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Friday, 13 February 2015

在华外资大逃亡:"世界工厂"遭弃,引多米诺骨牌效应

随着经济增长减速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世界产业资本正在纷纷“抛弃”中国,这对于中国当前经济无疑是釜底抽薪,不仅产生大规模的失业浪潮,也会对相 关上下游配套产业形成严重影响,并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更重要的是,倘若各国外企整体撤离会形成“窗口效应”,会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悲观情绪,诱发更大规 模资本外逃,从而对国内银行资本和外汇储备构成严重冲击。
外资企业“翻脸”的背后
多年来,中国凭借人口红利、廉价资源要素和优惠政策赢得世界产业资本的青睐,中国制造也以“made in china”的标志走到了世界的前沿。而如今,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却逐渐被各国产业资本抛弃。2月5日,知名钟表企业的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 州)有限公司清算解散,并和全体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公司称“终止解散”行为得到了广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批复,也向人社部门提出了报备。
在西铁城精密有限公司清算解散不久前,2014年12月17日,美国微软公司宣布将在2015年春节前关闭位于北京及东莞的诺基亚手机工厂,关闭中 国工厂后,部分社会被转移到越南河内工厂。2015年,计划从中国撤资的外企还有很多很多:日本松下将把立式洗衣机和微波炉生产从中国转移至位于静冈县和 神户市的工厂、夏普计划在枥木县矢板市工厂和大阪府八尾市工厂分别生产更多机型的液晶电视和冰箱,推进回迁、日本大金工业公司董事长井上之2月7日表示, 计划进一步把投放日本国内市场的家用空调生产从中国迁回位于滋贺县的工厂。TDK预计也将把部分电子零部件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秋田县等地的工厂。另据悉, 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也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
世界各国资本撤离的背后,说明中国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长期以来,中国依靠国内廉价的资源、环境、土地和劳动力支撑“世界工厂”地位,但随着经 济迅猛发展,尤其国内物价上涨导致生产生活成本快速攀升,中国这个“价值洼地”对于各国产业资本正在失去吸引力。其中,用工成本上涨和劳动力不足成为众多 外资企业发展的最大掣肘,也是迫使很多外企选择撤离中国的重要因素
“节后不知道有多少鞋厂能照常开工,身边不少台商都已跑到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投资建厂,我们也在考虑今年要不要在越南设立公司。”中国广州东莞 一家台资负责人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大倒苦水,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这家公司的利润由于人民币升值因素被逐渐吞噬,另外人力成本的快 速上涨更是加重了公司的负担,让该负责人萌生退意。
“一双皮鞋,在珠三角下订单时要20美元,而在越南只需18美元,客户肯定会选择越南,另外,东南亚国家在人工成本和税收等方面占有优势,甚至一些 东南亚制造的鞋服产品在广州批发市场上的价格,比在珠三角工厂下单的价格还低。”这家台资企业代表了东莞众多企业的生存现状,不久前,中国《南方都市报》 等媒体发起了第5次东莞企业生存报告调查,受访的150家企业中,超过六成企业表示,2014年的接单量下降。订单利润下滑的企业占比达到 69.34%,32%企业表示经营亏损难以维持。近九成鞋企的用工成本都在上涨,近半数受访企业用工成本上涨在10%至30%区间。另外,高达九成的企业 不看好未来,担心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其中大部分鞋企尝试将产地(和订单)转移到东南亚。
除了人民币升值、人力成本以及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之外,“工人职业素养下降”也是导致众多外企撤资的另一因素。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原因, 在于国内拥有一大批性格温顺的劳动力大军。在中国“榜样”革命理念的教育下,作为第一代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工群体(以及国企改革后失业下岗到南方讨生活的 技术工人)能够努力做到“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怕死。”用顽强的意志和坚挺的身躯支撑起中国经济的繁荣和昌盛。但身为他们的下一代,广大的80、90后群 体则“自由散漫”得多,让众多用工企业叫苦不迭。
“即使给他们开出3,000多元的薪酬,同样留不住年轻工人,他们大多数人只是将公司当作融入城市的跳板,倘若在城市站住脚跟、或者学个一技之长立 刻选择离开,甚至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工人是一个很没面子的职业,在城市开个门店是不少人的理想。”在很多企业雇主看来,现在80、90后相比上一代人既缺 乏专业技能、又缺乏职业素养,很难与企业长期“同舟共济”。劳动力的快速流失对于众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形成严重制约。
外资撤离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中国现实环境下众多因素让外企纷纷选择离开,但问题是,倘若外资企业整体撤离,对目前中国经济无疑釜底抽薪。201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指 出,中国有4,500万人的就业机会来自外资企业,如果算上间接为这些外资企业提供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外资提供的就业机会数以亿计。这也意味着,如果一家 外资企业撤离,很可能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对中国经济经济产生严重冲击。
事实上,这一幕目前在中国已经发生,2014年12月,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联建科技宣布倒闭,随后其兄弟公司,位于东莞的万事达公司和联胜公司相 继倒闭。据了解,联建公司曾是苹果手机屏幕供应商,辉煌时员工接近2万人,2014年业务每况愈下,至倒闭前还有3,000名员工。而万事达和联胜两大公 司临倒闭时共拥有7,000名员工。可见,随着三家公司的相继倒闭,将近1万名工人“下岗”。而近年来东莞市遭遇破产的企业难以计数。
另外,更重要的是,随着外资实体产业的加速撤离会进形成“窗口效应”,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悲观情绪形成,诱发更大规模资本外逃。在过去的半年时间 里,中国资金外流的速度正在加快,中国央行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下半年流出的资金是921亿美元,不过,花旗银行的分析则估计,仅2014年 第四季度中国流出的资金就有2,500亿美元—2,700亿美元。平均每月达到1,000亿美元左右。
其实,也正是国际资本大规模外流,才迫使中国央行一反“紧缩政策”的常态,通过降息降准为国内银行注入流动性,以缓解资金链断裂问题。分析人士指 出,中国高达140万亿的M2,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央行通过购买外汇释放出的基础货币派生出来的,每一美元外汇资本流出,依照目前汇率就意味着冲销掉6元 人民币,而这对于近年来资金紧张的中国商业银行无疑雪上加霜。随着外资企业的接连撤离,中国银行资本持续趋紧将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