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Friday, 31 August 2018

大萧条时期人们在书籍中寻找力量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市突然暴跌,一天骤降12.8%。这是大萧条的开始。两周内,300亿美元财富蒸发,相当于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总开支。此后不到一年间,13万家企业倒闭,1/4人口失业。钢铁工业下降80%,汽车工业下降95%。大萧条仿佛一夜间降临,但警示在数年前便已浮现。胡佛上台初,美国活跃着大量“信托投资公司”,很多公司投资去向不明,暴雷频繁。政府出手监管时,已有超过450万美国中产家庭的资产损失近1/3。大萧条,就是根基丢失的代价。只是这代价过于沉重,沉重到用几代人陪葬。整个30年代,美国对外贸易减少70%,国内近1/3人口没收入。这一时期的儿童,身材矮小,后被称为“萧条的一代”。一战结束后的畅销品,如电烤炉、洗衣机、缝纫机、自行车之类,销量断崖式下跌。昔日美好生活如同遥远的旧梦。压抑的现实催生了影视繁荣。好莱坞诞生于1929年,与大萧条的起点重合。学者李普曼写道:整个民族精神不振,人人觉得自己孤零零的,谁也不信,啥事也不信,甚至对自己也不信任了。没人料到大萧条会持续十余年。最终,漫长又残忍的生活成为最好老师。同时期,美国人发明了午餐肉和《读者文摘》。背后的原因是,买不起肉,就吃混装肉;订不起杂志,就订混合型文摘。在萧条时代,人们更热爱学习,知识能给他们更多安全感。最初,人们涌入图书馆是因免费且温暖。后来,人们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力量。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统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借书人约200万到300万,图书流通增长了近50%。借书人对图书管理员说:“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人们飞速翻阅,希望找到让时代终结的办法,希望能翻到希望。在至暗时刻,最珍贵和最稀缺的永远是希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