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台湾政权马英九的优柔寡断,外刚内弱,因此执政的国民党不但会丢失台湾政权,还会在今后分裂为若干小党或是派别。这样的结果,现在实际已经无需战略预测,而是几乎等同于现实了。今后的问题在于,蔡英文的民进党掌握台湾政权之后会怎样做?他们的战略棋局是否有前途?
台湾经济在2000年以来,历经网络泡沫化、亚洲金融海啸以及欧债危机,在亚洲四小龙的经济队列中,通常位居中下游的时候居多。2000年至2014年,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率平均为4%,跟中国香港差不多,但低于新加坡和韩国。到了2014年,台湾经济超越3%大关,重回“四小龙”之首的位置,而2015年经济增长也算稳定,大致可达3.5%的GDP增长率。不过,总体看台湾经济,还是磕磕绊绊,并不顺畅,台湾经济并不能成为马英九执政时期的亮点。
回顾台湾经济的表现,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台湾当局的大力扶植下,在美国为首的国际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刺激下,台湾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1990-2000年,台湾的制造业类指数由76.37提高到129.87,增加53.5个百分点;而在这其中,电机电子器材业指数则由55.37提高到185.43,增加130.06个百分点,增长速度远高于制造业的总体水平。电子信息产业在台湾制造业中的地位快速上升,成为制造业的第一大产业。在1987-1998年时,电子信息产业占制造业的比重就由16.89%提高为30.26%,在台湾四大类制造业中的比重从末位升至首位;而同期传统消费品制造业则从首位降到末位,所占比重由31.52%下降为17.54%。2000年电子信息产业占整体制造业产值的比重持续提高至37.8%。所以台湾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一个以电子产品制造业为主的制造业发达地区。
不过,台湾的制造业并非只有电子产品,其纺织纤维品的出口所占出口比重依然有一定比重。而台湾的自行车、橡胶、精密机械、石化、新能源和生物科技等产品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也有相当的地位。总体看台湾经济,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制造业社会,制造业文化非常强盛。
在市场空间方面,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主要是以美国市场空间来支持其经济发展的,但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台湾对美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对祖国大陆的出口日渐上升。大陆地区的市场空间是台湾外汇储备的最重要来源。2000年的时候,台湾总体外贸顺差额仅83.1亿美元,而对祖国大陆的顺差额就达204.5亿美元。此后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顺差差不多每年有400亿美元,2013年甚至达到1160亿美元。所以,台湾经济对中国市场有着明显的依赖性。
从政治经济层面来看,马英九主要是政治盘,蔡英文的未来则是经济盘。对于蔡英文的挑战在于,她必须继续搞好台湾经济,否则其支持度不但会下降,甚至也可以说,蔡英文浪费了台湾民间的高支持度。
那么未来蔡英文将会如何导引台湾经济呢?蔡英文在经济层面是否会成功呢?
这就必须看到,蔡英文手里也有棋局。关键就看她如何打好“台湾制造”这张牌!如果“台湾制造”这张牌运用得好,台湾经济有机会从亚洲的边缘变身成为亚洲制造业新中心。
如果蔡英文打算这么做的话,有迹象可以观察,一是换掉台湾现在的“央行”行长彭淮南;二是让台币重贬25%,大致要达到兑美元40的水平。通常来说,本币重贬是双刃剑,有很大的杀伤力,在亚洲国家和地区中,因此偏偏会受益的只有日本和台湾,这是因为他们的企业在境外都有大量的美元存款。而别人受损它受益,一进一出之间,台湾制造业将会赢得发展机会。
未来的亚洲,重工制造业是中国和日本,韩国在中间,台湾则在轻巧精制造业方面有望赢得制造业中心地位。
如果蔡英文能够妥善营造 “台湾制造”概念,用各种金融产业政策加以配合,让“台湾制造”的概念全球化,则台湾重新赢得弹性的制造业加上服务业,有望让台湾经济更上一层楼。这种情况下,比马英九理性的蔡英文连任自然不成问题,而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的紧密关系也不会出现大问题,甚至还会比马英九时期更进一步。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总的来说,不宜低估台湾未来民进党政权在经济方面的作为,即便是蔡英文,同样也有牌可打。
--------
“台湾制造”要比“中国制造”有品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