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目前存在一个很大的风险,那就是民营经济普遍塌陷。这一风险可能比债务风险、金融风险更快到来,其带给中国经济的冲击也更加长久,影响更为深远。
在中国的市场体系中,虽然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经济仍然占有许多特殊地位,但从经济规模来看,民营经济还是占了大多数,早已超过半壁江山。根据国际金融公司(IFC)于2000年进行的调查,在1998年,如果扣除国家控股的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则国有经济部门、真正的集体和农业部门、私营经济部门等三大块经济活动,分别占同期GDP的37%、30%、33%,基本上是“三分天下”。
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很快超过了半壁江山。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民营经济贡献的GDP总量超过60%。全国至少有19个省级行政区的贡献超过50%,其中广东省超过了80%。在民间投资领域,2013年全年,中国民营经济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共计27万亿元,同比增长22.8%,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达到62%;其中私营企业完成12.1万亿元,同比增长30.8%。截至2013年底,中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1253.9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4436.3万户。在吸纳就业方面,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19亿人,持续、高效、大量地吸纳就业,是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之一。
不过,近几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空前的困难。实体经济普遍下滑,外需环境变化、融资环境恶化、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丛生,民营经济效益普遍下滑,很多实体经济出现严重亏损,民营资本脱实就虚的情况十分普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民间投资增速在各个行业全线下滑,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已由去年的10.1%下降到2.8%,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上半年国有控股投资增速从去年的10.9%大幅拉升至23.5%。今年1-7月,民间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至2.1%,远低于全社会投资增速8.1%。而且,这种趋势目前没有改变的迹象,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将会持续。
有市场分析人士这样描述中国的经济运行格局: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生产及消费服务领域,被国际资本及其知名品牌和国内民营资本“分享”,并处于严重的产能过剩和残酷的竞争状态;创新类、科技类企业的被年轻人及民间投资大佬把控,但体量太小,尚不足以支撑国民经济大局;金融、投资、能源、城建、交通等领域,大都被国有资本高度把控并处于政策及资本保护下的高成本低效运营状态;房地产领域则是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共融”发展状态,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处于骑虎难下、进退两难的境地。这种格局的背后是资源配置结构、利益分享结构的极大扭曲。
这种划分有一定的道理。安邦智库(ANBOUND)研究团队的研究显示,民营经济内部也出现了极大的分野。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表示,中国的民企已经分成四块:第一块倒了,指大量民企破产倒闭;第一块走了,指相当一批民营资本离开中国市场,或者以对外投资方式外流;第三块强了,指少数民营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或模式创新,做大做强,如华为、腾讯、阿里巴巴、魏桥集团等;第四块合了,指一批民营企业感觉发展无望,主动或被动地投身国企,或与其他民企合并。在以上四类民营企业中,能发展的也就是第三块,不足整体民企的十分之一吧。
在我们看来,民营经济当前普遍面临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比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更大的问题,虽然在很多政府部门看来,一些民营企业的生生死死无关痛痒,但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民营经济发展的好坏能够真正反映一国的经济活力和市场兴旺与否,它是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能够长期繁荣的最大基础。最近两年经济下行之时,稳增长之所以格外痛苦,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民营经济的普遍塌陷。少数国有企业的发展,根本不足以补偿民营经济低迷造成的缺陷。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对于决策层来说,应该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低迷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民营经济垮了,中国经济也剩不下太多的东西了。在我们看来,应该把市场化改革、发展民营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
-------
共匪打压/歧视/不重视民营经济,中国经济必垮无疑!