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偶像级艺人的刘文正上周传出死讯,但一天之后出现大逆转,当事人仍在人世。这一新闻,凸显影剧圈的真假讯息纷乱,找机会出风头者众,新闻媒体查证的基本工作懈怠,乌龙新闻扰动许多粉丝情绪,台湾社会有如假讯息渊薮。退隐多年的刘文正,长居外国,突然去世的讯息,来自他的一名前经纪人“伤痛透露”。影剧记者未经找到当事人或可靠的消息来源查证属实,即宁信其为真而纷纷抢发,不问事实的大幅报导,让爆料者炮制的假讯息大为轰动,追思、回顾、反应的相关新闻纷纷出笼,影剧圈和社会上不少人随之起舞。然而,“刘文正死了”新闻只短暂维持,一天之后却“死而复生”,事后看来十分荒谬可笑,影剧圈与整体社会如继续让类似假讯息大行其道,实在令人难以恭维。
有如国人所见,“刘文正死了”新闻报导的同时,“永远的巨星殒落”突出当事人在演艺界的份量,“闪亮的日子、不朽的传奇”描绘其偶像生涯,更热闹的是诸多相关反应。曾与其共事或同台演出的演艺界人士“泣不成声”、“泛泪不回应”、“无法置信”或“唤起回忆”、“道出秘辛”、“揭私下不为人知关系”等等立即回应之外,据说巨星猝死于心肌梗塞,医生乃应景谈此疾症状及保命招数;有人以他退隐之后在外国投资房地产成大亨,大谈“刘文正理财秘方”;还有政治人物说,“十六岁靠关系溜进歌厅偷看刘文正”…堪称无奇不有。
更热闹的,“刘文正死了”既经一夕改口而为乌龙闹剧,爆料人顿成众矢之的,有人说他“疯了”,有人要他“还我泪水来”,还有人揭发他搭机“机上脱序、咆哮空姐逼穿袜、下机被警带走”的丑陋素行。其间,名嘴和好出风头之徒又乘机高谈阔论,煞有介事,绘影绘声,不但增添茶余饭后话题,也凸显假讯息在我们社会轻易引发涟漪的诸多乱象。
“刘文正之死”所突出的现象,是一则仅凭一个人爆料的假讯息,可以轻易透过新闻媒体大幅报导,通行无阻而横行社会,且引起诸多反应。在此过程,新闻记者和媒体不在意爆料者的公信力,未落实查证的基本功夫,对攸关知名人物的死讯不经交叉核实,只看重其表面上的新闻价值或耸动,求快而不问真假,偏信一人且抢发,导致乌龙一场,对当事人造成困扰,有失媒体身为社会守门人的基本职责。尤有甚者,不仅主要新闻搞乌龙,衍生的相关配合新闻也沦为浪费社会心力或资源的无谓炒作。
大众传播媒体的影剧新闻如此离谱,由于手机普及,人手一机,在有“自媒体”之称的社群媒体世界,更是乱象百出。其中,除了众多来自键盘手、网红的真假资讯充斥,更多的是群组中人不加质疑而轻信转传的随手资讯或贴文,以致假讯息大行其道,导致同温层的偏执,也容易引发社会分化。一般公众收到社群媒体中的资讯,辨识之道主要在检视消息来源的可信度或公信力,特别是明示消息来源,并注意其发出时间,加上以常识和常理判断,转贴转传须审慎为之,这其实反映个人素养、水准和格调。
诚然,随着科技进步,假讯息势必更为张狂。如今,假讯息透过图文并具,静态动态内容都来,且随着人工智慧(AI)进展快速,以深伪技术(Deepfake)等制作生成的视频已不罕见,五年前中国出现美国总统川普以华语演讲的影片,去年国际间有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宣布投降的画面,台湾也已有人利用这一技术于不法牟利的案例。国际间的深伪等假讯息,常以政治、色情、私人、犯罪和歧视为主要内容,易削弱人们在网上辨别真伪的能力,并可能滥用而引发社会动荡;在台湾,尤须防备来自中国的认知作战。
假讯息成为问题,有来自我们内部的,“刘文正死了”的影剧新闻之外,政党恶斗不休的台湾,政坛上各方网军经常出动,每到选举季节,假讯息更为嚣张。同时,来自中国的外在威胁更不容轻忽,台湾是中国网路攻击和假讯息的首要攻击目标。统计显示,去年曾有单日近六百万次来自中国的网路攻击纪录;美国联邦众议院前议长裴洛西去年八月来访,中国对台湾所发动的网路攻击次数暴增为二十三倍。最值得警惕的,中国协同其在台湾的政媒同路人,近期加紧散布疑美论、棋子论、失败主义等论调,假讯息常为其工具,企图不战而屈服台湾。对抗以假讯息为主的认知作战,是台湾自保的基本工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