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两个例子。第一,美国的制药工业已经空心化,大部分原料药和许多常备普通药物都依靠中国供应。现在的双边关系产生了一个风险,那就是,一旦中国停止原料药和常备普通药物的供应,美国就可能出现药房断药的严重问题。现在美国政府部门已开始关注这一点,同时,美国的制药公司和药品进口公司也开始未雨绸缪,在全球寻找替代来源,同时考虑美国药物的部分国产化。
第二个例子是高科技电子产品。过去多年来许多高科技电子产品公司都依赖中国的制造基地,但现在这些公司不得不考虑重组它们以中国为重心的全球化产业链,因为今后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或在中国组装的产品可能面临美国的安全性审查。而中方的强硬态度同时也表明,北京可能用这些产品来要挟美国政府;也就是说,美国公司的中国供给经营策略可能被北京当局利用来威胁美国。对任何一个大公司,这种政治性风险都超出它们的商业承受能力,所以,它们只能改变产品的生产链,把订单转移到没有这种风险的国家。比如,苹果公司已经在悄悄地这样做了,当然,它会保留在中国制造、就地销售的工厂。
由于北京的对美经贸谈判策略在商业上造成了巨大的经营风险,那些面对中国的供给依赖型跨国公司(不仅仅是美国公司,也包括日本、欧洲、台湾、韩国的面向美国市场的公司),都不得不调整产品生产链的构成,让它们的产品从中国供给依赖型变成部分非中国供给。这些企业从去年开始就悄悄地在东南亚、南亚、南美洲新建生产链,几年内它们的订单就会大量转移到这些中国之外的新生产基地;到了那个时候,中国的很多出口导向的工厂会突然发现,从某一天开始订单消失了,而在其他国家制造的同类产品已经不声不响地在美国市场上出现,“中国制造”就此退出。
此刻,这个过程像“鸭子划水”那样静悄悄地正在进行,这些计划转移生产链和订单的跨国公司不会、也没有必要通知中国政府。虽然这个过程才开始一年多,其效果已开始在美国消费品市场上出现了。比如,今年的冬季购物季节,一些多年来传统上由中国供货的消费品,比如厨房用具、小家具、服装、小电器等,供货国家都改变了。
等到这个全球跨国公司的生产链调整、转移完毕,那时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可能就自然解决了。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厂房设备可能依然还在,但就是订单没了,有厂有货没买主。其实,不仅仅是外企在作撤离准备,很多面向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也加入了撤离大潮,因为它们也怕今后关税冲击它们的产品价格;不转移到别的国家,这些中国企业会被冲垮。
这就是对中共来说“赢就是输”的根本原因。简单来讲,中共在美中谈判方面政治上赢得了姿态强硬的面子,但却为“世界工厂”营造了巨大的经营风险,结果导致跨国公司转移产业链,而中国部分退出经济全球化,大批出口企业陆续倒闭破产,大批员工失业。
更重要的是,美中贸易战改变了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布局,以品牌和市场营销为主体业务的跨国公司正在学习如何认识风险因素和强化防风险意识;一旦这一层明确了,转移生产链其实是代工厂的事,而代工产业链的下游组装公司对上游的零部件生产公司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代工厂集群的撤出意图和转移过程往往都事先严格保密,甚至向中国有关方面施放烟幕,以麻痹中方,减少可能的官设障碍;等到新产区准备好之后,只需要在中国关厂开人,然后出售设备厂房就行了。对跨国公司而言,分散生产和摆脱“中国依赖”这双重考量是它们过去两年来正在上的重要一“课”;而对中共而言,这种基于双重考量的撤离决策从不同方向同时击中“世界工厂”的软肋,加快了中国经济下行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