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Wednesday, 21 December 2016

霾色幽默 霾出无奈

到周三,中国北方多地的严重雾霾进入第五天。扰乱航班、交通、航运的正常秩序,工厂关闭、学习停课。百姓怨声载道的同时,网络段子手也滋生出许多无奈的”幽默”。
周三(12月21日),数百名政府检察员在北京巡逻,对露天焚烧、烧烤等行为发出临时禁令,采取严格的单双号限行措施。几天来,许多北京高层建筑消失在灰色的雾霾中。北方多地幼儿园、学校紧急停课外,上班族只能以佩戴口罩这样的简单措施照常上班。
在北京奔驰工作的刘先生,为了赶上9点准时上班,6点就要开车出行。他对德国之声说,早上出行估计能见度不足200米。戴口罩只是心理作用,能活着就不错了,别的我们只能等风来。他说,电视上报道估计周三晚间至周四清晨,北京会迎来一股冷空气。
这种“等风来”的心情对河北地区,尤其是首都人民来说似乎已经成为常态。值得注意的是,每当雾霾来临,网络上都会滋生出各种对雾霾的调侃,这种无奈的“幽默”也成了雾霾的标配。
网络热词
最近几天在社交媒体上热搜得“立霾”一词,将中国24传统节气之后的第二十五个节气称为“立霾”。关于这一节气,网民是这样介绍的,“风俗:人们大多戴上口罩,祈求幸福吉祥。北方大城市还有霾至分单双号开车的民俗,寓意仓廪充实,不缺车开之意。中小学生往往停课庆祝……”
影视明星李小冉在微博中写道,“听说北京今天出来见面的都是生死之交,听说北京今天出来工作的都是亡命之徒,听说北京今天出来约会的都是真爱,听说今天约着出门的就算聚众吸毒。”
一些漫画达人在互联网刊出作品,有的附言称,“成为常态,但并不代表没有危害。”
“人在网络”发表的分析文章称,在相当一批意见领袖们的领导下,人们在网络上相互呼应、围观,将这种庞大的集体情感凝聚成一种文化符号。人们对都是雾霾受害者的身份一方面认同、一方面以这种“段子”的方式抗争。
周三即将到来的这股冷空气将驱赶雾霾。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从18日早上开始,当局对全国24个城市发出雾霾红色预警。截至周三下午,雾霾仍未散去。
紧急措施效果有限
在重霾天气下,京津等地的幼儿园及中小学连续停课多日,预计周五待红色预警解除后恢复上课。一些学生家长向德国之声证实,除了戴口罩,家长们自发集资为班级购买空气净化器了。他们无奈的说道,“雾霾散去了,下拨儿还会来。”
据官方数据显示,周三北京的PM2.5悬浮颗粒高达360微米/立方米,处于危险水平。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空气中PM2.5的浓度为10微米/立方米是安全值
被称为京津冀的北京-天津河北地区一直处于中国抗污染减排的前列,该地区承诺在2013年至2017年间将PM2.5的排放量减少25%。
路透社引述中国清洁空气联盟负责人Tonny Xie的话称,如果我们只专注于短期紧急措施,效果将非常有限。“中国要长期获得清洁的空气需要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
谢还表示,国家需要部署一个“特殊的控制策略”,尤其当冬季来临,煤炭使用量增加和不利的天气因素引发雾霾。
他补充说,“应在这些雾霾地区实施统一的排放控制标准,以避免雾霾向其他地方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