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Monday, 28 July 2025

顏純鈎:大罷免惜功敗垂成,台灣民主任重道遠


一早起床,本以為台灣大罷免有好消息,誰知結果完全出乎意料,此次罷免投票涉及的二十五席,竟無一席通過。目前未看到台灣政論家的「賽後分析」,但相信對台灣民主力量是一次空前打擊。

以一個局外人觀察,我認為失敗有幾個原因。第一當然是國民黨的基本盤還在,本屆立法院國民黨的席位還多過民進黨一席,賴清德之所以當選總統,主要原因是藍白兩黨在選前協調失敗,未能集中票源。

其次,民進黨多年來忽視基層工作,未能紮根民間,更好普及民主思想,也疏忽地區幹部的培養。有些民進黨縣巿長政聲不好,也影響黨的形象。

再次,賴清德執政以來,因應內外形勢,對中共採取較為強硬的路線,本來這是從台灣利益出發的,但可能嚇怕部份膽小的民眾,他們有心壓制賴清德的反共路線。

再次,大罷免一口氣針對三十一個國民黨議員,焦點過於分散,未能集中火力,導致動員效果不夠深入,對國民黨議員的揭露不夠徹底。

再次,國民黨臨危應變,提出大罷免的結果將導致民進黨一黨獨裁的理念,這個觀點可能說服不少中間選民。畢竟大罷免若成功,民進黨在立法﹑行政和司法方面都大權在握,這是事實,也的確有一種潛在的危險趨勢。

最後,我感覺大罷免對不稱職國民黨議員的揭露,可能流於一般形式,沒有提供足夠充份和嚴重的證據,使罷免運動缺乏強烈的說服力,無法打動中間選民。

以上是個人看法,我沒有深入研究,可能不準確,只供參考,也有待台灣政論家們指正。

凡是政治運動,從沒有一蹴而就的事,大罷免的失敗,不能說明罷免運動的錯誤,只說明台灣人在罷免議員這件事上,還缺乏足夠的經驗。經此一役,有充份的經驗教訓可供總結,以後可以做得更好。

先前高雄巿民對韓國瑜的罷免就成功了,證明罷免這種機制還是行之有效的,還是全體選民對當選議員有效監督的一種法定手段。這次大罷免雖然不成功,但不是機制本身的問題,是操作機制的不足。

可以預料,經此一役,藍白兩黨在立法院將更加瘋狂,他們會再接再勵,提出更多損害台灣利益的法案,來滿足中共破壞台灣民主制度的慾望。賴清德執政將面臨更多困難,台灣人民的切身利益將遭受更多損害,但這是台灣選民的選擇,既然他們反對罷免,他們唯有接受藍白兩黨繼續操弄立法院的惡果。

為這次大罷免運動,公民自發的政治參與付出極大代價,也表現出他們維護台灣根本利益的堅定立場和政治熱情。在這場運動中,湧現不少有道德風範與高度責任感的民間政治領袖,也有大量默默獻身的基層民眾,他們具有高度凝聚力,也有協調一致的行動規劃,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

我希望公民大罷免運動不要因為失敗而沮喪,更不要從此各散東西,反而應該趁勢集結,探討長期參與台灣政治的可能性。在大罷免運動基礎上,有沒有可能籌組一個政治團體,繼續履行監督政府官員和立法院議員的職責,保持對藍白兩黨作惡為害公眾利益的警惕性。

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和磨合,會不會有機會在共同鬥爭建立起來的戰鬥情誼的基礎上,成立一個新的政黨,準備參加下一屆的立法院議員選舉,以自己的力量,去取代藍白兩黨屍位素餐倒行逆施的狗屁議員?

一條路沒有走通,就改道從側翼進擊,甚至可以說,組黨參選才是更長遠的發展道路,至少,像民眾黨那樣半死不活的黨,更應該被歴史淘汰,而一個新的民主派政黨,可以作為民進黨的友軍,在台灣政治和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