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24 August 2013

石扉客:演员薄熙来

1
2002年春天,时任辽宁省长的薄熙来携赵本山等一干辽宁籍明星在广州招商。薄在推介辽宁时说了一句名言:出了山海关,都是赵本山。大陆艺人赵本山以滑稽搞笑著称于演艺界,赵的小品也是央视春晚连续十余年的王牌节目。薄熙来为招商引资,试图说明辽宁人天生热情好客,个个具备如赵本山那样诙谐幽默的演员本领。
在重庆模式幻灭薄熙来倒台后,再来看这句话,不由人不感叹。如果说中国政治是一出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永不谢幕的大戏,那么重庆就是一个重要的舞台,而薄熙来毫无疑问就是一个主角,而他手下的那些文武大将们,也毫无疑问都是重要的配角。正可谓“出了山海关,都是赵本山”。薄熙来,黄奇帆,谷开来,王立军等,都是大大小小的赵本山,而那个货真价实的赵本山,彼时也是穿梭于山城的座上客。一时之间,重庆舞台上,亦真亦幻,犹如好莱坞的盗梦空间,又如莫言小说里的“魔幻现实主义”。
在这个舞台上的不同时空里,薄熙来饰演着不同的角色,他的戏路与风格,出戏与入戏,都可圈可点,体现着薄熙来的路径依赖,凝聚着薄熙来的性格特征,折射着薄熙来的行事风格。
文宣高手
50年代反右前夕,民主人士陈明枢曾给毛泽东进言,指其缺陷之一为“好大喜功”,为毛所震怒,以其毛氏逻辑怒斥“我们就是要好社会主义之大,喜社会主义之功”。作为斯德哥尔磨症深度患者,兼政治实用主义信奉者,毛主义与毛氏风格一直以来都是薄熙来的思想资源。所以就不难理解毛所酷爱的好大喜功,顺理成章地成为薄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毛的区别在于,薄熙来有一套科班背景,他本身就是中国社科院国际新闻专业硕士出身,又做过常委宣传部长,自认是文宣高手,又在金山县、大连市、辽宁省三个舞台上曾经做过实操性极强的预演,对好大喜功这个性格特征做出了青出于蓝的演绎。
在整齐划一的形势感与气势磅礴的大场面这种经典法西斯美学的基础上,薄熙来尤为讲究细节审美,注意契合传媒趣味,追求大众传播效果。大连时期的农民铜管乐队、服装节、草坪和广场、足球名片、女骑警、在市长办公室控制全市的音乐喷泉是这样,到了重庆时期再换成银杏树、女子交巡警、万人红歌会、红色重庆卫视也是这样。他的配角王立军,更是在各种场合将形势感演绎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这种近似病态的形势感追求,在事关薄熙来本人形象上更是发展到极致。重庆日报关于他的报道,由一个包括总编在内的专门小组组成,都统一署名为“本报记者肖竹”,”肖竹“即”小组“。这个灵感,相信当来源于文革中的写作小组“梁效”,梁效即北大和清华这“两校”。他的办公室里配有相关设备,可用来随时修改重庆卫视送审的关于他的电视新闻片。
薄熙来身高一米八二,五官英挺,在大陆高级官僚里,堪称极少见的美男子了。从心理学角度看,外观过于俊美的人,多有顾影自怜之心。薄对仪表极为在意,这可理解为大场面与形式感在个体身上的内化。
个性两端的大与小
薄熙来性格是既大又小的矛盾体:形式感与大场面,好大喜功,这是大。反过来是小,睚眦必报的小。毛终其一生,酷好大,大肃反,大跃进,大串联。同时又心胸极窄,睚眦必报,对大小仇家绝不放过。薄熙来酷似毛泽东,性格中也具备这个一大一小。薄的字典里,没有宽恕二字。从他对付姜维平、黎强、李庄这三个敌人的手法即可见一斑。
姜维平作为新华社记者及香港文汇报驻大连记者,本是薄熙来的座上客之一。仅为一两篇报道的恩怨,在大连获罪入狱。黎强本是一重庆商人,仅因出租车罢工协调会上调侃了一句“薄书记”即埋下祸根,一年之后被作为黑社会头子判20年重刑送进监狱。李庄案更是众所周知,他和薄毫无瓜葛,仅因为重庆打黑案的被告人提供辩护而被两番入罪。
政治家之好斗心与报复心,不可能没有,但像薄熙来这样无论大小对手都不放过的,实在罕有。薄家被毛整肃时,薄熙来正值青春期,其惨痛经历可能成为他后来这个性格特征的心理动因之一。从两段公开视频可见一斑:2011年在重庆接见全国学联代表团时,面对这些来自高校的青年人,他曾援引毛的名言口吐心声,称“与人斗,其乐无穷”。2012年两会重庆团开放日上,他更是借古人云(实则这也是毛的原话)放言“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半分”。
尤为可怕的是,当这种睚眦必报的整肃与报复,已经不限于常规办法,而是开始不择手段的话,那么这就演变成为一个近似人道主义灾难的危机了,这就是打着毛左和民粹旗号的特务政治。
薄熙来和他的配角王立军,都是特务政治的坚定践行者:对屁民和基层职员,他们的办法是直接送劳教。重庆在过去三四年间劳教了数以千计的人,因言获罪的守法公民所在多有;对中高级官员,则挂上通过技侦手段获取信息制作好的“定时炸弹”,不听招呼则引爆;讽刺的是,最终引爆薄王的直接因素之一,也是他们试图将这种特务手段加诸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而被发现。
在2012年两会重庆团开放日上,薄熙来在谈到重庆打黑时,数次提到重庆是“在政法委统一领导下,由公检法司安以及纪检委依法办案”。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细节,高级官僚极少在公开场合里直接将安全局挂在嘴上,毕竟在中国大陆的政治语境里,这是个不太好拿来招摇的情治机关。只有薄熙来无所顾忌,一是因为他早在大连时期就习惯了这么做,二是他的骨子里觉得这是很自然的做法。前者是他的路径依赖,后者是他的政治伦理认知。
所以薄熙来尚在台上时,一直公开杯葛重庆的上海记者杨海鹏曾扬言,如薄熙来真如愿进了常委,王立军当了公安部长,他就自己穿好寿衣步行去龙华殡仪馆。这其实不是玩笑,而是对薄熙来个性的洞察与警觉。
不疯魔不成活
无奈,上帝之手总是如此神奇。当2012年2月6日,从配角王立军驱车开上成渝高速公路那一刻开始,薄熙来这个主角的命运,就已经无可挽回了。2月7日消息传开后,我相信薄熙来的心中一定有悲怆感弥散开来,所谓为山就仞功亏一篑是也。
但就在此时,演员薄熙来的表演亦可圈可点。他先是驱车昆明考察,滇湖边笑盈盈喂海鸥——不管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这仍然是很眼熟的毛泽东作派。
紧接着又连令重庆日报在头版刊发他的手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守护好两江清水,留给后代子孙”。薄熙来的书法,是典型的毛体,这个做法也是典型的毛氏风格,社论治国,手令治国,非奇理斯玛人格型的领袖气质不能为也。毛邓之后,举国上下,江胡亦不敢如此作为,因为这已经算是一种政治忌讳了。
自恋成癖,就容易自大成狂。“故意迟到”是薄熙来出席某些场合特别是媒体会时喜欢使用的小桥段,“有意缺席”也是他比较喜欢使用的小过门,目的都是为了显示重要性。几次两会重庆团的记者开放日,薄都故意迟到,然后再借机解释,拉拢距离,以显示亲民姿态。
2010年西南政法大学建校六十周年,薄事先表示不会出席,然后半途突然赶到,发表即席演说。这次视频,后被放到网络疯传,成为薄书记口才的证明。
电视画面从来都是甄别政客的重要管道,从2010年到2012年每次两会的电视画面上,薄熙来的表现,均可看出他的性格。他试图显示出开放、亲民、自信的姿态,所以鼓励媒体提问,甚至事先安排人布置好诱导性问题。
对不同意见,薄熙来习惯以杂音、噪声来轻蔑地称呼之。2012年两会上,他先是当众撒谎,说之前一天缺席会议,是因为身体不适,接着突然以近乎破口大骂的方式,令人瞠目结舌地公开回击外界关于他家庭的传言。
对比事发后的罪行,薄熙来在这些场合所表现出来的义正辞严与气壮如牛,不由人不感叹他的演技如神。虽说精通厚黑学是中国式政客的基本技术,但薄熙来在这方面,应属天赋异禀。撒谎的最高境界,是最后把自己都骗倒了。我相信薄已经到达这个境界,这叫入戏,叫自我代入,叫不疯魔不成活。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薄书记做到了。
演员型人格的悲剧
薄熙来案即将开庭,这大概是近三十年来中国最受关注的庭审了。公众关注薄案,除了这位政坛昨日之星突然陨落的戏剧性结果,除了其身上标志性意义的太子党色彩,除了此案与去年至今相继而来的薄谷开来案、王立军案纠织的财富与权力,阴谋与杀戮的高层权斗标签外,薄熙来个人的性格特征,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大家期待看到这位著名演员在法庭上的演出,是本色演绎还是超常发挥。相信大家更关心,这位演员会不会出戏?会不会有超出剧本的意外?
重庆的大幕已经落下,薄熙来的命运很快就会划上句号。薄熙来的政见如何,仍可做仔细的甄别。薄熙来的个性如何,也将成为史家研究的经典范本。身为演员型人格的他,一生为追逐权力而奔走,在中国政治这个打通关的游戏里,终于倒在“入常”这最后一关之前。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铸就悲剧。薄熙来从来就不是适安分守己的人,也不会习惯甘于命运的安排。如果是在民选机制下,他或许会有一个攫取最高权力的合法途径,不至于疯魔至此。如果是在宪政架构下,又不至于让他以最高权力来荼毒苍生。
薄熙来这个演员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和家庭的悲剧,也不仅是过去五年来重庆人民的悲剧,也是不透明无规则的中国政治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