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Sunday, 4 September 2022

路是自己选的

 

瞿同祖1941年与夫人赵曾玖及子女于北京

晚年,瞿同祖有很多话说,却欲言又止。他是公认的学术天才,27岁便享誉学术界。

1930年,瞿同祖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燕京大学,主修社会学。吴文藻时任社会学系主任,门下四个爱徒:瞿同祖、费孝通、林耀华、黄迪,皆生于狗年,被师母冰心戏称为“吴门四犬”

瞿同祖在燕京大学的最大收获是赵曾玖,1932年,赵曾玖从培华女中考入燕京大学国文系,两人后来喜结良缘,患难与共。

瞿同祖是学术天才。1937年,27岁刚刚硕士毕业的瞿同祖就出版了硕士论文《中国封建社会》,这部书很快成为了国内若干大学的指定参考书。抗战爆发后,罗隆基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书,他上课的主要参考书就是这本《中国封建社会》。当时,瞿同祖在昆明云南大学教书。有一次,罗隆基见到瞿同祖,曾对他说:“若无此书,我便无法开课了。”对于这样的赞誉,瞿同祖只是淡淡地说,20多岁能写出这样的书算不得什么。

在云南大学教书期间,瞿同祖撰写了一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当时写作条件非常艰苦,为躲避空袭,瞿同祖住在云南呈贡县乡下的农民家里,有课的时候,便骑马到火车站,转乘火车去学校上课,上完课又乘坐火车然后骑马回到乡下。

1945年春天,经费孝通联络,应魏特夫邀请,瞿同祖携妻子赵曾玖及子女抵达美国纽约,先后任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历史研究室研究员、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瞿同祖的研究日臻化境,美国的《亚洲研究学报》赞扬他的新作《清代地方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关于中国地方行政运作的图解”。

1947年,《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61年改名为《传统中国的法律与社会》,分别在巴黎和海牙出版英文版,赢得国际声誉,被认为是关于中国法律研究最好的西文著作。当此书还在征订时,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就提前预订了。这位20世纪伟大的思想者,不断追问自己的中国学生林毓生,这本书有无到货?

对瞿同祖,胡适也是青睐有加。1950年代,身在美国的胡适与作为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的瞿同祖来往密切。当时,胡适正致力于《水经注》的考据,涉及一个叫做“林颐山”的人。此人与瞿同祖的祖父瞿鸿禨曾有交集。故而,胡适曾写信求助瞿同祖,希望他帮忙寻找相关史料。

1956年,新任台湾东海大学校长的曾约农到纽约拜见胡适,请他推荐一位旅美中国学者到该校任教。胡适当即推荐了瞿同祖。曾约农通过弟弟约请瞿同祖在他下榻的旅馆共进早餐,表达了聘请之意。但瞿同祖谢绝了曾约农的邀请。

1958年,胡适去了台湾,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而此时瞿同祖心之所系,却是在大陆这边。早在1949年冬天,赵曾玖便携一双小儿女乘坐威尔逊总统号客轮回到了大陆。因为合同和债务的等原因,瞿同祖暂时留在美国,没有同行。当时,夫妻两人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分别就是15年。

瞿同祖的儿子瞿泽祁当时只有十岁半,虽然会说中文,但一个中国字都不会写。瞿家与俞平伯家是世交,瞿泽祁便拜俞平伯为师,由俞平伯教他学习中文。谈及母亲1949年返回大陆的原因,瞿泽祁告诉记者,就是想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赵曾玖回国后,分配在中国科学院经济所工作。由于是从美国回来的,丈夫仍留在美国,赵曾玖被认为有特务嫌疑,一直受到另眼相看。随后不断有运动发生,甚至连恩师吴文藻也被打成了右派,其他师友也多数没能逃过一劫。这让瞿同祖的回归计划有了改变,事情便拖了下来。

1965年,国内形势好转,瞿同祖从加拿大经欧洲,辗转回到了中国大陆,因酷爱古典音乐,还背回了不少唱片。但此时的中国大陆,风云聚集,山雨欲来,正处于一场巨变前夕,瞿同祖所面临的,绝非是古典音乐的浪漫。文革即将爆发,学术研究已濒临瘫痪,没有人能够为他安排工作。而一个没有单位的人,在那个年代,与黑户无异。

找不到接收单位的瞿同祖,只能自己掏钱住在华侨招待所里,没有书看,没有朋友,生活没有着落,几乎花光了带回来的美元。接待他的是华侨事务委员会。华侨委员会让他到湖南去,湖南是瞿同祖的出生地,那边有义务安排他的工作。等他到了湖南,湖南方面又表示,你还是回北京吧,我们安排不了你。瞿同祖这才意识到处境尴尬。

在相互推诿与冷落中,他大病了一场。1969年,瞿同祖在长沙犯胃病,大出血,病势危急,被送到湖南湘雅医院抢救。1971年,湖南文史馆终于接受他为馆员,该馆创建的目的,就是安置社会上有声望的闲散人员。其馆员中既有翰林、进士、举人,也有作家、艺术家、国大代表、国民党参议员等遗老遗少。瞿同祖混迹其中,每月领六十多块钱的工资,除了参加所谓学习,没有做过任何研究。

幸运的是,他没有挨整,而当时从美国回来的人,大都被指控为特务嫌疑。瞿同祖所面临的只是十年的空白与荒芜,这位最好的学术天才,遭遇了摧毁传统的时代,只能无所事事,被迫中止了自己的学术生命。

1976年,在湖南文史馆工作的瞿同祖与夫人赵曾玖应约翻译《艾登回忆录:清算》。这是一本内部发行的读物,共52万多字。艾登是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左右手,他自1935年起数度出任英国外交大臣,其后又任首相,对英国外交政策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翻译此书主要是作为内部参考资料。这是瞿同祖回国十年后第一次跟“学问”沾边,但却与他的研究领域风马牛不相及。不过瞿同祖还是很高兴,他后来曾表示,“当时翻译出版这本书,是没有报酬的,但我很乐意,因为回国,就是想为国家出力,所以,好容易有件事情做,我欣然接受了。”

当年,瞿同祖回国的重要动力,就是为了与妻儿团聚,然而回来后,却是聚少离多。1976年,赵曾玖因胃癌病逝。她1949年归国后,从北京被发配到贵州,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才退休回到湖南,与瞿同祖团圆。因为战争及动乱,他们结婚四十余载,共同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18年。文革期间,瞿同祖的儿子瞿泽祁,这个曾跟着俞平伯学习中文的年轻人,亦被发配去了东北林区。

妻子病逝的这一年,时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副所长的李新,听说了瞿同祖的遭遇,深感痛惜,将瞿同祖借调到了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又为他正式办理了调动手续。68岁的瞿同祖,这才又回归到学术圈内。他决心再写一本好书,为此,每天坚持坐公交车,去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查阅数据,搜集资料。但渐渐感觉力不从心。1981年后,瞿同祖胃病多次复发,数次住院,一直迁延不愈。有一天他在协和医院碰到张孝骞,49年以前张孝骞替瞿同祖看过病,张孝骞直截了当告诉他:你的病是由于想写书而写不成书引起的。瞿同祖从此打消了写书的念头,胃病也就不治而愈。

这之后,瞿同祖再次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过起了隐士般的生活,聆听古典音乐,品味咖啡,把自己活到了98岁的高寿。

对瞿同祖而言,胡适劝他去东海大学教书的往事,实在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个转折。当年,他面临三个选择:留美、去台、赴大陆。最终,他选择了大陆。

参考资料:

1、罗雪挥《中国社会学史上的失踪者:瞿同祖》
2、林建刚《胡适帮助过的十个学者——纪念胡适逝世56周年》
3、百度百科《瞿同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