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前總統李登輝逝世,國際社會咸表哀悼,美日兩國更於李登輝讚頌有嘉。
華文世界評論李登輝,多只著眼於其「台獨」主張,或看見李登輝
穿一襲和服,認定其欺騙了蔣經國,奪取權力,是因為蔣經國判斷錯誤。一葉障目,百聲共舌,難怪台灣於大陸已經人心飄移,不再回頭。
許多人著眼於李登輝玩弄「權術」,在蔣經國死後如何清理蔣家勢力,將台灣的權力交給台灣人。
以理性的角度,李登輝即使不動手,蔣家勢力在 20 世紀末也必然退出歷史舞台。1984 年蔣孝武部署暗殺死江南,驚動美國,已經令蔣經國知道國民黨的權力無法再傳給蔣家第三代。
既是如此,國民黨在台灣已經植根四十年,蔣家若不能世襲,蔣經國識時務,及時開放報禁黨禁,為台灣走上民主憲政之路開局,蔣經國晚年唯一的選擇,只能交付給有能力、有民望、有遠見的台灣領袖來經營。在這方面,蔣經國看中曾留學日本京都大學、然後轉往美國康奈爾大學讀農業的李登輝,而且是台灣人,並無選錯人。
國民黨走向衰敗,使自己的下一代無法也無膽繼承蔣家父子的反共原則。國民黨本身也先有內鬥:宋楚瑜、連戰、馬英九,各有權力野心而無法團結。宋美齡也年老,李登輝必須重整格局守住台灣不受赤化、不被滲透、不遭「解放」。台灣的民意,一致拒絕「一國兩制」,國民黨也心知肚明,否則候選人韓國瑜也不會大叫
絕不接受。但台灣民眾不再相信與大陸有千絲萬縷利益關係的國民黨。
李登輝的所謂「親日」,令他能在治理台灣經濟時,善用日本戰前留下的工廠、道路等基礎設施、經營方法、技術經驗,與台灣社會現實結合。李登輝在工業、農業、市政建設均有全盤的通才,與他的美日留學經驗有關係。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一早就面對海洋,其國際視野更為日後台灣開放民主奠定信念基礎。
李登輝認為一個現代化的社會,應該「經營」而不是「管理」。所謂經營,就是針對城市與社會國家的特性,必須摒棄「統治老百姓」、「管理人民」的中國帝皇思想。市政經營是著眼於為民眾服務的立場,為民眾提供服務,而不是高高在上「管理民眾」、「統治百姓」。
李登輝做市長時,成立了公務員培訓中心,強令員工學電腦和工商經營觀念。這一切都不著眼於政治,而在於行政。
在農業方面,李登輝曾任台灣省主席,為農業提高生產力,培養百萬戶「核心農家」,將其子弟送往農業專科學校。
李登輝也曾思考「民主」與「民粹」的衝突。他認為若將一切爭議盡交民眾討論,由民眾判斷,民眾容易被民主制度寵壞,只圖眼前近利。李登輝承認:自由民主制度無法立即解決問題,一個領袖必須在民主的遊戲規則下妙走「迂迴之道」,循序漸進,不徐不疾。在這方面,又有東方哲學的考思。
李登輝實踐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尤其在「民生、民權」方面卓有建樹。至於「民族」,中國十三億人民另受嚴格統治管理,反攻大陸根本無望,光復大陸也早已蹉跎了幾十年,蔣家父子都做不到的事,李登輝認為,時移世易,他本人更沒有能力做。
蔣中正夫婦信奉基督教。李登輝在「台灣的主張」一書中指出:「美國不論在經濟發展、政治民主方面,都是目前最值得台灣效法的國家。」在這方面,孫中山的民國憲制也來自美國的共和思想,李登輝終其一生,並無實現台獨,但在民生和民權方面,早已實現了孫中山的理想,只不過在台灣 。
英國人權哲學家邊沁的名言:一個有道德的領袖,只有一個標準,就是看他能不能在最長的時間裡,為最多數目的人,謀求並締造了最大的幸福。
--------------------------------------
先有蒋经国先生,然后才有李登辉总统。这一点无人异议。
首先是蒋经国慧眼选对了人,而且临终开放报禁党禁,再由李登辉以勇气和谋略,迅速建立了牢固的民主自由制度。
当然,其间李登辉将国民党本土化,有点过桥抽板的意思。但在民主的大环境下,这是国民党的问题,不是台湾人的问题。国民党若可与时俱进,自己另出一个张登辉,可以与李登辉在选举场上较量,李登辉一没有逮捕任何反对他的人,二无宣布国民党为非法组织。他只是恪守英国和日本的Fair Play精神,不喜欢不要紧,自由公平竞争。
但玩不过人家,破口大骂李登辉玩弄权术搞垮国民党。
笑话:从政的人,玩权术天公地道。蒋中正和蒋经国没有权术?国民党自己分裂,当初宋楚瑜如果不另立山头分了连战的票,连战如何会输?李登辉挑拨?那么宋楚瑜是三岁小朋友?
另有一说,是李登辉推动台独。
既然已经民主普选,台独不台独,不由李登辉一个人可以铁腕实现。台湾人人皆知,不须要李登辉,对岸越来越僵化,才是台独最大催化剂。李先生并无强迫台独,何况他下台后,国民党也由马英九做过两届总统。国民党有被马英九整垮了吗?没有。后来,国民党自己找了韩国瑜做候选人,国民党本届选举,又垮掉了。是李登辉叫你国民党找韩国瑜的吗?好像不是。
华人世界之中凡以此为理由,破口大骂李登辉的,全部出于情绪化。测试一个华人,无论大陆、台湾、美加,不论其学历高低,测试彼之理智指数,只要引导性的问一句:李登辉是个王八蛋,对吗?即刻现形。
因为李前总统的功业,涉及层次丰富的背景、情意结纠缠的文化心理,还有民主社会必须具备的逻辑常识,而且必须将仇恨和情绪放到一边。要了解这一切,做到这几点,对于当代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无疑是非常高的要求。
但李登辉始终以一生的贡献,为二千三百万台湾人争取到免于恐惧的自由。改朝换代,没有杀一个人。这个人,在历史应该转折的时刻出现,是戈巴卓夫和川普的混合体。但是为何他从未曾获提名诺贝尔和平奖?这就是世界对台湾的歧视。
或许,这就是李登辉一生最后二十年呐喊的理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