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个美国的民企成功地将一枚运载力爆表的火箭送上了天。这一壮举在美帝看来倒没啥,却让地球另一端怀揣着伟大复兴理想中国人民一下子炸了锅,各种转帖、评论如潮水一般。就连一向最高冷的人民日报都出来"中肯"地评论道:我们全国之力能做的居然还不如美帝一私企!
看了两天评论,我觉得很好笑,感觉是全国人民的正做着中国梦呢,突然就被这一条新闻给惊醒了。其实真心没有必要,因为国外一个私企完爆中国举国之力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中国举全国之力造的大型客机不如人波音三十年前的产品;中国举全国之力造出的柴油机不如MTU淘汰的机型;中国举全国之力还造不出GE的船用燃气轮机;索尼的镜头,罗罗的涡扇发动机,博世的滚珠轴承,maxon的伺服电机,PCB的传感器,有哪个是我们举国之力能赶上的?最可气的是我们傾全国之力做一款即时战略游戏,可能都赶不上暴雪的星际或者魔兽。这一切我早就见怪不怪了。
面对差距的时候媒体乐道的总是差距的大小,却很少能找到引起差距的真正原因。总有人跟我说:中美科研实力有差距。如果早五十年,我们人口多底子薄,这种说法我承认。但是如今,我呸!如今的中国,科研投入世界第一,SCI论文发表量世界第一,教授副教授数量世界第一,专利申请,实验条件,都是名列前茅,我们哪里差了。也有人说:中国缺乏创新意识,总是跟着别人做。也错!中国向来就不缺创新的人才。我见过无数以创新为终极目标的中国人,有发明永动机的,有水中炼油的,还有全民扇雾霾的,这种创新氛围美帝怎么比得了。问题在哪儿呢?
细致的分析我不多说,我就帮你们脑补一下如果"钢铁侠"团队到中国来搞这款火箭,情况会是如何?首先,作为民企,肯定搞不了嘛!火箭这东西在中国只能由两个单位搞,要么中科院,要么航天设计院。其它单位,即使再大,只能搞配套。然后钢铁侠团队只能想法进入研究院或者看中科院博士后。进入这两个部门后终于可以发挥实力了吧?还不行,因为没有职称,不能牵头大项目。所以钢铁侠团队又要花时间,写各类SCI论文,申请各类基金,报各类科技进步奖,还要和各类领导,外单位同行,行业大牛搞好关系。最后运气好的话可以按副教授,教授杰青,长江学者,中组部千人……的顺序升上去,最终拿到巨型火箭的研发项目。那时候钢铁侠差不多该六十岁了。
放心,我们国家有钱,160亿美元算个毛!这事总能成了吧?未必!拿了钱,单位先扣掉百分之二十五的管理费,然后再规定劳务费不能超过百分之十五,市内交通费不能超百分之五,每年总数不能超一万,外地差旅标准不能超五百一天........ 研制周期十年,马斯克团队用了半年熟悉各类财务制度;用了半年打各类报告,包括计划调整、设备购置、外协合同;用了半年写各类情况说明,包括各类交通费超支,来访人员招待费,甲方未及时到款原因等等等等;用了两年撰写各类阶段报告,开各类评审会,内审会,鉴定会,然后根据专家意见修改报告;用了一年和各类领导,专家,军代表扯皮,流程对不对,有没有闭环,实验能不能外协,大额设备有没有买的必要,又花了两年写Sc论文,申请专利,开各类国际会议,还要用一年应付各类财务审计和保密检查,质量体系认证。为了留半年写结题报告和开鉴定会,马克思团队用仅有的两年时间搞了个看上去可以的"原理样机"。最后呢,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发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马克思团队经过十年的努力在中国巨型运载火箭的研制上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解决了从无到有的质变,团队在十年里发表高档次SCI论文一千余篇,申请发明专利五百余项,其原理样机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论证了把五十吨载荷送上火影的可行性……然后马斯克教授凭借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两年后成功评上工程院院士。
这不是笑话,但如果你把它当笑话那我们的将来才正真是笑话。其实我们的科研能力很强,我们的人才也不少。之所以会产生如此的结果,是因为创新,对于中国科研而言,政治代价太大。失败对国民信心的打击太大,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中国梦。所以一切失败,不管是非受迫性失误还是不得已的失误都不能提,否则就会影响领导的仕途。在这种仕途博弈的前提下,即使我们科研能力再强,注定了我们只能得到最"安全"的产品,而非最先进的装备。
常国庆博士简介:
常国庆,本科、硕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并在密歇根大学超快光学中心获得了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在密歇根大学从事了一年博士后研究工作,随后作为博士后研究员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研究实验室。在2012年8月,他作为亥姆霍兹青年科学家、"Ultrafast Fiber Optics"课题组组长进入了位于德国汉堡的自由电子激光中心超快光学和X射线部。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功率超快光纤激光器,超快非线性光学和用于天体摄谱仪精确校准的飞秒光频梳等领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