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hursday, 20 July 2017

云想衣裳花想容

我喜欢邓丽君,王菲两代歌坛天后的歌。2015年纪念邓丽君逝世20周年,邓丽君王菲隔空对唱的《清平调》,一个唱得清丽脱俗,一个唱得空灵幽远,她们将中国古典诗词通过现代音乐谱曲诠释得淋漓尽致,对中国古诗词的推进起到了表率作用,将古典诗词意境和现代音乐相结合得到了美丽传承。
《清平调词》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共三首。第一首以牡丹花比拟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写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令人觉得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是诗人在长安期间创作的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诗歌。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的沉香亭畔观赏牡丹花,亭内栽种有不少名贵的牡丹,到了花开时节,紫红,浅红,全白,各色相间,煞是好看。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于是急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写新乐章,创作新词。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李白把牡丹与杨贵妃交融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共沐皇恩。唐玄宗看了十分满意,当即重赏了李白。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释: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清平调·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注释: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这一首,写贵妃的受宠幸。首句写花受香露,衬托贵妃君王宠幸;二句写楚王遇神女的虚妄,衬托贵妃之沐实惠;三、四句写赵飞燕堪称绝代佳人,却靠新妆专宠,衬托贵妃的天然国色。诗人用抑扬法,抑神女与飞燕,以扬杨贵妃的花容月貌。
清平调·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注释: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这一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融为一体: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二句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贯穿了三者,把牡丹、贵妃、明皇三位一体化了。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人倚阑干、花在栏外,多么优雅,多么风流!全诗语言艳丽,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无怪乎深为玄欣赏,贵妃喜爱。
现代人生活快捷浮躁,在闲瑕之余静心诵读欣赏古典唐诗宋词,不失为一大雅兴,让人心境豁然明净。有人说,中国人的每一种心境,似乎都被唐诗宋词吟咏过了,好诗好词似乎都被唐宋古人创作尽了。随手翻开一页,都会有一些词句扑面而来,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想必这就是古典诗词最具独特的魅力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