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Friday, 18 July 2014

山寨也好,侵犯啥也好,自己先把市场作出来最重要

对于相关行业的重组,一直在描绘更大蓝图的是紫光集团。2013年夏季,紫光提议收购在半导体无生产线设计企业中排名国内第二位的展讯通信,并于同 年底完成了收购程序。展讯作为向美国非营利机构谋智基金会(Mozilla Foundation)策划的25美元廉价智能手机供应MPU(微处理器)的厂商,最近知名度正在提高。
紫光还力争收购锐迪科。紫光董事长赵伟国曾表示,如果将锐迪科与展讯的优势结合起来,将对世界半导体产业的势力格局产生影响。紫光提出以总额9亿 1000万美元收购锐迪科,高于后来提出收购意向的浦东科技。锐迪科的最大股东支持由紫光进行收购,甚至采取了解除持反对意见的董事长的职务的激烈手段, 但由于当局的审批等原因,经营整合的构想遭遇了挫折。
紫光和浦东科技均将目光瞄准半导体无生产线设计企业,在投资判断上符合情理。在世界半导体产业,自2000年前后起,就不断形成无生产线设计模式和 专注于受托生产的代工企业(半导体代工公司)的分工。据美国调查公司IC Insights统计,在半导体的全球销售额中,无生产线设计企业的销售额在2013年占到了29.2%,比2000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以上。
中国最大的半导体无生产线设计企业是华为技术旗下的深圳市海思半导体公司。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海思2013财年(截至2013年12月)的 销售额在130亿元以上,已经超过中国最大半导体厂商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公司(SMIC)。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增长重点也已转向无生产线设计模式。
政府主导的重组框架迎来极限?
另一方面,紫光与浦东科技竞相收购锐迪科的背景是中国政府开始着手振兴半导体产业。从2013年夏季开始振兴政策的出台时机愈发成熟,国务院于6月 24日发布了争取到2015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销售收入超过3500亿元、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幅超过20%的中长期计划。还提出设立名为“国家产业 投资基金”的公共基金,面向半导体企业进行投资。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是相当于所有工业产品大脑的半导体对进口的依赖度却一直居高不下。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3年半 导体的国产比重为38.3%。美国调查公司IHS Isuppli的分析师顾文军表示,除去海外厂商在中国工厂的产量,国产半导体所占比重不到20%。出台振兴政策正是了为了打破这种现状。
从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到的形势是,由于预测旨在实现产业高度化的政府将设立公共基金,国有投资公司希望事先“准备”好半导体无生产线设计企业,用来 获得投资。问题是在这一框架下半导体产业能否真正实现壮大。必须具备创新力和技术实力的半导体无生产线设计企业是在人才和资金自由流通的美国硅谷诞生壮大 的业务模式。
在全球范围内,政府相关资金投资半导体产业的事例随处可见,但是只有在集成电路的细微加工等制造技术的开发方面取得了成功。展讯通信与锐迪科的整合构想因国有投资公司之间的争夺而耽搁了近1年时间。即使判断政府主导的半导体产业重组框架已经迎来极限也并不能说是毫无根据。
据锐迪科的相关人士透露,预计收购问题将在8月上旬得出结果。不知中国最终是否能诞生出一个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无生产线设计企业。从中国或许可以预测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未来……
-----------------------------------------------
中微半导体45纳米蚀刻机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讲到中微半导体的蚀刻机。
我的研究和电路设计有点关系,但是也只是略知芯片制造的皮毛。电路设计最终就是画方框,这里放个MOS,那里放条线连接起来。Fab工厂拿到这些方框,首先是经过光照将这些图形转印到硅片上,然后就是蚀刻,四处挖坑。挖了埋,埋了再挖。。。
工艺角度最难的是光刻。光刻和皮影戏差不多,基本过程就是将mask上的形状照射到硅片上。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非常难,主要是精度的控制。现在 的特征尺寸已经远远短于光的波长,这个尺寸上,光的波动性已经非常明显,光线不再是直线,相邻的光也会互相干涉。所以要采用更短的光,要采用更复杂的机 制,这里反射一下,那里用放大镜聚焦一下,光刻机就变得复杂无比。世界上能做光刻机的没有几家,好像最大的是ASML,尼康和佳能似乎也做,但是做得好不 好就不清楚了。光刻机画好图纸,后面的蚀刻相对简单了。但是蚀刻也是方式最令人眼花缭乱的过程。有暴力的弄一堆嫦娥一号撞机月球的,有阴险的用毒药慢慢腐 蚀透骨。新闻里没有提到中微的蚀刻机到底是哪一种。
客观来说,芯片业是美国一家独大。将工厂搬到台湾纯粹是经济上考虑,而不是台湾的技术有多好。实际上工艺最先进的生产线在Intel和IBM。美国 政府对之的保护不亚于军事基地,我有生之年估计是进不去了。中国现在还不能制造最先进的光刻机,想买也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大陆的工厂比起台湾的都落后不 少。饭要一口一口吃,现在能够作出合格的蚀刻机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至于专利问题,我觉得到不必太在乎。知识学到手就是自己的,专利官司不过是公司之间的游戏,不必上升到诚信、民族尊严的高度上来。专利是什么?不就 是强盗先到一个地方,撒泡尿表示是自己的,然后就堂而皇之的收钱。面对相同的问题,大家的方法肯定也是类似的。但是对不起,我先注册了专利了,交钱来!信 息业的框架是美国搭建的,中国要想赶超不太可能全部推倒自己搞一套,也只有一块一块的替代。这个过程中就必然要符合整个框架的规范,侵权是必然的,好像中 微就是Applied Materials的一个华人高官海龟创建的。真正的问题是你有没有能力去侵权。中国现在不管造出一个什么来,都被骂抄袭。被骂又如何呢,当初日本不抄袭 的更厉害么。被骂是好事,表明他对你没有别的办法了,我热切得期待哪天Intel痛骂中国剽窃的那一天。
而且实话说,现在的专利已经被滥用到了无耻的地步,是个东西,有用没用申请一个专利,先占个坑再说。据说Microsoft周围有些小公司,天天盯 着微软用了什么技术,拣漏儿注册专利,然后和微软打官司。当初微软推出ActiveX技术,一个公司就注册了一个什么网上下载程序执行什么乌七八糟的一个 idea,然后狠敲了一笔,真是吃大户的阶级兄弟阿!我曾经在某个公司做过实习,该公司以打官司而闻名硅谷,转着圈的和内存厂商打官司。他的股票从来都是 大起大落,官司赢了,就做火箭上去了,输了,就跌下了地狱。公司的员工谁没有十个八个专利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当然,绝大部分专利都是垃圾。大部分钱还 是靠公司刚创立时的那些专利。据说公司的创始人当初是DRAM标准委员会的成员,偷摸的将自己的专利塞到了DRAM标准中。所以你只要作内存,就肯定用到 他的专利,就得给他交钱。但是内存本来利润就很低,何况这钱也的确交得太冤枉,于是都不想交,于是天天打官司。不过专利的二十五年有效期快过了,公司日子 更不好过了。管理层决定以后自己都不作专利了,专门收购小公司的专利,然后替人打官司!临走的时候,manager苦口婆心的对我说‘以后找工作千万不要 找有两个CFO却没有CTO的公司!’
所以山寨也好,侵犯啥也好,自己先作出来最重要。然后谁爱打官司,我陪你,等你官司赢了,市场都被我占完了。到嘴的肉吐出来?看看大英博物馆把中国的 文物还回来吧。我认为,对于核心科技,国家应该集中力量进行攻关。自己研究也好,高薪挖人也好,总之把技术搞到手就好。否则各个公司单独面对美国整个行业 的垄断和压榨,能混到印度那样有汤水喝就不错了。而芯片制造是整个信息业的基石,要特别关注。说实话,软件比硬件好追赶,数学好作软件就不难。然而硬件不 是,你的制造能力不强,设计能力不可能强的。Intel的CPU为什么能垄断,不见得他设计的就比AMD的就高明。一个重要原因是Intel有最先进的流 水线。别人能做到两个G,他能做到4G。别人能放500个million的transister,他能放1个billion。而且他的设计和制造之间可以 交互相互优化。Intel每个系列的处理器第一款基本上是性能并不比AMD的性能好多少,但是经过之后不断的优化,性能往往有几倍的提高,功耗还能大大降 低。这些都是AMD所无法比拟的。中国要有自己的世界水平的CPU,就要先建立自己的世界水平的Fab工厂。否则就好像自己也能设计一个类似F22的飞机 出来,但你就是制造不出来。
最后一点题外话,‘山寨’一词在去年(2008年)被吵得一塌糊涂。这个词应该来自于最初联发科推出的整套手机解决方案,使山寨小厂都能定制自己的产品。从技术角 度来讲,联发科的集成能力还是挺强的。而且标准化本来就是工业发展的方向,当初也正是福特的流水线才使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现在手机行业有什么权力拒绝标 准化呢?我觉得对山寨手机批判的根源在于技术的发展使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大大降低,然而既得利益者依然想维持之前的高利润率,自然对进来搅局的没有什么好 脸色了。中国现在就是一个搅局的角色,随着中国技术的发展,使很多行业丧失了原来的垄断利润,被别人骂骂出出气也是应该的.
------------------------------------
 “山寨也好,侵犯啥也好,自己先作出来最重要”,当年华旗侵犯朗科的优盘专利,就是这种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