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期间,东莞松山湖一家精密制造企业宣布建设“无人工厂”,将大量劳动者从危险、枯燥的生产线上解放出来。
无独有偶,小长假过后,长三角的扬州官方也宣布组建智能制造机器换人专家库,并透露,年内扬州有望出现“无人车间”。
虽然“无人车间”实际上依然需要人来操控,但这样的消息还是将“机器换人”推向新的高度,也为“智能制造”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此前,浙江、广东等省份都宣布启动“机器换人”计划。以广东为例,未来三年工业技改投资累计将达9430亿元,并将推动1950家以上的工业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工信部也印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今年启动30个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然而,业界普遍认为,“机器换人”并不容易。尤其要注意的是,“机器换人”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机器替代人工,而应该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对于国内的机器人行业及政府来说,在这股风口除了追求机器人制造核心技术突破外,更应该注重机器人配套服务的拓展.
位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的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大手笔宣布推进“无人工厂”建造体系首期计划,替代约3000个工人。
目前,首批100个机器人已经“到岗”。“就是因为用上了这些机器人,我们看到了效益,所以才决定在这方面加快力度。”长盈精密总经理助理罗卫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内部测算,这些机器人的成本回收期只要1年半左右。
该厂的打磨车间率先用起了机器人。据罗卫强介绍,原本这个打磨车间要用600个工人,但现在通过引入60台打磨机器人,人工数量降到了60个。“我们的目标是把人数降到20人。”罗卫强说,较之手工打磨,机器人打磨平均不良率降低了20.7%,效率提升了2倍,机器人平均产能超过21000件/月。
该公司董事长陈奇星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无人工厂”并不是说完全没有人,但会大规模压缩人工数量,甚至可达到90%的水平。陈奇星说,若按目前的手工操作生产水平来计算,工厂需要2000人,但“智能工厂”建成后,虽仍需要一些软件系统、中后台管理人员,但预计不超过200人。
近年来,珠三角等地“用工荒”愈演愈烈,企业不仅招工难,也面临不断上升的劳务成本。制造业大鳄富士康率先在业内启动“机器换人”计划,2011年,郭台铭曾提出三年时间部署100万台机器人。尽管目前富士康还没有达成这一目标,但“厂区的工人明显减少了很多,但我们产值没有减少”。富士康一位管理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
国产机器人正在加快紧追步伐
数据显示,国产机器人产业正在悄然崛起。综合中国产业信息网和天津市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数据得出,2012年国产机器人器人销量仅1112台,而独资及合资品牌销量高达25790台,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和96%;但到了2014年,国产机器人占国内机器人市场份额升至为13%。而这种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国外机器人厂商构成了威胁。对于一些应用量比较大、已经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产同类产品,外国机器厂商基本作了15%-20%幅度的降价。这说明国产自主品牌机器人企业已经在成长,让外国品牌商感到压力,进而倒逼外资机器人厂商降价。在一些细分领域,国产机器人已经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如洁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国产机器人的性能、技术指标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2013年,搬运机器人的产量,中国首次了超过外国,处于领先位置。在AGV小车方面国内绝对领先,而在三四轴电子行业的点胶、覆盖机械等领域国内出货量也比较多。而且从去年到今年,进入亿元、两亿元体量的国产机器人企业数量增长速度很快,几乎是翻倍增长。业界人士认为,中国的工业体系很完整,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能覆盖21个工业大类的国家,装备制造能力强,在机械工业、电力、钢铁等领域尤为领先。现在的市场前景对中国机器人企业是个机会。但是尽管国内的机器人企业在不断成长,中国机器人的生产工艺与国外依然存在差距,尤其是在汽车焊接领域与国外差距尤为明显。而且国内机器人在核心零部件研发方面落后于日、美等发达国家。这些方面都是我国国产机器人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此外,专家认为,虽然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在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由于起步较晚,已经很难追上国外机器人生产工艺的步伐,但在轻巧型的机器人领域或许会找到新的机遇。
-----------------------------------
国产机器人正在加快紧追步伐
数据显示,国产机器人产业正在悄然崛起。综合中国产业信息网和天津市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数据得出,2012年国产机器人器人销量仅1112台,而独资及合资品牌销量高达25790台,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和96%;但到了2014年,国产机器人占国内机器人市场份额升至为13%。而这种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国外机器人厂商构成了威胁。对于一些应用量比较大、已经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产同类产品,外国机器厂商基本作了15%-20%幅度的降价。这说明国产自主品牌机器人企业已经在成长,让外国品牌商感到压力,进而倒逼外资机器人厂商降价。在一些细分领域,国产机器人已经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如洁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国产机器人的性能、技术指标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2013年,搬运机器人的产量,中国首次了超过外国,处于领先位置。在AGV小车方面国内绝对领先,而在三四轴电子行业的点胶、覆盖机械等领域国内出货量也比较多。而且从去年到今年,进入亿元、两亿元体量的国产机器人企业数量增长速度很快,几乎是翻倍增长。业界人士认为,中国的工业体系很完整,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能覆盖21个工业大类的国家,装备制造能力强,在机械工业、电力、钢铁等领域尤为领先。现在的市场前景对中国机器人企业是个机会。但是尽管国内的机器人企业在不断成长,中国机器人的生产工艺与国外依然存在差距,尤其是在汽车焊接领域与国外差距尤为明显。而且国内机器人在核心零部件研发方面落后于日、美等发达国家。这些方面都是我国国产机器人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此外,专家认为,虽然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在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由于起步较晚,已经很难追上国外机器人生产工艺的步伐,但在轻巧型的机器人领域或许会找到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