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中共將舉行二十大四中全會,近日海外媒體關於習近平的去留問題,各種說法又甚囂塵上。有的說他會下台,有的說他有機會享無限任期,我也來談談我的看法。
我通常不太注意那些政壇耳語,這種「小道消息」文革後期尤其多。凡是政治不穩定的時期,小道消息一定大行其道,原因是政壇本身多事,此外人心思變也是重要原因。
先前在貴州巡視時,習說自己也可能因身體狀況而離開領導崗位。今年北戴河會議之前,黨媒對他的吹捧幾乎絕跡,正常的報道也相當低調,那是因為中共黨內對長遠的政治路線未能取得共識,到底要向左或向右,兩條路線還在激烈交鋒。
習近平的保守倒退,是他執政以來的基本特色,這本是中共黨內的共識,但習近平折騰十幾年,把中共江山倒騰得陰雲密佈,他的政策要不要繼續下去,就變成是一個問題。當黨內對政治路線未取得共識時,對習近平無止境的吹捧,便對未來的路線調整不利,因此壓抑個人崇拜,便是一種權宜之計。
今年北戴河會議後,黨媒對習近平的吹捧又恢復常態,習近平也重新活躍了起來,親自參與西藏新疆的慶祝活動,頻頻與各國政要互動,又參加上合組織會議,又搞了九三大閱兵,突然變得高調起來。可以推測,今年北戴河會議確定了中共對美保持強硬﹑對內繼續收緊的政治路線,也就是說,習近平的路線與黨的路線基本合拍,那對習近平來說,無疑是極大鼓舞。
如果這個推測可以成立,那就可以進一步推測,習近平不會在四中全會下台,一是不符合黨內交接班慣例;二是如果他無大錯(既然黨的路線與習不相悖),也沒有理由提前趕他下台;三是當前內外形勢緊張,陣前易帥風險更大。
因此,習近平不會在四中全會下台,這一點可以確定,但他會不會終生執政,我的推測是不會,因為此人領導能力確實很有限,如果我們都看到了,中共那麼多政治老油條,豈會察覺不出來,讓他無限期折騰下去,中共江山一定垮在他手上。因此,讓他做滿這一屆,已經相當優待,再加上中共黨內對他的接班人,也已經有共識。
習近平之所以能修改憲法,取消任期限制,主要是胡溫指定的接班人孫政才與胡春華,因孫政才被廢而無法操作,因此被迫修改憲法,讓習近平再代班一屆。但觀乎黨媒近來動向,相信胡春華接班已經得到確認。
黨媒早前連續發表三篇頭條文章,以「春華秋實」的罕見提法,暗示胡春華地位有變。在中共語境中,如果無緣無故用「春華秋實」這個詞,那已是一種嚴重疏忽,假若互相呼應再三強調「春華秋實」,甚至放上大標題,那簡直是別有用心的政治操弄,社長總編都要下台。
黨媒的「春華秋實說」是事先張揚的暗示,既不明著說,又分明話裡有話,你以為他無心,他又分明有意。「春華秋實」是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正暗合胡春華的政治生涯,早在胡溫確認接班人時,他已經開花了,但因種種原因沒有結果,現在這個果就要結出來了。
如此明目張膽的暗示,如非黨的高層已有共識,沒有人夠膽越軌。胡春華已長期被邊緣化,現在黨要他上位了,他的政治基礎和影響力都有欠缺,需要先作一些舖墊,以免輿論上太突兀,也讓黨內和政界對此有心理預期,方便未來日子裡的順利接班。
「春華秋實」絕不是筆誤,更非無的放矢,而是精心謀劃的一筆,為胡春華接班製造輿論氣氛,我相信胡春華接班已成定局,他會在四中全會進入政治局。政治局原本二十五位,因胡春華上次主動請退,他的職缺也沒有補人,就是空在那裡。這一次再入政治局,不需要因此減人,政治局回到常態,可見當初虛位以待,便為今日的補入預留一筆。
距中共二十一大只剩兩年時間,如預定由胡春華接班,需要足夠時間來過渡,不能再晚了,再晚就顯得太突然,太匆忙。因此,給胡春華兩年時間熟悉最高領導工作,安排人事,可以在二十一大順利從習近平手上接過最高領導權力。
雖然中共未來政治路線已經底定,但習近平執政以來的實踐,證明他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人,換一個人來做,不會比他做得更差。老毛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是決定因素,即使黨的右傾路線已經確定,但不同的人來做,仍舊會有不同後果。
習近平下,胡春華上,符合中共的政治邏輯。今日看來,與美和解已不可能,回頭再開放凶多吉少,即使要與世界為敵,還是需要具體處置上的分寸把握。遍觀中共高層,現在能挑這個擔子的,也只剩胡春華了。
胡春華沒有太明顯的政治取向,看起來也沒有太多政敵,他為人低調,做事沉穩,正是在風雨飄搖的日子裡,為中共撐住危局的人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