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想反驳别人
01.认知水平越低,反驳欲越强
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喜欢较真。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一口咬定别人是错误的,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才能找到自我的优越感和认同感。而这种人的习惯性的反驳,却恰恰暴露里自己的无知,其实真正一无是处的人是自己。
02.不接受别人的观点,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
这种人很难接受别人的观点,总觉得别人没有自己的观点犀利、正确,自己永远是对的。比如皇帝式的老板和管理者,搞一言堂,他总是说,就照我说的干。有不同的意见,哪怕是非常有价值的意见,他也会全部忽视。
03.防卫式自卑心理
习惯性反驳是“防卫”的典型表现,其背后藏着的是不易察觉的自卑心理,比如有人说一句,“你的方案需要再优化一下",防卫型心理的人马上就会觉得,对方是在否定自己,立马触发了自己的反驳模式。这种行为其实是为了缓解自身焦虑和不安的应激反应。
04.过早形成“低层次的思维闭环”
过早形成低层次思维闭环,是阻碍一个人进步提升的重大障碍。因为对深陷其中的人来说,碰到的所有问题在他的逻辑闭环之中。对外部一些“捅破窗户纸”的言论、意见非常排斥,习惯性反驳也就成了他维护自身闭环合理性的重要手段。
05.不愿意承担错误,逃避责任。
有的人之所以习惯性反驳,是因为他不愿意承担自己的错误,善于逃避责任。比如上级刚要指出他的问题,话还没说完,他就立马打断说,不是我的错,跟我没关系,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别人,或是客观因素,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06.不关心别的,就想赢。
有些人习惯性反驳,只是享受赢的感觉。因此,无论何时,都想要争个高低。他不会管你掌握了多少信息,做了多少调查,无论你说的什么,他都会反驳你。他不是为了做好事情而争论,而是为了争论。而争论。
为什么克制自己的反驳欲
01.层次不同的人,无须争辩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认知而买单。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把酒言欢,遇到三观不合的人,也别去与傻瓜论长短。真正优秀的人,从来不是去让想着如何别人相信自己是对的,而是懂得以超然的心态去接纳和包容一切的不同。
02.小孩子才纠结对错,成年人更关注得失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认知不同的观察者。可能永远说服不了彼此。因为在彼此有限的认知范围之内,都认为自己才是事实。面对这种情况时,应该怎么办?从对方角度出发,不纠结对错,只关注得失
03.你认为自己是对的,不必说服别人赞同
生活中,总难免会遇见这样的人:他们的观点永远取决于对方的观点。只要对方是赞成的,他们就会反对:而只要是对方反对的,他们就会赞成。这时候,你要立刻含笑闭嘴,给他竖一下大拇指:“嗯,你说的都对。”因为再争论下去,你也无法帮他建立全局观,他却可以永远在特例世界里,洋洋得意。
04.不去纠正观点不同的人
同一件事,因为性格、经历、思维方式等原因,看法也是不一样的,如果硬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势必会给对方造成困扰。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想法,去纠正别人的行为,这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素质。
05.不去纠正认知不同的人
所有人都有认知的局限:有时间认知的局限,正如夏虫不可语冰:有空间认知的局限,就是井蛙不可语海: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每个决定的背后,都有它的原因。在没有了解到事情的全部之前,请不要随意对别人进行道德审判,更不要企图去改变纠正别人,这是成年人相处最大的清醒。
06.换位思考,多一些包容心
别人说完意见后,你可以试着换位思考一下。换位思考,不仅仅意味着同理心,更意味着一种高级的包容心。换位思考也不单单是道德忍让,而是一套复杂的思维体系。让你设想别人的思考逻辑、别人的做事方法,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来丰富自己的认知。
from https://xsc.hebcm.edu.cn/col/1394608499314/2023/03/14/1678759239841.html
-------------------------------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行为是习惯性反驳
很多时候,这些反驳的人未必有心,可于听者而言,却是字字扎心。
没有人喜欢和满腹戾气的人交往,也没有人愿意和一身棱角的人相处。
一个人把反驳当成习惯,得罪的是别人,消耗的是自己。
如果你熟悉主持人鲁豫,想必记得她早期的访谈风格。
每当对方的回应,没有遵循她的思路,她就会蹦出一句:“真的吗,我不信!”
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觉得这样有何不妥。
直到有次体检,医生见她各项指标正常后,认为她平时工作很清闲。
鲁豫很疲倦地说:“我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呢!”
医生反问了一句:“真的吗,我不信!”
一种不被理解的无奈涌上心头,鲁豫这才发现自己的说话方式,会给别人带来这样的委屈。
从此她一改往日风格,每当采访对象说话时,她都全程保持微笑倾听的姿态。
遇到不明白的情况,她也只在对方说完后,问些引导性的问题,而不是急于质疑。
渐渐地,嘉宾们都愿意吐露心声,鲁豫的状态也不再紧绷,采访也变得轻松从容起来。
语欲胜人,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谁都有自己的立场和三观,而反驳只会让关系怨怼丛生,让自己心力交瘁。
正如企业家尹明善曾说:但凡遇到点事就要争个对错,你不苦,谁苦?
每个在生活中被拖垮的人,其实都在为自己的习惯性反驳买单。
02
建筑师王澍留美回国后,在中国美院从事旧楼改造。
每当同事提出设计思路,他都会说这样不行,有悖国际前沿的建筑理念。
几个月下来,不仅项目难以开展,他自己也常感到身心俱疲。
后来外出调研,他见到当地楼房风格迥异,各擅其美。
赞叹之余,王澍想起和同事的争论,不由深自惭愧:“世界是多样的,我所知的实在微乎其微。”
心理学中有个“达克效应”。
意思是说,对某个领域一知半解的人,更容易产生莫名的优越感,进而感觉自己永远是对的,别人永远是错的。
适当反驳,可能是为交流观点,习惯性反驳,则一定是无知的体现。
正如我们常说,无知者无畏。
越是认知浅薄的人,越是缺乏敬畏之心。
他们用自己狭隘的视角看待世界,习惯对别人的一切指指点点。
刘润曾在内部分享会议上,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住在深山老林的部落族人,某天突然被带到纽约中心。
他不会惊叹城市的繁华,科技的先进,生活的便捷。
而是对用打火机的人说 “不对,你应该钻木取火”,对骑单车的人说“不对,你应该骑马”。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族人永远不能融入现代社会,最终在拥挤的街头,做孤独的异类。
他后来在《底层逻辑》中写道:当你觉得世界一无是处时,自己亦已被世界抛弃。
无知的人,通过反驳别人,显得自己无所不知。
但生活不会说谎,短暂的优越感,片刻的成就感,都在暗中标注了价格。
愈发偏执的性格,逐渐萎缩的圈子,不断匮乏的认知和眼界……
只想在言语上做赢家的人,最后都成了人生的输家。
03
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曾说:
“习惯不是问题,反驳也不是问题,两者加在一起就是大问题。”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无时无刻的反驳欲。
用思考代替习惯,把反驳变成反思。
茱莉亚·达尔是当代最出色的雄辩家,获得过世界辩论大赛最佳辩手。
然而平时她也因职业习惯,总是下意识反驳周围人所说的每一句话。
精湛的辩论技巧,能够帮助她在赛场上连战连胜,却在生活中带给她无止境的争吵和疲惫。
终于在和多年的朋友决裂后,她开始明白:
“台上你能辩出一个结果,但在台下,你唯一能和别人达成的共识,就是你们不可能在任何事上达成共识。”
从此她跟任何人交谈,都会在对方说完一句话后,强迫自己停顿5秒再开口。
起初,反驳欲被强行压抑,茱莉亚会感到胸口一阵明显的窒闷。
但随着反驳欲逐渐消退,她反而有种思考时才有的淡定平和。
尽管只有几秒,却足以让她意识到,对方所说的大部分内容,根本没有值得争论的地方。
《论语》中说:智者思其所言,愚者言其所思。
不经大脑的反驳,其实是一种思维的惰性。
学会在倾听中思考,很多让你愤懑不平的事情,自会云淡风轻。
很赞同这样一句话:反驳是本能,反思则是本事。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处处反驳。
而是坦然接纳自己的局限,在尊重不同观点的同时,也让自己得到完善。
最近在看《华为学习之法》,对其中一个故事感触良多。
华为早期开拓日本市场时,遇到一个难缠的客户,明明每步流程都严格遵守了标准,但客户还是退回产品,而理由竟是“标签贴得比较随意”。
换作一般人,肯定不能接受这种理由,只会觉得客户是在存心刁难。
华为的负责人却强忍反问的冲动,还请求前往客户的仓库参观。
很快他发现并非客户吹毛求疵,而是他们使用了自动扫描设备。
标签没贴在指定区域,仓库人员就必须手动将包装上的标签对准扫描口,使得入库效率大打折扣。
这位负责人在总结大会上说:“如果当时我们反驳客户,不仅会失去一笔长期订单,也会错过一次学习先进入库方式的机会。”
真知灼见,往往藏在不中听的话里。
当你驳回了所有反感的观点,也就拒绝了一切可能的成长。
正如演员比尔·奈伊所说,你遇到的每个人,都能弥补你在某些方面的缺陷。
▽
你可能并不知道,刘德华当年曾被香港媒体称为“遭受恶评最多的演员”。
在一档节目中,记者问他如何能做到在质疑中成长。
刘德华平静地回答:不要句句反驳,而要字字反思。
驳倒一个人,不会让你变得优秀。
请记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表面喧嚣的波浪,而是底下沉默的泥沙。
原标题:《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习惯性反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