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Sunday, 28 February 2016

颠倒黑白的都德的《最后一课》


    相信所有上过初中的中国年轻人都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吧。 现在20多岁的我,也有幸去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地区。走了几个城市,感受了当地的文化,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可以说就是一个不顾历史事实颠倒黑白的编造之作。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 法国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而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强大的德意志帝国,一八七○年九月,色当一役, 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这个小说,就是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 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当时的老师韩麦尔说,法语是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和以后都要改学德语的事情。可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 呢?
     我见到的,在阿尔萨斯的WISSEMBOURG,虽然街道名,商店名是法语,可老百姓说的都是德语。斯特拉斯堡(阿尔萨斯首府),连城市名字都是德语街道 (STRASSE)和城堡(BURG或BOURG)两词的联拼,老百姓基本都会说德语。要知道,在巴黎,别说德语,碰到个会说英语的都难。这就让人产生一 个疑问,按都德的说法,德国占领后,才会强迫他们学说德文的。法国既然都收复他们这么久啦,怎么这个地方的人还说德语呢?怎么回事呢?
    
     WISSEMBOURG市内,房屋建筑也和德国没什么区别。
     这个阿尔萨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居民本来就是属于日耳曼族的阿勒曼人,原属于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直至17世纪根据
威斯特法伦条约( 1552年,法国瓦罗亚王朝向东进行领土扩张,占领了包括阿尔萨斯和洛林在内的德意志的大片领土。在十七世纪上半期的欧洲30年战争中,德国被法国和瑞典 打败。1648年,交战双方经过长期谈判,最终签订了威斯特里亚条约,按各约规定,德国正式确认法国在1552年占领包括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在内的广大领 土。)才开始接受法国统治。当地居民对法国统治者强加的语言和习俗不断地予以抵制。当普法战争结束阿尔萨斯成为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的领土后,当地150万 居民中大约有5万说法语的居民被迫迁移到法国居住。
     以上摘自维基百科。
     看到了吗,150万居民中只有5万说法语的居民。但在《最后一课》中,写得似乎全阿尔萨斯的人都把法语当母语,小弗郎士甚至想,“〔普鲁士人〕他们该不会 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那就离事实太远了。都德对德国强迫阿尔萨斯人学说德语感到非常愤慨,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据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 卷245页记载——“一战后,法国政府企图同化该地,特别是企图用国立学校取代当地传统的教会学校,并禁止德文报纸出版(德语是当地75%居民使用的书面 语)”。后果是:“阿尔萨斯自治运动蓬勃发展,寻求在法兰西共和国内自治。”后来法国政府放弃了这些文化同化的措施,自治运动才停歇。二战后的法国则直接 驱逐了1871年后移入阿尔萨斯的德裔居民,学校上课一律用法语,街道和店铺名字也只准用法语。这不就是最后一课的相反版本吗?只不过小弗郎士心中的坏家 伙由德国变成了法国。

    即便这样,现在的阿尔萨斯,仍有众多操着德语的老百姓们。


from http://gaizhaohua.blog.sohu.com/139722906.html 
--------------------------------------
 法国为何不学都德的《最后一课》

中国人都熟悉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但是想不到的是,在而今的法国并不像中国等国那样学习这篇课文,而文中描述的被德国侵占的法国领土最初就属于德国而不是法国,当地居民本来就说德语而不是法语,甚至包括剧中主人公小弗朗士或许都是如此。
  近日,北京举办国际服饰博览会,有机会接触了法国华裔
服装设计师王彦霖和其他法国设计师。王彦霖是迪奥和让·保罗·戈蒂埃这两大法国时尚品牌空前的唯一一名中国设计师,她创造的服装品牌AVENUE 2907引起广泛关注。王彦霖认为她的中国心和初中学习都德《最后一课》受到的影响有关,她也因此对法国有些好感。谈起中法两国交流,让王彦霖惊讶的是,而今法国中学并没有设置都德的《最后一课》,甚至许多法国人也不知道都德是何人。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赔款25亿法郎,并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都德参战,痛心法国的惨败,1873年创作了《最后一课》。
  课文里说,小弗朗士逃学到野外游玩。"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剧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 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小弗朗士后悔没有好好学习法语,他听得极其认真,连镇里的成年人也来学习。下课时,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 岁"。"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中心思想式的经典总结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法国这段历史和中国很像。侵占东北期间,日本实行奴化教育,用日本东京时间计时,妄图泯灭东北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使东北一切日本化。当时把汉语叫"满语","国文"、"国语"是日文、日语。
  笔者王锦思像小弗朗士一样大的时候,和小伙伴调皮捣蛋,偷海棠、香瓜,在小河里洗澡,抓鱼,唱着儿歌。那时,我没意识到汉语是多么动 听,多么优美,东北话多么幽默和生动。没有想到祖国历史多么伟大光辉,祖国的意义和份量多么重要。有时我甚至以小人之心恶劣地揣测,普鲁士军队占领小镇 后,小弗朗士学德语一定很生硬和蹩脚吧,韩麦尔先生还敢讲法语,还敢在黑板上写"法兰西万岁"吗?他也会学德语吗?所有猜测因为《最后一课》是虚构的小说 而毫无意义。毕竟是都德替"韩麦尔先生"教法语,替"小弗朗士"认真地听法语。
  历史总是那么有趣和吊诡。据悉,在而今的阿尔萨斯许多老百姓还说德语,不是单纯的因为德国对其占领的奴化教育,而是因为阿尔萨斯在古代 本属于德国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居民都说德语,1552年被法国占领统治后,当地居民对法语存在抵制倾向。当普法战争结束,阿尔萨斯重新成为德国领土 后,150万居民中只有5万说法语的居民。但在《最后一课》中,写得似乎全阿尔萨斯的人都把法语当母语,显然和历史大相径庭。
  二战后,法国驱逐了许多1871年后移入阿尔萨斯的德裔居民,学校上课一律用法语,街道和店铺名字也只准用法语,但是六十多年也没能从 根本上改变当地生活语言还有德语的现实,或许当地的德裔居民学到了都德的《最后一课》并深受影响,于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依旧牢固地坚持自己的民族 语言。而现在法国不在学校里学习《最后一课》这篇课文,或许由于法国教育部门认识到课文故事和历史现实的不同,不继续传授给学生也是尊重历史和当地居民感 情的表现。
  笔者王锦思不妨大胆地想一下,《最后一课》里教师韩麦尔的思想和倾向,即使不是如同一个在侵略战争期间的日语教师在日本战败前对经受过 奴化教育的东北人或台湾人那样惜别和教导,那么他所留恋的的时代显然不是那么具有充分的爱国含金量。而东北则不同,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完全和日本无关。但 是不论历史的真相如何,《最后一课》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成为课文,凝聚了民族,团结了国家。而《最后一课》体现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更是深深影响了几代中 国人,也值得中国中学生继续学习和领会,服装设计师王彦霖才在立足法国、放眼世界的时候,始终心系祖国.

from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4/01/content_1083447.htm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80%E5%90%8E%E4%B8%80%E8%AF%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