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Monday 12 June 2017

阶层的入场券(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work hard!)


一个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是身份,而那些希望子女不输在起跑线、早早融入某个阶层的父母,他们就可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塑造、固化子女的身份,让子女从一开始就具有某个阶层的明显烙印。就像憧憬留洋华人知识分子的家长,他们会给子女买钱钟书、严幼韵的书,会安排子女上钢琴课、礼仪课、冰球课,会锻炼他们的英语纯正度,会培养他们的社交礼仪,而英文名,不过是种种工序中的一个零件。
确定这个目标的父母,要求自己和子女做目标阶层喜闻乐见的事情,所谓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到这里就以“阶层趣味”成为关键参考因素。这里的“阶层趣味”需要打引号,因为它是未必是那个阶层真正的趣味,而很可能是信息不对称、圈子隔阂的环境下,被新闻媒介塑造出来的“阶层趣味”。就像一个人谈论中产阶级的趣味,其实中产阶级是一个很宽泛含混的划分群体,它的趣味也绝不是单一、绝对的,但因为传播的需要,在新闻媒介中的中产阶级趣味就可能单一化,甚至只是为了迎合目标读者的想象。
当家长决定固化子女的身份,家长在有意识地杀死“变化”——那些隐藏在子女身上更多的可能性。为了确保自己的目的顺利达成,让子女安安稳稳地留在或跻身目标阶层,家长会对子女的生活进行大量干预,并设计出细致的规划与限制,以防范子女做出违背“阶层趣味”的事情。所以有的家长不会允许自己的孩子看喜羊羊、说猪猪侠,而引导他们去看欧美动画甚至艺术片;有的家长就会早早给子女订好前往某国外胜地的机票,在TA天真好奇的心中种下对此地的向往之花。
杀死“变化”才能安全地固化身份,而当身份被固化,个体就会在目标阶层如鱼得水,因为TA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阶层趣味”,TA从小就是照着目标阶层的人物模板打造出来的。但这样的代价就是个体会在潜移默化中与其他阶层人群“实质性绝缘”,表面上互相联系、礼尚往来,自己却已经因为十多年来积累的固化趣味而难以理解其他阶层的趣味,在思维方式上变得以单一阶层作为主导。

同时,为了让自己不被目标阶层的人群排斥,固化的个体将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审查,被公开的言行不再以自我喜好为决定因素,而将有意识地向目标阶层的喜好倾斜.

当父母要以他们的意志为子女选定阶层、塑造身份,子女其实并未被当做一个平等的个体去尊重,而只是父母眼中他们的生命的延续,父母想走而走不了的路,交给子女去走;父母一生中的趣味和期待,交给子女去模仿、去实践。这种心态我们并不陌生,过去,它体现为“望子成龙”,如今,它成为阶层的投名状。
而这些决定往往都源于父母无法克制的善意,源于他们对子女的体贴和呵护,正是因为父母在自己的前半生中意识到所走的弯路,所以他们宁愿用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资本去为子女铺路、去减除不必要的麻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