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uesday, 29 December 2015

中国外交的“宁为鸡头”性格

外交政策是国家利益和政治理念的综合表现,必有其内在逻辑。这种逻辑经常是不明说的,所谓”外交辞令”。但是在外交辞令的掩盖下,各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仍然表现出各自的性格。”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是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外的共同性格.
中共执政后,前三十年的外交棋局,如果要寻找内在逻辑,那就是毛泽东不做世界领袖不甘心的逻辑。毛泽东把整个世界当江湖,把国家利益当作自己挑头当老大的代价。外交搞得一塌糊涂不要紧,他以为自己至少让这个世界对中国刮目相待了。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外交是混乱的,最终所有的战友都成了敌人。而中共领导人内心其实非常自卑,他们明白自己说到底不过是土包子,在美国面前他们只能”高山仰止”。于是,反美,跟美国作对,更成为中共领导人的集体情结,直到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
外交上”鸡头”性格源自极权内政
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外交策略,是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金钱和技术发展国内经济,但是视美国为敌的”鸡头”性格并没有改变。中国向美国开放而得益越多,中共领导层就越咽不下在美国面前自惭形秽这口气。于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摆出的姿态是怪异的,一方面是合作的姿态,毛泽东之后的历届领导人都把访问美国、在白宫国宴视为最重要最体面的成果,经常把话说得非常漂亮。另一方面是在国际事务上,凡是可以和美国作对的时候就决不含糊地使用否决权,传递不甘为”凤尾”的强烈信号。
这个时期的欧美政商界秉持一个判断,只要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了,中产阶级成长起来,这个国家必定会自然地启动民主化进程,于是他们支持中国加入WTO,帮助中国发展经济。待到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紧密纠缠在一起的时候,中国向美国发出了创造新型大国关系、共同制定世界规则的信号,西方世界才领悟到自己的判断失误。
十五年前的911事件和这次的巴黎恐袭,中国领导人的心情很不一样。911时期,中国摆明了置身事外,暗暗窃喜美国受挫,在世界反恐合作方面说够了风凉话;这次巴黎恐袭是在习近平访美而被拒绝加入新型大国关系俱乐部之后,又发生了一个中国人质被杀的事件,尽管习总书记重用的宣传新宠周小平发出了怪声怪气的暗示,这次中国却挂不下脸来置身事外了。联合国决议不惜一切手段打击恐怖主义,中国没有投下它的品牌反对票。可是,当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其他四个都宣布要派出军事力量远征ISIS的时候,中国才发现,要动真格的话,有一个辽宁号航母是不够的。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中国要成为世界领袖,还远不够格。
眼下的中国领导人一定感受到了被世界列强鄙视的滋味,那种滋味是不好受的。如今的中国,连自己骗自己的”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自信都不敢有,”一带一路”没有朋友是走不出去的。但是中共的”鸡头”性格,注定了中国外交不会就此改变姿态,加入文明世界的平等大家庭,以平常心来对待欧美,平等对待周边小国,做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国家。和美国作对,仍然将是中国领导层的难解情结。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和以美国为首的自由世界国家作对,是极权国家的内政理念决定的。凡是内政为极权专制的国家,都在外交上表现出这种”鸡头”性格。北朝鲜的金家政权和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政权都是这种”鸡头”性格的典型标本。”鸡头”性格是极权统治的内政需要,首先是要摆给自己国内的民众看。外交是内政的延长,外交政策的性格受制于内政。只有中国的内政变了,外交才会变。只要中国没有民主化,反美仍将一如既往.
--------------
“中共领导人内心其实非常自卑,他们明白自己说到底不过是土包子,在美国面前他们只能”高山仰止” “-说得太对了,现在依旧如此。共匪最怕的就是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