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Wednesday, 26 June 2013

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美国的经济转型

中国除了政府不计成本的在军事等战略技术领域进行投入之外,市场上没有任何创新迹象,中国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缺乏促进创新的制度环境、文化与 人才,政府控制着人们的教育和思想,官僚把持着科研体系,支持创新的财政补贴大多被内外勾结套取,制造业企业忙于搞地产开发或资本套利。
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在政府管制下假装市场化生存,即使想要塑造一个更加市场化并有利于中小企业与创新的金融体系,可能需要很多年的时间,而这一过程是否顺利也值得怀疑。因为日本金融改革20年多年后的今天,也没有实现这一目的。
产业升级在执政党的重要文件上出现了十几年,但从没有得到执行。美国虽然衰退,但只是经济结构问题,而且美国有全世界最好的金融体系与创新机制,能 够很快恢复活力。但中国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转型不可能进行。所以,当中国追赶到一个需要转型的阶段后,将会因政治体制不能变轨而停滞不前
但美国已经对中国的追赶做出了反应,即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再工业化”金融危机让美国人看到了缺乏制造业支撑的经济无法保持长期繁荣,仅仅依靠美 元的主导性地位已经无法保持美国的经济霸权。危机爆发后,美国制造业出现回流趋势,页岩油气的大规模开发让美国能源成本大幅降低,这有利于美国的制造业。
美国视中国为最大的竞争者,除了通过各种保护主义措施为中国产品设置贸易障碍外,还试图制定新的贸易规则(如TPP)削弱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优势。 美国最近异常高调的提出网络安全与中国黑客问题,目的是迫使中国放弃通过网络偷窃美国的军事与工业技术(但中国坚决否认存在这一行为),在美国看来,中国 技术追赶的速度得益于“偷窃”。
奥巴马政府还致力于推动创新与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建议多个联邦部门共同投资和研发可商业转换的项目,为了防止企业研发过于注重短期 项目,奥巴马还决定建立由15所创新学院组成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此外,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最近披露的《美国的创新战略:保障经济增长和繁荣》指 出,制造技术的突破为美国未来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奠定基础
根据长波理论,在一个经济长周期的下行期,往往是新技术与新发明产生的阶段,成为下一个繁荣周期的发动机。现在,美国正在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3D打印技术、电动车、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都在快速发展,中国还在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中挣扎,创新毫无头绪。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再工业化”战略以及货币贬值,构成对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挑战,低端产品则遇到东南亚等地区的竞争,尤其是墨西哥和印度正在推动经济改革。中国的出口业也在遭受人民币升值、人口红利逆转、成本大幅上涨的挑战。
除非中国通过技术升级与结构调整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更多的依靠内需,否则,中国将遭遇日本式的危机,结构性问题长期存在而无法解决。地区间的不平衡以及巨大的市场规模或许可以为中国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但严重的贫富差距与过高的房屋价格削弱了这一潜在优势.
---------------------
专制主义中国哪是美国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