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Saturday 31 August 2019

北京当局不愿面对“世界工厂”必然衰落的“长痛”,误判形势,中美经济战的成败已初露迹象

由于对经济全球化有三大错误认知,北京当局不愿面对“世界工厂”必然衰落的“长痛”,而决定用“两败俱伤”的“牺牲打”造成美国的“短痛”,来扭转美国的对华政策。但它的“牺牲打”会加剧“长痛”,却无法消除“长痛”。
一、北京当局不靠谱的三张“大牌”
过去一年多来,虽然北京当局非常不满川普(特朗普)要求缩小中美贸易逆差和中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但它似乎一度“老神在在”,认为美国在华企业将是自己永远的“同盟军”,而“西方民主不过是财团控制政治”,所以它们会迫使川普放弃其对华政策。而几天前中共对美国发起经济战之举,表明它已经意识到,如果光指望美国在华企业这些所谓的“同盟军”,看来拖不住川普的后腿;相反,这些美国企业也纷纷转移订单,甚至出售工厂,成了川普的“同盟军”。因此,中共决定自己直接出手,通过主动对美国产品加关税,倒逼美国经济,对川普造成更大冲击。
北京当局之所以误判美国在华企业的动向,是因为它相信自己有三张“大牌”在手,可以坐看美国企业倒逼川普。这三张“大牌”便是:中国市场无限大,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世界上独一无二,外企在华经营利润丰厚。而外资企业界的实际感受则是:第一,中国的市场早已饱和,而对国内企业的种种保护也使外企很难再有开拓国内市场的空间;第二,中国完整的产业链确实让安于现状的外企及其华裔经理们颇感如鱼得水,但产业链并非中国的“独家秘籍”;第三,外企的利润率并没有高到足以消化百分之几十的关税,一旦双方互加高关税,外企就很难再眷恋在中国制造的便利。
如果只是误判美国在华企业的动向,中共或许还可能及时调整它的对美政策,但它对经济全球化的三个更大的错误认知却让它越走越远;等到现实逐渐成型之后,经济全球化转向造成的“长痛”已经不可扭转,而且正一步一步地构成对中共的压力。
二、经济全球化永不“脱中”?
北京当局的第一个错误认知是,误以为经济全球化一旦造就了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就再也不会改变其以中国为重心的制造业格局了;中国执经济全球化的“牛耳”,从此就居于步步高升的稳赢格局了。
事实是,经济全球化本来就是一个资本和技术不断流动的过程,从来就没有一扎根就再不迁移的先例。我在去年10月6日发表的《第五波全球制造业迁移:从中国开始?》中指出,世界产业史证明,根本就不存在不可迁移的供应链。上世纪以来全球有过4次大规模制造业迁移:20世纪初英国的部分过剩产能移向美国;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德国转移;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向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转移轻工、纺织等产业;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2000年开始中国成为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因此形成了“世界工厂”;本世纪初以来各国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惊人变化,已促使全球制造业开始了第五波大迁移。
的确,经济全球化是造就了中国的“世界工厂”,但在中国的工资成本、税收、能源价格、汇率、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影响下,部分在“世界工厂”的制造业早已走上了“脱中”进程。差不多十年前就出现了“世界工厂”南移的趋势,即面向美国市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或技术简单型供应链逐渐离开了“世界工厂”,由此引起了服装、制鞋、玩具等产业的“全球供应链重置(supply chains reallocation)”。从那时候开始,中国的“世界工厂”之下坡态势其实就已经不可逆转了,中美经济战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
三、与川普针锋相对便可安住外企之心?
北京当局对经济全球化的第二个错误认知是:我的“世界工厂”工业体系已经建成,任何动摇这个体系的外部变化都是对中共利益的威胁,而川普上任之后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转变,是“世界工厂”走下坡路的罪魁祸首,因此必须不惜代价、加以打击。这个想法背后的潜意识是,只要阻止了川普的对华政策,就能重新恢复“世界工厂”的兴盛和荣耀。
可是,对在华外企来说,享受继续在华生产的方便固然很好,但是,中美两国在经济层面的对抗实际上造成了企业界经营上最大的不确定型风险,很多外企不是因为在华经营已经亏损,而是因为在华经营的风险大到难以把握,为了躲避风险,它们不得不将订单或工厂转移到非中国地区。于是,中共与美国的对着干,恰恰加剧了外企的担忧和撤资行动。
《日本经济新闻》今年7月18日的报导指出,目前全球供应链将分化为“中国”和“非中国”两部分,看不到平息迹象的中美贸易战正在动摇外企的经营战略;表明和讨论将生产迁往中国大陆之外的主要全球企业开始增多,对印度和越南等中国周边国家的投资额如今增长1—3成,外企投入资金的地区分布也明显发生变化。台湾科技公司也纷纷前往东南亚和美国设厂生产,据新竹工业技术研究院统计,台湾九百多家上市公司中已有191间在东南亚和印度投资;其中,印度因本身就是新兴市场,多受台湾科技厂青睐,而越南则是吸引最多投资的国家之一。
解析所谓的全球供应链分化为“中国”和“非中国”两部分,应该有两层意思。第一,很多产品的供应链不再依靠中国。其实,全球跨境产业链为发达国家的进口商品提供原料和中间产品的比例,自1995年的26%上升至2010年的31%峰值后,这两年已经缓慢跌回30%。这说明,全球供应链出现了停滞甚至是收缩迹象,这与制造业自动化有关,并不全是中美经济战的结果。第二,中国的“世界工厂”正面临逐步脱离“世界”的命运。目前中国的“世界工厂”实体尚在,其发达国家市场的订单却日渐流失。首先是最终产品订单下降;其次是部分零部件生产的订单来向改变,从来自美国市场,变成了依赖东南亚企业的订单。这样,“世界工厂”就逐步脱离了“发达世界”,为其它东南亚或南亚国家的企业提供零部件,成了它的谋存之道。
四、卖家为王?
北京当局对经济全球化的第三个错误认知是,它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那种货品供给决定一切的计划经济思维来认识经济全球化,以为自己的“世界工厂”可以左右全球经济的命脉,凭借手头的供应链,便可以轻易地卡住购买方的“脖子”,进而予取予求。
事实上,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背景不是卖方垄断和卖方市场,而是买方说了算的买方市场;订单决定一切,产品的卖方必须围绕着订单转,而不是买方只有一个卖方可以交易的那种“卖家为王”的格局。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供应链本来就是外企转移而来,并非中国独创且垄断技术、设备的生产体系;在外企的帮助下,这些供应链逐步完善,但外企并非不懂得如何建立产业链,只是舍不得花投资到别的国家另建产业链、培养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而已。
如今,中美经济对抗的格局一旦形成,在华外企或长期在中国下订单的跨国公司就不得不躲避风险,一方面转移部分订单,一方面开始在其它国家建立新的供应线。这当然会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在那些产业链比较长的行业,其下游的装配工厂可能转移到其它国家,但零部件仍然可能需要从中国进口;而为了降低对中国零部件的依赖(一个产品对中国零部件的依赖度高了,出口美国仍然要交高额关税),西方国家的企业会从相对简单的零部件入手,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另建产业链,直到完全取代中国零部件。
中共留不住发达国家的订单,其最重要的后果是“顾客一走不回头”。美国企业一旦转移,站住脚以后,自然就不会再“吃回头草”,“世界工厂”的订单将渐渐减少,今后将主要面向欧洲和非洲,中国过去二十多年来依靠美国市场每年净赚几千亿美元来补充外汇储备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五、中美经济战,成败已初露迹象
目前,美国商界对中美经济关系恶化忧心忡忡,频频发声,希望川普慎重处理双边关系。或许,川普可能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将部分产品从关税名单中撤出,或降低部分从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但是,商界面临高风险已是既成事实,没有多少高管愿意拿自己公司的前途开玩笑,赌一把“坚守中国”的运气;无论如何,未雨绸缪总是必要的。因此,不管川普今后在对华关税上是否让步、让步多少,美国企业另谋布局的脚步不会停歇。而对中共来说,这就是“长痛”的延伸。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如今北京当局所面对的则是,“短痛可以硬挺,长痛无法消除”。中国的经济下行将进一步加快,紧日子会越来越明显,而各种过去难以想像的应急措施可能陆续出台。比如,不许准备撤资的外企将出售企业所获资金换取外汇,或千方百计阻挠外企卖厂走人等等。此类做法固然有防止外汇储备大缩水的考虑,但同时也就暴露了中共在国际金融上的脆弱性。可以说,不管中美经济战走到哪一步,中国的对外开放承诺都将不断跌破西方国家的期待,从而进一步加剧在华外企的危机感,形成担忧、撤资、(中共)反撤资、外企更担忧的恶性循环。
在中美关系上中共的强硬姿态固然是其一博,就中国经济前景而言,“短痛”、“长痛”都是伤害;而对美国来说,它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是有限的,可能金融市场会出现震荡,但整体经济可能仍然维持相当程度的自我支撑而没有多少“长痛”。由此观之,中美经济战虽然刚刚开始,其实成败已经初露迹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