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23 July 2021

上一个“美利坚”是怎样衰亡的?——推荐《罗马帝国衰亡史》

 二道贩子在转卖这些观点时,一般不会给兴奋的读者们说明一个问题:西方人眼中的崩溃、衰亡,在意义的内涵、外延和时间跨度上,与我们中国人概念中崩溃是完全不一样的。

美国的衰败过程,如果已经开始,很大概率也将是一个长的出奇的过程,就像罗马帝国由盛转衰延续千年一样。很可能你我这辈子都看不到结局。
我们中国人一旦说到"崩溃",往往是很心急的,毕竟中国两千年古代帝制王朝中,能平稳撑过两百年的朝代都屈指可数。
基于法家思想所形成的秦制,高度集权于帝王个人,也让中国的王朝成为一种以帝王个人治术为基石的超不稳定结构——赶上"明君圣主",王朝往往威猛的不得了。可一旦君主拉胯,崩溃就只在几年之间。
这种历史的重复循环,让中国人的"帝国崩溃审美"也变得非常心急,"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是大多数国人对"帝国崩溃"的时间预期。
你看刘邦30岁上在咸阳围观秦始皇车驾,看到秦帝国威猛强大的不得了,他一个外地来的小公务员只配念叨"大丈夫当如是",没想到50来岁就化国为家自己当皇帝了,秦帝国则死的灰儿都不剩了。


中式的帝国兴衰,总是这样着急。
可是以这样的耐性,是无法看懂西方帝国的兴衰的。
与中国传统帝国依赖人治不同,西方人强调他们仰赖的是其公民群体的法律和道德,像罗马帝国(这里包括其共和国时期),如西塞罗所强调的,其立国的基石有两个:一是以自然法为模板的罗马法,二是以罗马民族气质为基石的罗马公民道德。


法律和道德,这两条轨道为这个社会规范了底线和上限,帝国的车轮就在这两条轨道之间运行,想翻车是很难的。
但如同中国的王朝会日中则昃一样,罗马的制度也会衰败、腐朽,只不过这个过程更加漫长。
罗马帝国的基石是法律与公民道德,而自公元一世纪起,这两个基石就不断遭遇腐蚀和侵袭:
对法律来说,在帝制确立之后,罗马的君主们开始越发无法遏制自己"口含天宪"的冲动,试图用自己权威去干预、逼迫法律进行扭曲。这种长期的倾向,是的罗马法律从最初西塞罗所说的折射着自然法光辉的共和国良法,逐步脱变为拜占庭帝国末期作为君主个人意志延伸的恶法。


而以道德而论,罗马帝国早期的公民道德,是以当时亚平宁半岛上坚忍、务实、自由、独立而又热心公共事务的民族气质为基础的,罗马进入帝国时代之后,从四面八方不断涌入的外来民族和罗马本土公民们日渐腐化的生活和低下生育率,先是改变了罗马的民族成分配比,而后动摇了罗马独特的民族气质,最终破坏了公民道德。


就这样,法律变质、道德沦丧,罗马帝国战车赖以运行的双轨的朽坏和消失,最终招致了帝国的衰亡……这就是《罗马帝国衰亡史》所为我们呈现的帝国衰亡追先。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是会不断有人试图力挽狂澜的,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你能看到罗马的历代君主、精英用几乎穷举的方式,尝试用各种手段挽救自己的国家:制定法律反奢侈、反淫乱?下放公民权?引入新宗教?确立新道德?改革军制?革新政体?迁都?四帝共治?……
所有这些精英,很像一个又一个程序员,在给一个逐渐被时代淘汰的操作系统打补丁、做系统升级。


这些补丁有些很高妙、有些很拙劣,但毋庸置疑的,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系统新遇到的一时之需,把眼前的难题先对付过去再说。
可是这种补丁和升级会遭遇一个最深层的悖论:它们无法更动系统最基层的演算逻辑,补丁的增多反而会给这套演算逻辑增加新的负担。
最终,当补丁的体量太大时,罗马这套运行千年的操作系统终于积重难返,在乌尔班巨炮的轰轰作响中轰然崩溃。


我认为这就是《罗马帝国衰亡史》这套煌煌巨著所讲述故事的主轴,您在阅读时,可以用心品味这个过程具体是怎样发生的——这个过程必然、不可逆、却也极为漫长。

2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2019年的时候曾经闹过一次"舆论翻车",他在与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曾经公开表示:"美国和意大利因共享的文化和政治遗产而紧密联系,这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古罗马时期。"
此话一出,美国很多反特朗普的人忙不迭的嘲笑特总"历史没学好",美国一共才两百四十来年的历史,跟意大利哪儿来的"千年友谊"——特朗普你穿越了不成?
但其实你看了特朗普的原话,会发现他说得其实没什么错,真该去补学历史的是那些忙于嘲笑他的人。美国确实是继承并重新发扬了古罗马的文化所建立的"新罗马"。
它的权力机构也叫"元老院"(Senatus)。


它的立法思想也崇尚自然法。它给总统授予的权力仿照罗马战时给独裁官的职权。而这两种权力的象征也同样是"法西斯"。


甚至两个国家为执政者确立的道德榜样同样是功成不居的罗马传奇人物辛辛纳图斯,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曾经屡次以这位主动交出独裁官权力的榜样自励和自比。认为这种品德是美国立国的基石。


罗马的辛辛纳图斯与美国的华盛顿,同样甘愿主动交出"法西斯"的两人。

他的崇拜者们,甚至专门为纪念这个典范将一座城市定名为辛辛那提……
是的,美国与罗马确实太像了。
所以,接下来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这个国家用之前两百年的历史证明了它可以像罗马一样崛起,那么它会用之后的历史叙述自己像罗马一样衰亡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之前《特朗普的三月十五日》系列已经论述很多。而今天我想提示大家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并非做这种讨论第一批人。
《罗马帝国衰亡史》是由英国18世纪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创作的


但如果你深读这套书之后会发现它的着眼点非常特别:
与后世同样因游历罗马而写出《罗马人的故事》的盐野七生不同,吉本似乎对描述罗马帝国是怎样崛起的毫无兴趣,而将笔墨完全专注于分析解读罗马是怎样衰亡的。
嗯,你可以认为,吉本跟小品里的范伟老师一样:他不关心罗马是怎么来滴,他就想知道罗马是怎么没滴。


更让人奇怪的是,这种前面的关心,得到了当时英国整个舆论界的一致好评。1776年《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一部出版后,就立即轰动了英国文坛。首版很快被争购一空,并在短期内印行了三次,成为那一年最畅销的书籍。
这个非常难得,你要知道,这一年英国问世的另一本书,是亚当·斯密《国富论》。

但对于吉本抢了自己风头,《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似乎一点也不介意,他高度评价《罗马帝国衰亡史》是"最好的历史书",仅此一本"就可使吉本列入欧洲当代史学界之首位"。
同时代英国另一位大思想家大卫·休谟则去信给吉本说:"您的作品获得了我所认识的所有文化人的一致赞美,我们作为您最忠诚的读者,无比期待着它的续作。"


当年的英国人为什么会对吉本的作品如此狂热呢?
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吉本的成功,在于他非常适时的解答了英国人当时最焦心的一个疑问:不列颠能否重新伟大?还是像罗马一样走向沦亡?
如前所述,《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一部问世于1776年,这一年除了该书和《国富论》,其实还有另一篇震动英国的出版物,那就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独立宣言》。


这份文件给当时英国人传达的清晰信息就是:殖民地那群白眼狼翅膀硬了要分家单过,英国即将失去这片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了。
是的,我们今天说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好像是整体一块,但实际上,以失去十三州殖民地为分水岭,英国的帝国史被清晰地分为以美洲殖民地为中心的"第一帝国时期"和以印度为中心"第二帝国时期"的。
而当时的英国人可没想到自己的国家未来能有"第二春",所以美洲独立给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带来的冲击,比2020年美国大选之于今日世界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时的沙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对此就很幸灾乐祸,说英国从此怕是要沦为欧洲的二流国家。
而英国人也很唱衰自己,当时英国议会的辩论中,有人直接就将美洲殖民地的"叛乱"比作曾给罗马帝国带来沉重打击三世纪高卢叛乱。
而在这个英帝国最为迷茫的"至暗时刻",《罗马帝国衰亡史》刚巧赶在此时出版了。
自己就是国会议员的吉本非常清楚英国人当时在焦虑什么、争论什么,所以他在书中借用历史叙述,鲜明的指明了这样一个观点:
罗马的伟大从不在于疆域的广大和战争的屡战屡胜,人类历史上比罗马能打能圈地的国家多得是(吉本在这里还顺手黑了一把当时的英国对手沙俄)。而在于罗马人民族精神(道德)与罗马完善的政治制度(法制)
吉本在第一部中着重呈现的是:当新兴的基督教淘洗掉了罗马旧有的民族精神、当君士坦丁、戴克里先、查士丁尼这些"明君"一再用他们的独断侵害了罗马的法制。这个国家立国之基就不存在了,这是罗马走向衰亡的真正原因。


所以吉本在这本书中所透露出的保守主义政治倾向是非常鲜明的,他借此给英国开出的"时代药方"是显而易见的——英国必须继承和发扬自身赖以兴起的那些传统,才能够有复兴的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罗马帝国衰亡史》虽然批判了基督教,貌似十分激进,但在英国19世纪的"维多利亚盛世"当中,却一直是英国的保守主义者们最喜读、也最常被引用的一本史学著作。这本书成为了他们的思想之源泉与武库:兹以此书长保我帝国之长青。
《罗马帝国衰亡史》在英国政坛上最后的一位忠实读者,而英国二战时期的传奇首相,保守党人丘吉尔,这位吉本的疯狂书粉称吉本是"不可超越的历史学家"。他把《罗马帝国衰亡史》放在自己的床头,每天晚上一定要读一段才能睡觉。


不过很可惜,这本书似乎没有帮助丘吉尔为他热爱的英帝国继续续命,英国的霸权在二战后不可避免走向了终结。
但有一种说法认为,英国将它的霸权接力棒交给了美国,所以吉本的告诫可以被视为被美国人所继承。
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三部曲》,被认为是《罗马帝国衰亡史》的文学化重现。故事中的那个几乎全知全能的"心理史学"创始人哈里·谢顿,身上就有很深的吉本的影子。


3


那么,美国这个"新罗马"会重走罗马的老路,走向缓慢而持续性的衰亡吗?还是会像听从吉本告诫的英帝国一样重获生机呢?
老实说,我们并不确知。
但这个问题也许关乎整个人类文明未来的走向。
而考察这个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得先读一读《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本书。
过去,挺遗憾的一点是,《罗马帝国衰亡史》在国内一直缺乏完整的译本,在大学时,我也只读过节译的第一部。对吉本的后续思考,认识是不全的。
前两年,读客文化曾经推出过当时国内唯一的一套全译本:但满满一箱十二本书,标价整整700大洋,这实在是太贵了。我当时自己也只有眼馋的份儿。
所以本号开办以来,虽然很多读者要我推荐罗马史书籍,我自己也很早就想推荐这本书,可是一直不敢推荐这套书:它太长、太贵、太重要了,三言两语没办法讲述我将它推荐给你的理由。
不久前,读客文化联系我,说他们刚刚推出了这套书的新版,我立马不揣冒昧的跟他们要了一套(在此郑重感谢读客文化让我蹭到这本心仪已久的好书)。拿到手粗粗读过之后,觉得真的很棒,不仅足质足量,翻译过硬,而且封面设计非常对我这个古典雕塑粉的胃口.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便宜,目前当当网上的售价是整套书只卖199……老实说,这是一个低的有点让我不敢相信的价格。

我猜出版社那边可能是担心罗马史比较冷门,尤其是"衰亡史",就更没有中国人愿意这么细的去读它。但,我希望看过此文的所有读者朋友认识这本书的意义——如前所述,它改变过西方历史上一个"罗马继承者"的国运,并正在为另一个"新罗马"的兴衰,提供着参照物。如果你关心那个"新罗马"是否已经衰落,请看看那个曾经的"美利坚"怎样走向破亡。

全文完 

PS:写完了,从来没有为推荐一本书单独写这样一篇长文,但为《罗马帝国衰亡史》,我觉得是值得的。因为这套书本身就很长,推荐文写长一些,有利于有意阅读的读者做好思想准备……我相信,在这个纷乱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静心读读这样的大部头。


本文5500字,感谢读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