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3 October 2023

文革时期的结婚照

 


据照片的发布者说,这对新人没有婚房,是借招待所的房间充当的新房。但桌上的两个暖水瓶和一套水杯,是新郎和新娘自己的。而地上的两个水瓶显然就是招待所的了。

文革时期的结婚照,有没有穿婚纱的?好像没有。

那些年,生活水准都低,除食盐不要计划外,什么都要凭票供应。城市工资标准,普通工人就三十块钱上下。乡村是人民公社体制,多数生产队的劳动单价,普遍在四角钱左右,更有低至8分一个劳动日的。这样的收入水平,维持生计尚可,若要添置稍微大件的工业产品,非得节衣缩食,辛苦攒钱,积累数年时间,才能勉强拥有一定的支付能力。

当时结婚,流行一个术语,叫“三转一响”。如果一个女子,选择的夫家,能买得起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在左邻右舍眼中,就是人人羡慕的家庭了

普遍的新婚夫妻,别说三转一响,就连结婚时都不能添置新衣,条件稍好的换一套没有补丁的制服,或厂子里发的工作服,找一家相馆,并肩坐在一起,拍一张二寸的半身黑白照片,就算是结婚照了。

更多的新婚男女,尤其是乡下结婚的农民,是连结婚照也没有的,女方家把嫁妆往男方家一抬,办几桌酒席,喝一杯芭蕉酒或红苕酒,婚礼就完成了。像电影《红高粱》中的花轿就一概免了,新娘子都是自己步行走到丈夫家的。

论结婚,下乡知青是最惨的。因为担心招工拒招已婚男女,早已成熟的年龄也只能憋着。个别不愿忍受的知青,要想结婚成家,就只能采用极简的形式。有一对知青夫妻,成婚那天,一切如常,唯一的变化,就是将两张单人床拼到一起,拿床草铺高一点,女知青把自己的被盖抱过来,婚礼就结束了。什么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喜糖喜酒,都完全没了。至于结婚照,更是想都没想。

那时的择偶标准,三转一响还在其次,不像现在这样势利,要房、要车、要存款,革命年代的阶级观念,首先要看出身,看成分。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绩优股,地富反坏右以及他们的子女,即便男子聪明英俊,女性貌美如花,也常常是俊帅哥娶丑妇,美女嫁劣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