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hursday 20 August 2020

程晓农:中共苦撑待变八十天?

 最近中共突然宣布,与美军海上或空中对阵时,"不开第一枪"。这个消息是一周前披露的,它说明了什么?是中共要让中美关系回暖,还是在"韬光养晦"?如果真是"韬光养晦",它准备"韬光养晦"多久?是3年,还是30年?实际上,中共希望能苦撑待变80天,等待美国总统大选后拜登上台。但是,苦撑80天之后,美国选民能不能让中共如愿,中共高层其实也心中无数。如果特朗普得以连任,中共就得再"苦撑"4年;倘如此,这样的"苦撑"既等不到救星,也等不到盟友,更等不到国际形势发生有利于中共的转变,苦撑就变成了苦熬。


一、中南海保证不开第一枪?

香港《南华早报》8月11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的南海局势非常危险,北京已经下令,飞行员和海军官兵在与美国飞机和军舰日益频繁的对峙中保持克制,"不要开第一枪";同时,中共已通过"各种渠道"向美国军方表示,"决不首先开枪"。

这种态度对中美冷战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冷战结束了吗?其实,恰恰相反。这个信号说明,中美两国已经进入了冷战状态,是冷战开始了。举个最简单的比喻,冷战就相当于敌对双方弹上膛、枪在手,互相瞄准对方;当其中一方保证说,我现在不开第一枪,这时他仍然子弹不退膛,枪口照样瞄准,只是不扣扳机罢了。这意味着双方之间正在冷战。如果说,先开第一枪是作战对抗,就是热战,那么,不开第一枪,就是冷战式备战对抗。  

美国从来不对冷战中的敌对国家先开第一枪。美苏冷战40年,双方也都信守不开第一枪的承诺。所以,美苏两国冷战40年,互相瞄准40年,也不扣扳机40年。但在这40年当中,不断发生手指摸扳机的时刻: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是一次,1969年美国警告苏联不得核攻击北京又是一次。由此可见,"不开第一枪"就是冷战的常态。因为中美冷战刚刚启动,中共以前没有美苏冷战的直接经验,事到临头才知道,"不开第一枪"原来是维持冷战不转变成热战的唯一手段

蓬佩奥上个月在尼克松图书馆关于中美关系大逆转的演讲提到,美国从此对中共不能信其言,而要观其行。美国从过去20年与中共打交道的经历中,终于学会了一点,就是中共背信弃义是家常便饭。20年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中方谈判代表龙永图对美国承诺,会兑现世贸组织要求的各项制度改变;其实,当时朱镕基在内部讲话时却对国内干部说,大家不要担心,那只是哄哄美国人的。后来20年的史实证明,朱镕基的内部讲话才是真话。3年前特朗普从来访的习近平那里获得了当面保证,在南海造岛只是为了民航便利,不会用于军事用途;但今年3月中共却宣布,整个南海已经被改造成"深海堡垒",是针对美国的中共战略核潜艇的"发射阵地"。

历史上,中共有"偷开第一枪"的记录。从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解放军和美军打过两次,前一次是地面战争,后一次是中共高炮部队在北越的地面上打美国空军,每次都是中共偷开第一枪;中共与苏联发生武装冲突,也是中共在珍宝岛开的第一枪。那么,中共这次"不开第一枪"的保证,是欺敌之计,还是一个暂时有效的可信之诺?是战略型退却,即长期退却,还是战术型退却,即短期退却

二、中共苦撑待变八十天?



中共的外宣官媒《多维新闻网》8月13日发表了一篇文章,《理性、克制与隐忍,北京能否消解特朗普"最后的疯狂"》。文章说,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新铁幕演说"到美国海空力量逼近中国的距离越来越近,乃至美国卫生部长赴台会见台湾总统蔡英文……面对特朗普政府在美国大选前的凌厉攻势,北京的反应相对平静,并没给人以针锋相对式的激烈反击,而是试图通过理性和克制,甚至是隐忍,来管控中美紧张的关系。8月5日外交部长王毅接受新华社专访,针对蓬佩奥发表的"新铁幕演说"正式回应,并就中国如何应对未来中美关系作出表态。王毅的专访内容几乎没有激烈措辞,从中也很难闻到敌对国家的硝烟味。

该文指出,北京没有作出激烈的反应并非软弱或作出妥协,某种程度上是隐忍,是应对策略上所作的调整。王毅的对美喊话是北京方面就中美关系基本立场和态度的全方位阐述,可以看作是中美关系进入新冷战时代,北京对华盛顿发出的《告美国书》。其意就是,在明确底线与核心利益的前提下,避免对抗,拒绝脱钩,保持合作,放弃零和,通过对话而非对抗性动作来处理中美关系。这是北京对美国抛出的"橄榄枝",管控中美紧张关系的意图明显。

从以上文字来看,似乎北京准备在中美关系上作战略型退却;但这篇中共喉舌的文章接下来就写出了其态度转变的真实意图:"在当前美国政界反华情绪浓厚的背景下,北京自然不会进一步挑起事端,为特朗普再次冲击总统之位助攻……北京当局已有心理准备面对在11月美国总统大选之前更多的风暴。在美国大选之前,北京必然会避免成为特朗普的'助选工具'……但新总统上台,至少会提供一个重新设定两国关系的机会。在美国大选前的未来几个月,北京整体做法大概率会继续采用上述的方式,设法管理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并只会在必要时进行有限度的报复,以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最后疯狂'"。

这篇文章把中共的意图解释得十分清晰:北京当局虽然对美国针对中共的各种反击措施咬牙切齿,但还是决定要"苦撑待变"。它准备"苦撑"多久呢?不是1年,更不是10年,而是80天。也就是说,中南海认为,等到拜登上台,特朗普的"最后疯狂"就结束了。

三、中共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美国人民/选民?

中共的"苦撑待变"策略,是效仿国民政府当年的抗日战略。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占领了整个东北。1933年4月12日蒋介石在南昌表示,"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的抵抗……若是能抵抗得3年、5年,我预料国际上总有新的发展,敌人自己国内也一定将有新的变化,这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有死中求生的一线希望。"后来,国民政府驻美大使胡适用"苦撑待变"这四个字来描述这个战略意图。

1933年时,蒋介石做出这样的战略决策是没有其他选择情况下唯一的出路;他当时并不知道,日本的军政两大部门后来经过激烈争论,最终决定对美国发动攻击,结果美国参战,一举扭转了二战结局。所以,当时蒋介石所说的国际形势的有利转变,其实是一种多少有点盲目的期待。现在中共决定苦撑待变80天,其目标则非常明确,即拜登上台。中共此刻的苦撑待变和蒋介石当年的苦撑待变一样,有一个共同点,即寄希望于别人。中共心目中的别人,其实是美国选民;也就是说,中南海把中共的命运交给美国人民来决定了。

对中共来说,虽然苦撑待变80天只是一种临时的策略,但在中共执政史上,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敌对国家的选民身上,这还是第一次。仅就这个第一次来看,中共当前的无可奈何境地,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中共发现,如果继续保持前一阵的高调与美国对垒,可能会有利于特朗普连任,其结果就是加快中美冷战升级的速度,而这种冷战的快速升级,对中共绝对是灾难性的。

中共处于这种无可奈何的境地,其实已经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1969年,毛泽东挑起珍宝岛武装冲突之后,苏联考虑到中共的核力量刚在萌芽状态,如果拖下去会尾大不掉,对苏联越来越危险,所以决定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打击,用战术核武器一举消灭中共的核基地以及其指挥中心。当时毛泽东决定,把中央党政机关的大部分人员以到干校劳动的名义撤离北京,同时把大部分老干部转移到外地,在全国实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当时中共的处境比蒋介石的苦撑待变还糟,因为此时中共毫无援手,它既与西方敌对,又挑起了对红色阵营领头羊苏联的对抗,东西方两大阵营,哪个国家都不会为中国赴汤蹈火。如果苏联当时对中共的核打击事先不通知美国,而是实行突然袭击,那毛泽东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中共执政史上两次挑战核大国,第一次是苏联,第二次是美国,结果都一样,自己很快就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孤立困境。说起来很讽刺,中共只要稍有机会,就总是想在地球上夺得一席之地,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每次这样做之后都会惹出大麻烦,而每次是否脱困,都与美国有关。这两次的不同在于,上一次惹出灭门大祸,是美国出手救了老毛和中共(美国警告苏联不得对中国轻举妄动),不过,那和美国人民没关系,美国民众根本不知道尼克松当时做了什么样的决定;而中共这一次惹翻了美国,特朗普总统决心要坚决反击,中共没别的指望了,只能寄望于美国人民投票相救。这里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尽管中共极端敌视民主制度,它现在却不得不乞灵于美国的民主制度。

四、中共果能如愿?

然而,中共高层是否明白,这个期望可能落空呢?当然,他们不可能不为此焦虑,却也只能干着急,因为他们不但无法影响美国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甚至也无法获得各种不同的信息来作比对参考。

现在中共只能从美国媒体上看报道,或者通过它控制的华人团体以及各类在美国的亲北京的华人来了解美国的大选动向,再就是听美国"拥抱熊猫派"的建议。可这三个来源其实都是同一种声音,亲共的华人和"拥抱熊猫派"看法一样,而"拥抱熊猫派"又和美国多数主流媒体的看法一样,他们都希望总统换人。无论是从中共熟悉的美国华人那里,还是通过美国的亲中智库的管道,或是从美国的媒体及民调报告来看,中共都无法了解那些不支持拜登的美国选民到底怎么想,更无从判断,他们究竟是少数还是多数。

对中共高层而言,苦撑待变80天之后的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到底是好是坏,最多只有一半一半的可能。假如特朗普再度当选,中共怎么办?它恐怕就只能在冷战不断升级的轨道上再苦撑4年了;倘若如此,4年之后,中美关系将又是一番天翻地覆之变。

中共高层现在都明白,只要特朗普坐在白宫,挽救中美关系急剧滑坡就毫无指望;但是,苦撑待变80天之后,美国的选民能不能让中共如愿,其实中共高层也心中无数。如果特朗普得以连任,那么,中共的苦撑待变就只能从短期策略变成中期策略,要一直"苦撑"下去了;而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苦撑"既等不到救星,也等不到盟友,更等不到国际形势发生有利于中共的转变那一天。那样的话,"苦撑"就变成了苦熬。

-------

理性、克制与隐忍 北京能否消解特朗普“最后的疯狂”

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的“新铁幕演说”,到美国海空力量逼近中国的距离越来越近,乃至美国卫生部长赴台会见台湾总统蔡英文……面对特朗普(Trump Donald)政府在美国大选前的凌厉攻势,北京的反应相对平静,并没有给人以针锋相对式的激烈反击,而是试图通过理性和克制,甚至是隐忍,来管控中美紧张的关系。这是很多观察家的直观感受。

8月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接受中国官媒新华社的专访,针对蓬佩奥发表“新铁幕演说”,企图将中美拉入“新冷战”等话题进行正式回应,并就中国如何应对未来中美关系作出表态。多维新闻在《王毅最新访谈柔中带刚 北京对美喊话的言外之意》指出,从王毅的专访内容来看,几乎没有激烈措辞,保持了最基本的理性和克制,“从中也很难看到敌对国家的硝烟味”。

2020年8月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接受官媒新华社专访,在香港、领事馆被关、南海、中国企业等多个问题上发声,通过媒体传递当前中国对美官方态度。(中国外交部官网)

2020年7月28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加利福尼亚州约巴林达的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呼吁共同对抗中共,被称为“新铁幕演说”。

北京对中美紧张关系的管控,还体现在中国在美国关停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以及美国制裁11名香港官员的应对上,中国的做法是,保持克制,低调跟进,对等制裁,呈现防守的姿态,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激化。作为美国关停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的回应,北京关停了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针对美国8月7日宣布制裁与香港有关的11名官员一事,北京对等反制宣布制裁11名涉港美国官员。

观察人士指出,北京针对近期美国极限施压的应对,给人以愈发理性、克制和从容有度,有种“应对自如”的感觉。当然,没有作出激烈的反应,这并非是北京的软弱或者作出妥协,某种程度是隐忍,是应对策略上所作的调整——北京以更为柔软的姿态,“打太极拳”的方式,来化解特朗普政府在美国大选前针对中国的攻势。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可谓“无招胜有招”。

首先,如此应对可以让美国“重拳打在棉花上”,无处着力。无论是美国强硬鹰派蓬佩奥的激进言论,还是打破惯例的美国卫生部长台湾之行,抑或是美国海空军事力量在南海的咄咄相逼,如果北京针锋相对的回应,甚至歇斯底里式的进行激烈反击,无疑就陷入美国的节奏,正中美国极端鹰派的下怀。

比如,王毅时隔两周之后以访谈的方式,柔中带刚式的回应,让蓬佩奥“新铁幕演说”的进攻消解于无形。如果王毅在蓬佩奥讲话之后就针锋相对进行反击,中美之间的口水战只会愈演愈烈。

多维新闻此前就曾指出,王毅的对美喊话,是北京方面就中美关系基本立场和态度进行的全方位的阐述,可以看作是中美关系进入新冷战时代北京对华盛顿发出的《告美国书》。其意就是在明确底线与核心利益的前提下,避免对抗,拒绝脱钩,保持合作,放弃零和,通过对话而非对抗性动作,来处理中美关系。这是北京对美国抛出的“橄榄枝”,管控中美紧张的关系的意图明显。

“今天的中国并不是当年的苏联,我们更无意去做第二个美国。”王毅的言外之意是,中国不会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也不会跟美国进入意识形态对抗的冷战模式。王毅类似的表述还有,中国“无意同任何国家进行制度竞争,无意同任何国家搞意识形态对抗”。这表明,北京不会跟着美国的节奏起舞,来一场意识形态对抗的新冷战。

其次,北京显然不希望为特朗普大选“造势”。在当前美国政界反华情绪浓厚的背景下,北京自然不会进一步挑起事端,为特朗普再次冲击总统之位助攻。过去三十年来,渲染“中国威胁论”是美国大选中反复上演的戏码,今年尤甚于往年。特朗普与其最大竞争对手拜登(Joe Biden),今年4月份就通过竞选广告,隔空进行了一场关于中国的交锋。

特朗普和拜登竞选团队均表示,中国正在支持对方。特朗普通过竞选广告,抨击代表民主党出战大选的美国前副总统拜登,称他为“北京拜登”、“替中国站台”。拜登竞选阵营随即还以颜色,发表近2分钟长、标题为“准备不足”的广告,批评特朗普应对疫情不力、过于信赖北京,指其在1、2月至少15次称赞中国政府的疫情应对。

诸多迹象显示,北京当局已有心理准备,面对在11月美国总统大选之前更多的风暴。在美国大选之前,北京必然会避免成为特朗普“助选工具”。路透社报道,虽然一些中国政府及军方鹰派人士认为,如果让特朗普连任再当4年,将是加速中国崛起的机会。但据六名中国官员和与中国领导层有关系的人士说,除了对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及其对关税的偏好感到愤怒,以及对华盛顿在多方面的敌意保持警惕外,人们也越来越担心两国可能出现更激烈的对抗。

因此,北京并不乐见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就幻想拜登胜选就能够扭转华府对中国的看法。事实上,北京对两国关系恢复到昔日美好时光已不抱幻想,“但新总统上台至少会提供一个重新设定两国关系的机会”,路透社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官员称。“毕竟,再没有比现在的关系更加糟糕的了”,他说。

“战争指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2013年7月15日,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一次重要的军事工作会议,讲了这样一番话。“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是引用毛泽东概括于国共战争时期的战争谋略。习近平对此推崇备至,称之为“战争指导艺术的最高境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必须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2019年6月29日,习近平(右)和特朗普在G20大阪峰会期间会晤,中美两国元首之后再未有过会面。(Reuters)

面对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咄咄逼人的动作,北京不再反应强烈,平静以对,呈现出的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姿态,暗合习近平所推出的毛泽东“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也被毛泽东称为“各打各的”的谋略。

观察人士指出,在美国大选前是未来几个月,北京整体做法大概率会继续采用上述的方式,设法管理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并只会在必要时进行有限度的报复,以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最后疯狂”。一如王毅所说:“以冷静理智面对美国的冲动和焦躁”。

在美国卫生部长阿扎(Alex Azar)访问台湾问题上,北京的应对也是如此。阿扎是继2014年时任美国环保署署长麦卡锡(Gina McCarthy)访台后,首位造访台湾的美国内阁部长级官员。即便如此,也并未在中国朝野掀起太大的风浪,中国外交部以及负责台湾事务的国台办,也仅仅是例行公事的进行回应。

而更多引起关注的却是阿扎在讲话中将蔡英文称为“Presiden Xi”的插曲。当然,北京也并非没有针对性动作。台湾国防部8月10日证实,解放军歼-11、歼-10等型战斗机,在8月10日上午9时许陆续短暂飞越海峡中线。这无疑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此外,面对美军在南海的接连挑衅行为——进入7月以来,美国军事力量频频现身南海,继7月初与7月中的双航母南海军演后,近期美国海空同时派出多架次侦察机、反潜机靠近广东沿岸,最近的时候大约为52海里(约96公里)。中国方面则以军事演习进行回应,但两军并没有发生摩擦,局势依然在有限升级和可控范围之内。

8月15日中美将就协议执行半年的状况召开首次审查会议,与会者包括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和中国副总理刘鹤,会议料以视频形式进行。

中美之间将如何继续过招,还需拭目以待。

from https://www.dwnews.com/%E4%B8%AD%E5%9B%BD/60207642/%E7%90%86%E6%80%A7%E5%85%8B%E5%88%B6%E4%B8%8E%E9%9A%90%E5%BF%8D%E5%8C%97%E4%BA%AC%E8%83%BD%E5%90%A6%E6%B6%88%E8%A7%A3%E7%89%B9%E6%9C%97%E6%99%AE%E6%9C%80%E5%90%8E%E7%9A%84%E7%96%AF%E7%8B%8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