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Monday, 6 October 2025

了解这个“套话神技”, 少上当

 

前几天看一个“特工心理学”,介绍了一种所有特工都会的“套话神技”!

就是特工在套取情报时,有一种极为简单,但极为有效的操控术。

这个操控术是:想套话时,永远不要用疑问句,要使用陈述句。

比如:你的任务是走进一家陌生的超市,去打听某个员工赚多少钱。

你当然可以直接过去问那个员工,但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会是:你问这个干什么?

所以特工会这样做:先假装在超市里找某个商品,然后请那个员工带你过去。在路上,和员工闲聊几句之后,特工假装无意地说:我看网上说,你们超市是对员工最好的超市!薪资一小时有20美元!真不错啊!我为你们高兴!(实际这个数字是特工瞎编的)

那么这个员工十有八九马上会疑惑地说:你在哪儿看的?确定是我们超市吗?我的工资明明只有15美元一小时!

这个方法背后有好几个心理学原理。

第一就是降低防御。陈述句不容易引起对方的警觉性,降低防御心理。陈述句听起来是你在给信息,不是在套对方的信息。那么对方很容易顺着你的信息继续完成,或者补充。

第二就是暗含预设,你先预设了一个事实,那么对方就很容易要么承认,要么纠正。这样你就得到了你想要的信息。

第三叫做锚定效应。你创造了一个锚点,对方就会根据你的锚点,和自己内心的真实标准比对。

第四叫做修正动力。人有把事实“纠正回来”的心理,尤其是陈述设计到他们自己时。而纠正本身就是一种给出额外信息

第五种是社交连贯压力。就是人们在说话的时候,经常会有一种本能的有来有往。别人陈述了一些信息,就容易顺着下去继续话题,补充信息,而不是停止对话。


这个方法,更多的时候,是被骗子利用,来套取你的信息,操控你的反应。

比如骗子跟你聊天,说,现在的人啊,卡里有个几万块,那都是很有钱啦。好多人不但没有钱,还欠债呢。

有些没心机的人可能一不小心,就很高兴地说:不会吧。连我都有十几万。我也没觉得自己很有钱呀。

于是骗子就知道了你大概有多少钱。

再想想那些诈骗电话,是不是一上来就用陈述句,预设场景,引诱你主动往下说?

——你有个包裹过期了,滞留金你交一下。
我这边看到你有一笔异常交易。
我这边看到你身份证登记了一个企业,涉及到洗钱。
现在大家随便投个项目都能月入过万,没有几个人傻到会把钱放在银行存定期。

所以,听到有人替你做出错误陈述时,立刻要警惕,不纠正,不补充,对方爱说什么就说什么。

如有需要,也可以直接反问对方:你是哪里听到的?谁告诉你的?

当然有的时候,这样说话的人也不是骗子,只是纯粹的不怀好意,想激怒你,或者探听你的隐私。

但应对方法也是一样的,对方抛出一个错误信息,就是想引诱你主动纠正。你不提供任何信息就好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