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hursday, 5 November 2020

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 茅盾


格鲁吉亚共和国首都第比利斯郊外有一个小小的院子。一九〇三年斯大林和他的同志们创设的地下印刷所就在这个小院子里头。

这个院子根附近的许多院子没有什么差别。周围是半人高的木栅栏;左边是一间独立的小屋,屋里有一口井;右边是两间正屋,每间大约一丈见方,前面有走廊;正屋的下面有一个地下室,半截露在地面,是做厨房用的,从一道小梯子走下去。——这么样一个院子,在当年正是第比利斯小市民住宅的表准式样。

那时候,这个院子里住着两个人。靠左的一间正屋住着一个叫腊却兹.蒲萧列兹的三十来岁的女人。她常常坐在窗口做针线。来往的人从木栅栏外边就看得见她。靠右的一间正屋住着屋主罗斯托玛乞维列,一个规规矩矩的市民。这两间正屋里藏不了什么秘密。下面的地下室呢,就是那么个普普通通的地下室,平平的泥地上连个老鼠洞也找不出来。左边小屋里的那口井也真正是口井,放下吊桶去就可以打上水来,没有什么怀疑的地方。如果仔细些,用手电筒往井里照一照,就会发现那口井的内壁不怎么光滑,上面有些小窝儿。在仔细一看,这些小窝儿的位置自上而下,成为不规则的两行,一直通到井底。假如一个人用脚尖踩着窝儿,就能一步一步地走到金地。这也不足为奇。那时候的水井差不多全是这样的,凿那些窝儿是为了淘井工人上下方便。这又说得上什么秘密呢?

可是秘密就在这口井里。

你要是踩着那些窝儿下去,到十七米的地方就会发现井壁的一旁有一条隧道,刚好能容一个人爬进去,约摸爬过四米,就是一条垂直的隧道,有十米长,里头有一架木头梯子。顺着木头梯子爬上去,到头又是一条横的隧道,有三米长。弯着腰走过这条隧道,就看见一道门。进了门第一眼就看见一架印刷机。——这就是那时候的地下印刷所。

这个印刷所的上面就是那间做厨房的地下室,中间隔着一层两米厚的泥土。里面搁着一架对开印刷机,一排四个人用的排字架,一点儿也不觉得窄。四个墙角都有通到地面的通气孔。靠近排字架的墙角还有一个小铁炉,有烟囱通到地面,是专供烧毁费稿和校样用的。

当时有许多革命的文件和宣传品就是在这个地下印刷所里印的。干这件工作的同志们就从那口井出入,印好的东西也从井里运出去。院子里那两间正屋就是地下印刷所的瞭望哨,担任瞭望任务就是腊却兹.蒲萧列兹。她天天坐在窗口做针线,看见院子外边来了宪兵警察或者什么可以的人,就按一下隐藏在窗下的电铃,地下印刷所的人听见铃声,立刻停了机器地面就听不到机器转动的声音了。

这个地笑印刷所是一九〇三年在斯大林同志领导下建立的,先由罗斯托玛乞维列出面买下这块地皮,向第比利斯市政府公务局领了营造住宅的执照,就雇工开一个地穴(一般的住宅都有地下室,盖房子先开地穴,没有什么叫人怀疑的)。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地穴,宽五步,长十步。快开好的时候,罗斯托玛乞维列说钱不凑手,把工人辞退了,告诉他们等筹足了钱再来盖房子。这当儿,同志们就把印刷机拆开了,零零碎碎地运进地穴。又在地穴的一边凿一条垂直隧道。隧道凿好了就用厚木板把地穴的下半截封住,木板上铺上两米厚的泥土。这一切都做好了,罗斯托玛乞维列就另外招一批工人,在地穴上面盖地下室和两间正屋。又按着那条秘密隧道的位置,在旁边盖一间小屋,屋里开一口井。屋子盖好了,井也开好了,工人也走了,再由同志们自己动手,在离井口十七米的井壁上开一条隧道,离水面有三米,跟原来凿的那条垂直的隧道沟通。——这个地下印刷所就是这么修成的。

地下印刷所秘密的工作了两年,到一九〇六年,格鲁吉亚革命的组织成立了军事组,就在这个院子里靠左的那间正屋开会。后来有个叛徒向警察告密,军事组被破坏了,警察来搜查了几次,都一无所获。最后一次,有个宪兵发现那口井的边上和井壁上的那些小窝儿都很光滑,就推想一定有什么人常常打这儿上下。他点着了一卷纸搁在吊桶里慢慢放下井去,放到快要挨近水面的地方,火焰忽然偏向一旁,象被什么牵了过去似的。怕人下去查看,原来是一条隧道。秘密被发现了,宪兵们把这个地下印刷所全挖出来了。

从地下印刷所抄出的东西,有对开机一架,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俄罗斯三种文字的铅字一千多公斤,印成的小册子和传单八百公斤,白报纸三百二十公斤,还有炸弹、假身份证等等。关于这件事情的档案,现在都保存在马恩列斯学院格鲁吉亚分院的史料保管库里。

沙皇的宪兵们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罗斯托玛乞维列被捕,充军到西伯利亚,一直到一九一七年革命成功才获得自由。那两间正屋和小屋,当时被宪警们放火烧了。一九三七年,苏联政府为了保存这个革命的史迹,把这个院子重新修建起来,地下印刷所、隧道、地下室、正屋、水井,全部按照当时的样儿。腊却兹.蒲萧列兹亲手来布置屋里的家具,沙皇宪警抄去的东西也都取回来一一放回原地方,一切都恢复了当年的旧观。为了参观的人方便,在正屋边安了一架螺旋形的铁梯,顺着铁梯就可以进入印刷所,不必再从进口爬下去了。

* 选自《苏联见闻录》(1948年出版)有改动。

(读过的初中语文课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