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Saturday 23 April 2016

2017年底前后,泡沫破灭?

核心思想:巨大的泡沫经济中,房地产泡沫最大,它不仅绑架了实体经济,也绑架了官员政府,还绑架了整个社会,这该怎么办?今后做法有两种:结束近10年里的货币信贷大放水做法,调整控制货币信贷规模,择时实施加息,直接刺破泡沫,房地产价格暴跌,经济硬着陆,被迫进行真正的经济结构调整,过几年苦日子后经济社会又走上正轨;继续货币信贷大放水,期望经济软着陆,用时间换空间去慢慢解决问题,再一次葬送调整经济结构的机会,经济社会走入死胡同。
  一部分——五大事实
  从2014年四季度中后期到今年此时这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实施了7次降息6次降准(今年一次降准降息),即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降准降息周期,目的是在经济衰退期使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都大放水以刺激经济,去年的GDP增速为6.9%(实际上并没有这高),而广义货币M2增速为13.3%,计划今年M2增速为14%,这显然是货币放水。但因前期积累的太多问题使泛滥的流动性并没有流到实体经济里去而又一次进入到房地产、股市等资本市场虚拟经济中去了,这不仅使得早该要破灭的房地产泡沫被继续吹大,而且也使得国有银行和影子银行等体制内外的金融结构的呆坏账和债务违约越来越多,致使债务危机已经爆发。
  我们的债务违约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呢?债务危机已经爆发!暂不说近期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一些企业、金融机构的债务违约事件,让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下面的事实,我们也可以知道债务违约、危机已经爆发。如果没有爆发债务危机的话就不会发生以下五个事件了:
  1、置换大量债务
  债务置换,就是将企业和地方政府、甚至是中央政府到期应该要偿还给予银行的债务暂时不偿还,再发行新债还旧债,但至少要发行原债务额度130%的新债才能偿还旧债。这就是用时间换空间,其实质是将问题向后推移——到时需要偿还的债务至少是之前债务额度两倍以上的债务,到时出现的问题会更多,付出代价会更大。这近一年半来至少置换了3.5万亿至5万亿的债务;去年是说今年还要置换更多的债务以减轻国企和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的。但笔者以为,最好是不能再凭空发债来置换债务了,这样会使得呆坏账更多,今后经济会更糟糕。你想要抹平一些呆坏账,你想要流动性,你最好还是要股民来埋单的好,所以今年会再一次实施债转股。
  2、实施“债转股”
  上市国企向国有银行借贷的钱亏损了,还不了银行了,国家就强行要求银行将自己拥有的上市国企的债权变成这个上市国企的相应金额的股权,让银行持有国企的股份,此即为债转股。“债转股”,就是垃圾债务去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股市。今后这两年我们的股市将会成了泡沫资金的“垃圾倾倒场”——这是很危险的,这一点暂时不表,后面再分析。问题是,这些债转股的亏损的上市国企如果再继续亏损呢,其股票又不值钱了呢,银行的呆坏账是不是又会越来越多呢?即便国企不亏损,这无缘无故增加发行的股票是不是需要股民去购买呢?这购买的股票是不是垃圾股呢?股民贡献了自己的资金后是不是就没有更多的钱去消费了呢?这对经济发展是不是没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债转股,它不仅同样是将问题向后推移,而且还是在空手套白狼——即要股民来为企业和银行的呆坏账埋单今年将会对300多家大型上市国企实施“债转股”,据说私企也会有“债转股“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企曾经出现过大面积亏损、遇到经营危机时,也曾实施过“债转股”政策。此政策就是让股民为国企的亏损和银行的呆坏账去买单,即靠印股票来救国企,来保经济增长。但牺牲的一定是股民。而且,可能的问题是银行和企业将会成为并排前进的僵尸,谁都无法帮助对方,最后都会死掉。这种情况曾经在日本发生过,但愿我们不会发生类似的情况。
  3、股市崩盘
  我们的股市发生三次股灾后、将绝大多数股民的钱圈得所剩无几后,才会彻底崩盘。
  为了圈到股民的钱去解救我们下行的经济,为国企注入资金,为银行的呆坏账埋单,于是国家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人为地将股市搞牛起来,从2000点左右拉倒了5100多点的同时批准多家国企上市、增发股票,然后通过多轮的急涨急跌、国有股减持造成这第一次股灾,剪股民的羊毛(我这不是马后炮,在2015年4月18日股市正红火时我曾经写过一篇八九千字的长文讨论我们的股市,劝家人不要炒股)。
  去年6月7月间这轮股市泡沫破灭、股灾发生后政府拼命救市,为什么要救市呢?一是不能让股市一垮到底,这会引爆债务违约,引爆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救市救过来后还可以继续忽悠一些无知而贪婪的股民继续入市,国家好继续圈他们的钱来填补债务空洞。去年7月股指跌倒2600多点后国家多部门注资救市,据说投入了1.5万亿的天量资金(这都是股民贡献的,而且这1.5万亿相对于圈到股民的20万亿钱是小意思),后来好不容易救到了2015年年底时的2800点左右,可是今年开年交易的第一天股市又垮了,政府又注资救市,救到了现在的3000点左右这个样子。这是第二次股灾。
  现在股指是不是3000点左右,与去年股灾2600多点时比较看上去股指在上涨,于是一些无知而贪婪的股民就还会不离开股市。可能还会有第三次股灾。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股指已经是3000点左右了,这已经是估值过高,有50%的泡沫了。2104年全年GDP是7.3%,而去年的GDP增速是6.9%,现在的GDP增速最多最多只有6.5%至6.7%,就算现在的GDP与2014年是一样高,那么现在的股指也应该只是2014年6月底时的2000点左右才对啊,可现在股指在3000点左右——政府死撑的结果,这是与经济基本面不符的,所以现在的股市估值仍然高估了50%左右,即有50%的泡沫成分。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就是为了债转股,为了继续圈钱,继续剪羊毛。
  国家不是有一个大胆计划,就是国家说要从过去以投资拉动为主体的经济模式转变为今后的以服务产业为主体的经济模式,于是政府已经开始重组那些在夕阳产业中的僵尸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以及大宗商品行业。它们普遍存在债务过高、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弱等问题。要进行债转股的就是这些企业。政府希望通过债转股来处置由这些企业的债务问题,将企业债务等推到股票市场,来处理清退这些僵尸企业,如果债转股措施办法效果非常理想,那么这些僵尸企业将会被重组,过剩产能将被彻底出清,数百万来自这些企业的下岗职工也会被重新安置在服务行业工作,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坏账也将会被剥离,这最终能够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好处。想做到这一点政府就必须会在下一段时间内支持股市出现一个历史性反弹。
  为了达到上面这目的,债转股的股票有人去买,从股民身上圈到钱,今后股市可能还会有一轮人为控制的牛市,但是,这一次国家能不能成功地像2014年到2015年年中给股市来个人为上涨的牛市,成功地忽悠股民再一次大举入市,股市再一次搞牛起来呢?现在还不得而知,只能说是有这种“可能”。如果我们的股指真有一个历史性反弹,那也无非又是想再一次剪股民的羊毛,也一定会再一次发生股灾,这第三次股灾发生后股市就再也救不过来的了,系统性风险绝对会全面爆发,金融经济危机一并发生,一切泡沫必然破灭,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缩水70%80%是必然的,但只是这个过程会有2年时间左右。因为这个牛市能不能真正拉起来还得需要股民愿意上当受骗才行。笔者发现身边还是有很多无知而贪婪的人愿意留在股市,还想从股市去捞钱的大有人在。
  4、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10多年来我们的M2一直都是在快速地大大高于GDP增速在增长。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底货币供应总量M2近21万亿,2013年9月底M2为129万亿。今年北大1月份数据显示去年底我们M2是将近140万亿。这就是说我们的M2从2013年9月底到2015年底短短的15个月时间增加了11万亿的货币总量,这是不折不扣的货币大放水,实施的是积极的货币政策了,比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4万亿强刺激更强的刺激。每一次泡沫快要破灭时就货币放水,继续吹大泡沫:2008年是第一次,M2增速为30%多;2012是第二次,M2增速为17%多;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已经是第三次了——但愿事不过三。绝不是周小川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
  仅今年一月份就有2.51万亿的天量的信贷发放量,2月又有1.79万亿的信贷规模,3月份数据不得而知,这近一年半以来我们再一次实施了货币大量放水政策,前文也有数据说明这一点。此种强刺激政策若不刹车,任由货币泛滥,则不仅会使经济结构得不到真正调整,经济将会难有起色、还会继续下行,而且将出现一种持续的最糟糕的经济状况——滞胀。经济发展停滞而通货恶性膨胀,即是滞胀。滞胀比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可怕。过度通货紧缩也不好,过度通货紧缩会使物价急剧降低,使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减少,从而会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力,阻碍经济发展;前段时期我们的经济减速并不是因为通货紧缩的原因造成的,经济社会也没有出现通货紧缩,而一部分人为了给量化宽松找借口,硬说我们是通货紧缩了,这是屁话;适度的增发货币、适度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这会激发企业个人社会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多说一句:当下美联储就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只有1%点几,还没有上升到2%,达到2%时就再又会加息,今年的美联储加息次数为2次是一定的了,只是没有之前预计的4次那么多而已,加息是一定的,美联储的这次加息周期是2年左右——即从2015年年底开始到2017年年底,最多至2018年一二季度完成,美联储每一轮的量化宽松的开始与退出、然后完成一个加息周期,就一定会有一些国家的经济出现危机),但是,如果大量超发货币必然会带来恶性的通货膨胀,特别是在当前我们经济下行形势下再货币大放水必然会造成滞胀的局面,这将会给经济社会带来重大危机。事实上我们的经济已经陷入滞胀之中。
  5、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
  所谓国家主权信用,简单来讲就是企业、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所欠的债务,能不能还得起。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即意味着债务违约有可能发生,还不起钱。继3月2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3月3日将多家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后;标普紧随其后于3月31日也将中国主权评级的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就有两家国际著名评级公司将我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之前10多年来有人赞扬“ZG 模式”,也有不少西方人士抛出“ZG 威胁论”、“ZG 崩溃论”,但从来还没有像今年这样有正式的国际评级机构将ZG 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这是自1978年以来几十年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形,这是第一次。
  财政部、外交部都对此做出了反驳:他们高估了我们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我们推行改革、应对风险的能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结构性改革取得的进展,评级公司还需要深入了解和全面评估。但是笔者以为,人家对我们的评级绝对不会是空穴来风的瞎说、瞎评级。他们为什么去年没有这样的评价我们呢?为什么以前这么多年来没有对我们进行这样的评估而恰恰是现在呢?
  穆迪在信用评级报告中将调降展望的原因归为政府债务增加导致财政疲软,资本流出导致外汇储备减少,ZG 改革的能力存在不确定性;标普对ZG 主权信用的评级依据呈现两面性,一方面强调评级反映了对中国政府在今年两会上重申的改革议程,以及对ZG经济增长前景及其强劲的外部指标的看法:至少到2019年ZG经济增长将保持不低于6%的强劲年增长率,对应不低于5.5%的人均实际GDP年增长率。ZG政府将试图依靠强劲的信贷增长支持公共投资,进而支持经济增长。随着汇率政策的信号更加明确,汇率预期调整,由此产生的金融账户流出应会缓解。人民币在全球使用的不断提升,也将增强ZG的外部财务弹性。另一方面也考虑了中国一些相对较弱的信用因素,比如ZG的人均收入相对较低,透明度较低,信息流动的受限制程度较大。包括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和深度,可能不足以减轻信贷推动经济增长带来的风险;政府机构也未形成与市场沟通,传递政策意图的有效途径,从而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等等。
  二部分——货币政策可能转向
  中国货币财政等宏观经济政策的表述与实际执行的情况总是这样的:前些年说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实施起来则往往变成了“稳健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放水很多,只是前些年死不承认,现在承认了;现在又说是“稳健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事实上早已变成宽松的货币政策了。
  有趣的是,在最近短短两周之内,中国央行对房贷政策的表态发生了微妙变化,即对货币政策的表态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今年上月底在上海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高峰论坛上,央行行长周小川说,中国作为改革转轨国家,很多人都没有自己的房子,个人住房加杠杆逻辑是对的。住房贷款应该有大力发展的阶段。个人住房贷款在银行总贷款的比重还是偏低的,有的国家占到40%到50%,中国只有百分之十几。周小川认为,房地产市场时冷时热,所以要进行逆周期调节。首付比例原来是30%,现在降低是有空间的。
  笔者当天晚上在凤凰网上看到周小川的这番讲话时感到很吃惊,认为个人住房贷款在银行总贷款的比重肯定远远高于周小川所说的只有百分之十几,因为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场外配资没有计算在内,而那些资金不也是我们银行发放出来的?怎么能这样简单地金融制度非常完善、经济非常发达的发达国家这么类比呢?在现在房价这么虚高、杠杆已经很高的情况下还鼓励加杠杆?笔者真不能理解央行行长所说的那些话,觉得不应该这么说,是说错了吗!
  果然,3月8日上午在重庆团的记者开放日上,被称为学者官员的全国人大代表、坊间一度盛传有望得到擢升,并肩负更重要财经管理职责的重庆市长黄奇帆高调反对加杠杆去库存。 黄奇帆说:如果听任房地产高杠杆,将会是另一场金融灾难。由于房市体量大,牵涉面广,加上房贷游戏规则混乱、风险识别和监管不足,一些项目跨界叠加形成高杠杆,一旦失控对国民经济和和群众危害极大,尤其是会加剧银行坏帐的风险。
  于是,出现了今年3月8日下午周小川与央行三位副行长会见媒体(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出来发声,替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讲话的一些误解做出解释。这实则是告诉我们他们收回了周小川在上海的讲话。
  在过去近10年来货币大放水、今年一二月份货币信贷投放过量情况下,今年一线城市、部分二线城市加杠杆炒房大量发生,房地产价格又一次急剧上涨,;加之近期一些企业和金融机构债务违约事件时有发生,中央政府和央行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已经发现我们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经济危机了(去年国务院多次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提及预防系统性风险,即全国性金融经济风险),现在债务违约,金融经济危机这个问题已经摆到我们面前了。货币量超发、流动性过剩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人们的收入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物价上涨也会更快更高。现在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了蔬菜、猪肉价格等都在大涨,生活成本大大提高了,对此都有切肤之感;另一方面,房价更是在节节高升,让普通购房者叫苦不迭。而高收入者的资产则一般表现为房产、公司、厂矿等固定资产,储蓄不会太多;以货币形式储蓄最多的是普通居民。所以,流动性过剩威胁最大的正是普通居民。但因为泡沫必定终究会破灭,那些跟风进入房市股市试图发财的人,如果不及时找到接盘侠,这必将会成为时代的牺牲品!靠印钞票来救经济,来保经济增长,以稀释老百姓财富和牺牲老百姓利益的这种政策做法,如果还像过去那样反复、长期无节制地不顾一切地使用下去的话,那么是不用美国使用货币战争手段来搞垮我们的经济社会的,我们自己就会把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搞出重大危机来。
  货币大放水使普通老百姓表面上财富增加了,但那些有权有钱人的财富由于资产价格的暴涨不知激增多少倍了——有钱人的财富虽然也会缩水,但由于他们财富的绝对量很大很大,所以他们的财富缩水有限,其不利影响较小;而老百姓和低收入者财富本来就不多,很少,一稀释就更变少了。虽然单个的低收入者、老百姓财富不多,被稀释变少的财富量也不大(收入越低者被稀释剥夺的财富越多),但由于我国低收入者人口数量的绝对值很大,全国人口数量巨大,所以只要剥夺每个人、每个低收入者的一点点财富,这加起来剥夺的财富绝对量就会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数目了。——这就是软着陆,货币放水稀释老百姓的财富,以时间换空间来慢慢消化问题,掩盖危机,让全民买单的奥妙之所在。但是:
  在经济正常发展和高速增长时期里,大量的债务和资金是可以被房地产、实体经济体、国家“铁公基”投资项目吸收进去的,可房地产这个吸纳资金的巨大池子现在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一个熄火的状态了;实体经济正在去产能,处于衰退之中,没有恢复发展,还没有出现新的增长点和新业态。所以,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吸纳的资金有限。目前能吸收这些资金的池子只有国家“铁公基”投资项目和股市,而“铁公基”投资项目越来越少,股市是承担泡沫资金的唯一一个较大的池子了,也是剪羊毛的一个资金池子。所以,如果股市不能救起来,不能再忽悠很多股民入市,再剪到很多羊毛,而如果我们又还要乱发货币,不仔细应对不良贷款的话,那么市场很快将会出现严重而且庞大的债务信用违约问题已经系统性金融经济风险。其实媒体已经报道了今年有不少企业和金融机构债务违约了,其实现在已经处于金融人家爆发了,已经处于全面经济危机的边沿了。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政府正确的政策做法应该是要选择主动刺破泡沫经济为好,即今年将不会再有降息降准,也不会再有货币的大放水,结束近10年里的货币信贷大放水做法,控制货币信贷规模,最迟到明年二季度还应该要加息才对——这样在2017年底前后刺破泡沫,让房地产价格暴跌,这也是唯一最正确的做法,即不能再往后拖延问题了,应该立即让我们的经济硬着陆,而不是慢慢地软着陆,经济硬着陆才能被迫进行真正的经济结构调整。过去大牌媒体以及所有媒体都说我们的经济应该要软着陆不要硬着陆,都害怕硬着陆。很多人被一些不学无术的所谓的经济学家和政客们忽悠了,事实恰恰相反,其实软着陆比硬着陆更糟糕。因为硬着陆虽然也会有痛苦,但这是短时期的痛苦,硬着陆会逼迫我们去进行结构调整和去解决问题,这样短时期的痛苦后经济社会又会较快地走上正常发展轨道;而软着陆的实质是继续加杠杆,继续货币信贷大放水,人们收入表面上提高翻番或翻很多番了,但恶性通货膨胀也来了,房价即便不上涨而稳定了(但实际上因货币急剧贬值,房价爆跌很多),这是期望用时间换空间去慢慢解决问题的搞法,而实则是掩盖和拖延问题的搞法,是让全体老百姓慢慢长时期痛苦的搞法,这是不负责任的搞法,这是在又推卸责任的过程中再一次葬送调整经济结构的机会,最终会使我们的经济社会走入死胡同。因为这种搞法会拖死所有的实体企业和绞杀所有低收入老百姓的血汗钱,让老百姓买单,但关键的问题是,即便这样也是最终不能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的。 读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你的分析虽然有些道理,自从2004年,崩溃论的文章有多少?哪个又预测对了?又有哪个来道过歉?装神棍的时候哪个不是理论数据一套套的,预测错了哪个又不是百般抵赖?希望你不要赴他们的后尘。所以,最好还是不要预测泡沫,更不要预测泡沫破灭的具体时间为好。
  笔者这不是在说什么要崩溃,而是说泡沫破灭。正因为之前有很多人预测泡沫没有预测准确,是因为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人为地用行政手段干预了经济的缘故,所以泡沫经济已经一直泡沫了太长时间而没有破灭了,而现在已经到了再也无法掩盖拖延的时候了,现在是经济规律显现的时候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知道,格林斯潘是说过泡沫破灭的时间是很难预测的,能预测到的泡沫就不是泡沫。但是我也知道,论述泡沫有规律:泡沫破灭时才会被认为是泡沫;是脓包就必会穿包,是泡沫就必会破灭。泡沫破灭之前都不叫泡沫——即泡沫破灭的时间很难预测。但是,太明显的泡沫、一再拖延的泡沫还是可以预测到其破灭时间的。1998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有人预测到了;劳伦斯魔咒、索罗斯25年大投资泡沫期、美联储什么时候完成加息周期等这些都是可以预测到的。我们从1992年到2017年是一个25年索罗斯大投资泡沫期;美联储从2015年年底开始加息到2017年年底左右会完成一个加息周期;我们的上海中心大厦、深圳平安国际中心大厦、华润总部大厦、港珠澳大桥、还有武汉天津等地一些超级大厦和工程都是在2016年2017年底前后建成——这就是劳伦斯魔咒——其实质是资金错配;以及这10多年广义货币M2的超量发放、债务违约等多方面因素得出结论:其实现在泡沫已经破灭了,我说的2017年年底前后泡沫破灭,是说这个泡沫破灭的加速期的开始,这个加速期会持续2年左右,然后还会一直破灭下去至少10年。而大概在2019年左右这个时间节点一线城市房价跌至五成至两成是完全可能的。
  又有人说, 不会是你所说的硬着陆的第一种方式,因为他们有第二条路可走,而走第一条路等于垂危的病人立马扒了氧气罩(对他们来说),第二条路,可以续命一段时间,人总是畏惧死亡,这是天性。——可是笔者认为,如果选择第二条路,人民币会不会变成金圆券,失去信用,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而引发经济社会不稳?失去信用的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愿望会不会落空呢?所以,无论是从要考虑社会稳定、执政稳定,还是要考虑人民币国际化,都会是只能是第一种方式。
  也许还有人说你说的第一种方法做不到!说第一种方式也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动乱,说现在泡沫直接破灭,执政合法性也会破灭。这个说的太严重,太危言耸听了,这是过于惧怕以及夸大问题严重性的表现。过去很多比这更严重的问题都并没有带来什么执政合法性的危机,比如公私合营、大跃进、文革、六四等。一个泡沫经济的破灭这会带来什么呢?泡沫早破灭是好事,不是坏事;泡沫破灭得越迟,危害越大。现在主动刺破泡沫,虽然怨言最多的中层阶层,那有会如何呢,有什么可怕的呢。
  三部分——小结
  1、是脓包就必会穿包,是泡沫就必会破灭。债务置换、债转股、政府救房市股市这些都是在使用“流动性”,是在加杠杆,使用“流动性”加杠杆的实质就是在掩盖偿债能力的问题,是在继续吹大泡沫;近10年里到今年一季度我们都是在货币信贷都是在大放水。现在不是说我们有没有泡沫的问题,而是要讨论泡沫什么时候破灭的问题。
  2、硬着陆,软着陆?解决债务违约,应对泡沫经济,度过金融经济危机的办法有二,要么是硬着陆,要么是软着陆,只能选其一,不可同时使用。第一种方法是硬着陆,即从今年下半年起结束近10年里的货币信贷大放水做法,调整控制货币信贷规模,不再降息降准,并适时最迟到明年二季度开始加息才对——这样主动刺破泡沫,那么在2017年底前后泡沫会加速破灭,让房地产价格暴跌,经济硬着陆,逼迫他们进行真正的经济结构调整,几年苦日子后我们的经济社会又恢复发展,走上正轨;第二种方法是进行货币信贷大放水,期望经济软着陆,用时间换空间慢慢解决问题,这其实是在掩盖拖延问题,最后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经济社会走入死胡同。
  如果最终选择硬着陆的第一种方式,那么2017年年底前后泡沫加速破灭,眼下以现金为王的好,这两年左右千万不能投资房地产和股市;如果是软着陆的第二种方式,那么现在买房可以保值。但笔者以为正确做法是选择第一种方法,如果选择第二种方法,那不是傻而是坏。
  3、不是傻就是坏。不懂经济治理,这是无意识的傻;懂经济治理而不去进行正确治理,这是故意的坏。过去的事实多次告诉我们,他们一半时候是傻,一半时候是坏。由于过去他们已经交了这么多学费了,今后还是那么傻是不应该的了,所以按理他们会主动主动刺破泡沫。但是,笔者一贯的善良有可能再一次被故意的坏而打败,他们也有可能会选择走第二种路。——难道他们不懂硬着陆好于软着陆吗?懂的,他们既然懂得这一点但为什么还要想着去软着陆,走第二种路呢?还要不停地超发货币呢?他们只是不愿承担责任罢了,只是太恐惧了(其实过虑了),于是就一次次地违心地继续吹泡泡,管它泡泡吹得有多大,管它泡泡破灭时的冲击力有多大,反正到时遭殃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老百姓。为什么会走到如此之地步呢?因为有些问题不能突破,因为他们只会为了一己之私利、一d之私利;因为不追责、不问责,一走了之后,天大的窟窿也与他们没有关系。所以啊,就再也没有多少像古代那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