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1 November 2023

美國官方逐步落實中/俄/伊/朝的「軸心」認證

過去一週在美國政界引發關注的一條新聞,是美國聯邦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共和黨籍)在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時,公開指出「中、俄、伊、朝四國是邪惡軸心」(Axis of Evil),這是他首度使用「邪惡軸心」一詞,這個在美國民間廣為流傳的用語如今已能聞於政治高層人物之口,足見美國官方正逐步落實對四國的「軸心」認證。

就實務論,中、俄、伊、朝這個極權軸心裡,伊朗、朝鮮的角色更接近代理人、白手套,將中國的資助轉手交給俄羅斯、哈馬斯,而中國與俄羅斯才是該陣營真正的核心。麥康奈之所以敢於公開挑明,顯然無畏於得罪中國、衝擊美中關係,這與當前時局發展密切相關。

在俄外長拉夫羅夫離開朝鮮後,他正式訪問了伊朗的首都德黑蘭,更與伊朗外長海珊‧阿米爾─阿卜杜拉希揚共同召開記者會,伊朗外長在記者會上甚至公開聲稱,「伊朗將與俄、中一起維護巴勒斯坦的利益」,亮明與美國對壘的態度。誠然,所謂「維護巴勒斯坦利益」一說,不過是冠冕堂皇的外交辭令,其言本質就是要力保哈馬斯。

陣營對抗中的各方過招與連鎖反應

俄羅斯不只是由外長出面表態,軍事上的動作更未曾停歇,普丁幾乎是在俄伊外長記者會召開的同時批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航班可以使用俄羅斯位於敘利亞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用來向由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部分敘利亞民兵組織運送武器。

俄羅斯直接介入、出手的背景,是敘利亞位於大馬士革和阿勒坡的國際機場都因以色列兩次空襲而被摧毀,是故,普丁授權伊朗使用自己在敘利亞的空軍基地,無異於對這些恐怖組織雪中送炭,也形同對美國宣告,自己已经準備好要跟美國來大打一場代理人的擂臺賽

國際社會上對俄羅斯的態勢轉變觸發了連鎖反應:作為北約唯一的「穆斯林國家」土耳其,原先因宗教考量較為譴責以色列,也基於其自身利益考量頻頻杯葛瑞典加入北約;如今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正式簽署了同意瑞典加入北約的議定書,並交由議會進行批准程序。同時,根據俄新社報導指出,土耳其情報部門也已與哈馬斯首腦哈尼亞會面,當面對其發出警告,表示「當局已經無法確保其在土耳其的安全」。

身為以色列追殺的頭號目標,聽懂土耳其一方所言為何物的哈尼亞隨即就帶著手下逃離土耳其,如今下落不明。而土耳其的「轉向」背後,自然是民主同盟對極權軸心頻頻動作的回應,來往之間都是全球博弈的軌跡

中國南海點星火,「策應」哈瑪斯

從文前脈絡來看,過去幾日南中國海接連爆發數起中國與菲律賓撞船的事件絕非偶然,就在同時與我國存在主權爭議的仁愛暗沙(Second Thomas Shoal)週邊,中國海警船利用噸位優勢橫切強行撞擊菲律賓的補給船隊、中國民兵船撞擊菲律賓另一艘海警船,從新聞報導的影音畫面可見中國de挑釁意味濃厚。

菲律賓因中國連日挑釁行為迅速召見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但因黃溪連不在,因此傳遞訊息給其副手),公開表達強烈抗議,但中國也選擇強硬回應,甚至用「惡意碰瓷」、「一切責任全在菲方」等措辭反嗆。儘管撞擊對菲國船隻未造成嚴重損傷,此舉對外交與戰略層面的影響卻相當深遠。

如今正值加薩局勢岌岌可危之時,俄國公開力挺敘利亞後,中國便同步蓄意滋事來予以策應,讓南海局勢在俄國支持伊朗、敘利亞升級中東局勢的同時同步升溫,欲藉此取得一石二鳥之效,不只要策應哈馬斯、分散美國的焦點,更藉此測試美國啟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底線。

中國再繼續「加速」下去,第三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就不遠了

漢武帝時,曾有「銅山西崩,洛鐘東應」之事,此語所蘊含之意在當前全球博弈的過程中再次體現。中國為貫徹「疲美戰略」策劃了所謂新三大戰役,自2022年初點燃歐洲戰火(俄乌战争)、本月點燃中東戰火後,吾人已可見此一模式正逐步趨於完全兌現。縱使當前國際社會各方仍未說破,還沒掀落外交層面上罩著的細紗,但顯然各方皆已心中有數。

對於中國和菲律賓是否會擦槍走火,筆者認為此一可能性無法排除,儘管不至於爆發全面戰爭,「打擦邊球」製造矛盾與衝突來消耗、分散美國的精力卻幾乎無可避免。雖尚無法確知習近平的下一步計劃是在朝鮮半島、南中國海甚或台灣海峽,然就目前整個中國社會的運作模式開始向「戰時軌道」轉軌已日趨檯面化來看,整體局勢的樂觀期待似已有些不切實際。

就習近平慣性的決策思維可見,將整個中國社會逐步推向戰時機制與戰時軌道只是遲早的事,中國網民口中「總加速師」的路線已無多少回頭空間,恐怕也難有減緩速度的可能;台灣作為這場極權軸心與民主同盟全球博弈最有可能的最終決戰場,吾人必須清楚認知到整體戰略情勢變遷與相關風險增長,盡早展開相應所需要的準備,力求在台澎防衛作戰中為我們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爭取最關鍵的最終勝利。

作者為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面對中國》節目主持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