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1 December 2020

由第一日起,香港的通識教育之問題所在

 香港特區政府十年前推出「通識教育」,不出所料,終於災難收場。

曾擔任政務司司長的林鄭月娥面對爛攤子,聲稱「由第一日起,通識教育已經出問題」。

通識教育科不是彭定康撤走前為香港留下的地雷。這一科目是由特區政府「當家作主」、亦即董建華做特首,李國章為教育局局長時自行設立的一科。

為甚麼一開始就出問題?因為刊憲英文,這科叫做 Liberal Studies。

Liberal Studies,不是所謂「通識」,而是「自由主義研究」。

Liberalism 發源自 19 世紀中之後的歐洲。這個字與「自由」Liberty 同根。追求 Liberty 而成為一套價值觀,而且為一大批受過教育而擁有理性的知識分子共同促進而遵守,這些人就叫做 Liberals,其思潮、主張、運動就叫做 Liberalism。

19 世紀是 Liberalism 壯大的百年,歐洲文明建樹豐盛,歐洲的皇室不是改革,就是解體。法國大革命造就了拿破崙,但拿破崙卻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Liberalism 在遇到拿破崙在歐洲稱帝的時候,經受了一大思想挫折。

因為「自由主義」的根本,是針對「保守主義」(Conservatism)的另類平衡。19 世紀以前的保守主義,是以皇室和貴族為定義的命脈,講究禮儀、規矩、體統、品味。

唯保守主義對人性道德過分劃地為牢,在英國產生了女性權益備受壓抑的維多利亞時代。有見及此,知識分子開始醞釀反抗,而英國式的 Liberalism,以法國大革命的暴力為教訓,一向主張理性思考、邏輯思維、和平改良,而不是暴力革命

拿破崙本人明明是自由主義思潮的產物,但法蘭西卻成為共和之後的帝國主義,法國知識分子一度很困惑,只能這樣解釋:拿破崙雖然征伐北非,共和之後的政府為法國開拓殖民地,他卻將自由和人權的思想帶到非白人世界。

19 世紀法國作者雨果、大仲馬、巴爾扎克,都是對建制產生質疑的知識分子。司湯達的「紅與黑」更是一部描述自由主義的年輕人反抗建制、但又要上位,而因人性缺陷而失敗的悲劇。

英法兩國在 19 世紀,對自由主義有深切的思考。但 19 世紀末,自由主義思想失控,演變為無政府主義和共產主義。

馬克思列寧的魔鬼在自由主義的搖籃誕生而孕育成長。

因此,特區政府將通識稱為 Liberal Studies,在英文中叫做 Misnomer,是名詞的誤解。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名不正,言不順,對何謂 Liberal Studies 認知模糊,卻又不知道「一國兩制」的「一國」,絕不容許任何「獨立思考」。

所謂通識,落在真正相信自由主義的教師和批卷者手裡,變成了「質疑」、「覺悟」、「抗爭」為思想發展三部曲的一個問題科目。

直到中國當局忍無可忍,拍案而怒喝,特區政府的官僚才慌了手腳。中國認為:香港的「高度自治」不能放任不管,其中一個原因是特區政府錯誤造就「通識教育」,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造就了反對中國、倡導港獨、大江東去不再回頭的一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