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31 July 2020

明居正:重新理解蔣介石


020-07-31 05:50
作者指出,蔣中正在一般人心中,不外乎為「屠夫、敗軍之將」等形象,但在汪浩爬梳原始檔案及二手作品後,在其著作中展現了一個與過去不同的蔣中正。(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一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在黨內、外交相指責的聲浪中第三次下野。幾個月內,大陸局勢糜爛,國軍兵敗如山倒,中共大軍橫掃華中、華南,代總統李宗仁出亡國外,中華民國政府及國軍在中樞無人的情況下行將崩潰。
這時,蔣中正可有三個選擇:投降中共、出逃國外當寓公、或在極不利的情況下繼續奮戰,他選擇了最困難的第三條路。
汪浩兄的大作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是在閱讀了大量國史館解密的檔案文件,並參閱了無數國內、外相關權威著作後,真實呈現在這段時間內,蔣中正如何重回政壇、掌握臺灣,並將其打造成一座反攻復國基地的過程。
本書洋洋灑灑十多萬字,其主旨要之可謂:蔣中正將中華民國在臺灣重新借殼上市以抗共保臺。然而,後來因國際情勢丕變,其戰略構想未能實現,而此反共基地卻漸演變成中華民國臺灣。
第一屆正副總統蔣中正和李宗仁就職典禮。(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客觀而言,歷史是曾經發生過之事實。但相關檔案與史料在編寫過程當中,自然經過經手人之主觀整理與刪削,未必能反映事情之真實經過。是故,後人讀史可以進行詮釋,因而可以有不同見解。長久以來,蔣中正在一般人心目當中的印象,不外乎下列數種: 屠夫、敗軍之將、顢頇無能的老粗軍閥,或是冥頑不靈的死硬派。汪浩兄在爬梳了原始檔案及二手作品後,展現了一個與過去不同的蔣中正:這個蔣中正,雖然是個獨裁者,但是他抱持著反攻復國的理想;而在面對國際上波譎雲詭的大國政治時,他也展現了權謀與計算的現實一面,從而打造出了今日之中華民國臺灣。
揆諸史實,蔣中正畢生與世界強權周旋:北伐戰爭時他面對的是西方在華列強;不久,他面對的是染指西北新疆、北方蒙古及東北地區的蘇聯史達林;接著,他被迫起而抵抗破門侵略的日本,同時必須應付被蘇聯支持的中共。其後,美國雖然號稱與他並肩抗戰,卻又在戰後的《雅爾達密約》中出賣了中國。
1945年雅爾達會議,世界三大強權領袖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和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史達林會面。(資料照,美聯社)

我們還必須看見:同時代,數位亞洲國家領導人先後被美國搞垮:南韓的李承晚、越南的吳庭琰與阮文紹;而蔣中正是唯一的倖存者。因此,如何自處自保,實為其從政數十年來最險惡的挑戰;而這個挑戰在一九四九至一九七二年可謂達到了最高峰。
那麼,我們又應該如何理解這段時間的蔣中正?如何理解他的所思所行?在展讀了汪浩兄的大作後,我的淺見是,蔣中正經常掛在嘴上的幾句話:「光復大陸、解救同胞;重建民國,實行三民主義。」其實相當準確地反映了他後半生的生涯目標。例如,在本書第三章,汪浩兄寫道 :
一月十五日,他又自記:「此時只可盡心保衛臺灣為自立自強之基點,首在社會經濟與軍費之解決;其次為社會民眾組訓與防空之準備;其三為海空軍用油之購備。至於美國之賣華與援華,則於革命之成敗實無關宏旨也。」 當天,蔣還手書遺囑:「如果革命失敗,臺灣淪亡時,必以身殉國。」 一月二十六日,蔣介石公開告訴國民黨中常會:「我今天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如果本黨徹底失敗,臺灣淪陷,那我就犧牲在臺灣!」「另一條路是確保臺灣,反攻大陸。」
本書中也多次提及在退守臺灣的二十餘年當中,蔣中正尋找過一切可能的機會,以軍事手段反攻大陸。在較早的時期,他曾經寄予重望於美國。例如:美國軍方、麥克阿瑟將軍,以及數任美國總統等,但是最終都讓他失望了。本書第十六章中,汪浩兄寫道:
一月三十一日,被尼克森「玩耍」一番之後,蔣介石自我反省:「自二十五歲以來,經過無數憂患與恥辱,尤以對外之磨折扭絞,非使我國脈民命徹底消除而不止的美國政府,虛偽欺詐之玩耍,令人無法忍辱,巳達極點。此乃自民國三十一以來,史迪威、馬下兒(馬歇爾)以至今日尼克生等,是極盡人世所最難堪之一次也,荒漠甘泉所言靈魂在和逆境中苦鬥中,才能把握他的奧妙和扭絞中擁出真理之時乎。」 同日,他又記:「對美國之假言偽行,三十年來之疑竇亦得因此而完全識破與證明,此乃盎格魯撒克遜民族之真面目矣。經過無數次被欺詐與出賣,再可不夢覺乎……」
在對美國失望之餘,蔣中正亦曾一度寄希望於蘇聯,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又一次的失望。
多年來許多人批評,蔣中正的反攻大陸國策,其實是私心自用企圖掌權的欺世之行。但是汪浩兄的大作引經據典地證明了這種見解的不當。除了前述的各例外,他細緻地分析:當中共於一九六○年代研製原子彈成功的消息傳出,蔣中正十分擔心臺灣終將不保,遂加快推動國光計畫,準備武力反攻。有趣的是,在第十四章中,作者認為:一九六五年八六海戰大敗,雖然使得蔣中正反攻的希望落空,然而卻再一次證明了他對於反攻大陸的真心。
靜心思量,我們其實不可低估蔣中正的理想性。那一輩的人讀的是中國古書,在他們的心目中,有著濃厚的傳統中國正統觀念。他北伐、統一、抗日、勦共等作為,乃至退保臺灣後對於中華民國法統的堅持等,都是這種理想性格的具體表現。對於蔣中正而言,反共的使命感既是為了國家民族,也是為了他個人。在此過程中,保衛臺灣是必須的手段,而此種觀點在那一輩的政治人物當中確實不算罕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