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个片段 ——
"我们得先吃饭"。这句话在不到 10 分钟的交谈中,他说了六次。
一位从纸媒下岗的资深员工秉着为老同行们谋福利的炙热爱心,搞了一项约稿中介服务,在传媒群组里推荐大家加入。他的自荐语很模糊,只是"重新致富、共同发财"之类,这让我对他的生意产生了点兴趣。
私下交流时他告诉我,"我们主要写产业文章,为行业产业服务",他说。就是软文吗?我问。
不一定,有人付钱写的那种可以算是,你叫它软文我也不反对,还有一种是行业观察与分析,可以说是独立创作的,"能确保你的观点自由",他解释说,并希望我把曾经写过的类似题材文章发来看看。我发给他的是《苹果卖的究竟是什么》。
他读过后很不高兴:"不能这样批评啊,会惹上麻烦的,你知道,那些巨头的公关都很强,钱多后台硬,得罪不起的。中国公司和进入中国的外国公司都不能得罪,如果你还想混下去的话"。顺便警告我:记住,你只是个写字的,不要给自己找难受。
他告诉我,他希望帮助大家"转型"。纸媒正面临洗牌,你大概也听说过,最终能留下来的都是以政府机关部门为固定订户的报纸和杂志,其余的都会出局。虽然很多传统纸媒在利用最后的时间拼命讨好政府,希望能跻身被订阅的圈子,但很可能没用,"政府不会轻易信任的,媒体这么多,为啥一直以来就几家可以享受内参通道?那些理想主义者只是不敢承认现实"……"我们必需提前下手,不能等着饿死",他说。
"如何能更好的二次、三次就业,这是关键问题。从事文字工作推荐这是我们的强项,不论是甲方乙方,或者自媒体,或者市场、品牌,我们这边都有大量需求",他说,"大家都是干这个的,就不多解释了,你一定能懂。你写得再好也没用,如果没人推荐的话,你不可能凭自己的本事吃饭。这就是现实"。
我有些不解,媒体的工作不是监督和曝光吗,"转型"的结果如果是逆转媒体原本的职能,究竟有多少人能迅速适应这种完全逆反的变化?
他笑了,"你以为在职的人就是在监督权力?别逗了,大家都是在吃饭,永远别惹那些能砸掉你饭碗的人,这事关你的生存问题。人有一万种活法儿,能让自己活得舒服的人,就是赢家",他说,还特别强调了一遍:"我们只是在延续所有同行一直以来的生存哲学,是让它发挥更强的效用,让那些能掌握这套生存哲学的人享受到更多的回报。正义是什么?如果没有收入来源,一切都是扯淡"。
他顺便批评了"你们这些外国人",他说"你们不懂中国国情,在中国想要活下去,你就必须放弃所谓的原则大义,你需要擅长投机取巧,既是技术也是艺术。我们这边也有些老媒体人比较矫情,总喜欢跟别人讲道理,呵呵,等他饿得抬不起头来的时候,看他还有什么力气讲道理……",他说,"我们在做善事,为老同行服务,虽然老同行很可能最事儿逼。每年都有大批的毕业生,那些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孩子们非常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招新人成本很低,但我们为什么没有那样做呢?还不是因为惦记老同行!"
他告诉我,在中国,光凭写字的本事是可以吃饭的,甚至有机会吃香喝辣,但前提是,"你得识时务、懂事儿、会做人,而不是只会做你自己","否则你会因为写字而饿死,甚至进监狱。只有这两个选项,你随便挑一个吧"。
他奉劝我:"没事别在网上讨论社会问题,尤其是沾政治的话题,否则你肯定在中国找不到工作。你说的什么所有人都能看到。想招人的老板不会希望招来一个只会惹麻烦的员工"。
—— 第二个片段 ——
"我现在只想赶紧凑够买房的钱,娶个拿得出手的老婆,过上无忧无虑的下半生",他说。
您现在的女朋友已经很不错了,又漂亮又有本事,我说。
"麻烦就在这儿了。正因为她自己太有本事,如果我的地位不能压过她的话,将来肯定会受气。她现在已经看不上我的工作了",他说。
你们也算是官媒了吧,官媒都很有钱的,这个我懂。
"问题是她也在官媒啊,而且还是领导的红人,我不能仅仅追求和她平等,这样她不会尊重我。我需要进国社,不是薪水的问题,而是地位,我需要看到她在和朋友介绍我的时候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他说。
兴奋?
"是啊,我在美国的同学也是她的熟人,现在就在国社,还是个小领导,她在给别人介绍我那同学的时候就是这种兴奋的表情。我跟她三年多了,三年,从来没享受过她这样的表情,就像换了辆宝马拍照上传朋友圈时的表情,就像那荣耀是她自己的。我要把这份荣誉拿出来,它应该属于我"。
我不觉得国社是荣耀,抱歉我说话比较直白。
"我也不觉得啊,可女朋友觉得是,社会上几乎所有你认识的人都觉得是,那就必需是。你的荣耀从哪儿来?就是从他们身上啊,他们的价值观决定了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早就不存在了。"
—— 第三个片段 ——
"我现在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是写作?还是特么的表演,表演给领导看吗?你看啊我在工作,结果呢,什么也发不出来",他说,"这次一共三篇,被删掉了两篇,有谱的人几乎快没了"。
审查标准是模糊的,越模糊空间越窄,问题在于审查本身。它不应该存在。
"谁说不是呢?问题是这事越来越恶化,在以前,红线还算相对清楚一些,哪些能说哪些不能,基本大家心知肚明,现在可倒好,尼玛没人愿意担责任,整个就是个踢皮球运动。底下送上去的稿子周刊自己不敢批,送到新华社审,新华社也拿不准,再送去外交部审,外交部不理,让新华社自己决定,然后新华社说周刊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前后一个多礼拜过去了,热点也特么过去了,直到现在稿子还在那儿搁着,没人敢拿主意!"
这个……好像很夸张的样子。
"一点都不夸张,这就是我们的现实,我们的几乎全部生活。忙得要死要活,你却根本看不见稿子出版,我问领导怎么办?领导说,接着踢呗,再踢一轮儿,继续审"。
好可怕。我看过您的作品,很中肯的观点,观察比较全面,这样的稿子发不出来是非常可惜的。
"不止我,所有人都遭遇这样的事。我们现在就像是一场大型闹剧里的木偶,明知道是闹剧,但跑不掉,连嘲笑都不敢发出声音,还要被线牵着,被迫表演,被逼着把这场闹剧做得更大"。
我是说,您可以选择给海外媒体投稿。本着不糟践东西的原则,至少……
他笑了,"要么说你是老外么,你们外国人不懂中国规矩。你拿着中国媒体的薪水,去给外国媒体投稿,这叫吃饭砸锅。你也许可以说用匿名或者化名,但那有什么意义吗?不仅没人知道是你写的,并且万一有人知道了,你这边的饭碗就砸了,甚至今后都没可能再在中国找到下一个像样的饭碗。为了一篇稿子,不值得搭进去下半辈子。是吧?"
他沉默了。过了好久忽然说,"你知道有什么心理测试能判断一个人的忍耐力吗?"
—— 第四个片段 ——
"要严打了你听说没?我刚看完那篇要管制 VPN 的报道,我的 SS 就上不去了。噩梦一样",她问我。
不是一直在喊严打吗,今后只会更严。话说你们是做国际新闻的,单位应该给配 VPN 或其他翻墙工具才对啊,这不是基本工作需要吗?
"才不会,从来不给VPN,更没人敢问这事。他们不承认这是工作需要,虽然也不管大家是不是翻墙,如今选题卡得越来越紧了,与中国无关的一切话题都不让说,但问题在于,与中国有没有关系是领导说了算的,他们拍一个选题出来才不会在乎你是不是能翻墙查找相关资讯"。
大家互相帮忙吧,肯定有懂技术的同事。
"有是有,只能平时修电脑用,翻墙这种事大家都是你知我知,没人会谈论这个话题。你也不可能知道身边哪个人是领导的心腹,哪个是打小报告的积极分子。没错翻墙无罪、是工作需要,但那是平时,万一哪天你得罪了领导,却又不能就事论事地批评你,翻墙这种小辫子就派上用场了"。
这,活得也太惊心动魄了吧。
"谁说不是呢,不止我们单位,整个社会都是如此。人们其实什么都懂,心知肚明,但没人告诉你,没人肯和你交流那些你感兴趣的事,虽然他们都感兴趣。就整天这么大眼瞪小眼的,装模作样的混日子"。
为什么信任我呢?
"你是老外呗,哈哈,你不存在于能影响到我的任何一个利益链上",她说。
—— 第五个片段 ——
"我真的很羡慕你们,能做到解构一个主题,如今这年头太不容易了",他说。
他是从网络媒体转行到纸媒的,这一路径与绝大多数同行相反。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他的回答很令人惊讶:"为了能思考。网络媒体以浅薄为宗旨,以扯淡为原则,根本容不下任何思考。我们这种欧洲派是追求深度的,完全受不了那些胡说八道。没想到……"
没想到什么?纸媒相对好一些吧,能把话题挖深一些?
"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但现在终于明白了,我赶上的是网络媒体国家化,如今肤浅是中国所有媒体的生存之需,不管传统还是互联网,装傻都是基本功。也就是说,没多少人是真的傻,至少我周围是如此,大家只是不说,领导的要求永远第一位。当然,慢慢就变得真傻了,就像在井底呆上几年的青蛙会变成灰色"。
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挖得越深,死得越快。想太多是个臭毛病,是致命的癌瘤,不仅会让领导发现你具有威胁性,开始琢磨怎么能让你变傻一点,并且还会引起周围同事的嫉妒,出风头在中国从来不是个好主意。"
领导喜欢浅薄的东西?
"他们不会这么说。比如我上次送去的稿子,被毙了。原因既不是选题,也不是观点,而是……几位审稿人都说看不懂!他们还把我教训了一顿,说我写得东西太学术,应该写老百姓能看懂的东西,要亲民!老百姓能看懂还珠格格,你找琼瑶去啊,雇我干嘛?"
哈哈,是审稿人水平太低了吧。
"是啊,他们自己看不懂就觉得读者看不懂。这是一贯的,不是我或某几个人的遭遇。这就是为什么你从外面看上去整个中文内容市场都是浅薄愚蠢的。因为不蠢的都死了"……
ppt.cc/fVjECx ppt.cc/fEnHsx ppt.cc/fRZTnx ppt.cc/fSZ3cx ppt.cc/fLOuCx ppt.cc/fE9Nux ppt.cc/fL5Kyx ppt.cc/fIr1ax ppt.cc/f71Yqx tecmint.com linuxcool.com linux.die.net linux.it.net.cn ostechnix.com unix.com ubuntugeek.com runoob.com man.linuxde.net ppt.cc/fwpCex ppt.cc/fxcLIx ppt.cc/foX6Ux linuxprobe.com linuxtechi.com howtoforge.com linuxstory.org systutorials.com ghacks.net linuxopsys.com ppt.cc/ffAGfx ppt.cc/fJbezx ppt.cc/fNIQDx ppt.cc/fCSllx ppt.cc/fybDVx ppt.cc/fIMQxx ppt.cc/fKlBax
Total Pageviews
5,459,324
Saturday, 25 January 2025
中国媒体业的绝望现状
Labels:
社会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