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21 October 2022

台湾学者陈镇东介绍海洋吸碳研究领域的新探索

 —21/10/2022

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日益彰显,如何遏制以及减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如何增加地球上自然生物的吸碳功能是全球各国政府以及气候和科研学者的工作焦点。海洋是地球上最有效的吸碳生态系统,根据全球碳计划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2020年的评估报告,全球有高達80%的碳以各種形式被保存在大海中,从理論上来讲,海洋甚至有可能吸收人類所製造的95%溫室氣體。那么,如何才能够增加海洋的吸碳功能?海洋工作者在上述领域有何新的进展?我们请台湾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教授陳鎮東来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据台湾媒体报道,陈教授在今年全球海洋学者排名中获得亚洲第一。

法广:陈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法广的专访!首先请您简单的价绍一下海洋为何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陳鎮東: 海洋吸收二氧化碳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海水变冷时就吸收二氧化碳,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增加,所以,北极与南极地区的海洋随着温度的下降就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吸收融化之后便向海底下沉,因为海底很深,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800米,所以,表面吸收二氧化碳之后再送到海底储藏。第二是通过海藻,海藻一般生活在海水的表面,因为它需要光线才能生长,海藻死掉后就问下沉,就把碳从表层送到海底,因为藻类就是碳水化合物,所以深海是全世界最大的碳的储藏库。如何整个深海只要释放2%的碳,那么,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就会加倍,反之,如果海洋的吸碳度增加2%,那么就可以把空气中所有的二氧化碳都吸收掉,如果我们把全世界所有的化石燃料都烧光的话,如果海洋能够全部吸收的话,海洋中的碳储存量也就增加10%,所以全世界的专家都在研究如何才能够增加海洋的吸碳的功能。法广:您曾经在一次访谈中介绍如何通过在海水中增加铁来催生海藻,从而增加海水的吸碳功能,可以介绍一下吗?陳鎮東:对,这其实是一个已经提出了四十多年的方案,刚才我们谈到还说中藻类的吸碳功能,如果能够滋生藻类的话,那就能够增加海水的吸碳能量,藻类生长需要阳光,需要二氧化碳,这在海洋的表面都不缺,还需要营养盐与铁,有些地方,例如日本海,有许多营养盐,但是,如果没有铁的话,藻类还是无法生长,所以,已经有实验证明只要在海水中加铁,就可以帮助海藻的生长,当然,加铁不是说加铁块,要把铁磨成粉。法广:这目前还是处于试验阶段,并没有正式推行?陳鎮東:并没有实行,其中有多个原因,主要是加铁的前提下滋生的藻类是否能够有效的吸碳?因为这些藻类往往太小,几周之后就会死掉分解,在海水表面释放二氧化碳,而不会下沉到海底。所以,没有真正的吸碳的效应。真正的吸碳效应必须通过大的海藻才能够完成,因为大的海藻才能够沉入海底,深海地下分解的二氧化碳通常要通过几百年才能够排放到空气中,所以,至少可以延缓温室效应。海洋施肥的方案目前还在研究过程中。全世界尚且没有共识,伦敦公约(《防止傾倒廢物等物質污染海洋公約》)就限制这方面的活动,在没有彻底了解后果之前不能随便向大海中扔东西,只有将可能的后遗症搞清楚之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才会许可。当然,还有些科学家认为海水中不仅仅缺铁,还缺钼,缺一些镍等等,不过,这方面的试验比较少。法广: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新的探索来增加海洋的吸碳功能?陳鎮東:有,中国国内有多位的学者就在研究,所谓的人工涌升流,就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深海的水涌到海水的表面,因为深海的海水营养盐高,含铁量高,将一千米深的海水抽到海洋的表面,就可以催生一些海藻,来吸收二氧化碳。这就是人工涌升流的概念,浙江大学就有一个团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法广:那这是否会对海洋的自然生态造成破坏呢?陳鎮東:这是必然的,大量的吸水,那肯定会把一些鱼虾就吸进去了,对生物的扰动是难免的。感谢台湾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教授陳鎮東先生接受法广的专访。必须指出的是,正如亚马逊森林由于过渡砍伐正在从吸碳转向排碳一样,海洋的吸碳功能也同样受到海水升温等因素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今年四月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海洋的气候调节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甚至在未来会被逆转。担心作为地球蓝肺的海洋,最终可能会成为加剧全球变暖的推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