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以来,对内采取高压政策,对外更加强硬,包括面对国际社会巨大压力在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在有争议的南海水域修建人工岛礁等。此外,中美关系的急速下坠和新冠疫情的责任之争正让中国面临严重的外交困境。
几乎和“加速主义者”对立的是一群推崇“入关学”的狂热爱国主义者。他们深信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并认为中国将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美国的霸主地位,成为世界新的规则制定者,就像17世纪女真人不再甘愿忍受明朝压迫,而踏过山海关建立清朝一样。
这个看似有些极端的理论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在中国多个社交媒体走红,收获了大量簇拥者。在中国类似Quora的问答平台“知乎”,有关“入关学”的讨论就多达两万条。
相比即将迎来大选的美国社会所面临的亲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与反特朗普阵营之间的明显撕裂,在中国这个一党制国家里,年轻人对国家的未来同样有着完全不同的想象——当然更加隐蔽。
“加速主义”
“加速吧,因为感到整个社会越来越封闭,只能希望政治上的变化来得更快一些,”当被问及为何将“加速”当做口头禅时,21岁的孙凯回答道,“不破不立嘛。”
几乎是在忽然之间,“加速”一词在中国社交媒体走红。在这个言论受到严格管制的国家,很多直接批评、质疑政府的评论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快速消失,甚至根本无法发出,但这个乍一听有些无厘头的词语,在很多时候能“逃过一劫”。
在推特等不受中国政府控制的海外社交媒体上,这个词汇被使用的频率似乎更高。从有关中美争端的新闻,到中国在香港设立《国安法》,再到中共修改宪法,很多使用中文的网友都将“加速”作为谈论时政的时髦暗语,用于表达他们的不满和反对意见。
例如,在一篇批评中国当局电影审查政策的帖子下,一名中国推特网友评论道:“‘加速主义’好,直接断网吧,累了。”
一些网友还将习近平称为“总加速师”,对应于被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中共前领导人邓小平。与习相比,在国际事务上,邓小平坚持韬光养晦的原则。网友们认为,相比于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的中国正在走向更加封闭和专制,这将加速中国走向衰落。
本科专业是文学的孙凯说,他今年四月从一个论坛上得知了“加速主义”这个词,他当时感到“很贴切”,于是开始使用。“因为现在中美每天都在对立,民族主义也越来越严重,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见证历史……与其被温水煮青蛙,不如让一切来得更快些。”
他的这种“速度感”与“历史感”相结合的感受,同样构成了相当多中国网友对“加速主义”这一词汇模糊定义的感知基础。中国高压的政治氛围和中美两国剑拔弩张的关系,让很多忧心忡忡中国网友在不同层面讨论这个词汇,并彼此获得共鸣。
不过,“加速主义”并非是中国网友的原创,这一名词曾是在欧洲兴起的一个同名的政治与社会学概念。英国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政治系博士生谭锐捷是在中国国内撰写加速主义相关文章的最早一批学者之一,他认为,现在网友口中的“加速主义”与传统的概念虽然有关联,但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最初提出‘加速主义’的这批人是因为上个世纪末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很多人有了加速的感觉,”谭锐捷对BBC说道。“‘加速主义’有右翼和左翼两个阵营,传统的右翼选择拥抱技术和资本主义结合带来迅猛变化,而左翼则是反对资本主义系统,但希望利用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谭锐捷表示,从学术上看,西方的“加速主义”学说主要是一个紧密围绕技术的迅猛变化而产生“加速感”的概念,但现在网友们的“加速感”主要出自政治的变化,使用加速主义这一词很可能是有网友进一步挖掘时,才找到的哲学根源。
研究中国当代政治文化的中山大学哲学博士陈纯对BBC说,中国互联网上出现的加速主义思潮分为两种,一种是纯描述性的,用于表达对一种现象的感慨或表达一种期待,而另一种则已经蕴含着行动。
陈纯回忆道,例如在今年5月,一名有争议性的公众人物入选了中国全国先进工作者评选,很多平时持自由派倾向、厌恶举报的网友也纷纷拿起笔,向当局写起了举报信。当陈纯劝阻这些人不要采取举报这种方法时,有人辩解称,这是一种“加速主义”行为,因为在官方提倡“举报”的情况下,只有让举报变得泛化才能“最终使得大众厌倦举报”。
截至目前,“加速主义”这个在中国互联网上流行了数个月的词汇总体仍是一个模糊概念,相比之下,2019年香港反逃犯条例示威运动中被广泛使用的“揽炒”一词,则包含了具体的行动纲领。这个被香港示威者广泛使用的词语原本出自当地的一款扑克牌游戏,意指与对方同归于尽、玉石俱焚。
一些示威者认为,事情在变好之前,需要先变得足够坏。一些激进的示威者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大肆破坏公共设施,并开展不合作行为阻塞交通。反对者认为,这对市民带来了严重不便,并导致社会动荡,但支持者认为,在政府忽视民意或失去执政合法性的情况下,“揽炒”便获得了合理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