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uesday, 23 September 2025

太多人一辈子没听到几句掏心掏肺的情意

 

几句甜言蜜语就能让许多阿姨们心折,映照出阿姨们的孤独。

其实想想,缺甜言蜜语、缺真心表白的,又不只是阿姨们。

反过来,多少亲密关系——情侣、爱人、亲子——之间,能畅通无阻地表述真心呢?

《武林外传》里,佟湘玉为了听白展堂一句甜言蜜语,不惜咬牙装睡,打死不肯醒。

到生死之际,听白展堂说出‌‌“喜欢,贼喜欢‌‌”,还觉得死而无憾。

所以她也时常羡慕郭芙蓉与吕轻候,因为她自己时常找不到恋爱的感觉。

《我爱我家》里,38 岁的和平发现42 岁的贾志国出差时给杭州美人小方写信,称呼她‌‌“方‌‌”,立刻不高兴了:

‌‌“方什么呀?‌‌”

贾志国:‌‌“没有了,就一个方字儿,我这人用词简练,在单位锻炼这么多年了,你又不是不知道!‌‌”

和平大怒:‌‌“嘿嘿嘿.我跟你过十几年了你冲我简练过一回没有啊?你叫过我一个平字儿没有啊?凭什么她一上来就能享受这待遇啊?‌‌”

这词用的极精确:‌‌“待遇。‌‌”

亲密关系里,享受一个亲密称呼,其实是‌‌一种“待遇‌‌”

说到这份待遇,某年我和若回重庆,跟几位长辈吃饭。也如日常:下车给她开车门,进门走座位拉拉手,吃饭时想到什么附耳说几句,笑笑。

有位阿姨就用重庆话开玩笑说:你们在一起也一些年了,感情还好到像‌‌“搅起的一样‌‌”。

我没太懂这句,后来才知,大概那位阿姨想表达‌‌“你们的感情好得像婚外情‌‌”一类吧。

侯宝林先生有个段子,说一个丈夫嫌弃老婆,连‌‌“爱情的普通话都不会说‌‌”。说妻子招呼丈夫带上围巾,‌‌“围巾,又忘了,冻着怎么办,围上!‌‌”

却被丈夫嫌没有爱情的味儿,他认定在称呼上,也应该‌‌“亲爱的,我的小麻雀,我的小老鼠……‌‌”

段子归段子,但这就是区别。

大概,许多人已经习惯认定了:

感情表达,是内外有别的。

传统讲感情,都很务实,觉得不必要整虚的。

比如白展堂就觉得甜言蜜语没用,‌‌“情侣就得整天腻腻歪歪情情爱爱的呀?‌‌”当吕轻候指出他的问题:‌‌“你连称呼都没改!‌‌”

白展堂还嘴硬:‌‌“改什么称呼啊?掌柜的,说着不比湘玉顺嘴呀?‌‌”

的确在感情中,实在的关心比虚浮的称呼有用。实在地递围巾与陪伴,比嘴上甜言蜜语有用。白展堂嘴里说着掌柜的,到生死之际为了佟湘玉搏命那是丝毫不含糊。

但这里有个逻辑小漏洞:

许多人会觉得,刀子嘴豆腐心,要好过甜言蜜语假仗义。

但这两者其实不对立:真情实感和甜言蜜语,难道只能二选一?

这就有问题了:为什么感情的交流,要分两种形式?

一种是熟不拘礼的,贾志国喊‌‌“和平!‌‌”白展堂喊‌‌“掌柜的!‌‌”

一种是亲密的,贾志国喊‌‌“方!‌‌”白展堂喊‌‌“湘玉!‌‌”

话说,为什么有人就是说不出关心慰藉的甜言蜜语呢?

不只是阿姨缺乏甜言蜜语,其实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都缺少类似的句子。

FB 有过一个长达两年的语言文本分析,发现说话方式有不同:

女性用户说话更偏向交流感受、更富于同理心。男性用户说话更讲系统,更讲求现实。

这种倾向,在传情达意颇为内敛的东亚文化里,尤其明显。

日本学者关根英二,说过段话,大意是:

在保守传统的世道下,表达出深情一面的人,会被觉得轻浮不稳重;反过来,坚忍压抑,重视实际,才被认为靠谱。

像佟湘玉就想听白展堂说几句甜言蜜语来表达亲密态度。

而老白每次张口前,先得迟疑,因为想的是现实:

这种表情达意的方式久了,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也不能太抒情,甚至得用骂骂咧咧,来表达亲热。

就会让人日常不肯表达感情,一定得别扭地、傲娇地、回避地压抑。好像夸几句人多伤自尊似的。

典型的像贾政对贾宝玉,明明心里是喜欢的,嘴里却要骂骂咧咧,扮演好一个严父,反而要众清客时常来劝。

比如我长辈中,也有许多这样子:女性朋友可能还会互相夸赞(哪怕有很多是塑料姐妹花),男性朋友更多插科打诨互相吐槽,觉得这样才是不把彼此当外人。

至于夫妻之间,更是拙于表达。

甚或许多家长对孩子,无论爱得多深,也不太会表达;越近越深,反而越沉默回避;也许偶尔用一些笨拙的方式表达了亲密,即便没能传达到对面,也只好安慰自己:

‌‌“改什么称呼啊?掌柜的,说着不比湘玉顺嘴呀?‌‌”

非得佟湘玉昏了,白展堂才表达出来,‌‌“别人都以为我对你是日久生情,可我知道,我对你是一见钟情。‌‌”

这样的情话,为啥就是不敢说呢?

语言的意义是传达。没传达到对面的爱,只是自我感动

如果总指望别人体察到细节,却不肯宣之于口,那就是白展堂和佟湘玉那份作劲了:

非得感情都要闹掰了,还要‌‌“我心里说了,画外音,观众知道。‌‌”

如上所述,实实在在的关心和甜言蜜语并不是只能二选一

就像豆腐心不一定非得刀子嘴,没必要把真心对待和小甜嘴对立。

真情真意地表达爱与善意,并没有错,而且从长远角度来看,表达清了,开心一刻是一刻

《潜伏》里,余则成心爱的左蓝过世了,翠平感叹自己该早告诉左蓝真相,‌‌“我该告诉她,你肚子里只有她;她闭眼之前也得个名分,心里会美的。‌‌”

而余则成只能低头:‌‌“这话,我在她遗体前说过了。‌‌”

太多善意捂着不说,很容易就晚了。

对爱人,对亲人,都是如此。

想表达的爱,得及时表达出来。不能总指望自己心爱的人猜猜猜

毕竟已经有太多人,从生到死,一辈子没听到几句掏心掏肺的情意。

于是听到几句疑似贴心的甜言蜜语,魂都能飘了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