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uesday, 7 March 2017

“废英语”?不要剥夺普通学子看世界的眼睛

陶短房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光宇“高考取消英语、中小学英语改必修为选修”的提案曝光,立即引发激烈争议。翌日,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直言“取消英语考试这个建议有点仓促,甚至比较鲁莽”,他的这番话同样引来议论纷纷。
尽管俞敏洪反对“高考取消英语”引人瞩目,但纵观其发言全文,实际上是赞同“英语难度下降”的,所反对的仅仅是“取消”(取消英语高考,或取消英语中小学必修课)而已,也就是说,这两位“两会”代表其实都认为,中国中小学英语教育比重过高,应该“减负”。
真的如此么?
曾有人说“学习自然科学能让人学会道理,学习外语能让人学会看世界”。中国虽然历史文化悠久,但就当代自然、社会科学而言却是“后发”,学习外界的先进知识、经验,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一带一路”的延伸,越来越多普通中国人有了更多“走出去”,和外国人交流的机会,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定的外语知识。
尽管近年来中国各方面发展迅速,但在许多领域仍处于追赶者、学习者的地位,在一些领域,专业、甚至不那么专业的资料也多为外文,缺乏外语基本功,等于自缚手脚,放弃学习。
或许有人会说“中小学英语所教有限,学不到太多东西”。但中小学正是语言学习最容易、最关键的当口,一旦错过,后面再学便事倍功半,且中小学英语所学的,正是英语的基础,基础打不牢,后面会吃更多苦头。“减负”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前提是宏观地减、总体地减。
英语是全球范围当代最流行的“世界语言”,掌握这样一门语言,在当今社会已成为“刚需”,相比某些国家,英语既非中国母语,和汉语也无密切“血缘关系”,前面“减”了,后面恐怕要花成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回去”。
或许有人会说“大多数人以后不一定会学英语”,但如前所述,世界越来越开放,接触外界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即便普通人,也应该有一双看世界的眼睛,至少我们不应处心积虑地试图将之剥夺。
如前所言,英语已成“刚需”,学校里教得越少,学生、家长寻求校外“进补”的需求就越多,愿意支付的代价也越大,这对于中国社会、未来都非福音,对普通家庭更是灾难(越有钱就越有条件校外“进补”),但对课外英语教育商却是最大的商机。提议“取消”的李光宇代表是开连锁双语幼儿园和课后英语补习班的大户,虽反对“取消”却赞成“减少”的俞敏洪委员,其旗下“新东方”是干什么的更是人所众知,但愿他们在中小学英语教学方面的公开意见,并非出于本位利益的考量,而仅是认识、观点上的分歧。
顺便说,本人是南京外国语学校的老毕业生,从小学四年级到大学四年级,学的都是法语而非英语,就个人感情论,对法语而非英语更有感情,以上观点并非出于私心,而实在是不愿看到中国中小学生、尤其普通家庭的孩子,因为不恰当的“减法”而被剥夺看世界的眼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