Canada的免费教育开头与结束的两个年龄,用来作对美国、加拿大等基础教育阶段的通称
麦克瑞文用一种美国式委婉指出现在美国的K-12教育的问题,“除非我们给美国的青年男女提供高品质的教育的机会,否则我们将没有能力培养出能为我们的国家安全做出正确决定的人才”,“他们将无法理解不同的文化;他们将无法理解不同的观点;他们将不会成为有批判性思辩能力的思想者。”因此,“在美国,我们必须有一个教育体系是在真正地教育和培养青年男女独立的思考能力,能够看到在他们自己的‘微观世界’以外的世界。如果我们不培养这些优秀的人才,从长远来看,我们的国家安全将面临巨大的危险。”他为什么要讲这番话?当然是今年BLM运动以来,美国青年一代表现出来的对消除历史的偏执、不能容忍任何异议的偏狭与对左派那套政治正确观念不加思考的盲从。
他的讲话与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Condoleezza Rice)的讲话相呼应,作为2012年对外关系委员会教育工作组的成员,赖斯帮助撰写了一份报告,指出“K-12教育危机是当今我们最大的国家安全危机”,“教育失败使美国未来的经济繁荣,全球地位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人力资本将决定本世纪的权力,而不能生产这种资本将损害美国的安全。”
如今,美国人要夺回美国(Take America back),核心问题就是要夺回教育。现在多数公立学校已被极左掌控,他们肆无忌惮地推行进步主义教育方针,将传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爱国主义历史教育从教学大纲中剔除,用否定美国历史文化的种族主义理论和凭感觉偏好学习的教学理论取而代之,把学校变为给学生灌输“进步主义”价值观的社区中心,其结果必然是年轻一代丧失对国家的热爱,也不具备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能力。这种教育的样板就是斯诺登与曼宁,这些人既不知道在政府部门以及需要保守秘密的机构里任职必须遵守职业操守,更不知道国家利益为何物,很轻易地就将本国机密外泄,斯诺登甚至是故意泄露给对美国有敌意的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与安全漏洞。
美国长久以来是教育输出大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发布的资料,全球的国际学生流动已经从1975年的60万增加到2017年的510万人,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接收了全球所有外国留学生的将近一半,美国居首。美国的大部分外国留学生来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亚洲。

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是国家资本主义+封建体制


北京知名的资深人权活动人士胡佳说,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是国家资本主义加封建体制。封建王朝“打江山,坐江山”的统治理念,对中共来讲是根深蒂固的。中共几百个家族既得利益集团垄断着中共所有政治和经济命脉,中共极力要保住的江山,实质上就是要保住这些利益集团、特权阶层的既得利益和荣华富贵。
他说:“(中共建政)过去的71年当中,尤其是从1978年之后,还有1992年所谓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经济急速增长的过程中,他们切走了(经济红利)绝大部分的蛋糕,而且切蛋糕的权力一直牢牢把控在自己的手里。”
观察人士称,过去30多年来,尽管在从江泽民开始的历届中共领导人的统治下,中共当局不惜动用各种国家机器和力量要守住所谓中共开创的大业和江山,即中共特权阶层的既得利益,但是很多中共的红二代、红三代、乃至红四代却“不领情”,对他们的祖辈、父辈给予的厚望,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以脚投票。

坐江山欲望弱化
北大退休教授郑也夫说,目前中国统治集团遇到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问题,那就是“特权阶层中高比例的子孙坐江山的欲望弱化,取而代之是移居海外的愿望”,“他们宁作美欧诸国之普通人,不做父母之邦的特权者。”
郑也夫分析的原因主要包括下面三点。其一,中国自然和社会环境极度恶化,是执政者和特权阶级在谋求暴利时牺牲自然环境,破坏社会公正造成的,“他们在破坏曾经初具雏形的法制中致富,旋即就感到失去法律后自身的危机。自毁家园后特权阶级的后代只好出国去寻找清洁与安全。”
其二,“家族暴富令其后代心态大变,他们中的多数人不想打拚和‘上进’,只图享乐与安逸。
其三,父辈或祖父辈保江山的方式,令旁观的儿孙们望而生畏”,“无处不在的民怨更让他们明白,曾经可以巧取豪夺的故土已成火药桶。左顾右盼,前思后想,这个班宁可不接,这个江山最好不坐。”因此,郑也夫得出的结论是,过去40年,中共特权阶层的子孙们以各种方式出国,其中相当数量的人移居国外,这些“中国特权阶层的子孙们用脚投了票:不爱江山,爱美国”。
无力改变 远走高飞
中国浙江的观察人士昝爱宗说,没有能力改变,也不愿冒险去改变中共,是这些人用脚投票的一个原因。
他说:“不爱江山,可能是他们认为,爱这个江山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这个江山有盼头,有民主、宪政、法治、人权、普世价值等都有的话,这个国家让人能有个盼头,虽然有很多问题,但问题能够积极的解决,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他们看到没法改变现状,改变太难,他们就放弃了,选择一条爱美国的道路,用脚投票。”
北京的胡佳认为,很多特权阶层的子孙们“不爱江山,爱美国”,不仅仅是忌惮中共在统治社会时采取的铁血斗争,中共内部的斗争也往往非常血腥。他说,红二代薄熙来在中共党内权力角斗中败北,被投入大牢,就是例证。
他说:“作为红二代、红三代太子党,如果在权力的争夺中败北的话,将来所面临的风险会远远大于在国外自由、民主、法治的环境中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所以,的的确确,有些人会认为这不值得,或者对此望而生畏。”
不过,胡佳也指出,中共特权阶层的一些子孙们“用脚投票”,并不影响新一批的“二等红三代红四代的太子党们”强烈的去争夺、垄断、壮大他们的势力和影响力的意愿。
他说:“我们不可能看到中共完全撒手控制中国政治和经济命脉,总会看到不同的人在牢牢把控着,垄断着所有的权力,仍然在保他们的红色江山,其实就是保证他们世代的垄断利益。”

觉醒的民众
多年来,中共体制内的腐败猖獗,面对制度性腐败带来的“亡党、亡国”的空前挑战,中共总书记习近平2012年上台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反腐运动。迄今为止,成百上千“老虎”级别的高官“被打”,数十万“苍蝇”级别的官员“被拍”。在中共党史中前所未有的制度性腐败面前,习近平不得不承认“守业更难”。
北京的观察人士胡佳说,前苏联当年曾经是个超级大国,领导共产国家抗衡自由、民主、法治的西方国家。但曾经不可一世的苏联,最终也在历史潮流下解体。他说,目前中共的势力远比不上当年苏共领导的前苏联。前苏联的解体,是中国的前车之鉴,中国社会看似繁荣下,觉醒的民众,“暗流汹涌”,如眼下南方洪灾的悬河,一旦堤坝决口,将势不可挡,直泻千里。
胡佳说:“中共的瓦解,中国向民主化转型的期限,不会以几十年来计算,即使悲观地估计的话。现在中国的皇帝的做法,已经加速了中国的变革,这其实是件好事,是他们在用自己的力量在给自己掘墓,做自己的掘墓人。”

苏晓康:中国人“走出去”,是黄祸吗?


我在【鬼推磨】第六章『后嗣』,劈头写了这么一段:
『二〇一七年暮春绵雨之际,周孝正自北京来,痛说“两霾夹攻,留在中国形同等死”——一霾自是雾霾,却另有“政治霾”,于是一帮退休老学人,决意变卖一切,出国觅一净地“抱团养老”。他说,你知道吗,如今中国人里,拥有年收入十万至百万者,近乎一亿;收入上万者,约三亿。这四亿人,有能力离开中国另讨活路,剩下的十亿人,哪儿都去不了。
『这让我想起了王力雄的政治寓言小说《黄祸》,其中有黄河溃决、中国解体的情节,他给中国人安排了三条逃亡路线:第一条,北方接壤的西伯利亚,比整个中国还要大三分之一,可以吸收三、四亿人,且可步行达至,是最主要的迁居地;第二条,沿丝绸之路,经西亚、中东进入欧洲,可养活两亿人;第三条,必须跨越太平洋,渡向北美、澳洲的,是最后的三亿人。
『中国的人心,就这样被政治击溃了、涣散了。然而,“京津沪大城市,可谓烈火烹油之势,锦绣繁华之乡”,这寥寥几句,出自资中筠与友人书,触目惊心,道出她的绝望。』
这段文字,把中国人“走出去”,跟“黄祸”挂上钩了,可能很得罪人,不过我是借了王力雄《黄祸》的意向,不是我的原创。这本写于三十年前的小说,手稿最初送到我手上,邀我写序,我定义它是一本“政治寓言”小说,据说很得作者认同——寓言就不是预言,后来在中国发生的种种,不必跟小说情节彻底吻合。然而,上引周孝正所言,却是王力雄在三十年前就预言到了的,绝对是超常的预知能力,《黄祸》这本小说的历史定位,再也抹煞不了。
二〇一七年三年后,郑也夫报告了新一波“出走”:
『中国当下的统治集团遇到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问题,就是特权阶层中高比例的子孙坐江山的欲望弱化,取而代之是移居海外的愿望。诸多原因促成了他们宁作美欧诸国之普通人,不作父母之邦的特权者。其一,自然与社会环境上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差异。而中国此情的极度恶化,恰恰是执政者与特权阶级在谋取暴利时牺牲自然环境、破坏社会公正造成的。不惜重度污染自己的家园,匪夷所思,却是事实。而社会环境的恶化过程更是愚蠢的现世报。他们在破坏曾经初具雏形的法制中致富,旋即就感到失去法律后自身的危机。自毁家园后特权阶级的后代只好出国去寻找清洁与安全。
『其二,家族暴富令其后代心态大变,他们中的多数人不想打拚和“上进”,只图享乐与安逸。其三,父辈或祖父辈保江山的方式,令旁观的儿孙们望而生畏。维稳成本的天文数字绝对不可持续,而断了维稳支出就是放弃了江山,这该如何是好。无处不在的民怨更让他们明白,曾经可以巧取豪夺的故土已成火药桶。左顾右盼,前思后想,这个班宁可不接,这个江山最好不坐。
『第四点其实是以上三点的前提。就是自1980至2020年这40年间,中国打开了其关闭已久的国门。不计其数的国人,以公干、求学、经商、观光的方式出国。在体验了中西差异后,相当数量的国人移居国外。因多方面的优势,特权阶层在出国移民中先拔头筹,比重最高。统治集团子孙辈的大规模出走是明清两朝和当下朝鲜统治集团的后代所绝然没有的。这一出路,加之上述三个因素,让中国特权阶层的子孙们用脚投了票:不爱江山,爱美国。』
这被称为“红二代”的出走,生态崩溃和“合法性”缺失,是两大驱力,跟上面“老学人”的出走,大致相似,也是人心的破碎。不过,“红二代”步上“黄祸路”,却不在王力雄的想象力之内,也没有前例,你听说过苏联“红二代”流亡西方吗?至今在西方流亡的仍然是白俄。
不过,“黄祸”概念的缘起,我给王力雄作序中诠释,其发端者是德皇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最担心的是,「二千万至三千万受过训练的中国人,由六个日本师团加以协助,由优秀、勇敢而仇恨基督教的日本军官指挥——这就是我在九年前所描绘的那个黄祸正在成为现实」。威廉二世在这裡指的是一幅画。列夫.托尔斯泰曾嘲笑这幅画说:「威廉皇帝近来画了一幅画,描绘出所有的欧洲国家持剑站在海岸上,按照天使长米迦勒的指示,注视着高坐在远处的佛像」。这幅画由威廉二世亲自用铅笔画出草图,并由一个叫克纳科弗斯的画家完成,然后作为礼物送给沙皇,一时轰动欧洲。
『威廉二世一类的黄祸论者,不过是一些信奉种族生存空间理论的封建霸主。旧普鲁士的现代化水平,当时不比日本高多少。倒是早已进入工业化的英国人看得更深远。有一位名叫戴奥西的英国地理学家,也在嘲笑威廉二世的「黄祸图」时,举出了他让一个日本画家画的一幅「真正的黄祸图」:画面是一个繁忙的工厂,大群拖着辫子的中国人正在西方人的指导下熟练地生产。戴奥西解释这幅画说:「我们就应该热烈地祈求,让天朝永远继续保持昏睡状态──西方工人每天力争少劳多得,他们有什麽把握来和千百万朴素、驯良、惊人地节俭、聪明、熟练的中国工人相竞争呢?」戴奥西这类黄祸论者,在本世纪初所担心的,正是今日崛起的「工业东亚」。』
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生存空间”这个词,在两千年后竟从中国防长的嘴里冒出来——他居然代替了“日本军官”,尽管他率领的绝对不会是“辫子兵”。网传20年前迟浩田有个讲话,系统地论述“争夺生存空间”、共产党领导中国人“走出去”、用生物武器“清场”美国,等等,当年听上去是比纳粹希特勒还要疯狂的呓语,而今难道被“武汉病毒”蔓延世界证实了吗?
这个讲话,也毫不讳言、甚至艳羡纳粹德国成就,走”德国道路“:
『大家知道,希特勒德国也是非常重视对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教育,纳粹党和政府专门组建了“全国宣传指导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世界观学习与教育监察处”、“新闻办公室”等多个宣传教育机构,从小学到大学,向全国人民灌输说,日尔曼人是最优秀民族,他们要让人民相信,他们雅利安人的历史使命是要成为 “主宰世界”的“地球之王”。德国当时万众一心的凝聚力比我们现在强烈多了。
『但是最后德国惨败了,与它一起的日本也惨败了。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在探求大国兴衰定律的政治局学习会上,在总结德国日本快速发家的经验时,也进行过总结。我们在确定走德国道路复兴中华的同时,决不能重犯他们犯过的错误。』
迟浩田为希特勒总结教训:
第一,他们一下子树敌太多,没有抓住各个击破的原则;
第二,他们急于求成;
第三,该狠狠出手时他们不狠,以致留下后患。
迟浩田也赤裸裸地这么说:
“首先是着眼于生存空间问题,这是我们民族复兴的最大着眼点。上次讲话我提到,争夺基础性生存资源(包括土地、海洋)是历史上绝大多数战争的根源,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会有变化,但不会有本质的变化。我们本来的人均资源就比当年的德国少很多,再加上这二十几年发展经济的恶化作用和气候的急速恶化,我们资源严重耗竭,环境严重恶化,尤其是土地、水源和空气问题,格外严重。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民族的生存,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严重性远远超过当年的德国。
『凡到过西方国家的人都能感受到人家的生存空间远远超过我们。他们高速公路旁是大片森林,我们公路旁难得见到几棵树;他们的天空常常是蓝天白云,我们的天空罩着一个黑锅盖;他们的自来水管扭开就能喝,我们连地下水都污染得不过滤就不能喝;他们的大街上没有几个人,他们两三个人就住一栋小楼,我们满街人挤人,几个人挤一间房。多年前有人写过一本书,题目叫《黄祸》,说我国到了人口十三亿的时候,由于我们人人瞄准了美国式生活方式高消耗,有限国土资源承载不了,而导致社会大崩溃。现在我们的人口已经超过这一极限,靠着进口资源来维持。这个问题我们不是不重视,我们有个国土资源部,每天都在专注这个问题不放。
『但由于“生存空间”一词与纳粹德国有太多联系,我们所以不便公开多讲,以避免西方想起纳粹德国而助长“中国威胁论”。所以我们在按照何新理论强调“人权就是生存权”时,有意只讲“生存”而不提“空间”,避免使用“生存空间”这个词。从历史来讲,中国所以面临生存空间问题,是由于西方国家抢在东方国家前面发展,所以得以在全世界殖民,从而在生存空间。』
这套观念,我给它起个名字:“共版黄祸”,以区别“德版黄祸”。
这套“黄祸”最恐怖的,是“清场美国”——你还别说,德皇威廉二世颇有预见能力,只弄错了“日本军官”和“中共军头”、欧洲和北美。
被德国人马克思洗脑的迟浩田说:
『用非常手段把美国“清场”,才能把中国人民带领过去。这是唯一的一条道路,而不是我们愿意不愿意的问题。用什么非常手段才能把美国“清场”呢?飞机大炮导弹军舰之类的常规武器不行,核武器之类的高破坏性武器也不行,我们不会傻得真要用核武器与美国同归于尽,虽然我们高喊为了台湾问题不惜一切代价。只有非破坏性的大规模杀人武器才能把美国完好地保留下来。现代生物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新的生物武器层出不穷。当然我们也没有闲着,这些年来我们抢时间掌握了这类杀手锏,我们已经有能力达到突然把美国“清场”的目的。小平同志还健在时,中央就高瞻远瞩地做出了正确决策:不发展航母战斗群,而集中力量搞灭绝敌人人口的杀手锏。
『从人道主义考虑,我们应该先向美国人民发出警告,劝他们离开美洲而把他们现在生活的土地让给中国人民,或者至少把半个美国让给中国殖民,因为美洲最早是中国人发现的么。但这行得通吗?如果这行不通,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用果断手段在美国“清场”,以迅雷不及掩儿之势把美国这块土地腾出来!我们的历史经验证明,只要我们造成了既成事实,世界上谁都不能把我们怎么样,何况美国这个为首的敌人被消灭了,其它敌人只好向我们低头。
『生物武器是无比残酷的。但是不死美国人就死中国人,如果中国人民被困死在这现有国土上发生社会大崩溃,根据“黄祸”作者的计算,中国人要死掉一大半,八亿多人口!我们这片黄土地在解放初时承载了近五亿人口,现在的公开人口就超过十三亿,这片黄土地的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极限,说不定到哪一天,说崩溃就崩溃,人口死掉一大半。
『我们要有两手准备。如果生物武器偷袭成功,中国人民将在对美斗争中付出最小牺牲代价。但是如果不成功或引发美国的核报复,中国恐怕就要遭受损失过半人口的灾难,所以我们要做好大中城市的空防准备。但不管怎样,为了党和国家及民族的前途,我们只能大胆往前走!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不管要作出多大牺牲!人口即使死了过半,还能再生出来,而共产党一旦垮台,就一切都完了!永远完了! 』
据说,迟浩田是习近平的“教父”。
今天中国有两种“黄祸”。
从“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世纪”、从拥有两个百万亿、从“大国崛起”,走到今天才用了几年?
移民到西方的人,要重新扎根、再造家园,
跟无力出走,留在中国的人,孰者幸运?
中国人已经失去家园.

陶傑:何不拍一齣華工大片

美帝杜林普及其國務卿蓬佩奧公然欺淩中國。全球等看是否掀起「罷買美國貨」之愛國運動。
中國曾經罷買韓貨下架台灣藝人、焚燒日本汽車與壽司店以保障民族尊嚴。可是這一次,到目前這一分鐘,無人敢振臂一呼抵制美國貨。
或中國人的愛國也服從英國的達爾文主義定律。誰是萬獸之王?上海飛馬玩具廠有一種「鬥獸棋」,很達爾文地將獅、虎、豹、狼、狗、貓、鼠一一羅列,讓中國兒童從小知道:誰兇惡,誰就是野生動物界的主宰。在獅子面前,戰狼是 Nothing。
中國人抵制美國貨有先例。1905 年美國政府宣佈:暫時不需要華工入口。幾十年華工往北美築鐵路的人口販賣交易忽然中斷,許多中介公司蒙受損失,極為不滿。
清末之華工飄洋過海,上岸美國還要遭到白人僱主喝罵。不法分子更在上海專挑窮人,用一個麻包袋綁架,扔上貨船,運去金山。英文至今還說:He was Shanghaied,意思就是被哥羅芳(麻醉剂)手帕一蒙面,莫名其妙的就失了蹤。
本來美國終止輸入華工,在邏輯上,是恢復中國人的尊嚴。但不知何故,當年有中國人認為:你輸入華工剝削、毆打 ,固然是壓迫中國人;現在停止了,再沒有得賣豬仔,華工血淚史告一斷落,卻又是歧視。
上海愛國商人朱葆三,從前做過英資洋行買辦,受過洋人氣,振臂一呼,在上海發動抵制美國貨運動。
各幫各業商人聚集上海商會,向美國領事館強烈聲討,若美國維持不輸入華工的不平等條約強迫中方簽署,則全國商民誓不運銷美國貨,以為抵制。
上海商會總理嚴信厚對此略有保留,勸喻朱老闆:做生意,賺到錢就好,何況美國人也很講道理,看見中國日漸強大,不敢再把中國人當豬仔般運輸,應該是好意吧,可否不要鬧事?
哪知朱葆三加上曾鑄等人發明聲明:「此公益事,並無風險,亦不過得罪美國人,為美槍斃耳。為天下公益死,死得其所,由我領銜。」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此時一個叫做馮夏威的廣東年輕人在廣州前往香港,感染到中國大地風起雲湧的反美熱潮。得知美國不再輸入華工,大怒而親自前往上海,在外灘眺望,咬牙切齒。他認為黃埔江上的軍艦全部是美帝的砲艇,心中充滿仇恨與痛苦。
馮夏威親到上海美國領事館大門外,憤而服毒自殺,以抗議美帝對中華民族的欺凌。馮夏威的遺書,呼籲上海商人將抵制美國運動進行到底。其靈柩運回廣州,廣東各界為這位英烈召開公祭會,出席民眾多達五萬人。馮夏威後葬於西樵山,墓碑上刻:「偉人馮夏威墓」。
美國駐上海總領事羅志思(James L. Rodgers),看見事情鬧大,緊急召見上海商會各代表。羅志思對上海工商界嚴正指出:中方認為美國停止輸入華工即排華,純屬誤會,何況輸入華工與否,法案由國會通過,各位在上海遊行示威也沒有用,身為外交官,無權干預美國內政。
但朱葆三等人下令兩個月期限,美方必須糾正錯誤。
美國公使和領事說爛了舌頭,都無法令上海商人相信美國有法治,做事要按程序。可以去國會游說,而不是在上海衝擊美國總領事館。
美國領事想起,此時懂得英文、明白西方文化的只有王韜,以及還有第一批由慈禧太后保送留美的學生容閎。但王韜已經去世,容閎則早已留在美國,不回來了。
抵制美國貨運動就此開始。上海灘七大行業巨頭紛紛簽名,不訂美國貨,洋務五金業代表朱葆三、丁欽齋領銜;做鐵業的祝蘭舫、陳瑞海附署。還有洋布業的邵琴濤、蘇葆笙、麵粉大王林純泉、機械業的祝蘭舫、項如松、還有做木材的曹子貯。
上海商會通電全國:上海鐘錶航運等七十多行業跟進,各地商人捐款呼籲國民認清各大美貨商標,見美國貨要誓死不用。
鬧了一年多,終告逐漸平息。慈禧太后經歷了庚子賠款,知道洋人不可惹,而且也沒有精力再發動一場排外運動,清廷強力介入,喝斥上海佬不要亂來,破壞美中貿易關係。
在此期間,美國對中國貿易出口減少 4 成,但其實中國本地工業生產量也相應提高。
不過美國華工「賣豬仔」成為歷史了。因為美國人已經進步,進入 20 世紀,開始懂得尊重人權。但這樣一來上海愛國商人的愛國訴求並無實現。華工賣豬仔結束,少了許多美金外匯,也少了很多中國人讓洋人踢屁股。
抵制美國貨運動,最後莫名其妙煙消雲散,但到底是誰贏了呢?中國歷史教師不妨向這一代的香港仔給一個說法。
當然,後人也有人獲益:大導演胡金銓、香港動作片大師吳宇森,都想拍一齣「華工血淚史」,向華工先輩致敬。據說劇本都好了,種種原因至今尚未開工。
即使可以開拍,當前因為「中美關係敏感」,「國家」會想到政治外國教育主題,一定要求大導演加戲:強調華工被美國白人僱主血腥剝削,但不甘做牛做馬,一定要奮勇戰狼式反抗。如多加一名華工角色,原來是葉問的徒弟,在美國將白人種族主義者打得落花流水,還組織其他華工兄弟一齊成立反美義軍,衝出西部,浩浩蕩蕩殺向華盛頓白宮。
若這樣的大片拍出來,方是世紀好戲呢。

明居正:重新理解蔣介石


020-07-31 05:50
作者指出,蔣中正在一般人心中,不外乎為「屠夫、敗軍之將」等形象,但在汪浩爬梳原始檔案及二手作品後,在其著作中展現了一個與過去不同的蔣中正。(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一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在黨內、外交相指責的聲浪中第三次下野。幾個月內,大陸局勢糜爛,國軍兵敗如山倒,中共大軍橫掃華中、華南,代總統李宗仁出亡國外,中華民國政府及國軍在中樞無人的情況下行將崩潰。
這時,蔣中正可有三個選擇:投降中共、出逃國外當寓公、或在極不利的情況下繼續奮戰,他選擇了最困難的第三條路。
汪浩兄的大作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是在閱讀了大量國史館解密的檔案文件,並參閱了無數國內、外相關權威著作後,真實呈現在這段時間內,蔣中正如何重回政壇、掌握臺灣,並將其打造成一座反攻復國基地的過程。
本書洋洋灑灑十多萬字,其主旨要之可謂:蔣中正將中華民國在臺灣重新借殼上市以抗共保臺。然而,後來因國際情勢丕變,其戰略構想未能實現,而此反共基地卻漸演變成中華民國臺灣。
第一屆正副總統蔣中正和李宗仁就職典禮。(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客觀而言,歷史是曾經發生過之事實。但相關檔案與史料在編寫過程當中,自然經過經手人之主觀整理與刪削,未必能反映事情之真實經過。是故,後人讀史可以進行詮釋,因而可以有不同見解。長久以來,蔣中正在一般人心目當中的印象,不外乎下列數種: 屠夫、敗軍之將、顢頇無能的老粗軍閥,或是冥頑不靈的死硬派。汪浩兄在爬梳了原始檔案及二手作品後,展現了一個與過去不同的蔣中正:這個蔣中正,雖然是個獨裁者,但是他抱持著反攻復國的理想;而在面對國際上波譎雲詭的大國政治時,他也展現了權謀與計算的現實一面,從而打造出了今日之中華民國臺灣。
揆諸史實,蔣中正畢生與世界強權周旋:北伐戰爭時他面對的是西方在華列強;不久,他面對的是染指西北新疆、北方蒙古及東北地區的蘇聯史達林;接著,他被迫起而抵抗破門侵略的日本,同時必須應付被蘇聯支持的中共。其後,美國雖然號稱與他並肩抗戰,卻又在戰後的《雅爾達密約》中出賣了中國。
1945年雅爾達會議,世界三大強權領袖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和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史達林會面。(資料照,美聯社)

我們還必須看見:同時代,數位亞洲國家領導人先後被美國搞垮:南韓的李承晚、越南的吳庭琰與阮文紹;而蔣中正是唯一的倖存者。因此,如何自處自保,實為其從政數十年來最險惡的挑戰;而這個挑戰在一九四九至一九七二年可謂達到了最高峰。
那麼,我們又應該如何理解這段時間的蔣中正?如何理解他的所思所行?在展讀了汪浩兄的大作後,我的淺見是,蔣中正經常掛在嘴上的幾句話:「光復大陸、解救同胞;重建民國,實行三民主義。」其實相當準確地反映了他後半生的生涯目標。例如,在本書第三章,汪浩兄寫道 :
一月十五日,他又自記:「此時只可盡心保衛臺灣為自立自強之基點,首在社會經濟與軍費之解決;其次為社會民眾組訓與防空之準備;其三為海空軍用油之購備。至於美國之賣華與援華,則於革命之成敗實無關宏旨也。」 當天,蔣還手書遺囑:「如果革命失敗,臺灣淪亡時,必以身殉國。」 一月二十六日,蔣介石公開告訴國民黨中常會:「我今天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如果本黨徹底失敗,臺灣淪陷,那我就犧牲在臺灣!」「另一條路是確保臺灣,反攻大陸。」
本書中也多次提及在退守臺灣的二十餘年當中,蔣中正尋找過一切可能的機會,以軍事手段反攻大陸。在較早的時期,他曾經寄予重望於美國。例如:美國軍方、麥克阿瑟將軍,以及數任美國總統等,但是最終都讓他失望了。本書第十六章中,汪浩兄寫道:
一月三十一日,被尼克森「玩耍」一番之後,蔣介石自我反省:「自二十五歲以來,經過無數憂患與恥辱,尤以對外之磨折扭絞,非使我國脈民命徹底消除而不止的美國政府,虛偽欺詐之玩耍,令人無法忍辱,巳達極點。此乃自民國三十一以來,史迪威、馬下兒(馬歇爾)以至今日尼克生等,是極盡人世所最難堪之一次也,荒漠甘泉所言靈魂在和逆境中苦鬥中,才能把握他的奧妙和扭絞中擁出真理之時乎。」 同日,他又記:「對美國之假言偽行,三十年來之疑竇亦得因此而完全識破與證明,此乃盎格魯撒克遜民族之真面目矣。經過無數次被欺詐與出賣,再可不夢覺乎……」
在對美國失望之餘,蔣中正亦曾一度寄希望於蘇聯,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又一次的失望。
多年來許多人批評,蔣中正的反攻大陸國策,其實是私心自用企圖掌權的欺世之行。但是汪浩兄的大作引經據典地證明了這種見解的不當。除了前述的各例外,他細緻地分析:當中共於一九六○年代研製原子彈成功的消息傳出,蔣中正十分擔心臺灣終將不保,遂加快推動國光計畫,準備武力反攻。有趣的是,在第十四章中,作者認為:一九六五年八六海戰大敗,雖然使得蔣中正反攻的希望落空,然而卻再一次證明了他對於反攻大陸的真心。
靜心思量,我們其實不可低估蔣中正的理想性。那一輩的人讀的是中國古書,在他們的心目中,有著濃厚的傳統中國正統觀念。他北伐、統一、抗日、勦共等作為,乃至退保臺灣後對於中華民國法統的堅持等,都是這種理想性格的具體表現。對於蔣中正而言,反共的使命感既是為了國家民族,也是為了他個人。在此過程中,保衛臺灣是必須的手段,而此種觀點在那一輩的政治人物當中確實不算罕見。

中美关系为何急转直下?

本文逻辑:
一、美国大选与中美关系演变
二、政治正确与克里米亚效应
三、经济内循环与社会内卷化

01 、美国大选与中美关系演变

中美过去四十年的外交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
朝鲜战争后,中美之间关闭了一切对话窗口。十余年后,中苏破裂,苏压制美,中美走到了合作的历史关口上。
1969年2月1日,就职仅12天的尼克松总统便要求国务院官员尝试与中方接触。同年7月,美国取消了对华贸易管制,并停止了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巡逻。
1971年基辛格绕道巴基斯坦访华,与周恩来会谈;次年,尼克松正式访华。尼克松、基辛格与毛泽东、周恩来,两国四位领导人搁置民族仇恨,打破坚冰。
1979年,邓小平亲自主持谈判,中美正式建交。在新加坡李光耀的斡旋下,邓小平与卡特总统达成经贸合作共识及政治互信。
80年代,美国里根上台改革,邓小平改革开放,中美关系在全球化浪潮中进入蜜月期。
1990年前后,国际局势风云突变,苏联解体,东欧垮台,中美关系骤冷。1992年,邓小平再次出手,明确对外开放及市场经济之路。老布什,这位曾经担任过美驻北京联络处主任的总统,始终保持中美关系正常化。
90年代,中美进入微妙时期。1995年,克林顿政府展开了一场对华政策大辩论:是遏制政策还是接触政策?
克林顿政府的做法是一边试探一边接触,爆发了南海、大使馆等事件。新一代领导人江泽民继承了邓小平韬光养晦的务实外交,处理得当。整个九十年代,中美在磕磕碰碰中越走越近,美对华投资高歌猛进。
于是,美国的建制 派、商业界、政治精英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只要给中国时间,中国必然会拥抱我们,走向自由市场经济。
千禧年后,小布什忙于反恐,与克林顿联手说服美国政界,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朱镕基抓住机会,中国成功入世。之后,中美贸易一日千里。2007年,哈佛教授尼尔·弗格森创造「中美国」(Chimerica)一词,称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
然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美关系进入拐点。美国人意识到旧秩序的危害,渴望改变、改革,甚至颠覆旧秩序。但是,中国精英并未意识到。诺贝尔和平 奖得主奥巴马总统维持着中美关系的底线。
2016年大选,美民主党希拉里败选,建制 派失势,特朗普上台,中美关系急转直下。
从中美建交到中美「共生」,经历了两国多代领导人的精细筹谋与理性维系。但是,中美关系破裂,甚至走向「新冷战」,只用了两年的时间。
这到底是特朗普所为,还是中美之间存在根本的不稳定因素?
如今在美国,对华强硬成为华盛顿和国会的共识。这说明中美之间存在根本性分歧。
有人说,中美之间存在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的冲突。这显然存在,但40年前这一冲突更为严重,为何两国还是破冰、携手、共发展?今天争论的出口补贴、技术转让等问题,美国为何之前一直能够容忍?
这里面是有蹊跷的。
中美之间数万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这一压舱石并不稳定。我在《脆弱的「中美国」》中分析了两个原因:一是中美贸易规模大,但两国经贸级别低、合作层次浅;二是中美贸易结构严重畸形(全球秩序失衡的重要部分)。
简单来说,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是畸形的,这种经贸关系让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则未必。
自从里根总统开始,美国一直是共和党、民主党的建制 派执政,他们代表着美国商会、华尔街、跨国公司的利益。在这种畸形的贸易关系中,建制 派、美国商会、华尔街、跨国公司都是最大的获利者。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享受廉价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同时将产品销售到美国市场赚钱,两头得利。
比如,中国的外汇采购美国农产品,美国农民获利;采购美国国债,对建制 派、华尔街有利。中国的外汇是集中管理的,中国长期持有天量的美国国债。又如,中美之间维持着汽车关税保护及准入门槛,通用、福特汽车与中国国企合作,开发中国汽车市场。如此,通用、福特受益,但美国汽车工人失业。
所以,建制 派、华尔街、跨国公司、美国商会长期在这种扭曲的贸易规则中获利。但是,美国农民及产业工人并未从中获利。
2008年失衡的全球秩序终于爆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但是,奥巴马错过了改革这一秩序的绝佳机会。2016年,愤怒的美国农民、产业工人将票投给了特朗普,后者上台便掀桌子。
这是一场全球化的失意者对既得势力发起的挑战。
所以,今年11月的大选非常关键,特朗普还是拜登,决定了中美关系的走向。
有人说,拜登甚至会比特朗普更狠,中美关系不可能改善。
这其实是不了解美国政体。拜登上台前后,中美表面上的对立都会很严重。因为对华强硬成为了美国的政治正确,如果拜登不够强硬,他很难获胜;即便当选,如果不够强硬,他很难给选民交代。这就是竞选术语。
但是,拜登不会完全与中国撕破脸,会留给中国政府一定的底线,中美关系不会破裂。
为什么?
如今民主党已经分裂,拜登、希拉里代表传统建制 派势力、美国商会、华尔街、跨国公司的利益;桑德斯代表蓝领阶层、工会劳工组织、弱势群体的利益。在中国的问题上,这两个群体是冲突的,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与全球化失意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如果桑德斯执政对中国可能比特朗普更加强硬。
不管是2016年还是2020年的民主党内选举,民主党的传统势力都放弃了桑德斯。为什么?
现在美国两党的选区是非常稳定的,只有几个摇摆州,这几个摇摆州一般是「铁锈州」,所以争取摇摆州产业工人及农民的选票非常关键。2016年大选,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的选票虽然多于特朗普,但因争夺摇摆州失败,而最终败选。
民主党陷入了两难,老政客们担心支持桑德斯,民主党可能被传统的势力(商会、华尔街、跨国公司)抛弃。这次,民主党如上次选择希拉里一样押宝建制 派代表拜登,目的是固守传统势力。如果拜登获胜,他所代表的势力,是与中国关系最稳定的核心利益者。比如NBA、通用汽车,他们在中国赚得钵满盆满,并不希望中美关系恶化。
当然,特朗普不只代表产业工人及农民的利益。共和党代表的核心势力是本土工商企业、科技企业、工薪阶层、中产阶级。共和党的优势是,特朗普争取摇摆州,争取农民的利益,打破旧秩序,与其核心势力并不冲突。所以,他可以放手干,但民主党则投鼠忌器。
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对中国的游戏规会有本质区别。特朗普政府希望另起炉灶,彻底颠覆旧秩序,基本上要求中国兑现入世时承诺的所有条款,否则宁愿与中国全面对抗。
如果拜登执政,拜登不会打破旧秩序,他会让美国与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协商。拜登会给中国精英阶层保留一些底线条款,同时改革WTO规则,如此达成妥协性共识。

02、政治正确与克里米亚效应

自新冠疫情以来,中美从贸易战迅速上升到经贸、政治、军事等全方面对抗,意识形态交锋异常激烈。
原本这是一场全球化的失意者与旧秩序既得利益者之间的斗争,如今正在快速上升为中美两国之间的全面对抗。
这是为什么?
「政治正确」绑架舆论及民众利益,使得这场斗争的性质彻底改变,并趋于失控。
在美国,对华强硬成为华盛顿的「政治正确」。在未来几个月的大选中,特朗普、拜登都会发出强硬的反华言论,特朗普政府甚至可能做出比驱逐大使更加激进的行动。谁更能打,谁更有机会获胜。
我们可以明显发现,特朗普对中国的行动已经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完全不按传统政客套路走,得了便宜还发推特。如今,特朗普政府关闭了与中国很多领域的对话与交流。美国不跟中国沟通,关起门来制定针对新疆、香港相关的法令,甚至还可能制定针对台湾、共产党相关法令。
这是为什么?
因为华盛顿基本上否定了克林顿时代以来的「对华接触政策」。如果特朗普政府还按以前的方式与中国接触、协商,会被认为继续走老路,违背了「政治正确」。
中美两国皆如此,冲突日趋激烈,任何讨论与行动都预设一个国家利益的政治立场,如此两边理性的声音与和平的行动会快速衰退、消失,甚至反转。预设的国家立场最终很可能变为现实,所有的斗争都成为了国家之间的冲突。
从制裁中兴、华为,到限制5G,再到限制中国技术,再到疫情、香港、南海等问题,之前所预设的国家利益之冲突最后都如愿以偿,然后以修昔底德陷阱来定论。
这就好比:
陈村黄头发的小青年是坏人;
陈村的小青年是坏人;
陈村人是坏人,他们要打我们村的人;
你看,陈村人真打我们了;
陈村与我们村势不两立。
一旦两国所有事情被架到「政治正确」的高度,那么全面对抗将不可避免。一旦越过某个临界点,擦枪走火并不奇怪。。
很多人都在思考:二战时日本为何要主动招惹美国?
听到日本偷袭珍珠港时,希特勒大骂日本蠢蛋,将美国拖入到战争中来。其实,日本不希望与美国为敌,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也不想与日本开战,美国还有一群亲日派,但是最后他们都成为对日强硬派。
日本发动东南亚战争后,演变为一辆高速奔驰的战争列车,任何人都阻挡不了它奔向珍珠港。
1940年,日本占领了东南亚诸岛,宣布控制了南洋天然气。这时,美国第一次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但为了避免过度刺激日本,美国并未禁止日本战斗机的原油。日本也意识到危机,大量采购、开采和囤积战争石油。
1941年7月,日本控制荷属东印度群岛和印度大陆,美英对日实施全面石油禁运。这一举措引发日本国内恐慌,这时日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主动放弃这场战争,可能面临亡国危险;要么向美国开战,赌一把国运。
这时,所有美国人、日本人都没得选。仅4个月后,一直反对与美国开战的日本政客也不得不支持日本战机飞向珍珠港。美国原来的亲日派变为最强硬的强硬派。美日两国的故事演变为你死我活的战争,
长期以来,中国精英与美国建制 派、商会、华尔街有着广泛深入的利益关系,中国未曾考虑到与美国的关系会走到今天这地步。中国有部分群体不断地释放强势言论,盲目试探底线,但又低估对方的决心,没有真正做好与美国决裂、全面冲突的准备。这其实是十分危险和不负责任的。
从单个事件冲突上升到国家矛盾,再以「政治正确」扩大到国家间全面冲突,最后可能陷入糟糕「克里米亚效应」。
我在《「强人」普京》中介绍了克里米亚效应。普京执掌俄罗斯20年陷入了内政与外交相冲突的悖论。普京对欧美越强势,发动克里米亚战争、格鲁吉亚战争,俄罗斯民众越拥护他,但外交越糟糕,最终被欧美世界封锁。
换言之,普京在内政上越成功外交上就越被动,外交上越糟糕内政上越成功。美国越是打击、封锁俄罗斯,俄罗斯民众越支持普京对抗美国,如此俄罗斯之路越走越窄。美国政府或许汲取了俄罗斯的教训,试图将中国的内部利益拆分,避免中国一致对美。
当所有分歧都被「政治正确」架到国家冲突层面,越冲突,越对抗,民族主义越强,冲突升级,对抗升级,最后走向死局。国家之间的冲突,与打着国家名义的意识形态冲突,其性质完全不同。负责任的政治家需要避免国家之间的冲突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尽量避免民族主义情绪左右国家决策。
中国需要避免这种「克里米亚效应」,更不能接过俄罗斯的「接力棒」。中美对抗最受益的大国便是俄罗斯,俄罗斯被封锁的压力会减少,还可以提升国际政治地位。俄罗斯正渴望中国帮他解开内政外交悖论。在中印之间,俄罗斯不但出售武器给印度,还直接派军队、军舰支援印度。
中国需要在大国角逐中保持理性。目前,中国政府在努力维系美国商会、跨国公司的关系。美国制裁华为、中兴、美版抖音,为什么中国没有制裁美国企业?中国还制定了外商投资法,给予外资企业开放了更为广泛的投资领域。这是为什么?
美国商会、跨国公司在华利益大,他们是亲华派的,他们不希望在华投资政治化。美国议员逼迫NBA站队,提出在球员球衣的背后写上政治标语,但是遭到了多数人的拒绝。同时,中国政府也不希望意识形态斗争伤及他们。
如果两国所有人的言论及市场行为,都意识形态化,都以政治正确为前提,都被逼迫站队,那样就危险了。

03、经济内循环与社会内卷化

如今,中美之间已经突破了对方的底线。想要恢复必须先从外交着手,然后再谈经贸。
在七月份的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希望中美恢复全方位的对话,为中美之间列出三份清单,分别是合作清单、对话清单、管制清单。
简单来说是,中美两国的事情可以理性地归为三类:
一类是双方的底线,如台湾问题,互不挑衅,搁置争议;
二类是双方存有争议的事项,共同协商,不扩大化;
三类是双方可以合作的事项,继续展开合作,不被其它矛盾牵连。
以世贸组织的承诺条款为例。
2001年11月11日,中国在多哈签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并做出了四项承诺:即降低关税、减少和消除非关税壁垒、农业方面的承诺和服务业的开放。承诺截止时间不少是在2005年。
比如,中国承诺到2005年,全部取消400种进口配额;取消对美国7个州的TCK小麦出口禁令;放开美国6000多家肉类加工厂对我国的出口等;逐步放开银行、保险、旅游和电信等服务业市场。
我们可以将这些列个清单:
当年,中国承诺的事项包括外贸经营权、国营外贸与指定经营、进口关税配额、出口补贴、非关税措施、技术贸易壁垒、法律服务、旅行社服务、银行、证券、外汇及支付等45项。其中哪些已经执行了,哪些还没执行;如今,哪些可以执行,哪些需要谈判,都可以列出来。
事实上中国也这么做,截止到今年6月份,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压减至33条。简单理解是,外资进入中国只有33项不能投资及经营。这就是目前中国政府的底线。
这33项分别是什么?
比如,禁止投资稀土、放射性矿产、钨勘查、开采和选矿;出版物印刷必须由中方控股;除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商用车外,汽车整车制造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核电站的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禁止投资邮政公司、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禁止投资中国法律事务,不得成为国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又如,禁止投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出版服务、网络视听节目服务、互联网文化经营(音乐除外)、互联网公众发布信息服务;禁止投资新闻机构;禁止投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制作业务。
如今,特朗普政府希望中国将负面清单的项目大幅度压缩,这就大大突破了中国政府的底线。底线问题无法谈拢,两国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对抗。
如果拜登执政,拜登政府会给中国政府保留一定的底线,比如核电站由中方控股,禁止投资及经营网络信息、新闻机构、图书出版等;会列出一部分与中国政府商谈,比如汽车、农业、运输、机场、科研等领域的合作。毕竟,对于拜登政府、建制 派、美国商会、华尔街、跨国公司来说,维持与中国的正常关系,他们受益最大。
所以,未来四个月很关键。如果拜登当选,中国将继续渐进式改革开放,但这个力度要比前些年大很多。如果特朗普连任,中国面临大幅度对外开放或内循环内卷化的两种可能,极端情况还可能出现硬脱钩、经济封锁、全面对抗及「新冷战」。
改革开放要比内循环内卷化,对这个国家及中国民众更加有利。
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启动内循环,依靠国内市场及人才可以制造高科技产品。这种想法其实是违背经济规律的。
我在《智本社经济学讲义》第二十讲《市场与分工》中讲到「斯密定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三章《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意思是,分工受到市场交换规模的限制,如果交易规模太小,就无法实现专业化生产,分工就会受到限制。
假如,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镇,与其他市场是隔离的,其中只有一个人需要一辆汽车。但是,这个人是注定得不到他想要的汽车的。因为,如此小的市场是没办法支撑起一家汽车厂的。
为了生产这一台汽车,人们要建立玻璃厂、橡胶厂、皮革厂、电子厂、油漆厂等等,同时还要培养相应的技术工人。即使这些厂是现成的,也需要调整机器及产品规格,专门为这台汽车而生产配件。没有足够的市场规模,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反过来,如果市场规模足够大,不但这台汽车能够生产出来,整个汽车产业网络都会兴起,专业化分工及先进的技术会出现。
所以,「斯密定理」告诉我们:市场规模越大,专业化分工程度越强,技术水平越高;全球化市场的专业化分工及技术水平,定然大于国内市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新加坡、瑞士、荷兰这些小国都选择拥抱国际市场。
以光刻机为例。全球7纳米光刻机巨头是荷兰的阿斯麦尔(ASML),但是阿斯麦尔光刻机90%的零部件都是其它国家生产的,比如德国蔡司为其提供最先进的光刻机镜头,
如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制造7纳米光刻机。中国要独立制造7纳米光刻机,那就意味着还要建立一批如德国蔡司一样的全球顶级科技企业。即便我们有光刻机,制造半导体还要有原材料。日本掌握了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及高纯度半导体用氟化氢三种关键性材料。韩国半导体技术已够强,但也离不开日本的原材料。
如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刻机及一切技术,都源于国际市场下的全球化精细分工,依赖于一批全球顶级科技企业。越开放越有机会参与到顶级的国际技术分工之中,越内循环技术则越落后。
经济内循环进而导致整个社会内卷化。经济内循环与社会内卷化,这不符合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方向。

为Go设置代理

在终端中执行
export https_proxy=http://127.0.0.1:2081
export http_proxy=http://127.0.0.1:2081
git config --global http.proxy 'http://127.0.0.1:2081'
git config --global https.proxy 'http://127.0.0.1:2081'

前提是你拥有一个本地的http proxy,比如v2ray(http proxy mode)。
----------------------------------------------------

替终端配置代理,解决 go get 命令在国内无法使用的问题


注:Golang 从1.13开始默认使用Go Mod,请切换至Go Mod)

问题描述

国内使用go get命令时,Google 相关的域名例如golang.org经常被墙。

方法 1:使用 Gopm

Gopm 目前已停止维护
使用gopm get命令替代go get
> go get -u github.com/gpmgo/gopm

> gopm
NAME:
   Gopm - Go Package Manager

USAGE:
   Gopm [global options] command [command options] [arguments...]

VERSION:
   0.8.8.0307 Beta

COMMANDS:
   list         list all dependencies of current project
   gen          generate a gopmfile for current Go project
   get          fetch remote package(s) and dependencies
   bin          download and link dependencies and build binary
   config       configure gopm settings
   run          link dependencies and go run
   test         link dependencies and go test
   build        link dependencies and go build
   install      link dependencies and go install
   clean        clean all temporary files
   update       check and update gopm resources including itself
   help, h      Shows a list of commands or help for one command

GLOBAL OPTIONS:
   --noterm, -n         disable color output
   --strict, -s         strict mode
   --debug, -d          debug mode
   --help, -h           show help
   --version, -v        print the version

配置终端代理:

阅读get.go源码会发现,go get命令通过git clone命令将远程仓库的代码拉取到本地
根据官方 golang/go - GoGetProxyConfig | Github 的说明,需要设置git的代理:
> git config [--global] http.proxy http://proxy.example.com:port
Bash
然而并没有起作用。。
我在LinuxWindows的机器上都开启了Shadowsocks代理,本地端口1080
搜索了一圈之后发现,需要设置http_proxyhttps_proxy这两个环境变量

for Linux

我在CentOS 7.5的机器上已经使用ProxyChains-NG作为终端命令的代理程序,这样可以很方便的在需要代理的时候在命令前加上pc前缀(之前设置了alias pc='proxychains4')。
而添加http_proxy环境变量后,所有终端命令的 HTTP 连接都会走代理,这并非我所期望的。因此不能直接在~/.zshrc中添加环境变量。
我的解决方案是:将设置http_proxyhttps_proxy环境变量的export命令单独写在 Shell 脚本中,需要走代理时直接source即可。
首先以下内容另存为export-http-proxy.sh
#!/bin/bash
export http_proxy=socks5://127.0.0.1:1080 # 代理地址
export https_proxy=$http_proxy
export | grep http
Shell
Copy
之后添加执行权限
> chmod +x export-http-proxy.sh
Bash
Copy
最后
> source export-http-proxy.sh
http_proxy=socks5://127.0.0.1:1080
https_proxy=socks5://127.0.0.1:1080
Bash
Copy
这样就可以直接go get被墙的包了。

for Windows

Windows 就非常简单了,直接设置以下环境变量
http_proxy socks5://127.0.0.1:1080  # 代理地址
https_proxy socks5://127.0.0.1:1080
PowerShell
Copy
要想临时添加代理,只需将以下内容保存为http-proxy.bat,需要时执行即可:
set http_proxy=socks5://127.0.0.1:1080
set https_proxy=%http_proxy%
PowerShell
Copy

参考文章:

  1. Gopm Registry
  2. Gopm | Github
  3. golang/go - GoGetProxyConfig | Github
  4. go get 使用代理 | CSDN
  5. go get 命令被墙问题 | CSDN
  6. 解决go get timeout | CSDN
  7. Golang 依赖包下载时候代理设置 | CSDN
  8. go get 设置代理 | CSDN
  9. go get 命令被墙问题 | CSDN
  10. 国内的 go get 问题的解决 | CSDN
  11. go get 国内解决办法汇总 | CSDN
  12. 让 go get 显示进度 | CSDN
------------------------------------------------------
https://goproxy.io/zh/ , https://github.com/goproxyio/goproxy
https://github.com/goproxy/goproxy.cn/blob/master/README.zh-CN.md
https://github.com/gomods/athens ,A Go module datastore and proxy. docs.gomods.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